大家好,我是陳學長,今年報考的是貿大法學院的法學理論專業,初試成績336,複試成績82,排名第三,最終僥倖上岸。成績並不是很高,在這裡我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走過的彎路以及從中總結的教訓,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一、院校選擇
我今年是二戰,17年底我就關注到了貿大。當時是看求職機構的公開課,知道了紅圈所的target school,經過對比,我發現在「清北人政貿」這五大法學院中,貿大在北京的認可度並不比前面四顆巨星遜色多少,但其競爭壓力卻是要小上許多(不過近兩年報考人數越來越多,或許是因為最近一次學科評估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了它吧..)。另外我出身普通,畢業於一所雙非二本,一戰時那會兒六級都沒有過,聽說貿大對出身不是很在意,同時也聽我們輔導員說過我們本校的一位學長三戰法大,三次進入複試都沒能上岸,所以我就選擇了貿大。我個人其實並不太願意相信院校歧視的這個說法,我覺得站在老師的角度考慮,老師們當然願意選擇更方面都出色的學生,如果我們這些二本的孩子並沒能表現得比名校學生出色很多的話,人家也沒有理由不選擇一個其他方面(比如院校背景)更加優秀的學生。當然,話雖如此,我知道大家(包括我)誰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去賭,所以,如果你們想尋求一個相對公平的院校,那貿大,至少貿大法學院,一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專業選擇
貿大法學院的王牌專業是國際經濟法,此外經濟法和民商法也相當強勢,但其他幾個所謂的「小法」,其實也僅僅是規模較小,老師們的水平都是非常高的,並且日後求職的話貿大法學院學生的受認可度整體也是比較高的,很多單位不太會在意你的專業。因此,我建議大家在進行專業選擇時最好還是基於個人興趣,不要單純為求穩選擇一個不喜歡的專業。此外,舉個例子,19年刑法和訴訟法錄取了全部進入複試的考生,20年時大家都報,導致分數線直線上漲;18年憲行專業錄取分數相對較高,導致19、20兩年報考人數少,無人過線。所以我認為大家還是要慎重選擇報考方向,喜歡哪個就選哪個,不要僅為求穩而選擇「小法」,因為招生人數少,所以一兩名高分考生的湧入就可能使該專業分數線猛漲,咱們誰也沒法預測哪一個專業明年要分最低。
三、新生入學必備指南
1.首先把兩點教訓放在最前面
(1)不要做無用功,不要做出很努力的表象欺騙自己
這或許是我最大的問題,一戰時我把目標設置為「某段時間完成某些任務」的形式,結果因為效率低,能保量但不能保質,大部分知識沒能入腦,最終成績很不理想。二戰時吸取了教訓,不苛求任務量,保證效率,最後分數雖然不高,但至少走上考場的那一刻相比去年心裡有著更大的把握。
(2)不要妄自揣測命題老師的想法
如果報惠園教育輔導班的話,後期學長學姐可能會進行押題,因為貿大愛考熱點,所以對於新修法律的考點預測是很靠譜的,比如19年的憲法修正案、個稅改革、反不正當競爭法、明星逃稅案;20年的反不正當競爭法(連續兩年修訂)等,這些學長學姐統統押中了。但是,並非每年都有熱點可押,而且即便有熱點也不一定能押到命題方向,因此,我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押題上。此外,我今年專業課成績不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胡亂猜測了評分標準,因為我一戰時知識漏洞非常大,導致有很多簡答論述的死知識點都寫不出來。到了二戰時我試圖求穩,想當然地覺得我把簡答論述多背一背、答得好一點,其他題目即便保持不變最後總分也能比一戰高不少,結果簡答論述寫了很多,後面題目時間不足,而簡答論述的分數也沒能拿到想像中的高分,最後751、851總分只比去年高了10幾分。因此,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訓,不要想當然,無論是複習還是考試,按部就班就好,比如簡答論述,可能有些學長學姐會說要「把簡答寫成論述,論述寫成論文」,這樣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可能並不適於每個學校,至少以貿大的題量看,這樣做是肯定答不完題的。而且,我今年的751幾乎把每一道簡答論述都寫滿了一頁紙(八開答題紙的一半),即便這樣,我751也僅僅拿到了94分(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廢話比較多而沒答到點上,哈哈...)。所以我建議大家,簡答論述這兩個題型把點答出來就好,其中論述題可以適當進行拓展,但也不要花太多時間。老師會採點給分,意思對就可以,不要贅述,多留時間給英文案例,這才是拉開差距的關鍵。
這裡說的比較多,簡單總結一下:不管是命題還是判卷,不要瞎猜老師的心思。另外就是答題時不必苛求盡善盡美,某幾道題答到100%的程度遠不如整張卷子都答到80%的程度來得實在。
2.各科複習方法
(1)政治(67)
所用資料(主要):1000題、肖四、肖八、風中勁草、米鵬老師16題、有道考神政治全程班。
政治我報了有道考神的課程,老師講得不錯,但我認為政治並不是必須要聽課,尤其是開始較晚、時間不充裕的同學,聽課會比較浪費時間。政治不像英語和專業課,它考得太低或太高都不容易,最後拉不開太大差距,所以要用最少的時間拿到儘可能多的分數。我建議可以從九月開始,先把選擇題知識點記牢,大題等著最後各大名師的押題出來再背就好。關於書籍的選擇,首先肖八肖四和1000題這種人手一冊的書是必備的,1000題用來過知識點,肖八肖四用來模擬,背誦資料的話我覺得哪位老師的都差不多,每年的重點就那些,有經驗的老師都會不約而同地押,比如我背的是米鵬老師的16題(最後階段會免費發在微博上),押得也很準,而且任務量比肖四要少一些。最重要的是選擇了哪位老師的押題卷,就要把這上面的全部內容記牢。
北京地區對於政治大題壓分嚴重,很難拉開差距,我認為我的大題背得還是比較熟的,最後也只得了27分左右。所以大家儘量將要背的背熟,答題時注意卷面,記得分點,學會引用材料,可以上網找找老師們講授的關於材料引用的方法和答題技巧,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試著背幾句總書記的原話在答題時進行引用,這樣大題爭取拿到30+。
想在政治上拿高分關鍵在選擇題,如果想上70,選擇一定要爭取40+,我建議大家可以在複習的初期先拿一套真題看一看,你會發現真題和模擬題的區別非常大,模擬題(尤其是1000題這種練習題)一般是死知識點居多,而真題非常靈活,這就產生了兩個問題,一是知識點記牢也可能拿不到分,二是知識點沒記牢也可能通過對題幹的分析從而拿到分。這就要求大家在考場上一定要靈活,試想,命題組的專家用這麼長時間才編出20多道題,每一道題目肯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題幹很少有廢話,因此我們就能夠從題幹中找到些蛛絲馬跡。所以選擇題拿高分的關鍵就是在熟悉知識點的基礎上靈活分析題幹,尋找陷阱和線索。關於選擇題的做題技巧,大家後期可以去聽一聽老師們的課程,課時不多,兩倍速聽不會太耽誤時間。
(2)英語(71)
所用資料(主要):王江濤《考研英語高分寫作》、田靜《句句真研》、王繼輝考研英語一真題(買了三冊用來刷題)、墨墨背單詞App、新東方在線全程班。
下面是詳細的建議,雖然每個人的複習方法不同,但下述一些工作是複習中必不可少的:
①單詞方面:如果讓我總結一戰失敗在哪裡,那答案一定是:沒好好背單詞...二戰時英語單詞的背誦可能是我堅持最好的一個部分,從九月份到考試當天一直沒有中斷。一戰時命題規律我其實已經把握得差不多了,但奈何當時單詞量不過關,閱讀每次都錯一堆,二戰時雖然最後閱讀發揮失常,但平常練習時基本上是四篇文章錯三個左右。我是用墨墨背單詞背的紅寶書上的詞彙,單詞背誦是一個需要不斷重複的過程,這種背單詞的App能夠幫我們省去記錄疑難單詞的時間,使背誦效率大大提高。軟體的選擇上我個人更偏向於墨墨這種讓你自己回憶然後點擊顯示答案的,不過選擇哪個軟體差別並不大,能背下來單詞就好。
②語法方面:由於基礎比較差,一戰開始時我先聽了田靜老師的語法課(我用15天聽了兩遍,不是很費時間,基礎不好的同學可以聽一聽),老師講得很好,雖然語法課對咱們做題可能沒有直接的幫助,但是對於分析長難句還是很有助益的。時間不足或者基礎強的同學可以不單獨補語法,如果想聽精簡版的課程,可以聽聽講閱讀的唐遲老師和講翻譯的唐靜老師的語法課,課時較少,更節省時間。
③作文方面:推薦王江濤老師的作文書,大小作文各背十篇,此後不斷默寫,並試著仿寫。我按照王江濤老師的方法背了10篇大作文,這十篇大作文幫助我在連續的幾次六級考試的寫譯部分和考研的寫作部分都取得了不低的分數,今年考完我大致估算了一下,閱讀考得稀碎,好在寫譯部分加起來只扣了十分左右,總分才沒有下70。作文方面還有一個事情需要注意,那就是字跡。我認為我今年作文分數不低,背誦佔一方面,字跡相對工整應該也為我拿到了不少的卷面分。注意,作文書強烈推薦王江濤老師的,但英文字帖不推薦他的!王老師那款字帖(手寫印刷體)字體太過傾斜,稍微把握不好就容會顯亂,達不到咱們練字的目的,我推薦大家購買衡水體的字帖(好像只有高中版),那個更加圓潤,寫出來看著非常整齊。英語字母只有26個,經過短時間的練習就能有個明顯進步,大家可以買一些答題卡來練一練,寫完自己用手機拍照掃描一下看一看掃描後是什麼效果(CamScanner之類的軟體可以實現掃描的效果)。
④閱讀方面:我聽了李旭和唐遲兩位老師的課,個人更偏向於前者,不過閱讀的套路也就那些,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彼此間也差不了太多,選擇一位適合自己的就好。把近十年的真題做一遍,課程都聽一遍,這個時候自己心中就大致有數了。雖說閱讀難,但把十年真題刷個兩三遍,做到單詞無死角,長難句都認識,每一道題的命題套路都清楚,那基本也就把握住了閱讀這個重頭戲。大家不要被「考研英語閱讀難」這樣的傳聞嚇到,它遠沒有傳聞中的那麼難,踏踏實實複習,最終一定能拿到一個不錯的成績。
⑤新題型、完型、翻譯:新題型我是聽了新東方劉琦老師的課,講得不錯,建議大家聽一聽,很多做題方法很有必要學習一下。此外,大家要慎重對待真題,做一套總結一套,然後再練習下一套,畢竟它的真題數量只有閱讀的四分之一。而對於完型和翻譯我沒有什麼發言權,這兩門我沒怎麼聽課也沒怎麼練習,完型靠語感,翻譯靠詞彙量和語法基礎。大家在這兩項上也要練一練,完型有一些方法可循,翻譯也可以通過多加練習從而把握翻譯技巧。我的建議是這兩項不要放棄,不過也不必投入太多時間,因為性價比相對較低。
(3)專業課(94+104)
所用資料(主要):惠園教育全程班講義、惠園教育紅寶書、司考法考選擇題(民訴和刑法)。
一戰二戰我都報了惠園教育的全程班,買了紅寶書,一戰時還參加了惠園教育集訓營,學長學姐們講得大都挺好。剛開始備考那會兒,不知道貿大考題的特色,惠園教育的課程將我迅速引入正軌。
關於一戰為什麼失敗,專業課方面我自己總結原因如下:一戰時我手裡有基礎講義、強化講義、衝刺講義、集訓營講義、紅寶書以及各種各樣其他機構的講義,可是貪多嚼不爛,當時我的複習節奏比較雜亂無章,最後一本都沒能看完。我那時的心理就是:錢都花了,手裡的資料一定要充分利用。可是,仔細一想,買資料的目的不正是將書中的知識點儘量化繁為簡嗎?當時我手頭的資料已經幾倍於書本篇幅本身了,而市面上的參考資料本身良莠不齊,好的資料又大同小異(因為書中重點是固定的),所以參考資料建議大家不必過多。在資料的選擇上,至少惠園的資料質量是有所保證的,我認為現階段以教材和紅寶書為主,如果報了輔導班再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即可。此外,報了課程的同學,除非你自己基礎還不錯並且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否則我建議跟著學長學姐的腳步就好。比如我一戰時報了集訓營,一段時期的集訓讓我對知識點有了大致的把握,在授課和答疑的過程中我也大致了解了授課學長的學習方法,而我當時就總是試圖獨闢蹊徑而沒能按學長們的方法做,此外就像上面說的,回去以後也沒有及時複習集訓營的資料,最終浪費掉了自己在集訓中的收穫。因此想告訴大家的是,無論是報哪一種課程,授課的都是高分上岸的學長學姐,而他們既然能取得高分,其學習方法一定有值得大家借鑑的地方,所以如果不同學長學姐的方法有所差異,可以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位,以他們編寫的那份講義為主,把其內容學透,最終一定能有所收穫,切忌像一戰時的我一樣貪多而最終無所得。
二戰時,我重新思考了學習方法,因為惠園教育紅寶書是按照參考教材編寫的,它保留了書中最重要的部分,對於非考點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刪減,因此我沒有閱讀教材,751以紅寶書為主,而在學習851強化階段課程時,851授課的石學長所說的框架式學習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所以851我就以強化班講義為主。尤其到了後期,紅寶書和課程講義這種學長學姐總結出的精華,可以大大減少我們的負擔,如果需要補充知識點,就用便籤紙貼在上面,避免每天面對一大堆資料而無從下手。到了後期,我將我認為需要背的所有知識點整理好,把知識點的名稱分科目按章節做成思維導圖的形式(如下圖所示),每天過二三十個,最後階段不斷重複這些知識點,以致熟練。
關於考研和法考,我第二年是一起準備的,只不過考了客觀題之後時間就不算充裕了,因為是二戰不敢大意,主觀題就沒複習,最後主觀題沒過...所以建議基礎還不錯的同學可以一起準備,像我一樣基礎一般的可以先考上研,法考等考上研再考也可以。不過今年來說有些特殊,司法部文件定下了到2022年律師人數要達到62萬的任務,今年考過明年拿執業證,實習一年後年拿到律師證,因此今年可能是政策支持的最後一年,明年開始或許就要增加難度了,所以還是建議大家今年最好考一考。
關於法律英語,我學得也不是太好,所以方法什麼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其他學長學姐的經驗貼。不過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它更像一個「紙老虎」,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後,你會發現真題的英文案例中其實並沒有用到太多高深的法律英語詞彙,更像是以英文的形式考察專業課的知識,所以不要被它嚇到,多加練習,爭取高分。
四、結語
現在在看這篇經驗貼的你們當中應該有不少同學會拿到一個比我更高的分數,但至少在此時此刻我希望能夠幫助你們少走一些彎路,所以我說的大都是些經驗教訓。
今年受疫情影響,考研形勢肯定會更為嚴峻,但也不必過分慌張,腳踏實地複習,一個高分足以應對這殘酷的競爭。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順利上岸,圓夢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