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團隊:金銀花湯劑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臨床加速患者轉陰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團隊:金銀花湯劑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臨床加速患者轉陰

8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發現》(Cell Discovery)在線發表了由南京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南京中醫藥大學團隊聯合完成的一項相救,題為「Absorbed plant MIR2911 in honeysuckle decoction inhibits SARS-CoV-2 replication and accelerates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of infected patients」。研究通過臨床試驗證實,金銀花湯劑中的miRNA可通過飲用被人體有效吸收,並在體內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加速新冠患者轉陰,表明金銀花湯劑治療可能會極大地幫助治癒新冠患者並阻止COVID-19大流行。

該研究通訊作者為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辰宇、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副研究員張磊砢,以及南京市第二醫院院長、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易永祥。

張辰宇此前的研究表明,在金銀花湯劑(HD)中富集的植物microRNA MIR2911,可以通過與mRNA結合併阻斷蛋白翻譯,直接靶向甲型流感病毒(IAV),包括H1N1、H5N1和H7N9亞型。口服金銀花湯劑可預防IAV感染,減少H5N1小鼠死亡。隨後的研究還表明,除了IAVs之外,MIR2911還可以直接抑制多種病毒的複製。攝入之後,這些microRNAs自我組裝到外泌體,然後分泌到循環系統中,並進入靶組織或特定細胞,包括肝、肺、脾、胰腺和T細胞。

研究團隊指出,鑑於MIR2911 (GGCCGGGGGACGGACUGGGA)獨特的GC較多的核苷酸組成,在他們分析了SARS-CoV-2的基因組序列後,認為該病毒基因組很可能包含MIR2911結合位點,MIR2911可以直接抑制SARS-CoV-2複製。

在這項研究中,他們即評估了金銀花湯劑中可吸收的MIR2911對SARS-CoV-2複製的抑制作用,並對金銀花湯劑在COVID-19患者中的療效進行了臨床研究。

首先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研究團隊預測在SARS-CoV-2基因組中有179個假設的MIR2911結合位點。隨用通過螢光素酶實驗確認了其中28個結合位點,廣泛分布在新冠病毒基因組中,這表明MIR2911或能抑制幾乎所有SARS-CoV-2蛋白的翻譯。

為評估MIR2911對SARS-CoV-2複製的直接影響,研究團隊進行了體外細胞培養實驗。結果顯示,在新冠病毒感染24小時後,濃度為13.2 pM的細胞外泌體MIR2911抑制了93%的病毒複製(4.09×109-2.87×108拷貝/毫升),表明可吸收的MIR2911直接並充分抑制了SARS-CoV-2的複製。

接下來,研究評估了在金銀花湯劑中可吸收的MIR2911對SARS-CoV-2複製的抑制作用。因為金銀花湯劑中可吸收的MIR2911是通過循環系統中的外泌體傳遞到肺部的,因此研究團隊用了志願者血清進行體外細胞實驗。結果強烈表明,服用金銀花湯劑的志願者可以充分吸收MIR2911,並且吸收的MIR2911可以顯著阻止SARS-CoV-2的複製。

為評估金銀花湯劑中MIR2911對COVID-19患者的抗病毒作用,研究團隊還進行了一項臨床研究。該研究納入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第二醫院接受常規抗病毒治療的75例中度COVID-19患者。將患者在抗病毒治療基礎上加用MIR2911治療(MIR2911+,6人)或中藥合劑(MIR2911-,69人),以第一次治療後第7天的轉陰率為主要終點。

結果顯示,在治療第7天,MIR2911+組的轉陰率為83.3%,相比之下,MIR2911-組的轉陰率為26.1%,表明轉陰率顯著提高。患者治療後到核酸檢測呈陰性的時間也表現樂觀,MIR2911+組和MIR2911-組的中位數時間分別為4天和12天。

研究團隊總結道,總的來說,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在金銀花湯劑中可吸收的植物MIR2911抑制了SARS-CoV-2的複製,並加速了感染患者的轉陰。金銀花湯劑治療可能極大地幫助治癒感染患者,阻止COVID-19的大流行。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0-00197-3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團隊:「連花清瘟」對新冠病毒有抗炎作用,可抵抗病毒攻擊
    最新研究發現,連花清瘟對新冠病毒有抗病毒抗炎作用連花清瘟能抵抗病毒攻擊最新消息,鍾南山院士科研團隊題為《連花清瘟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Lianhuaqingwen exerts
  • 一種傳統發酵彝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複製體外研究
    臨床研究發現,部分中藥如蓮花清瘟膠囊和藿香正氣水等對新冠肺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因而,急需發現能有效抗新冠病毒的藥物。本研究對解本10號(一種傳統彝藥發酵技術生產的發酵液)的抗新冠活性進行研究。體外研究結果表明,解本10號能顯著抑制SARS-CoV-2的複製,半數有效濃度EC50為稀釋到發酵液的769.1倍,選擇指數高達42.68。
  • |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sivir的作用機理
    ●宅在家裡玩科學 ●___今天讓我們來聽聽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高級老師、同時也是咱們全國高級科技輔導員——和淵老師給咱們講講有關新冠病毒的知識。當時,從武漢返回美國的35歲華裔男性作為美國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其病情不斷惡化,出於「同情性用藥」的目的,治療團隊在該患者入院後的第七天使用了靜脈注射瑞得西韋。(注意:「同情性用藥」Compassionate use 指的是在患者重病、無已經獲批准的藥物可用、主治醫生評估用藥可能獲益,且藥企同意提供藥物的前提下,對患者使用還未獲得批准的藥物。)
  • 壯哉,我大中華,又一中藥產品將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北大研究團隊研究發現甘草的主要成分之一甘草苷能抑制SARS-CoV-2在Vero細胞中的複製,EC50為2.39 M,該研究分析了甘草苷作用後細胞轉錄組的變化,揭示了甘草苷潛在的抗病毒機制,並在小鼠水平評價了甘草苷的安全性,為其成藥性奠定了基礎。
  • 公衛中心徐建青團隊首次發現抑炎因子IL-37可改善新冠預後
    新冠病毒感染後的免疫學特徵及致病機理亟待更進一步的揭示。多項研究現已證實,SARS-CoV-2誘導的高炎症反應是感染患者病情嚴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通過抑制細胞因子風暴來抑制肺部募集和炎症細胞過度活化的策略可能會改善重症COVID-19患者的預後。
  • 《自然》:中國團隊恆河猴實驗證明中和抗體顯著抑制新冠感染
    該研究發現了兩種具有較強新冠病毒(SARS-CoV-2)特異性中和活性的特定人類單克隆中和抗體,其中代號為CB6的抗體在恆河猴動物實驗中能夠顯著抑制病毒感染,顯示出治療和預防效果,具有進行臨床轉化的價值。
  • 新研究:克力芝和阿比朵爾治新冠收效甚微,或反而拖慢轉陰
    對臨床而言,洛匹那韋/利託那韋的組合具有廣泛可及性和規模化的可生產性。但對於其具體效果,近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最新論文中,來自中日友好醫院、國家呼吸病臨床研究中心以及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團隊報告了這一組合用於治療COVID-19的臨床試驗結果。遺憾的是,在重症患者中,與常規治療相比,研究未能觀察到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治療的有效性。
  • 中國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
    中國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中國科研團隊近日在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了兩種可有效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有望用於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等多家單位參與這項研究。研究人員從一名新冠康復患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中分離出4種人源單克隆抗體。實驗顯示,這4種抗體對新型冠狀病毒均有中和能力。其中,分別被稱為B38和H4的兩種抗體能夠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與其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的結合。
  • 盤點那些被專家認可的新冠肺炎"有效藥"
    首先,由於氯喹可以改變內吞體的PH值,對通過內吞體途徑侵入細胞的病毒感染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次,氯喹可以通過抑制病毒基因表達影響病毒複製;另外,氯喹作為一種良好的自噬抑制劑,可通過影響自噬反應幹擾病毒的感染和複製。發展階段:針對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試驗階段。
  • 中醫藥科技抗疫又出新發現:甘草酸可抑制新冠病毒棘突蛋白活性
    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現代藥理學實驗手段從有效中成藥和方劑中尋找活性成分並進一步揭示其作用機制,具有重要科學和應用價值。林國強教授團隊及陳紅專教授團隊揭示了從中藥甘草中分離得到的活性成分甘草酸的抗新冠病毒的作用機制。
  • 學術頭條:中國又一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石榴促進棕色和米色脂肪...
    偽裝潛入人體細胞 新冠病毒像「披著羊皮的狼」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日報導,英美科學家攜手製作出首個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模型,揭示了病毒如何偽裝自己,潛入人體細胞而不被發現。研究人員稱,刺突蛋白是抗體和疫苗研究的標靶,這一最新發現為開發出新冠病毒疫苗提供了重要信息。新冠病毒表面有很多凸起的刺突蛋白,病毒利用這些蛋白依附並進入人體細胞。
  • 連花清瘟抗新冠肺炎作用明確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兩個藥方都具有良好的退熱、止咳、抗炎、抗病毒作用。辛涼宣肺與洩熱,可以解決新冠肺炎患者的體溫持續不降;清肺止咳平喘,可以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咳嗽不止,呼吸困難;抗炎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複製,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系統性炎症反應。從中醫的角度認識,整個組方衛氣同治,表裡雙解;先證用藥,截斷病勢;整體調節,多靶治療。
  • 「對新冠病毒暫時沒有特異性藥物,但抗C肝病毒有」
    事實上,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從未停止過,交鋒無數、互有勝負。人類對付病毒有兩類最有效的武器,一類是疫苗,一類是抗病毒藥物。通過接種疫苗,人類已成功打敗了天花、脊髓灰質炎病毒和B型肝炎病毒等曾經危害很久的病毒。相比之下,抗病毒藥物的發展就稍顯遜色。至今我們還無法通過藥物完全治癒HIV感染,對已發病的狂犬病病毒感染也無能為力,目前對新冠病毒沒有特異性的抗病毒藥物。
  • 學術頭條:三文魚感染新冠病毒尚無證據支持,中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
    三文魚感染新冠病毒尚無證據支持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三文魚的病毒和新冠病毒極有可能不會共用同樣的感染受體,人和水生生物的感染受體應該也是不一樣的研究顯示地塞米松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世衛組織表示,英國初步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地塞米松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對於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可將其死亡率降低約三分之一,對於僅吸氧的患者,可將其死亡率降低約五分之一。研究指出,地塞米松的改善效果僅在重症患者中可見,未在輕症患者中觀察到。
  • 新冠病毒將會終結人類?舒蘭聚集感染的背後讓人細思極恐
    新冠疫情在全球泛濫後,網友戲稱,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加時賽無限拉長。不同國家互相指責對方製造了這種致命病毒,後來陸續在法國、美國發現了2019年底感染新冠的病例,世衛組織確認病毒的構成結構顯示病毒絕非人工合成,而是來源於自然界,才結束了這場激烈的互懟。
  • 新冠病毒會「黑」進細胞抑制特定基因 專家:研究20年病毒從沒見過
    他們研究了在實驗室培養皿中生長的健康人類肺細胞、雪貂(病毒很容易感染)和來自Covid-19患者的肺細胞。 在這三種病毒中,他們發現在感染後的3天內,病毒會誘導細胞的「求援信號」基因產生細胞因子。但它阻斷了它們的「戰鬥信號」基因——抑制病毒複製的幹擾素。
  • 浙一醫院首批7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的...
    大健康產業作為新興的「藍海產業」發展及其迅速,面臨新時期人們的健康需求,近年來,各級政府紛紛吹響了產業的集結號。瀾亭團隊每周四將定期發布醫療健康產業周刊,解讀時事資訊,帶你了解行業最新動態。__本期內容速覽1、【治癒】浙一醫院首批7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 張文宏看好的單克隆抗體技術,會成為新冠病毒的剋星嗎?|深網
    在此前的治療裡,已經有新冠危重患者在接受血漿治療後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恢復期的血漿治療就是用新冠病毒病人康復後體內產生的抗體去給其他新冠患者使用,但血漿治療有一個弊端,產量不夠,一個病人至少需要4個治癒者捐獻血漿。」 張文宏認為,現在國際上研究的單克隆抗體技術在未來可以替代恢復期血漿治療。
  • 新冠重要藥靶RNA複製酶怎麼結合瑞德西韋?上海科學家聯合團隊搞...
    圖說:新冠肺炎病毒的RNA複製酶結合RNA和抑制劑瑞德西韋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抗疫攻關團隊聯合浙江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等多家單位,首次解析新冠肺炎病毒重要藥靶RNA複製酶和抑制劑瑞德西韋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
  • 中醫藥參與救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佔比達92%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醫的合格答卷寫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佔比達到92%,湖北省確診病例中醫藥使用率和總有效率超過90%。中醫藥深度介入、全程參與救治患者10月26日,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派,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作為中醫專家,由北京出發,赴新疆執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他隨身攜帶的特色中藥製劑,被臨床實踐證明是戰勝新冠病毒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