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窗敲雨 果殼
不需要任何專門的化學試劑,只要打開調料罐,你就可以自制「感光紙」,並用它曬出一張別具韻味的「紅曬」照片。
先來看看最終成果:
下面請看做法與原理解釋。
實踐篇
材料與工具
薑黃粉(或咖喱粉)
毛筆/畫筆
醫用酒精
想要曬在紙上的東西
小蘇打(或純鹼)
小容器(具體見下文)
列印紙
_
膠帶(固定用)
_
在這裡,製作「感光紙」的關鍵原料就是薑黃。這種香料可以單獨買到,在混合好的咖喱粉中也含有足夠多,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薑黃與薑黃粉 | pixabay
製作薑黃紙
找一個小容器(最好玻璃或陶瓷材質,否則薑黃的顏色不好洗掉),加一小撮薑黃粉,然後倒入少量酒精。攪拌一下,然後等顆粒物沉降,得到薑黃提取液。(需要使用酒精是因為薑黃素在水中很難溶解)
無定量要求,顏色夠深即可
用畫筆蘸取液體,刷在紙上。紙用列印紙即可,可以裁成小塊。顏色刷均勻後晾乾,這樣我們就得到了自製「薑黃感光紙」。
注意:請在下方墊紙避免弄髒桌面(最好至少兩層)。
感光
在晾乾的薑黃紙上覆蓋上想要曬出輪廓的東西。比如說,此處我找了一些從樓下薅的野草(以及幾片芹菜葉子)。
注意:為確保曬出的輪廓清晰,最好事先把植物夾在書本中壓一下,並用容易揭下的透明膠帶稍作固定。
接下來,要把薑黃製成的感光紙放在強烈的陽光下曬。和藍曬相比,薑黃紙需要的「感光」時間要長很多,建議至少曬2個小時,直接曬上一個白天更好。可以在陽臺上隔著玻璃曬,但陽光一定要強。
放陽臺比較好,以防被風颳跑
顯影
曬好之後,拿下紙上的覆蓋物。此時應該已經能看到被遮住的部分呈現比其他部分更深的黃色。
暴露與遮擋區域的曬後對比,仔細看可以看到深淺差異
但為了讓圖像和背景差異更加明顯,接下來我們還需要用鹼性溶液來進行「顯影」。小蘇打與食用鹼溶液均可讓薑黃紙變成紅色。
此處我使用的是食用純鹼(碳酸鈉)
在足夠大的容器中倒進一淺層小蘇打或食用鹼溶液(濃度無嚴格要求,足夠變色即可),把薑黃紙放入稍微浸泡一下。
浸泡變色的薑黃紙
把它晾乾,一張「紅曬」照片就算是完成了(←名字是我瞎起的)。
晾乾後
原理篇
薑黃素是一種天然的酸鹼指示劑,遇到鹼性環境,它會改變結構,從黃色變成紅色。
薑黃素隨pH而改變的結構。pH<7.4時是上面的二酮式結構(黃色),pH>8.6時轉變為下面的酮-烯醇式結構(紅色) | Compound Interest
而與此同時,薑黃素又是一種光穩定性不好的物質。在陽光的照射下它會發生降解,這就導致了未遮擋部分顏色變淺。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用這種方法曬出的「薑黃照片」不容易長期保存。如果把它展示出來,剩餘的薑黃素依然會繼續受到光照(雖然沒那麼強),並慢慢地褪色。
然而,這又有什麼用處呢?其實還真可以有。此處是附贈的生活小竅門時間:日曬褪色的思路也可以對付那些難以清除的咖喱汙漬哦。
作者:窗敲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咖喱,照片,薑黃素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