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技術不能成為脫韁野馬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趙 晶攝

近期,「刷臉」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先是有一名高校老師狀告杭州野生動物園刷臉入園,再有一名教授對自家小區刷臉門禁說不,還有一些售樓處在沒有徵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用人臉識別系統記錄、分析客戶來源,甚至有的地方上公共廁所取廁紙,也要刷臉……

截至目前,「刷臉」技術廣泛應用於網絡支付、交通出行、酒店入住等領域,在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同時,也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下一步,人臉識別技術應如何規範使用?如何更好地保護個人隱私安全?對此,一些讀者來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刷臉」技術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權利人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辦理相關業務,「被」處分相關權利。這是因為,通過密碼、籤字、摁指印辦理業務時,權利人往往會在場,會閱讀、知悉擬辦理的相關事項。在「刷臉」時,權利人未必明白擬辦理的業務,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刷臉」辦理了相關業務。

因而,在「刷臉」時代,絕不能為了一時便利而忽視了安全。對於與人身財產安全聯繫緊密的事項,理當謹慎而為,不能一味交給「刷臉」來解決。如提高圖像採集、人臉識別設備製造、使用門檻,避免機構或者個人任意採集人臉信息並開通「刷臉」權限。同時,強化保護力度,對於事關人身財產安全的重大事項,應採取「刷臉」配合密碼驗證、事後簡訊提示,甚至面籤等方式辦理,而非一味地相信「刷臉」。

——史洪舉,河南省南召縣人民法院

雖然人臉識別技術本身是中立的,但在數字時代,每個人都有權選擇或不選擇這種人臉識別技術。即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在「人格權編」中提出,處理人臉在內的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可見,人臉信息採集在遵循「最少夠用」原則的基礎上,還應充分徵求被採集人意見。

奉勸那些盲目追求使用人臉技術的單位或部門,不妨主動給當前「刷臉熱」降降溫,多些換位思考,不盲目跟風。即便因工作或管理需要使用,也要加強監督管理,絕不能出現任何洩露個人隱私或侵犯個人信息權利的行為。否則,就可能事與願違,得不償失,甚至受到法律制裁。

——劉純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

謹防刷臉侵犯隱私

汪昌蓮

前一段時間,南京有多家售樓處接到相關部門電話通知,要求拆除現有人臉識別系統。此舉顯然為個人隱私保護開了個好頭。

大數據應用帶來了機遇與便利,也帶來了用戶對自身隱私安全的擔憂。比如,進小區、在公廁取廁紙都要「刷臉」,就存在過度採集公民個人信息之嫌。如果房企為了所謂的「分銷模式」,暗中在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未經消費者同意就抓拍其人臉照片,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很可能會造成數據洩露,這顯然讓人們更加擔憂。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如何用好這把雙刃劍,不僅僅是科技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日前,中國人大網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並面向社會徵求意見。草案針對「人臉識別」這一熱點話題作出回應。其中明確,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採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應當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設置顯著的提示標識。所收集的個人圖像、個人身份特徵信息只能用於維護公共安全目的,不得公開或者向他人提供;取得個人單獨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此,要使個人信息保護法加快落地,為個人隱私提供系統性、體系化的保護。通過建立個人信息的合理使用制度、侵害補償和懲罰機制,設置監督機構等方式,為個人信息織一道「防護網」。同時,應對公民個人信息採集、使用和保密等問題制定詳細規定。特別是應通過更多案例,推動數字產業規範發展和個人數據保護立法工作,兼顧個人數據保護、創新、效率和安全幾個價值目標;在保護個人權利的同時,激勵社會更好地沉澱和使用數據。

(作者地址:湖北省鹹寧市嘉魚縣)

立法規範信息採集

何勇海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日前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根據這一規定,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等將被禁止採集人臉數據、指紋等生物識別信息。

天津在相關立法中,禁止採集人臉識別信息,說明當地已關注到問題的嚴重性。當下,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運用到眾多領域,刷臉支付、刷臉考勤、刷臉入園、刷臉拿快遞,這雖然能讓人們享受技術革新帶來的便捷高效,但人臉識別泛濫,也為用戶面部信息洩露留下了安全隱患。

因此,很多人呼籲加強相關立法,為企業劃定準則和底線,進而給狂奔的技術套上籠頭。此次天津立法禁止採集人臉識別信息,前不久南京市住房保障與房產局發文,要求商品房銷售現場禁止使用人臉識別系統,之前杭州出臺的《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顯示,杭州擬規定物業服務人員不得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設施設備。這些措施都符合公眾期待。

不過,防止人臉識別技術在為社會服務時不被濫用,還需要各方、各地乃至全國一盤棋地形成更多共識。天津這次立法是針對社會信用建設領域,禁止採集人臉識別信息黑名單僅包括「信用信息提供單位」,對於小區物業、購房處、交通、醫療、教育領域的人臉識別信息採集,作用還是有限。

因此,加強相關立法,規範、限制人臉識別信息採集和應用,還需要更多更大行動。比如,建立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探討全國性監管制度甚至從頂層立法,規範人臉識別信息採集與運用程序、隱私邊界,哪些領域可以運用人臉識別、哪些不能運用,該如何保障公眾的知情權、選擇權、同意權與信息安全,若有信息洩露如何懲處與應對,等等。總之,禁採人臉識別信息黑名單還應更全面。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

考驗社會治理水平

符向軍

前不久,廣東東莞一座公廁免費取紙設備須人臉識別一事引發公眾關注,並產生了個人信息是否洩露的擔憂。當地有關部門回應稱,此舉是為了防止出現紙巾被浪費情況,該公廁使用的是類似人臉識別照相免費取紙設備。鑑於公眾擔憂,當地已協調終止使用這一設備,改用常規方式向市民免費提供紙巾,並對給市民帶來的不適深表歉意。

智慧公廁建設不僅有效壓減了公廁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便利了如廁群眾。為何「廁紙人臉識別」系統仍會引發有關個人信息是否洩露的擔憂呢?這需要準確理解公共管理服務的含義。公共管理服務具有正當性、合法性是應有之義,須有善意的初衷、良好的目的。不過,要把好事辦好,僅有善意初衷與良好目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好的方法與手段,具備群眾基礎與實際可行性。

以上述實例來說,管理者事先是否想到過個人信息洩露問題,該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事先是否經過民意徵詢、合理論證乃至聽證程序?公廁管理看起來是小事,卻事關公共衛生事業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城市管理的一個縮影,反映一個地方公共管理、社會治理的能力與水平,絕不能掉以輕心、隨便應付。如果是出於城市建設政績衝動,裝個門面或走個過場了事,就更加要不得、行不通。否則,難免會造成「好心辦壞事」的後果。

在輿論關注下,東莞城管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處置負面輿情的態度還是可取的。通過此事,更要思考在城市建設與公共管理中,如何科學決策、合理規劃、全面考量,切實從民意基礎和實際出發,真正把好事辦好,在社會公共管理、社會公益服務與市民、群眾切身需求之間取得最大公約數。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陽市人民法院)

提高自我防範意識

許 兵

當下,「刷臉」技術廣泛應用於網絡支付,酒店入住等領域,因其便捷,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追捧。但是,相關部門必須提醒消費者,要有「刷臉」風險意識,要正確「刷臉」,保護好「臉部」秘密。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臉部特徵,能通過「刷臉」確認身份或者查找身份,其數據能廣泛應用於政府、銀行、電子商務、安全防務等多重領域。所以,個人在享受方便服務「刷臉」的同時,要繃緊「安全」這根弦。

要對某些要求「刷臉」的商家說「不」。不貪圖小便宜,諸如「送小禮品」等類似服務,千萬不要去「刷臉」;「刷臉」時應弄清向誰提供,要自我提示風險,不在非正規、非必要時接受臉部信息數據採集;「刷臉」要充分考慮到商家有無能力、條件,要保護好自己的臉部數據;如果有不法採集情況發生,要及時報警,要求刪除數據,防範數據被濫用。

要做好手機等電子設備安全保護。在設置「刷臉」開機、支付等的同時,該安裝的防護軟體一定要安裝,分開存儲的身份信息、個人相片一定要妥善保存,嚴防因保存不善被不法分子將獲取的臉部信息用於違法目的,對個人財產等造成安全隱患。比如,戴上高清3D面具,配合系統指令做相應動作,導致個人重要金融信息、身份信息等出現安全隱患等。

讓「刷臉」更放心,除了國家層面立法規範,政府相關部門則要督促各有權採集數據的平臺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提高技術水平,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防範黑客等侵入、修改;公安等執法部門要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使用者個人也要提升自我防護意識,做到安全「刷臉」。

(作者單位:四川省樂山市馬邊縣委組織部)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僅刷一下臉房子就被過戶了,該給「刷臉」澆盆冷水了
    紅星評論觀點有趣、行文至軟、理性有力當下刷臉技術已成為資本驅動下的「風口上的豬」,不管有沒有必要,什麼場景都要加一個「刷臉」。刷臉成為一種時髦,也成為公民隱私被洩露的「敞口風險」。據媒體報導,今年以來,南寧一些業主委託一家房產中介公司工作人員賣房,疑似遭遇了詐騙。原來,業務員韋遠鵬以「房屋查檔」為由,要求業主和他見面,用手機給業主刷臉。殊不知,這其實已是「刷臉過戶」,韋遠鵬直接把房子過戶給了下家,並捲走下家的購房款。據不完全統計,受害人有數十人之多,案值達到千萬元級別。
  • 臉一刷房沒了,「刷臉時代」的技術漏洞該堵住
    作者:趙志疆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房地產行業也進入了「刷臉時代」。不久前,一則「戴頭盔看房」的小視頻引發了網友熱議。如果說「刷臉看房」多少還有點喜劇色彩的話,「刷臉賣房」給人帶來更多的是焦慮和恐懼。
  • 到處都要「刷臉」!人臉識別技術有沒有被濫用?
    從刷臉支付到刷臉取錢,從刷臉安檢登機再到刷臉認證辦事…...刷臉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少人感嘆刷臉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有人擔心,這背後的安全隱患究竟有多大?浙江杭州御道家園小區居民 章寶興:以前要刷門禁卡,忘記帶了就不能開,現在就比較方便。也有居民對人臉識別採集信息表達了擔憂。浙江杭州御道家園小區居民 沈華:我們刷臉,所有的信息,包括住在哪一幢、我們家有多少人,都在物業備案過,我怕出現信息洩露。
  • 「刷臉支付」被美國公司破解?用馬雲照片刷臉後,直接彈出4個字
    轉眼間,20多年過去了,阿里巴巴已經從那個不起眼的小公司發展成為了現在的全球電商巨頭企業。在馬雲推出刷臉支付後,許多做線上支付的公司也認為,手機也終將被人們所拋棄,這樣的話刷臉支付就會成為最方便、最安全的支付方式。根據有關機構的推測,預計到2022年,我國使用刷臉支付的人會超過7億!
  • 高精度三維刷臉技術成「香餑餑」!這家行業龍頭火了
    在交流會上,遊志勝還為參會者做了公司在高精度三維人臉識別核心技術和競爭優勢方面的分析報告,他表示,「3D刷臉」正在取代「刷卡」或「掃碼「,高精度三維刷臉技術將面臨巨大的產業機遇,未來公司將著力打造多方共贏的產業鏈生態。
  • 「刷臉」無處不在 誰來保護我們的「臉」
    「刷臉」無處不在 誰來保護我們的「臉」新華社天津12月4日電(記者王井懷、楊子春、劉惟真)買房、存包、取廁紙,上班、上學、逛動物園……人臉識別已經全面嵌入生活。
  • 刷臉支付必將成為大勢所趨?這些利害我們一起來看看
    又隨著發展,我們竟然也可以「憑臉吃飯」了。刷臉支付的時代悄悄來臨。刷臉支付是基於人工智慧、機器視覺、3D傳感、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的新型支付方式,具備更便捷、更安全、體驗好等優勢。又隨著5G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必將實現空前的發展,刷臉支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推薦|「實名」難「實人」,建議遊戲上線刷臉技術
    針對實名認證的缺陷之處,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建議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全國人大代表杭州技師學院的教師楊金龍也表示,亟需在遊戲註冊、登錄、費用支付環節引入生物識別技術,如刷臉登錄、刷臉支付、並建立相應制度督促遊戲平臺加強事後管理。
  • 5.0T的野馬,車主出售不到25萬!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啊!
    5.0T的野馬,車主出售不到25萬!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啊!現在為國民經濟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每個人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改善,基本上人們的出行都變成了汽車出行,而且都是自己的私家車出行,儘管汽車的增多,給人們帶了了很大的交通壓力,但是人們就是喜歡汽車帶來的快捷,因為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所以人們從追求普通的汽車變成了高質量的豪華汽車了,就像今天雪兒要說的這款野馬汽車,受到了人們的大肆追捧。
  • 人臉識別運用於大熊貓,刷臉支付核心安全技術未來可期
    但即使這樣,人臉識別也能準確區分並精準識別,你還在擔心有人會用你的照片進行惡意刷臉支付?還在擔心刷臉支付的安全性?體態完全相似的熊貓也可以進行人臉識別了?近日,西華師範大學發布關於大熊貓保護的最新研究成果:大熊貓面部識別技術。
  • 「看臉時代」到來:這些事,「刷臉」就可以辦
    然而人臉識別早已應用到了諸多領域,不僅僅在小遊戲中,「刷臉」可以辦的事越來越多……你的臉可以辦這些事當下人工智慧大潮中,人臉識別技術早已「走向」應用市場。其應用場景日益豐富,並不斷刷新著人們的感官認知。比如「刷臉」解鎖已成為越來越多智慧型手機的標配。在安防監控領域,「刷臉」技術可以對銀行、機場、商場等人流密集場所的人群進行監控,實現特定人物的自動識別和追蹤。
  • 【德國FIT斧頭特調】最炫酷的平民跑車,福特野馬刷ECU
    許多的好萊塢電影都喜歡用野馬作為御用車輛來拍攝,無外乎野馬是最能體現出美國精神---自由不羈的一款車。野馬也對得起這個名字,車主說他經常飈車超車,想超誰就超誰,在路上鮮有敵手,超強的馬力根本不虛一些百萬的豪車。
  • 野馬古德伍德HillClimb動力如何,自動駕駛技術安全嗎
    古德伍德(Goodwood)宣布將在其「速度節」(Festival of Speed)上展示一種全新的產品:1965年的福特野馬,經過改裝後可以自行運行。該車是工業集團西門子與英格蘭克蘭菲爾德大學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的一部分,並準備在7月12日駕駛古德伍德的1.2英裡賽道。
  • 掃碼支付即將成為過去式?刷臉支付將帶來更大風暴
    馬雲在德國的漢諾瓦IT博覽會(CeBIT)上刷臉買禮物事件已經過去兩年有餘,近日,網上流出的一則支付寶刷臉支付視頻再次將這項新技術推向了高潮。猶記當時的Smile to Pay掃臉技術招致了滿屏的質疑和譏諷,這次刷臉支付視頻的風靡卻向大眾拋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刷臉支付時代真的即將到來?支付寶即將掀起一個更風暴的支付時代?
  • 愛奇藝推出Figure out智能識別技術「刷臉」裡的視頻商機
    5月8日,全球首個刷臉看廣告的高顏值廣告技術「Figure out」正式發布,該技術能夠自動識別視頻中人臉和身體特徵,並進行實時追蹤廣告投放。這是愛奇藝投入商用的又一智能視頻技術。目前,「Figure out」明星版已經能夠識別數十萬明星臉部特徵,並實現結合明星臉的廣告投放。
  • 對於刷臉支付,不應一刀切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戴頭盔看房一事爆出後,雖然房企表示「人臉識別技術僅用於內部人員績效統計」,但是這樣言論立即被「多30萬購房」的真相擊碎。雖然房子還是照常的賣,但是企業和人臉識別技術的名聲一起壞了。現在人人都知道,房企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割韭菜,儼然間房企成為了吃人的老虎,而人臉識別技術成為了倀鬼。
  • 行走昆明 刷臉就行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市大數據管理局副局長徐增雄介紹,隨著5G網絡在昆明主城區快速覆蓋,如今,昆明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在智慧安防、刷臉支付、刷臉入住、刷臉辦事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充分展現了昆明智慧科技城市形象。  記者連日來走訪了景區、酒店、小區、購物街、人力資源市場等,親身體驗智慧科技帶來的便利。
  • 40年刷臉技術下一步怎麼走?
    因為被動物園要求採用「刷臉」方式入園,遊園年卡辦理者郭兵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決定以服務合同違約為由,將提供服務的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法庭。 近日,這一涉及公民生物識別信息採集的服務合同糾紛案一審宣判。
  • 趙鷂:刷臉支付四大風險與三大監管建議
    繼條碼支付成為中國人主要的小額非現金支付方式之後,刷臉支付(face-recognition)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人們既可以使用各種行動支付APP,將臉對準普通的智慧型手機的攝像頭完成支付交易的身份識別與授權,也可以在自動售貨機的專用人臉識別終端機具上,完成刷臉支付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