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八雲:一個為了日本鬼文化而「瘋魔」的鬼佬

2021-01-13 澎湃新聞
小泉八云:一個為了日本鬼文化而「瘋魔」的鬼佬

趙平

2014-09-03 21:07 來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

        上海書展上,小泉八雲的《怪談·奇譚》曇花一現,因其漂亮的裝幀設計吸引了不少讀者的關注。如今,這本書即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翻書黨請其編輯來講講這個特殊的作者、這本書,以及編輯出版的幕後故事。
關於小泉八雲

日本文學史上的特殊存在

       小泉八雲(KOZUMI YAKUMO,1850-1904),在日本文學史上堪稱最為「特殊」的存在,他生於希臘,長於愛爾蘭,父親是愛爾蘭出身的英國陸軍軍醫。他先後旅居過英國、法國、美國等,卻對日本的思想、文化、風俗人情抱有執著的興趣與熱愛。小泉八雲39歲赴日,定居日本長達14年之久,不僅在日本娶妻生子,改換日文姓名,歸為日本國籍,死時亦埋骨於此,且窮盡生涯對日本各個領域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研究,寫下浩繁的專著(日文版《小泉八雲全集》共達17卷之多),體裁包括小說、隨筆、遊記、話本、時論等,內容則不僅涉及宗教、社會、歷史、藝術、教育、產業、風土考、人物誌,更將日本傳統文學中佔據相當大比重的神話傳說、民間怪談、妖魔誌異等,做了整理、拔萃及英文改編與複述工作。

       小泉八雲的特殊,一在於以一雙西洋人的眼睛,借著西洋文化與哲學的背景、視角去考察,去理解東瀛的思想與現象,卻顯示出深厚的歸屬感與發自內心的共鳴。這些日本研究方面的專著悉數以英文執筆,因此被號稱「小泉八雲研究第一人」的學者兼譯者森亮教授美譽為「用英文寫就的日本文學」。二在於,小泉對於「恐懼」、「恐怖」這種體驗與情感的、自始而終的濃厚好奇。他玩味推敲恐懼,想方設法搜羅與之有關的一切,記述它,傳播它,與家人、友朋、讀者分享它,幾乎到了「不瘋魔不成活」的程度。

關於書名

為什麼是「奇譚」而不是「奇談」

       新浪微博上有讀者問到書名為何叫《怪談·奇譚》而不是《怪談·奇談》,其實關於書名,我和譯者的確糾結過一段時間,因為這兩個書名其實都可以。「怪談」日語翻譯過來就是鬼怪故事,有關妖怪、幽靈等的恐怖的不可思議的故事。在日本,以鬼怪為主題的小說、歌舞伎、淨琉璃、落語等,被統稱為「怪談物」,在日本頗受歡迎,且流傳久遠。《現代漢語大詞典》中,「談」和「譚」,都有談話、故事的含義,「譚」同「談」。在《大辭林》中,日語「奇譚」和「奇談」 兩者的發音有所不同,詞義也差別無幾,如果一定要細分,那麼「奇譚」(きたん)是指不可思議的故事,而「奇談」(きだん)是指奇異的言論。綜合小泉八雲在日本的各種譯本,日本講談社曾推出過小泉八雲的一本精選集,原書名是《怪談·奇談》,直接翻譯成中文書名未嘗不可。而譯者匡匡希望能夠用《怪談·奇譚》這個書名,因為感覺這樣的書名更有變化感,特別是「奇譚」,具有不可思議的故事的涵義。我倆也特別鍾愛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天書奇譚》——就這樣,反覆推敲後,書名就定為《怪談·奇譚》。

關於裝幀

美圖太多,太難取捨

       鑑於《怪談·奇譚》已屬公版領域作品,且國內已有一些《怪談》中譯本在市面銷售,在圖書裝幀及圖文排版方面,我與設計師柴昊洲和譯者匡匡認真討論了許多細節:內文插圖是彩圖還是黑白圖?選擇什麼樣的圖片更能體現小泉八雲作品的特色?裝幀上如何體現這是一本頗具日本特色的怪談作品?等等。匡匡因為正在京都大學攻讀博士專業,擔負學業壓力的她踏遍大大小小圖書館,覓圖、選圖、掃圖,可謂煞費苦心。幸有匡匡費心整理,共搜集到近60幅珍貴插圖,包括小泉八雲遺稿中其親筆手繪插圖、大幅全彩日本浮世繪名家代表作多幅,如:歌川國芳《地獄圖》、葛飾北齋《骸骨圖—牡丹燈籠之剪燈新話》、狩野元信《花鳥屏風圖》、菱川師宣《美人回望圖》、曾我蕭白《鯉魚圖》等。

       設計師柴昊洲大膽採用裸脊穿線的圖書裝訂工藝設計了《怪談·奇譚》,封面圖大腰封選取了匡匡提供的瓦版《人魚圖》(日本文化2年1805年),這張圖與《怪談·奇譚》內容極為貼切,且令人過目難忘。在大腰封設計上,柴昊洲採取正反用圖的設計方式,這樣一來,脫下來的腰封展開來,正面反面都是一幅完整的長卷。選來選去,我們有三張圖都很喜歡,於是都用作大腰封反面的對應圖,也就是說,讀者朋友們買到的書,腰封展開來以後的圖片不是一樣的,這樣一來可以展示更多精品圖片,二來可以更加有趣。

       關於插圖,為了保證圖文相得益彰,我們在出版科提供的小折樣基礎上,確定了所有彩色插頁的位置。因為要套帖,除去封面封底,僅有18個彩頁可以放置插圖,用哪張不用哪張,的確很難取捨。插圖的選取方案我們三個人通過QQ和微信,反覆溝通,可以說每張插圖都是細細斟酌過的。關於小泉八雲遺稿中的親筆手繪插圖,實在是彌足珍貴——這是國內眾多《怪談》中譯本中第一次出現如此重要的內容。最初設定是將四張小泉八雲的手稿集中在一張插頁上,但考慮到插頁多為彩色浮世繪作品,且手稿有對應的篇目,故將四張插圖均排在對應出現的篇目裡,這樣讀者閱讀起來也更方便。

       此外,因為套帖裝訂,加之裸脊穿線,耗時較一般膠訂書多許多,又遇上海書展印廠的繁忙期,中華商務方面實在快不來。想著「慢工出細活」,我們也情願等著了。這次上海書展期間,有些看到微博上《怪談·奇譚》新書消息的讀者朋友們沒能在譯文社展臺買到書,也是因為書展上我們只趕出來不到150本書供銷售——這裡也向書展趕到展臺卻沒能買到《怪談·奇譚》的朋友們道個歉。

小泉八雲的手繪插圖《雪女》

多說兩句

       從2012年選題通過到2014年8月新書付梓出版,這兩年多的時間裡,的確花費了許多時間打磨這本書,希望更多的讀者能夠通過《怪談·奇譚》這本書,感受一番一個地地道道的的「老外」因為如此熱愛日本的怪談而寫就如此多奇特的故事。當然,不足之處敬請諸位指正,一定及時改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小泉八雲,《怪談·奇譚》

相關推薦

評論(18)

相關焦點

  • 張充和與小泉八雲的譯緣
    為了找到這篇文字的淵源,我找來了國內很多有關小泉八雲的著作和論述作品,其中就有劉岸偉先生的《小泉八雲與近代中國》,在此引用劉先生的資料:小泉八雲原名拉夫卡迪奧·赫恩,1850年6月27日生於希臘伊奧尼亞群島中的桑塔莫拉島(現在的勒夫卡斯島)。當時該島受英國統治,赫恩的父親就是英國守軍中的一名愛爾蘭軍醫,母親則是希臘婦女。五歲時因父母離異,遂被父親一位富裕的姑母收養。
  • 小泉八雲:最會講日本「鬼故事」的愛爾蘭人
    1896年加入日本國籍,因為希望將遺產留給妻兒,所以從妻姓小泉,取名八雲。1904年9月26日,因心臟病發而去世,共在日本生活了14年。《怪談》是小泉八雲生命最後一年創作的短篇故事集,共收錄五十五篇經過他改寫的日本鬼怪故事。其作品貫穿了日本文化藝術領域的「物哀」傳統,受到了高度稱讚,被譽為日本現代靈異怪談文學的的鼻祖。
  • 小泉八雲《怪談》|一個西方人在日本所聽聞的怪力亂神
    作者:文穴評論員校對:LITCAVE工作室配圖:online在日本志怪小說中,小泉八雲算是一朵仙葩,因為他本身是一個歐洲人,後來卻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寫了不少文化和志怪短篇,一度成為知名的日本作家,混在一堆東方作家中,似乎也沒人知道其實他個異域來的人物。
  • 充和與濟慈 充和與小泉八雲(圖)
    王道  與小泉八雲的譯緣  很難將小泉八雲與張充和的名字聯繫起來,直到讀到張充和譯的一篇小泉八雲的《濟慈》(光華實中校刊 第一期,見36版),很為這樣的偶遇感到欣喜,一位西方先生,因緣巧合,最終落戶在了東方,成就了他的文學夢想;一位東方女子,嫁於西人,最終在美利堅成就她的國學傳承;歷史上的文字結緣,恐怕都是不意經間的意外吧。
  • [日] 小泉八雲《怪談•奇譚》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定價:48元作者簡介:小泉八雲(KOZUMI YAKUMO1896年加入日本國籍,從妻姓小泉,取名八雲。小泉八雲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日本通、現代怪談文學的鼻祖,在日本文學史上堪稱最為「特殊」的存在,他的名字在日本廣為人知,其作品亦備受矚目。小泉八雲習慣從民俗與情感方面入手,去解釋、透視日本人的靈魂。
  • 日本妖怪歷史文化之小泉八雲所記載的關於塗佛是故事!
    從前,佛教在日本流傳很廣,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供奉佛壇,因為這是家人們的精神寄託。據說發生火災時,人們最先想到的也是將佛壇搬出來。不過,當然也有些不信神佛、怠慢佛壇的人。日本的佛壇大多都包有金箔和塗漆,如果不小心呵護就很容易損壞,而那些不信佛的人卻疏於保養。
  • 《怪談》:一個西方人眼中的日本奇談文化
    單看《怪談》的作者名字小泉八雲,以及這些扶桑國氣息濃厚的短篇怪異故事,我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料想到,這樣一本講述日本妖怪文化的短篇故事集,竟是出自一位西方人之手。讀過之後,我甚至覺得就算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也不一定可以寫出像小泉八雲筆下這般豐富的故事,他將日本獨特的怪談文化和民俗風情表達得非常精彩了。
  • 中國鬼文化研究
    只有當人們為了謀取生活資料,對自然界經過長期不斷的鬥爭,逐步地把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分開,有了清楚的自我意識,並認識了一定的自然現象和過程,從而才有可能去尋找各種自然現象之間的聯繫。在尋找上述聯繫的過程中,原始人看到有些自然現象給他們帶來意外的享受,而有些自然現象卻給他們帶來禍害甚至傷亡。
  • 以日本鬼怪小說為範本,談類型小說的創作
    20年代初著名的鬼怪小說家小泉八雲,是鬼怪小說的開山鼻祖。寫作特點傾向於日本傳統的文學特色,即「物哀」。他的作品帶有老派日本寫作的優美與淡雅。大部分作品都是由獨立的小故事構成,故事情節不連貫,也沒有統一的中心思想。但就是那些小故事,卻能在故事之外,讓讀者被它背後的哲理所深深地打動。
  • 淺談:中國古代鬼文化探析
    在中國遠古,因為對一些自然現象的無法理解和生老病死的無法制控,以及人死後所歸之處的迷茫無知,認為人死後,將處在另一個超越的境界,並由此幻化產生出鬼崇拜和鬼畏懼。由此陰法魯對「鬼」的詮釋為「原始人類想像人體中有一個神秘的存在,它控制著人們的思維和感覺,這個神秘存在就是靈魂……他們把附在活人身上的靈魂與人死後獨立存在的靈魂加以區別,稱後者為鬼……古代真正崇拜的就是這種人死後變成的鬼魂。」
  • 「百鬼夜行」的日本怪談文化,讀這一篇就夠了
    讀完下面幾個人的故事,就大致能知曉為什麼日本妖怪如此知名了。小泉八雲小泉八雲是日本怪談文學鼻祖,是他首次將日本文化裡種種志怪集合整理,讓民間口口相傳的怪談成為文化。有趣的是,小泉八雲並不是日本人,而是個希臘人,成長於英國、法國,後到美國當了記者。
  • 一個日本武士的離奇靈異故事
    本文選自《影》,原文標題《和解》[日]小泉八雲 | 文- 1 -從前,京都有位青年武士,因主家破落而窮困潦倒。玄關空空蕩蕩,一陣涼風自木板上的間隙侵入,壁龕的牆面上裂開一個大縫,月光直透而入。別的房間也是一派蕭瑟。這房子看來已是無人居住了。武士卻想起院子另一角還有間小屋,髮妻一向最愛在那裡歇息,便決定去看看。武士靠近那小屋的房門,見裡面透出亮光,不由得吃了一驚。他將門推開,低聲驚呼,喜不自禁。原來髮妻就在裡面,點著一盞紙燈縫補衣服。
  • 書單:3個作家,體驗不同的日本經典鬼怪故事
    作為一個深度日本鬼怪小說愛好者,推薦三個日本鬼怪類小說的作家。作家京極夏彥就這樣評價日本鬼怪文學。最能夠表現日本文化的就是妖怪。我一直覺得,容不下妖怪的地方,人的存在也會受到威肋。01 小泉八雲五星力薦。小泉八雲是愛爾蘭裔日本作家。首推他的《怪談》,被譽為「日本聊齋」。這本書由各個小故事集結而成,每個故事是獨立的,沒有統一或相近的中心思想,卻每一則都有深深打動讀者的魅力。
  • 插畫奇境:日本神話故事與傳說
    © www.metmuseum.org《畫貓的男孩》由小泉八雲改編(譯者註:小泉八雲原名拉夫卡迪奧·赫恩,出生於希臘,1896年歸化日本,改名小泉八雲,是一位日本小說家),講述了一個愛做白日夢的男孩在寺院牆上畫的貓神奇地打敗了老鼠妖怪的故事。在傳統版本裡,那個男孩後來成為了虔誠的僧侶。在赫恩的版本裡,他成為了著名的藝術家。
  • 首相選舉小泉進次郎莫名其妙被投1票,日本媒體開始「追兇」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16日報導,在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與菅義偉同屬自民黨的小泉進次郎,竟也得到了1票,引發了會場一陣小的騷動。事後證實,這一票是日本邊緣小黨「保護國民免受NHK侵害黨」(NHKから國民を守る黨)眾議員丸山穗高投出的。
  • 目擊小泉參拜神社全過程
    但是,記者注意到在神社裡的民眾參拜神社的不多,而絕大多數則是等著看小泉參拜的。就在靖國神社前的通道上,日本全國學生聯絡會、和平遺族會等一些團體的成員以及來自韓國的抗議人員也來到神社前面,打著條幅、高喊口號,強烈抗議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獲得參拜消息較早的日本的各新聞媒體更是聞風而動,出動了各家的全部精銳人馬,提前佔據了有利地形。
  • 小泉今日子介入已婚豐原功補家庭,日本演藝圈會玩
    導語:日本女歌手小泉今日子(51歲)近日發表聲明,承認了與52歲男演員豐原功補的婚外戀情。 小泉今日子和豐原功補 小泉今日子1966年出生於日本,歌手、演員。16歲出道,18歲就演唱《哆啦A夢》劇場版的主題曲,昭和三大歌姬之一。這段婚外戀情的男主角豐原功補,1965年出生於日本,是一位演員、歌手。
  • 安倍之後誰是日本首相?小泉兒子或接班,民調很高,缺點明顯
    安倍辭職引發軒然大波,日本國民開始熱議,安倍之後,誰能夠成為日本首相呢?在此之前,日本媒體早就注意到安倍的身體狀況出了問題:精神萎靡、吐血、不能獨立行走。早在8月23日,日本共同社就做了一個全國民調,其中核心問題是:你心目中,最合適的日本首相是誰?
  • 日本內閣大臣第一人!前首相兒子小泉宣布休陪產假
    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1月15日宣布,他將休兩周陪產假,迎接即將出生的第一個孩子。這是日本內閣大臣首次公開實施這項舉措。據路透社報導,38歲的小泉進次郎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兒子,去年就任環境大臣。他的妻子是著名的前電視主播瀧川雅美。
  • 小泉進次郎誤了防疫大事,競選日本首相光環忽失,時機一去不復回
    說起小泉進次郎,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畢竟是個日本人。但卻一定認識他的老爹——小泉純一郎,上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有三個兒子,我們本文的主角正是他的二兒子。作為傳統的政治家族,族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挑選接班人,選出最優秀的子女來繼承家中的政治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