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一塊「袁大頭」值多少錢?不是非常值錢,但能買50斤豬肉

2020-12-15 江州御史左司馬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故事,有人說現在的很多國產貨物都不被國人接受,認為質量不好,但有一樣國產貨物卻是人人都喜愛的,那就是人民幣。確實如此,作為我國的通用貨幣,人民幣的魅力幾乎沒人能抵抗得了,甚至巴不得越多越好。

其實說起我國的貨幣,從古至今,發展了無數次,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鈔票。光是在民國時期,貨幣的種類就多達數十種,幾乎每個省份或軍閥政權統領區域都有屬於自己的貨幣,比如北京地區的通用貨幣是「袁大頭」、還有「孫小頭」、銅元等等。

直到民國三年以後,北洋政府為了方便管理,便實行統一貨幣,並將銀元作為了中華民國的通用貨幣。銀元又被稱為「大洋」,最早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是當時歐洲的主要流通貨幣,到了明朝年間,銀元逐漸流入中國,但當時的中國還很少見得到銀元,也並非國內的流通貨幣。直到乾隆年間,清政府首次在西藏鑄行銀元,此後,銀元才開始在中國流通。

在光緒十六年的時候,清廷正式將銀元作為中國的流通貨幣之一,並開始大批量鑄造,國內的其他省份也紛紛效仿,於是銀元逐漸成為了中國的主要流通貨幣之一。不過此時的銀元沒有實行全國統一標準,所以各地的成色、重量和價值都有所不同。後來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覆滅,清廷鑄造的銀元也沒能來得及正式發行。

辛亥革命過後,孫中山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並擔任臨時大總統。他為方便管理,將銀元作為貨幣單位,並規定每單位的銀幣總重量為庫平銀六錢九分七釐。由於當時國民政府鑄造的銀元上印著孫中山的頭像,因而又被稱為「孫小頭」,不過因為鑄造的數量不多,所以在市面上並不常見。

不久以後,袁世凱在北京稱帝,也公布了《國幣條例》,並把「圓」作為貨幣單位,每個銀元的重量是庫平六錢4分八釐。就在當年的12月,天津造幣廠鑄造了一批印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被稱為「袁大頭」,次年,國內開始大批量鑄造「袁大頭」,在九年時間裡,一共鑄發了7500萬枚。

說到這裡,很多人都好奇,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到底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其實從銀元在中國發展開始,不同時期的銀元價值有所不同,比如清朝鹹豐年間鑄造的一個銀元大概值5錢白銀。後來,墨西哥商人帶進了墨西哥的銀元,簡稱為墨銀,它由機器鑄造而成,分量比較精準,所以每個銀元大概是7錢3分,而且由於銀元上印有老鷹圖案,又被稱為「鷹洋」。

到了民國初年,「孫小頭」和「袁大頭」的重量都是7錢3分左右,而100個銀元則價值73兩白銀,這個重量很難帶在身上,所以如果商人要進行大宗交易的時候,一般都不會使用銀元,而是用錢莊的「莊票」。到了1912年的時候,一個大洋的價格大概相當於現在的150元人民幣,如果用來消費的話,那可就厲害了,可以買到50斤左右的大米或是20斤的豬肉,而如果下館子的話,更是可以大魚大肉任吃。

那麼,當時的人們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多少呢?據了解,普通工人一個月大概可以賺20塊大洋,教師、醫生、記者等人員的月工資大概有一二百大洋,這已經算很可觀的收入了,生活也能過得相當滋潤。

就以魯迅先生為例,他當時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300塊大洋,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5萬人民幣左右,再加上其他收入,一個月下來也有七八萬,而一年下來則達到上百萬。這樣的薪資即便是放在現代,也算是相當有錢的了。

建國以後,紙幣替代大洋,成為了新中國的主要通用貨幣,而那些大洋除了被政府收購以外,也有一部分人將它作為紀念品保留了起來。到了現代,由於大洋的數量稀少,它的收藏價值越來越高,不過不同的銀元收藏價值也不同,其中以「袁大頭」流傳最廣,影響也最大,被稱為銀元之寶,它的價值也更高,所以如果家裡有這些銀元的話,出售時一定要謹慎,不要被別人給騙了。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到底有多值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家裡有的看看
    並且,如今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1萬美元了,因此袁大頭的價格也會繼續的攀升,所以一枚袁大頭在如今也就比較值錢了。 從袁大頭本身的所含的金屬銀的成分來說,它並值不了多少錢,但是作為一個收藏品,並不是可以這樣的來衡量其價值的。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 袁世凱擔任中國民國大總統,為了籌措軍費與提高個人聲望,北洋政府於1914年發行新的貨幣「銀元」,由於硬幣正面鑄有袁世凱側面像,所以俗稱「袁大頭」。由於銀元所含的銀是實實在在的,而且幣形統一、成色準確,所以很快」 袁大頭「自然也就在全國流通了。因為銀元最早是國外流入中國的,屬於國外的舶來品,所以老百姓稱銀元為」大洋「。
  • 一塊「大洋」在民國時可以買500個包子,如今可以買多少?
    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這一幕,不過歡樂之餘,也會有許多疑問,比如過去的一兩銀子究竟值多少錢?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銀子上沒標價格,怎麼知道夠不夠飯菜的價錢呢?圖片:掏出一錠銀子劇照我們先不解釋銀子的價值,今天的主人公是"銀元"。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到清末,清政府跟外國的貿易,交流越來越頻繁,清政府自己開始製造銀元,民國時銀元作為貨幣流通達到鼎盛,最為人們熟悉就是袁大頭,也就是民國時期發行的刻印袁世凱頭像的一圓銀元,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1912至1927年間又發行了刻印孫中山半身像的一圓紀念幣,又稱孫小頭。
  • 一塊現大洋在民國究竟能買到多少東西?
    民國主要的貨幣就是銀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現大洋,雖然當時多次想禁止銀元直接流通,改用紙幣,但戰亂年間紙幣實在沒有保障,老百姓最終還是只認現大洋。那麼作為硬通貨的銀元,在民國那會兒,到底值多少錢?當然銀價也是有波動的,而且在那個時期波動還很大,而且物價也變化很快,所以我們只能做一個大概的描述,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民國在中國流通的現大洋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袁大頭,此外還有後來的船洋,和早期的墨西哥鷹洋(上圖)、日本龍洋、英國站洋等,這些銀元基本都是26.7克上下,成色90%,則一塊現大洋含純銀24克多(每種銀元的重量、成色都有不同,這裡簡單的取均值,不糾纏細微的差別)。
  • 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元現在值多少錢?-袁大頭銀元
    最近的銀幣收藏市場中,袁大頭銀元行情逐年上行,有人分析袁大頭行情還未到頂,一枚枚的高價袁大頭接連引爆收藏市場。目前市場價值在320萬以上。最近的收藏市場中,袁大頭銀元行情逐年上行,有人分析袁大頭行情還未到頂,一枚枚的高價袁大頭接連引爆收藏市場。一股收藏袁大頭的熱潮欣然而起。那麼,袁大頭為什麼那麼火爆呢?
  • 民國時期的大洋真的很值錢嗎?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大洋是指中華民國成立以後,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後,鑄造的帶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俗稱袁大頭。這種袁大頭的鑄造始於1914年,這一年,袁世凱在北京以大總統的名義頒布了《國幣條例》和《國幣條例施行細則》,明文規定「圓」為一個價格單位,每枚銀元重量為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
  • 民國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魯迅一年的工資能買一套房
    有時候我們在看電視劇或者一些書籍的時候也會好奇,在古代的「銀兩」、「銅錢」到底代表了多少錢呢?而在民國時期,貨幣的單位是「大洋」,又叫做銀圓,也有叫銀元的。它的購買力又是如何呢,跟我們現在相比是怎麼樣的呢?
  • 民國初期,一塊銀元抵現在人民幣多少錢?
    這兩種輔幣,並不是十進位,是要跟著銀價、銅價的上落而定,所以又稱「小洋」,兌換店天天有市價牌子掛出,一元能換銅板多少?那時市價沒有多大上落,銀元一枚,可換銅元一百二十八枚左右。他出生於1908年,也就是說在他的童年時期正好是民國的初期,書裡面他很細緻的地描述了一個銅元大概可以買的東西,我們就根據他寫的內容來換算一下民國初期的一個銀元大概可以值現在人民幣多少錢。
  • 之前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在民國的電視劇裡,我們常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計錢單位基本上都是大洋,甚至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靠幾塊大洋便可以餬口度日,而購買一輛汽車也只需要幾百大洋……對於錢,大家多少是有些敏感的,這所謂的"大洋"到底值多少錢呢?之前的一塊大洋有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 魯迅一月工資300大洋,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在近代的小說中,「大洋」作為一種流通率極高的貨幣,經常出現在各種場面,這或許也讓人感到好奇,過去的大洋,究竟值得多少錢,又相當於現在多少呢?不過因為清朝時期,幣制混亂,始終無法統一錢幣,各省均有不同。一直到民國初期,政府統一了錢幣,先後鑄造有孫中山側面和袁世凱側面頭像的銀元,被民間俗稱為「孫大頭」、「袁大頭」,而重量,均定為3錢7分,一北洋政府以及國民政府初期,大洋都成為主要的貨幣。
  • 民國時期工資一枚袁大頭是什麼水平?走在街上買東西沒人能找開
    電視裡面多次出現的大洋在民國時期的確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這麼說,大洋在民國歷史中是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不管是當官的還是平民,用的最多的就是大洋這個貨幣,可以說民國時期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大洋這個貨幣的,基本上所有的貨物都是以大洋為基準定價。
  • 民國初年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民國的貨幣波動很大,不同時間鑄造的銀元質量都不一樣。所以咱取個確定一點的,即最初的袁大頭。古今貨幣的換算通常有兩個方法!一個金價、一個物價!但事實上,這兩種方法都不是太客觀!首先金價,其不同時期的價格波動是非常大的。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看完你就知道了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非常好奇大洋的真正價值,如果把大洋放到如今,又能換多少人民幣呢? 其實,想要了解關於大洋的事情,還要從大洋的起源說起。 一、大洋的出現和發展 大洋又叫「銀元」,最早出現在宣統元年。當時清政府設立鑄幣局,統一發行銀元。
  • 一元的袁大頭銀元值多少錢?
    袁大頭銀元近幾年價格漲得得飛快,尤其是特別版本的袁大頭,價格遠超百萬。但是袁大頭銀元的收藏意義也是很重要的,袁大頭的出現結束了當時混亂的流通局面,並迅速成為了民國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幣。「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由於它是實物貨幣,介於人們對貴金屬的認可,以及對歷史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數。「袁大頭」的變現能力比較強,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錢」景一片看好。
  • 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
    導語: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大家都知道,社會的運行離不開經濟的發展,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已經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金錢對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生存介質。
  • 穿越回民國,3塊大洋我能買頭牛嗎?農戶:再添一點就行了!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今天的多少人民幣?讓我們根據物價尋找答案! 1911年-1919年,米價漲幅不大,1銀元可以買30斤上等大米;一斤豬肉1角2分,1銀元買8斤豬肉
  • 農村賣豬肉的人,殺一頭豬能賺多少錢?
    我老家就有很多人要麼在家鄉,要麼在城市做豬肉生意,賺了不少的錢,比那些打工和做小本生意的同鄉來說,賺錢太暴利了,一年賺個幾十萬不是夢想,是完全可能的。有一家在上海一市場上賣豬肉,平均一天最少要賣三頭豬肉,全家五口人經營一個攤位,還忙碌得不行不行的,一年最少能賺60萬元。
  • 民國三年甘肅版袁大頭壹圓
    袁大頭甘肅版出自民國時期的甘肅造幣廠,以其製作精美、特徵明顯、版式眾多、發行量少等優點,一直深受廣大銀元愛好者的追捧,價格也比中央版的高。甘肅版「袁大頭」壹圓銀幣的存世量本來就比一般「袁大頭」版別少,而「甘肅袁大頭加字版」又是甘肅版「袁大頭」中的名譽品,存世量就更少,所以其價格就自然比一般版別的「袁大頭」高出很多。此枚錢幣為中華民國三年甘肅版袁大頭壹圓。正面鐫大總統袁世凱五分側面像,肖像上端環鐫發行年號「中華民國三年」,左右兩側鐫「甘肅」兩字。
  • 民國三年袁大頭試鑄幣真的存在,存世量非常稀少
    民國三年(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的形式公布了《國幣條例》、《國幣條例施行細則》,主要內容是「規定鑄幣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國幣袁大頭,原各官署所鑄、發行的壹圓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改鑄,在一段時期內,承認其等值於國幣壹圓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