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民國,3塊大洋我能買頭牛嗎?農戶:再添一點就行了!

2020-12-07 騰訊網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畜生本是人來做,人畜輪迴古到今。——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歷史8點半!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今天的多少人民幣?讓我們根據物價尋找答案!

銀元和大米

1872年時,白米每石2.7銀元,每斤白米為1.5分銀元,這時的一塊大洋折合人民幣為100多塊。

1901年,白米每石為4銀元,每斤為2.2分錢,這時一塊銀元大概為70人民幣左右。

1911年-1919年,米價漲幅不大,1銀元可以買30斤上等大米;一斤豬肉1角2分,1銀元買8斤豬肉。這時1塊銀元相比現在人民幣為40-50元。

1920-1925年,每斤大米要5分多,1銀元大約買18斤大米,這時的1銀元折合人民幣為35-40元。

1926-1936年,1塊銀元可以買16斤大米,這時的1銀元約等於人民幣30-35左右。

初期到後期——民國的物價相差極大

清末民初時,一頭水牛隻需要五塊銀元,而一塊銀元可以買一擔大米,但是到了民國後期一銀元是一擔谷。

以物價推算,民國初期一塊大洋價值約為250元,而到中後期時的價值就變低了,只值現在的100元人民幣。

對於大洋的印象,歷史君在民國劇《大宅門》裡,記過這樣一個橋段,老北京土豪白七爺「縱驢行兇」,讓自家的毛驢吃了八籠包子,包子鋪老闆,一看氣的哇哇大哭。這時候,白七爺來了一句,「開眼吧小子,我這牲口就愛吃帶餡兒的」。

緊接著,白七爺甩出一塊大洋,包子鋪老闆馬上破涕為笑,接著說:「那位爺,這牲口什麼時候餓了就上我這兒來吃包子。」

足以見得民國初期一個銀元,購買力真的是不低的!

本文內容為「歷史君」的個人觀點,各位看官們不喜輕噴!如有其他看法,也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筆者碼字不易,看官們的每一次點讚、收藏、分享與關注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一塊現大洋在民國究竟能買到多少東西?
    民國主要的貨幣就是銀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現大洋,雖然當時多次想禁止銀元直接流通,改用紙幣,但戰亂年間紙幣實在沒有保障,老百姓最終還是只認現大洋。那麼作為硬通貨的銀元,在民國那會兒,到底值多少錢?然後就是物價,以大米為例,19世紀末,每斤米價格0.015塊銀元,一塊現大洋能買66斤大米。到了20世紀初,每斤米價格0.022塊銀元,一塊現大洋能買45斤大米。而現在24克銀子能買22斤大米。而一個成年人一個月的主糧大概是20斤的樣子,則一塊現大洋差不多夠2個人吃一個月。民國時期的米店。
  • 一塊「大洋」在民國時可以買500個包子,如今可以買多少?
    想必大家都看過民國的影視劇,裡面的人不論是買東西還是做生意搞貿易,用的都是大洋,一個三口之家只需要用幾塊大洋就可以生活一個月,溫飽都不成問題,如果想買一輛好的汽車,也只要花費幾百塊大洋就可以了。由此大家內心就會發出疑問,"大洋"真的很值錢嗎?那它到底值多少錢?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現在主流統計方法是以米價來估算1塊銀元的購買價值,1塊銀元當時最多也就能買30斤大米,參照米價5塊一斤,30斤大米也就150塊左右,就算翻個番也就300塊,所以所謂的磚家就得出了1塊大洋相當對於現在300塊人民幣左右。
  • 民國1塊「大洋」,在2020年能值多少錢?1萬銀元購買力嚇死人?
    除了春秋戰國、唐宋元明清之外,很多人對於民國時期的感情更為特殊。作為一個特殊的時代,民國時期也誕生了無數位名人。雖然我們將從清朝到新中國建立的這段期間,統稱為「民國」,但其實民國大體是分為三個階段的,從1912年開始,1月到3月是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時期。而1912年3月至1928年,則是北洋政府時期,也就是以袁世凱為首的軍閥統治時期。
  • 民國初年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民國的貨幣波動很大,不同時間鑄造的銀元質量都不一樣。所以咱取個確定一點的,即最初的袁大頭。古今貨幣的換算通常有兩個方法!一個金價、一個物價!但事實上,這兩種方法都不是太客觀!首先金價,其不同時期的價格波動是非常大的。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放現在能兌換多少錢?跟你想像中是一樣嗎
    首先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學名「銀元」「龍洋」的大洋,是一塊塊的銀製品,重量大約是23.9024808克,上面有著袁世凱的側臉頭像,比如今常見的一元硬幣稍微大一點,是民國時候的主要流通貨幣。很多人會好奇,一塊大洋放在現在是等同於多少人民幣呢?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今天能換多少人民幣呢?對於這兩個不同時期的貨幣的換算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不過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參照物來進行對比計算,不過這不是絕對準確的。而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觀點,商品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貨幣是交換價值的一種形式。
  • 民國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魯迅一年的工資能買一套房
    而在民國時期,貨幣的單位是「大洋」,又叫做銀圓,也有叫銀元的。它的購買力又是如何呢,跟我們現在相比是怎麼樣的呢?民國時期流通的大洋,其實早就在明朝萬曆年間就開始流入中國,一直到清朝光緒年間,大洋才被廣泛運用。民國之前,市場上流通著各種各樣的貨幣,而最常見的就是「袁大頭」,「孫大頭」、「鷹洋」、「龍洋」這四種,他們在市面上佔了大頭。清朝滅亡之後,中國民國成立,袁世凱在1912年出任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 當年魯迅在北京買了套四合院,花費3765塊大洋,如今能換少錢?
    1919年,魯迅在北京曾花3765大洋購置了一整套四合院,他當時哪來的這麼多錢?現如今這套房子價值多少人民幣呢?魯迅的後人還住在裡面嗎? 雖然民國時期老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極其低下,但由於人均受教育水平低,少數幾個有文化的知識分子都算是當時的人中龍鳳,但凡會讀書識字,基本都能找到一份體面工作。而像魯迅這樣真正的大文豪,自然可以輕鬆賺取到底層百姓一輩子都掙不來的錢。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到底有多值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家裡有的看看
    在民國時期,已經很少有人再將碎銀子作為流通的貨幣了,隨著錢莊制度的倒閉,所以銀票基本上也就都沒有人用了,反而被一些相對先進的銀行兌換券所取代。當時市面上所流通的大洋有很多種,有墨西哥鷹、日本龍洋、袁大頭等都稱之為大洋。
  • 民國時期工資一枚袁大頭是什麼水平?走在街上買東西沒人能找開
    但是電視劇總歸是電視劇,並不能很完整地去展示歷史,也會有一些與歷史相悖的場景出現,所有拍攝這段時期的電視劇都會出現一樣東西,就是大洋。在我們能看到的電視劇裡面,出手闊綽的少爺們都是幾十大洋帶在身上,一些首飾飾品也是幾十大洋就可以買到,大洋在當時那個時代的購買力可以說是很強的。
  • 民國少年用20塊大洋買來一張地圖,經專家鑑定,它竟是難得的寶貝
    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少年僅用20塊大洋買來一張地圖,經過專家鑑定,它竟是一件難得的寶貝,這件寶貝地圖,究竟有什麼用處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魯迅月工資是350塊大洋,換算成人民幣值多少?你賺夠了嗎?
    魯迅當時的工資是有三百五十塊錢的大洋,我們可以換算一下,三百五十塊大洋換算成人民幣又是多少錢呢?民國時期,魯迅就是我們祖國的驕傲,許多國人昏昏噩噩的時候,魯迅就已經開始清醒了。他本來的夢想是想成為一名醫生,他認為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隨著一些腐敗的事情被揭露,魯迅慢慢的發現,比起身體健康,思想腐朽更加的嚴重,所以他棄醫從文。想要用自己手中的筆來拯救國人們的思想。
  • 一頭牛賣出能賺7000塊,如此暴利,為什麼養殖戶還是不願意養?
    養牛利潤豐富,一頭牛賣出能賺7000塊,為什麼養殖戶不願意養?說到養牛,養殖戶有一肚子的話想說,因為養牛相對於其他的養殖來說利潤是最高的。這個所謂利潤最高指的是是單體利潤最高。也就是說相同情況下,養一頭豬、養一隻雞、養一頭羊和養一頭牛比起來,養牛的利潤是最高的。但是這是一個廣義的算法。實際上一頭牛的成本飼養時間周期也是最長的,一隻雞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出欄,一頭豬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出欄,但是一頭牛至少也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
  • 國民黨軍隊的軍餉情況:軍長,師長,團長究竟分別能領多少大洋?
    眾所周知,軍餉是部隊的主要日常開支,也是士兵的日常經濟來來源,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抗日戰爭時期當兵到底能有多少工資? 民國時期主要的通用貨幣為」大洋「,一兩銀子做成一塊」大洋」,也就是大家常說「袁大頭」。民國初期,一塊大洋能換1400文,當時大米20文一斤,可買70斤大米。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看完你就知道了
    由於話題的深入,民國時期的相關歷史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而大洋就是民國歷史的重要部分。 我們不難發現,民國劇中出現最多的貨幣也就是大洋,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社會底層,使用最多的貨幣也無非就是大洋。可以說,大洋已然成為民國時期的硬通貨。
  • 書櫃裝在沙發上,塞200本書不佔地,省了我500塊大洋,一點不虧!
    房子小是硬傷,所以我家的家具,基本上都是多功能的,都是請木工現場打制的,這個和書櫃合二為一的單人沙發也是,可花了我500大洋呢,給你們瞧瞧,效果漂亮極了,我們都覺得一點不虧。畢竟現在家具都不便宜,便宜的家具對綠色、環保不放心,你單獨買一張沙發和書櫃,少者也要1千吧!而且買回來,家裡不一定能擺得下!於是剛好在網上看到了國外這個設計,就拿圖給師傅,打了一張一模一樣的。
  • 民國初年組建一支部隊得多少錢?一挺機槍1000大洋,還不包括子彈
    清朝末年清朝政府腐敗無能,1911年孫中山先生發動了辛亥革命,從此封建王朝逝去,華夏迎來了民國時期,雖然打破了封建王朝,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軍閥混戰,外敵入侵,神州上下一片黑暗。民國初年,冷兵器時代早已淘汰,各路軍閥為了爭奪地盤,維護主權,便開始組建自己的軍隊,從舊時的冷兵器全部換成了熱武器,不過當時他們並沒有自己的軍工廠,也沒有先進的科技,所以一切都需要大量從國外進購,那麼當時一位軍閥組建一支自己的部隊得花多少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
  • 武漢的「時間迴廊」:穿越回20世紀民國時期,一個房間一個故事
    你知道知音號嗎?相比較於武漢的黃鶴樓,我更加推薦你上知音號,雖然門票更貴,但會讓你覺得更值。武漢是一座碼頭城市,武漢的文化離不開碼頭,也離不開船,而這艘名為知音號的船,更是將上世紀武漢的人生百態袒露出來,命運沉浮、令人不禁恍如隔世,令人動容。
  • 民國時期一塊「袁大頭」值多少錢?不是非常值錢,但能買50斤豬肉
    確實如此,作為我國的通用貨幣,人民幣的魅力幾乎沒人能抵抗得了,甚至巴不得越多越好。其實說起我國的貨幣,從古至今,發展了無數次,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鈔票。光是在民國時期,貨幣的種類就多達數十種,幾乎每個省份或軍閥政權統領區域都有屬於自己的貨幣,比如北京地區的通用貨幣是「袁大頭」、還有「孫小頭」、銅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