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敦煌「動」起來壁畫背後有故事

2020-12-14 金臺資訊

近日,以莫高窟經典壁畫為原型,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影業、騰訊動漫聯合出品「敦煌動畫劇」,在微信和QQ小程序「雲遊敦煌」上同步首映。用戶不僅可以觀看和分享該系列動畫劇,還可以親身參與動畫劇的配音和互動。

這是「雲遊敦煌」小程序上線一個月以後,敦煌莫高窟壁畫的又一次「蛻變」:從讓用戶「雲遊」到讓「壁畫」說話、活動,這期間設計者和敦煌人都經歷了什麼?

院長變「說書人」用戶自選人物配音

《九色鹿》對於70後、80後的人們來說並不陌生,那是經典的國產動畫片,講述了九色神鹿救了弄蛇人,結果弄蛇人反而向國王告密,最後九色鹿以神力脫困,並懲罰了弄蛇人。

在「雲遊敦煌」小程序裡,九色鹿再次從壁畫中走來,由敦煌研究院院長親自為我們講述《神鹿與告密者》的故事。

與傳統的動畫片不一樣的是,此次推出的「敦煌動畫劇」並沒有選擇重新繪製壁畫故事形象,而是在數位化修復和「還原」壁畫的基礎上,將故事中的角色和人物進行了動態化的製作,同時還增加了與用戶的互動,讓用戶可以為劇中人配音。

根據提示,用戶可以自行選擇一位劇中人,按下錄音鍵,對著程序上給出的臺詞,便可以錄製了。錄完以後用戶可根據回放選擇「完成」或者「重新錄製」。

據悉,與《神鹿與告密者》同期推出的還有《太子出海尋珠記》《誰才是樂隊C位》《仁醫救魚》和《五百強盜的罪與罰》。

從「雲展覽」到「活壁畫」動畫劇始於頭腦風暴

為何要讓莫高窟的壁畫「活」起來?因為敦煌想抓住青年人的心。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2月份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到,敦煌非常看重青年群體,希望用青年人熟悉的方式、感興趣的形式去傳遞敦煌文化。

趙聲良認為這次疫情對博物館界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於敦煌來說,應該廣泛運用人工智慧、虛擬漫遊等新技術,藉助5G和雲計算帶來的高速率的傳輸,構建線上線下相融通的傳播體系,輸出更多精品數字傳播內容,多渠道傳播敦煌文化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時代價值,用匠心呵護遺產,以文化滋養社會。

趙聲良說這話時,「雲遊敦煌」剛推出,當時還是以「雲展覽」功能為主。但讓敦煌「活起來」的計劃已經開始醞釀了。

騰訊動畫劇項目組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雲遊敦煌」第一版引發了文化圈和行業的討論,也讓騰訊團隊看到吸引大量用戶來小程序了解敦煌文化的可能。經過多次頭腦風暴,騰訊給敦煌研究院提了一個建議,是否可以將靜態的壁畫和聲音、影像相結合?於是他們選擇了壁畫故事動畫劇的形式,也就有了這五部動畫片的誕生。

「九色鹿」、「反彈琵琶」所有的動畫片都有來歷

今年3月初,頭腦風暴出動畫片的主意後,騰訊的工作團隊一直跟敦煌研究院進行探討。此期間,敦煌研究院老師的專業和嚴謹給騰訊團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騰訊相關人員介紹,製作動畫片花時間的地方主要是挑選動畫,莫高窟現存洞窟有735個,許多洞窟裡都有經典的壁畫。項目組首先考慮用哪些故事會更吸引人。由於「九色鹿」是老百姓已經非常熟悉的故事,選用它是無疑的。但跟「九色鹿」同類型的「五百強盜成佛」也非常經典——它來自莫高窟北魏第285窟,是最早的連環畫式的因緣故事畫。於是,在確定了「九色鹿」以後,這個故事也入選了。

挑選定了「九色鹿」「五百強盜成佛」,項目組認為大家都喜歡看很美好的東西,特別美的「飛天」一定要有,還有「反彈琵琶」。於是,定了一個飛天主題的壁畫。

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抗疫事跡讓他們記在心裡。項目組就問敦煌壁畫裡有沒有醫生的故事,研究院老師推薦了「流水醫生」的故事。於是有了《仁醫救魚》,藉此歌頌醫者仁心。

最後是「善事太子」,同樣來自特別出名的296窟。這個洞窟裡本身有30多個畫面,「善事太子」是最難做的,它繪製於洞窟四披,畫面內容和故事情節都非常豐富。「當我們進入這個洞窟看到了這麼一幅壁畫, 30多個畫面,卻不知道故事從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這種壁畫,就算到了現場,如果沒有人告訴你從哪裡看,大家是看不懂的。我們選它,就是讓沒去現場的觀眾明白這個壁畫講什麼,儘管它非常有挑戰性。」項目組的成員說。

五個故事裡,只有「反彈琵琶」是沒有故事情節的。秉持不能「瞎編」的原則,項目組將重點放在了樂器上,「做一個合奏,不同的樂器彈奏不同的聲音加上琵琶,最後再合奏一曲。沒想到,最後呈現的效果還是挺好的。」

文化觀察

社交攜手文創 讓敦煌IP走近大眾

此次的動畫劇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可以讓用戶自行配音。實際上,這是一個技術難點。技術組始終沒有放棄的原因在於:儘管只播放動畫片也能達到深入淺出談文化的目的,但如果能在社交矩陣裡流轉起來,就可以讓敦煌文化傳播得更廣,發揮網際網路科技和社交平臺的巨大優勢,讓傳統文化與普通公眾產生創造性的連接。

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抑或傳播渠道上,「社交」是這個文創產品的一大特色。除了給動畫片配音,包括像「雲遊敦煌」中的「今日畫語」板塊,也強調了這一特性。而大眾除了在微信、QQ上可以看到敦煌動畫劇,在騰訊微視、騰訊看點、騰訊視頻等多個內容平臺也能觀賞動畫劇,將其社交性、互動性發揮到了最大。

當然,無論什麼樣的技術手段、無論平臺如何「社交」,都必須圍繞著藝術內容本身。

在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看來,內容為主、形式為輔,「敦煌文化綿延千年,如何更好地走近大眾,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命題。首先保證內容的完整性和嚴肅性,通過對新型技術和擁有新型技術合作方的學習和了解,一方面對沒有成熟展示技術的內容進行定製性研發,另一方面對市場上已經成型的技術進行學習收為己用進行匹配。在工作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創新模式,希望能做到兩者相輔相成,主次分明。在實際的項目中通過用戶的體驗度作為項目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不斷修正兩者的關係。」而騰訊方面則表示,希望能夠打造一個新文創的經典範例,將「數字文保」推入到了一個新階段。

(記者王磊 統籌滿羿)

相關焦點

  • 幾分鐘看懂敦煌壁畫,「雲遊敦煌」小程序又上新了動畫短劇
    「傳說山中住著一隻美麗的神鹿,從來沒有人親眼見到過它……」 根據敦煌莫高窟最有名的九色鹿壁畫故事改編的動畫劇——《神鹿與告密者》4月13日在「雲遊敦煌」小程序上線了。此後每日相繼推出的,還包括《太子出海尋珠記》《誰才是樂隊C位》等5部動畫短劇。
  • 文創測評︱當千年壁畫成為動畫新番,雲遊敦煌的體驗如何?
    敦煌動畫劇項目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這次動畫劇的5個故事,是從上百個敦煌壁畫故事中先精選出20個,再又綜合挑選了5個具有不同時代代表性、不同藝術風格差異性的素材,並且與敦煌研究院的老師一起,「對這些故事去每一幅地找到了壁畫原型」,初衷便是以「忠於壁畫」前提,「先上第一批,看看大家喜不喜歡,有什麼反饋」。
  • 敦煌壁畫「動畫」記
    以莫高窟經典壁畫為原型的「敦煌動畫劇」,最近在微信和QQ小程序「雲遊敦煌」上同步首映,共五集:《神鹿與告密者》《太子出海尋珠記》《誰才是樂隊C位》《仁醫救魚》《五百強盜的罪與罰》,每一集時長不超過5分鐘。
  • 「敦煌動畫劇」首播:漫遊千年壁畫,探索虛擬觀展新模式
    原標題:「敦煌動畫劇」首播:漫遊千年壁畫,探索虛擬觀展新模式「傳說山中住著一隻美麗的神鹿,從來沒有人親眼見到過它……」隨著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配音聲響起,觀眾原本熟悉的敦煌壁畫上的人物也隨之動了起來。這是4月13日在「雲遊敦煌」上首播的「敦煌動畫劇」——《神鹿與告密者》中的場景,新劇短小精悍,既延續了敦煌壁畫原有的藝術性,又增加了新的元素,令觀者欲罷不能。
  • 宅家能走進敦煌千年壁畫裡,還能讓九色鹿說話?動漫化能帶火傳統...
    「動畫真正讓壁畫活了起來。」「傳說山中住著一隻美麗的神鹿,從來沒有人親眼見到過它……」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將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的故事娓娓道出,雖然他不是最專業的配音演員,但卻是敦煌壁畫的最佳講述者。與此同時,「敦煌劇場」開張了,色彩鮮豔的敦煌壁畫隨著他的講述緩緩「動」了起來,再現了這個簡單又含深意的故事。
  • 火出圈的敦煌壁畫大片你看了沒?
    最近,敦煌壁畫火出了圈。提到敦煌,當然要說到敦煌的壁畫。壁畫素有「牆上博物館」的美譽。很多人去敦煌只為看一眼那些精美的壁畫。但是這些壁畫表達的是什麼?講的是什麼樣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去了現場,也不一定能清楚。
  • 飛天女神也要「爭C位」:敦煌壁畫如何變身動畫劇?
    讓壁畫「動」起來,挑選故事有標準敦煌257號洞窟的《九色鹿經圖》圖片來源於網絡《九色鹿經圖》繪於敦煌257號洞窟的西壁中部,是北魏洞窟的代表作。上世紀80年代,因為被改編成動畫短片,讓這個故事走進萬千國人心中,變得家喻戶曉。
  • 開拓特色新文創IP長音頻領域,QQ音樂攜敦煌開啟千年壁畫有聲故事徵集
    4月13日,敦煌研究院官方音樂號正式入駐QQ音樂,不僅為聽眾帶來經典壁畫的有聲故事,更首次帶來騰訊攜手敦煌打造的「敦煌動畫劇」,包括人們耳熟能詳的九色鹿的傳說在內的《神鹿與告密者》《太子出海尋珠記》《誰才是樂隊C位》《仁醫救魚》《五百強盜的罪與罰》等千年壁畫的精彩動畫故事,以全新視角呈現千年壁畫故事中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讓敦煌文化「動聽」又「好看」,帶給用戶耳目一新的沉浸式文化體驗。
  • 數字文保讓景點不冷,騰訊聯手敦煌研究院造雲遊敦煌動畫劇
    要說雲遊博物館有什麼值得推薦的路線,莫過於敦煌研究院推出的「雲遊敦煌」小程序。上線10天訪問量破500萬4月13日,小程序「雲遊敦煌」版本更新,由敦煌研究院攜手騰訊旗下騰訊影業和騰訊動漫聯合出品的「雲遊敦煌動畫劇」正式上線,並將持續五天爆更。這些動畫劇均是以敦煌莫高窟經典壁畫為原型,以動畫視頻的形式來講述壁畫中的故事。
  • 「雲遊敦煌數字講解員」誕生,全民K歌助力千年敦煌文化煥發新聲
    最終來自山東青島的選手陳喆(全民K歌ID:1886946150)精彩的誦讀,得到雲遊敦煌聲推官(評委)們——敦煌研究院接待部副主任宋淑霞、配音演員/配音導演姜廣濤、國家一級演員/配音導演狄菲菲以及大眾的認可,榮獲「雲遊敦煌數字講解員」稱號。之後他將為敦煌壁畫配音,作品將收錄在「雲遊敦煌」小程序中,向所有進入線上敦煌博物館的訪問者,「聲」情傳頌敦煌壁畫千古流傳的故事。
  • 為千年壁畫尋數字講解好聲音,全民K歌與敦煌打造「有聲有色」新文創
    今年2月,騰訊與敦煌研究院聯合打造了「雲遊敦煌」小程序,作為敦煌官方唯一的線上「數字博物館」,通過現代化的數字手段和生動有趣的互動全方位推廣敦煌文化。近日,「雲遊敦煌」迎來2.0升級,首次以有聲動畫的新形式展現經典的敦煌壁畫故事。
  • 他用20噸泥土拍了一部中國風十足的動畫,終於讓敦煌壁畫動起來
    一會兒狂風暴雨,一會兒電閃雷鳴,有無常索命,又有四大天王阻撓......打小他就愛穿梭在老家的各個寺廟裡,看雕塑,看壁畫,看法會,偶爾還聽長輩們說著傳奇志怪的故事。這樣一個古樸的故事,全部使用敦煌壁畫風呈現,每一幀都是按唐代敦煌壁畫風格手繪完成。
  • 王者榮耀:雲遊敦煌五部動畫作品聲動上映,對應敦煌皮膚英雄分析
    王者榮耀與敦煌研究院二度合作,新皮膚即將上線,她既是全民記憶系列,又是五五開黑節專屬皮膚,更是敦煌主題皮膚。或許不需要說她是誰,反正很多人早已經知道了。她就是瑤,有人親切稱她為瑤妹,而有人則戲說她是混子。孰是孰非,不好定論。
  • 敦煌動畫劇來襲,以動漫之力再現千年壁畫
    敦煌動畫劇來襲,以動漫之力再現千年壁畫不知道你們最近聽說了嗎,敦煌壁畫最近出動漫了,而且在13好的時候敦煌研究院,這個動畫劇剛剛首映了,其實聽到這個消息,香菜醬還是挺開心的,畢竟敦煌莫高窟,可是千年國粹啊,能以動漫的形式做出來,肯定會讓大家了解到更多敦煌壁畫的故事
  • 千年莫高窟背後: 誰締造了敦煌壁畫?|頂尖博物館探訪③
    從此,僧侶、畫師、商賈雲集敦煌,從官吏富商到普通百姓,敦煌石窟營造綿延了千年。壁畫的創造者是誰始終是未解的謎團。「無人知曉誰開鑿了這些洞窟,誰繪製了這些壁畫。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洞窟和壁畫的奉養人將開窟造像視為美德。」英國藝術史家麥可·蘇立文在《中國藝術史》中寫道。根據對壁畫題記和敦煌文獻的研究,大約只有公元10世紀左右的壁畫作者有零星資料,有名有姓者僅十幾人。
  • 敦煌壁畫中的秘密
    請100年前的莫蘭迪到莫高窟來臨摹學習一趟,解讀關於敦煌莫高窟顏色背後的秘密。 敦煌壁畫,是中國巖彩畫的集大成者。莫蘭迪會發現,敦煌莫高窟的巖彩來自天然礦石、進口寶石、人工製造化合物的綜合運用,一張張壁畫背後的材料價值就造價不菲,遠勝於他畫的靜物小品。
  • 【發現敦煌】敦煌壁畫中的天馬
    【發現敦煌】敦煌壁畫中的天馬 2021-01-13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研究院攜手騰訊聯合出品「敦煌動畫劇」
    敦煌研究院攜手騰訊旗下騰訊影業和騰訊動漫聯合出品「敦煌動畫劇」,在微信和QQ小程序「雲遊敦煌」上同步首映。用戶不僅可以觀看和分享該系列動畫劇,還可以親身參與配音和互動。
  • 院長親自講述、動畫劇點亮千年歷史……故宮之後,敦煌IP能否「出圈...
    《九色鹿》喚醒敦煌記憶「傳說山中住著一隻美麗的神鹿,從來沒有人見過它。這一天,皇宮裡的王后夢見了一隻九色鹿,她醒來後久久不能平靜……」在低沉的配音中,斑駁的壁畫動了起來,開始演繹一段熟悉的古老神話。一說起敦煌,很多70後、80後最早的印象都來自一部名為《九色鹿》的動畫片。
  • 佛教藝術瑰寶—敦煌莫高窟壁畫
    敦煌莫高窟是我國古代美術的重要寶藏之一。敦煌縣在今甘肅省西北角,在漢、唐時代是一繁盛的城市。其繁盛起來的原因是和它的地理位置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分不開的。莫高窟是敦煌城東南約二十公裡地方的鳴沙山巖壁上的四百九十二個洞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