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需要儀式感》: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

2020-08-22 末小北

01

在《火影忍者》中,鳴人每次吃飯前總會雙手合十,大聲說「我開動了」。

這是他的飯前儀式,就好像在感謝食物,也告訴自己接下來要認真吃飯,享受美食。

為自己珍視的瞬間選擇一個獨特的儀式,比如:

吃飯前一定要拍照;去到了一個地方,先嘗嘗當地的美食;回到家時說一句我回來了。

每一個獨特的儀式,都是對生活的熱愛。

最近一直在看三月楚歌的這本《你的生活需要儀式感》,作者通過很多個哲理小故事講述著。

雖然生活波折,但是我們依然應該有理想,有一樣東西讓自己在這個喧囂的城市中有片刻的安寧。

看著書中的哲理,不禁感嘆,這麼多年我好像弄丟了那些曾一直堅持的儀式。

生活湊合著過就行,工作能養活自己就行,日子混著就行。

可我知道,內心的那個小我還是心有期待,不想就這麼湊合。

或許,是不想這樣混子了,也不想被日子混,或許從《你的生活需要儀式感》中找到了那個不想湊合,而想好好地過精緻生活的自己。

選擇怎樣過每一天,這一生便會如何度過,給自己的小日子來顆糖,苦澀就會少許多。

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很大的觸動,有我嚮往的詩和遠方,卻從沒好好努力與堅持。

每一個小標題讓內心深處的想法蠢蠢欲動,讓安於現狀的自己醒來,讓自己找到一個藉口選擇了不一樣的開始。

02

我有一個閨蜜,總是在和我講:

你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就要為之付出什麼樣的努力。

就像她自己一樣,為了一份工作,準備了五年。當她拿到offer時,微微一笑,又開始為下一個目標奮鬥。

我會調侃她好不容易拿到offer,怎麼一點也不激動。

她認真地對我說:

「過去這五年,我每天早上五點鐘起床,晚上十點左右睡覺。堅持每天跑步6公裡,然後抓住一切空隙讀書,吃健康有益的食物,認真護理皮膚。」

在大數人眼裡,這個看似來之不易的offer,其實,只是我這麼多年來努力的一個結果。

這姑娘有著漂亮的臉蛋,出眾的才華,無論是顏值還是實力都遠超同齡人。

可她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而是馬不停蹄地奔向自己嚮往的生活。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無論是安逸還是吃苦都是公平的。該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在該安逸的年紀就不得不選擇吃苦了。

只在於你是想先苦後甜,還是想先甜後苦。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每一個成就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

你選擇怎樣的努力,就會有怎樣的結果。

錯過了最佳種樹的十年前,還要錯過最好的現在嗎?

在有的選擇時,不妨大膽一些,勇敢一些,哪怕只是前進的一小步,也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03

或許你會說我這個年紀哪還有那麼多的選擇,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和生活早就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了。

什麼詩和遠方,都敵不過眼前的雞零狗碎,可是看不到詩和遠方,就只有這雞零狗碎的現實了呀。

別說那些精緻的生活,理想的工作,姣好的容顏離自己很遠。

從現在起,給自己一個清晰的目標,帶上追逐夢想的勇氣出發吧。

你可以選擇過更好的人生,遇見預見的自己。

試錯總比錯過的好,你是願意選擇試錯還是選擇錯過,決定權在你自己手中。

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抓住了屬於自己的機會,改變也就開始了,而錯過了這個機會,下一次機會在哪裡誰也不知道。

試一試並不難,難的是你要不要選擇試一試。

人生的每時每刻都在面臨選擇,小到吃穿用度,大到要不要做這個項目,公司要不要投資這個品牌。

無論做什麼樣的決定,都要深思熟慮,也要堅持自己的選擇,不要三心二意的打魚曬網。

還記得當初找工作時,我非常猶豫。

因為一份工作,入職時工資很低,也沒有其他額外的福利。但工作時間很理想,朝九晚五,周末雙休,基本不加班。

另外一份工作,工資符合預期,朝九晚七,六休一,會經常加班,公司不購買五險一金。

後來,再三衡量我選擇了第一份工作,工資能維持基本生活,但每年會固定的漲工資。

這樣就有了大把的時間去學習和提升自己,只需要兩三年,這樣的狀態就會徹底改變了。

或許不是每一個當下都有百分百最好的選擇,然而依然可以選擇一個為下一個美好準備和提升自己的選擇。

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不念過往,不畏將來,讓我們一起奔向詩和遠方。

相關焦點

  • 生活需要儀式感,人生需要使命感
    這一撇是生活的儀式感,另一捺是人生的使命感。儀式感高於使命感,使命感支撐儀式感。二者相互倚靠卓然而立,彼此支撐相映生輝。世上芸芸眾生,若想要活出個人樣來,做人的儀式感與使命感,二者缺一不可。生活需要儀式感。這句擲地有聲、震耳發聵的經典言論在當下社會,幾乎都成了一句時代的口號。
  • 生活需要浪漫,生活需要儀式感
    「驚」就是先讓人恐懼,「喜」就是一種好事,人們面對不確定都會恐懼的就是會驚,但你恐懼,認為事情會變壞的時候,發現等待自己的是一樁好事,最後感受就是特別的有意義,由於事件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讓人們感覺印象深刻,總是在回憶中美滋滋的,人的腦容量記不住太多的瑣事,但可以記住有特別意義的事情,這種會成為人們看待關係以及關係中人的特殊印象,從而變成對待自己人生的值得與否。
  • 你的選擇,決定你的人生!
    無論經歷什麼,都不要放棄,更不要相信這世界上最大的謊言:你不行!導讀:你的選擇決定你的人生,是這樣嗎?為什麼?我們常常將人生比作一條道路,而這條路上有很多的岔路口,需要我們做出選擇,接著走下去,每一條道路的風景都不同,作了不同的選擇自然也就有了不一樣的觀感,有了不一樣的人生體驗。所以,我認為,我們的選擇在決定我們的人生。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 【哲言心語】生活需要儀式感
    生活需要儀式感 ◎鄒相 不久前,在一家書店裡翻閱了青年作家李思圓出的《生活需要儀式感》一書,儘管感覺書中的內容跟書名有一定的出入,但作者提到的一個觀點,卻讓我產生共鳴。
  • 生活,為什麼需要一些儀式感?
    儀式感,其實就是一種慢,一種把生活過得精緻的奢侈,一種悠閒的心情,一種不湊合的生活態度。張愛玲曾說過: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喚起我們對內心自我的尊重,也讓我們更好的更認真的去過屬於我們生命裡的每一天。
  • 生活的儀式感重要嗎?有哪些表現?你會堅持嗎
    每個人生活都是由自己決定的,但是這世界上有很多人比較喜歡充滿儀式感的日子,覺得缺少了儀式感,自己的生活就是一塌糊塗。當然也不乏有很多人,他們可能覺得生活就是單純的生、活就可以了,只要安排好自己的衣食住行,照顧好自己的妻子、兒女和家裡的老人就可以了,生活就是簡簡單單的。
  • 生活需要儀式感:來自聖誕的快樂
    生活為什麼需要儀式感?因為儀式感會讓人變得更加的幸福。儀式感,是一種對生活認真、尊重、敬畏且熱愛的態度。熱愛生活的人,會讓生活充滿儀式感,而自己處於其中,都會讓人感到十分的幸福。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中國人比較注重儀式感,例如婚禮、節慶,又或者是品茶、品酒,這都是儀式感的表現。真正的生活,應該是「活過」,而不僅僅是「活著」。「活過」,通過各種儀式,讓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自己和愛情都與眾不同。生活中擁有儀式感,讓我們對生活負責;自己的成長更需要儀式感,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愛情中的儀式感,可以讓愛保鮮且長久。
  • 讀《生活需要儀式感》:只擁有此生還不夠,人還應擁有詩意的世界
    這個世界現在是個快節奏的世界,很多人被生活推著走,或者一路奔跑,不僅忘記了為什麼出發,甚至忘記欣賞每日的美景、品味每天的快樂、甚至梳理自己的心靈。生活需要儀式感,不是嗎?曾幾何時,夜晚的深夜,讀一本書也是我的儀式感。有句話講:下班後的生活,決定了你的一生。
  • 《奇異人生》:你的選擇決定你的方向
    關於人生,我想你一定思考過:如果上天再給你一次機會,是否可以從頭再來?可是,往往在現實之中,這種想法都會被無情抹去,因為人生只有一次機會,我們無法掉轉航向重新出發。而在《奇異人生》中,我們卻可以回溯時間,可以再一次選擇。
  • 日本主婦:生活,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日本主婦:生活,為什麼需要「儀式感」?她們說:「生活裡面,最不能夠缺少的就是儀式感。」在日本主婦的生活之中,你會發現,她們總是能夠從枯燥的日常中,發現生活的儀式。如果生活失去了儀式感,日常就會變得枯燥,在日復一日的循環之中,變得麻木起來,對新生事物逐漸失去了熱情和期待。 而儀式感,則是我們在日復一日之中的救贖。儀式感,讓平凡的日常變得閃閃發光。
  • 為什麼說生活需要儀式感
    聽過一個很好的答案:為了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生存。 《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心理學家榮格說: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儀式感。
  • 你的儀式感,不應該只出現在朋友圈
    我終於忍不住問她:「你經常發朋友圈,是在記錄生活嗎?」她只回復了幾個字:「這是我對生活的儀式感。」我不禁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才是對生活的儀式感?的確,現在儀式感這個詞漸漸紮根在年輕人的腦海裡。不論做大事小事,都要發個朋友圈,美其名曰「儀式感」。仿佛發了朋友圈了,儀式感就算完成了,然後皆大歡喜地說一句「我完成了我承諾的儀式感。」
  • 生活需要儀式感,愛情也是啊
    後來兩個人考上了同一所高中,子涵雖然不愛學習,但是男生的理科思維本身就很好,所以選擇學理,而沐沐選擇了文科。後來沐沐告訴我說,好像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是一條路上的人。子涵依舊很受歡迎,全校都知道的知名人物,沐沐還是文文靜靜的那個小姑娘,安靜地守著她的小圈子。
  • 生活需要儀式感,尤其當你身處困境時,需要演戲給自己看
    「小白,你說我是先喝楊梅酒呢,還是先喝青梅酒呢?」「隨便你,反正又不讓我喝!」「你是貓,不能喝酒,至於為什麼,我也不知道,我瞎編的!」或許是酒喝多了,也或許是哭累了,這傢伙竟然抱著我睡著了,十分鐘後醒來,惡人先告狀,問我為什麼跑到他懷裡去,「小白,你是不是趁我睡著撓我了,哼,肯定是,別想狡辯!」「你自己喝醉之後哭成狗,自己把我摟在懷裡,我撓你也是應該的!」「哼!
  • 生活中的「儀式感」,你是否過明白了?
    於是很多人都在努力營造生活中的儀式感,然而到最後,卻發現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加糟糕。畢淑敏說:「有些東西,並不是越濃越好,要恰到好處,深深的話我們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儀式感也是如此。這是種儀式,從古至今從未改變。但反觀現在的婚禮,似乎就是為了攀比,為了炫耀,為了面子,大操大辦,沒有節制。人們卯足了勁兒比,比誰家豪車更多,誰家彩禮給得更足,誰家婚宴更貴。一場婚禮,往往要掏空家底,甚至還要背上沉重的債務。光鮮表象下,把物質和外表變成了生活好壞的標尺。儀式感很重要,它讓我們記住了人生中那些特殊的時刻。
  • 戀愛中的儀式感是女人的把戲?男明星們告訴你什麼是儀式感
    在我們現在信息互通的社會,物質與快節奏讓部分人失去了對儀式感的真正理解,很多人認為,到了固定節日,你就要給我送禮物,送的禮物就是要比別人好的,這會給另一方有很大的壓力因為戀愛中的儀式感是一個雙方都要參與,獲取快樂的一種儀式,互贈禮物是其中之一的方法,是表達最普通的方法
  • 生活需要儀式感,今天的儀式感是聖誕樹
    生活需要儀式感 牛油果聖誕樹 生活需要儀式感,平安夜平安,聖誕節快樂,大家今天都有吃平安果嗎?
  • 我們需要的儀式感究竟是什麼?
    好像最近幾年,網絡上一直在到處宣揚著儀式感。逢年過節,愛人之間一定要送點東西,吃頓大餐,才能叫做有儀式感。家裡人過生日就一定要吃蛋糕,要出去旅遊,才叫做有儀式感。每周都一定要有一個家庭日,相聚著出去,才能叫做有儀式感。
  • 耒陽生日蛋糕-生活需要儀式感-蛋糕需要甜夢
    你有感覺嗎?你在蛋糕片上看到的層數越多,你就會越覺得蛋糕物有所值,當你把各種口味放進嘴裡時,有無限的快感和滿足感!欣賞茶小仙生日蛋糕店裡層層疊疊的蛋糕,一睹蛋糕的精緻,奶油和水果餡的比例,還有三明治誘人的顏色。它好像在呼吸,毛孔細小,餅胚柔軟溼潤,你不禁想起它的美味,分泌的多巴胺會隨著唾液一起湧上來。
  • 生活的儀式感,遠比你想像中簡單
    都市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日復一日,一成不變。忙已經成為了一種現代人的生活常態,生活中的儀式感仿佛也離我們越來越遠。儀式感看似一個懸乎複雜的存在,但其實儀式感可以很簡單,家人、三五好友相聚大吃一頓也是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