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中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怎麼辦?「2黃和2白」,幫你解決

2020-12-19 德新醫生

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衛生的飲食,幽門螺桿菌便會趁機侵襲我們的腸胃,他是就目前得知,唯一可以在胃部高酸環境下生存的微生物,這種微生物一旦進入人體內,很難徹底去除,他的體內侵襲著我們的胃部,損害胃黏膜,容易導致胃炎,胃潰瘍等多種腸胃疾病的產生。

作為我們人體重要器官之一的胃部,主人體吸收和消化功能,他的健康與身體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這就是養胃的重要性。養護胃部關鍵在於除掉幽門螺桿菌,他的剋星已找到。

「2黃」「2白」「一茶」讓幽門螺桿菌無處可藏

【2黃】之:

1、香蕉

大家都知道,香蕉可以緩解便秘,香蕉中的膳食纖維、維生素、鉀等含量非常豐富,它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將毒素與垃圾及時從體內排出。

經常食用香蕉,能夠幫助胃部減輕負擔,同時可以增強胃部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防禦力高的胃部,讓幽門螺桿菌無縫可入。

2、南瓜

南瓜是我們身邊比較常見的食材,他體內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對健脾養胃有很好的功效。如果你平時胃不好,經常食用南瓜,對修復受損胃黏膜有很大的幫助。

最重要的是,南瓜中含有一種物質,能夠有效的抑制人體內部的幽門螺桿菌,這種物質抑制住幽門螺桿菌的活性,保護我們的胃黏膜。同時它還能促進胃部的吸收和消化功能,幫助排除體內的垃圾與毒素,減輕胃部負擔。

【2白】

1、酸奶

酸奶中的益生菌含量非常豐富,它能夠幫助我們調節胃部菌群平衡,阻止幽門螺桿菌生存與繁衍。在日常生活中適當的飲用酸奶,它能幫助我們的胃部促進消化和吸收功能,及時排出人體內部堆積的垃圾和毒素,同時給胃部提供充足的蛋白質,有助於胃黏膜得修復。

2、山藥

山藥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經常使用有助於身體的保養,同時他還能夠抑制幽門螺桿菌,修復受損胃黏膜,幫助提高胃動力,還你一個健康的胃。

【一茶】

養胃茶

需要準備材料;猴頭菇,沙棘,丁香,大麥,佛手,茯苓

猴頭菇;富含胺基酸和多糖,保護、調理消化系統,修復受損的胃黏膜。

沙棘;止咳化痰,活血化瘀,健脾養胃。

丁香;殺菌,除口臭,治療胃潰瘍,養胃健胃。

大麥; 提高免疫,緩解便秘

茯苓; 收斂止痢,活血化瘀,消食健胃

材料中包含的這些都是養胃高手,呵護胃部健康,如果大家覺得準備這些材料過於繁瑣,可以選擇下面這款養胃茶包,一次泡一包,每一包中都包含所有材料的營養成分,專業配比,讓你飲用更方便,喝出胃健康。

結語;所謂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我們了解了這些養胃常識,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加以利用,吃胃不喜歡的食物,拒絕可能傷胃的任何行為,健康的身體從養胃開始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的關係,傳播途徑是什麼|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胃...
    幽門螺桿菌在全球範圍普通人群中的的感染率>50.0%,我國屬發展中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於世界水平。有文獻報導,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平均為59.0%。[1][2]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14年第24卷第7期 ChinJNosocomiolVol.24No.72014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相關性探討 郭雲霞,王鬱傑,朱瑩,那麼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的關係如何,傳播途徑是什麼?什麼是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 幽門螺桿菌怕「2黃」,不是南瓜,你若常吃,胃部或會感激你
    經常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喝酒,吸菸都會使胃受到損傷,所以做到不貪嘴,不貪杯,不吸菸,是保護胃的第1步。吃晚飯的時候不要吃得過晚和過飽,這樣入睡後,胃也能進行充分的休息和修復。胃受到傷害之後會做出應激反應,比如說疼痛,反胃,腹脹,嗝氣等一系列症狀。這也說明養胃是生活中每天要做的一件事。
  • 幽門螺桿菌怕「2黃」,不是南瓜,若你喜歡吃,胃部或會感激你
    經常使用刺激性的食物,喝酒,抽菸,都會導致胃部受損,所以做到不貪嘴,不貪杯,不吸菸,是保護胃的第1步。晚餐時間不要吃得太飽,這樣入睡的時候胃也能進行充分的休息和修復,內不受孫通常會做出一些應激反應,比如說胃痛,反酸,腹脹,等等一系列的情況。這也說明養胃是生活中每天要做的一件事。
  • 讓幽門螺桿菌「害怕」的水竟是「它」?你若常喝,胃不勝感激!
    根據有關數據調查統計顯示,我國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已經高達50%以上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細菌呢?它是世衛組織認定為一類致癌的關鍵因素,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就會大大增加患上胃癌的機率,而且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性很高另外傳播途徑也比較多樣和特殊。
  • 26歲女子幽門螺桿菌值高達677,胃受傷,醫生提醒:2個食物是幫兇
    結果發現自己的幽門螺桿菌數值是677,而且還伴隨有淺表性萎縮性胃炎。問診的過程中發現,之所以感染幽門螺桿菌,和她的飲食習慣分不開,而這幾種習慣,也是現在很多人存在的一個問題。幽門螺桿菌感染,醫生提醒:2個食物是幫兇1、醃製食物吃太多醃製類食物裡面含有的硝酸鹽含量比較大,不加克制的食用就會讓我們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如果你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還在長期吃醃製食物,會加重胃部疾病的出現,如胃炎、胃潰瘍。
  • 養胃「冠軍」已公布,若你堅持,衝走幽門螺桿菌,胃舒服
    一開始他沒有過多在意,但是隨著胃痛的感覺越來越嚴重,只好到醫院去檢查,誰知道竟然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而且菌值遠超正常10倍。 醫生表示,感染幽門螺桿菌並不是突然發生的,會有一個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同的反應,要有意識地掌握,及時發現,及時滅菌,才不會讓胃爛。
  • 拒絕吃2種食物,幽門螺桿菌找上門,忽視的一種水消滅菌類,胃精神起來
    胃是人體的重要器官,管理著身體的所有營養,胃是一個很強的器官,但是它也有很強的敵人,那就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可以破壞胃黏膜,當胃黏膜受到破壞,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就會因為胃痛、胃脹、口臭甚至胃癌等。
  • 專家提示:2種食物,胃越痛越要吃,或是能讓幽門螺桿菌不來擾
    感染幽門螺桿菌,通常有4個明顯表現,早發現早治療牙齒發黃一般經常不刷牙還有抽菸的人牙齒發黃很明顯,還會有口臭,而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的牙齒也會慢慢變黃,因為這個細菌它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無法得到正常消化,導致一部分的毒素和殘渣吸附在牙齒上,久而久之就算天天刷牙也不會變好,且這樣的情況出現的是更重的口臭。
  • 家裡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其他人該怎麼辦?馬上告訴你正確做法
    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比例高達55%,臨床上常見的胃炎、消化道潰瘍,甚至是胃癌等消化道疾病都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察覺到身體有哪些症狀,需要警惕幽門螺桿菌感染?這些症狀在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當中是很常見的。如果自己經常出現了口臭、上腹部不適,要怎麼去甄別究竟自己是不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可以到醫院進行碳13或者碳14呼氣試驗檢查,這個試驗就是確診幽門螺旋桿菌的「金標準」。如果檢查結果是陽性,則可以確定患者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是如果結果顯示的是陰性也不能夠百分百的排除。
  • 感染幽門螺桿菌怎麼辦?做好3件事,或能將幽門螺桿菌「清除」
    幽門螺桿菌相信對於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種會躲在我們胃裡引發腸胃功能異常的細菌。胃裡面的幽門螺桿菌,時間長了之後就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傷害我們的胃部健康。很多人胃不好和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很大關係,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幽門螺桿菌該如何「消滅」,不妨了解下。
  • 幽門螺桿菌是「壞細菌」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傳染給家人嗎?
    說起幽門螺桿菌,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幽門螺桿菌在我國的感染率超過了50%,它的感染與地域、種族和經濟條件等密切相關。
  • 不想感染幽門螺桿菌,醫生提醒:遠離3種不良習慣,胃不難受
    檢查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的值高達1956,呈陽性+++,已經是嚴重超標了,而且還出現了萎縮性胃炎和胃潰瘍。醫生直言:再拖下去,胃都要保不住了!由於幽門螺桿菌具有極強的傳染性,醫生建議老張的妻子也做一下幽門螺桿菌的吹氣檢測,檢測結果幽門螺桿菌的值也達到了564,同樣也是陽性。
  • 幽門螺桿菌「剋星」找著了,每天喝2杯,修復胃黏膜,口臭也沒影
    我們首先來看看,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到底有哪些「典型」症狀表現:1、胃泛酸: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可引起胃酸過量,進而出現泛酸和心痛。與此同時,也可伴有晨起噁心、反酸、噁心、飢餓等症狀,重者可發生嘔吐。2、消化不良:幽門螺桿菌一旦感染,很容易引起胃炎,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噁心,異常排便,經常有稀便,或經常排不乾淨等等。
  • 幽門螺桿菌的「剋星」找到了,不是大蒜,若經常吃,胃或感謝你
    幽門螺桿菌是消化疾病的致病因子和根源,據研究表明,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有30%的概率發展成為慢性胃炎,10%-20%的概率患有消化性潰瘍,甚至還有少數發展為胃癌的概率,因此消滅幽門螺桿菌刻不容緩。幽門螺桿菌本質是一種細菌,因此最好的方法還是抗生素和消炎藥,目前在醫學界最好的方法還是吃藥,而且根除率在90%以上,常用藥物有奧美拉唑,呋喃唑酮,甲硝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胃鎂等,最好去醫院就醫,不要自行購買!二、醫生提醒:若想胃好,這3個壞習慣請改掉!
  • 中科院院士:燒開水裡放一把它,幽門螺桿菌清光光,胃一天天好了
    畢竟我們的胃處於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作用,它負責食物的運輸以及消化代謝廢物,一旦受損,將會誘發一系列的併發症,而胃病的根源其實與幽門螺桿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它作為一種活性細菌,一旦在胃部大量滋生,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問題。一、哪些原因會產生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桿菌「最怕」1種水!早晚堅持喝,口臭沒影了,胃會感激你
    幽門螺桿菌能在口腔中寄生,導致難聞的口臭。除此以外,幽門螺旋桿菌是引起慢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的重要原因,還有可能會導致胃脹、胃酸、出血等一些列症狀。幽門螺桿菌多半寄生在胃黏膜組織,60%~80%的胃潰瘍病人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都是感染幽門螺桿菌所致,也有數據表明,幽門螺桿菌可使我們患胃癌的機率提高2.7~12倍,如何正確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是我們要關心的重點。
  • 2歲寶寶感染幽門螺桿菌,醫生:或因家長的1個錯誤餵飯習慣
    2歲寶寶感染幽門螺桿菌,醫生:或因家長的1個錯誤餵飯習慣 樂樂今年2歲,爸爸媽媽都要上班,他們上班期間,基本是爺爺奶奶帶,吃飯也在一起,樂樂的奶奶給他餵飯時,經常先把飯放自己嘴裡嚼碎,之後再餵給他吃,2歲的小孩子不會拒絕。
  • 幽門螺桿菌「天敵」被發現,這一「黃」若愛吃,幽門轉陰胃炎慢慢緩解
    醫生還說了,王先生是因為胃部幽門螺桿菌感染而慢慢導致胃炎的,而且王先生的幽門螺旋桿菌值還很高,達到了1350。王先生聽了很是吃驚,沒想到自己患上了胃炎,而且幽門螺旋桿菌值還這麼高!不過,王先生還是很奇怪的,怎麼自己就感染上了幽門螺旋桿菌了呢?
  • 養胃「霸王」已揭曉,衝走幽門螺桿菌,一個月後,胃或給你驚喜
    ,這裡也是它們適合生長的土壤,如果牙齦裡感染了這些幽門螺桿菌,就會滋生一些很臭的氣體,出現口臭的現象。 3、胃脹氣、胃反酸 如果頻繁的出現胃脹氣和胃反酸,就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因為這種細菌會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致使吃進去的食物無法及時消化,時間久了就出現了胃脹氣和胃反酸。
  • 幽門螺桿菌「剋星」是什麼?如何殺死幽門螺桿菌?消化醫生告訴你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本文是百家號幽門螺桿菌科普專欄科普第4篇,本專欄針對幽門螺桿菌和導致胃病的聯繫的科普文章大概有10篇左右,主要解答大家對於幽門螺杆據導致胃病的焦慮以及導致癌前病變的誤區。教大家如何根除幽門螺桿菌以及要如何科學預防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