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9月3日下午6點,202次列車還有3分鐘就要從濟南火車站發車,開往北平,登上車廂門口的張宗昌與眾人揮手告別,本是一種歡快的氛圍,殊不知,就在這3分鐘裡,從人群中忽然閃出一個人來,邊喊邊向張宗昌趕來:「我要打死你」,說著,舉起手中的槍,向張宗昌連射3槍。
這位開槍的刺客名叫陳鳳山,他是前來刺殺張宗昌的,可惜,這3槍均未打響。
張宗昌從16歲開始闖關東,到今天已有足足25年,槍林彈雨早已是家常便飯,他見有人刺殺自己,拔腿就跑,一路來到餐車。
就在此時,他邊跑邊伸手掏槍,準備還擊,不過,為時晚矣,他的手槍被韓復榘的部將石友三給要走了,在這萬分危難之際,他無法還擊,只能躲避。
陳鳳山一路大跑追了上來,眼看就要追上張宗昌,誰知,張宗昌的承啟官劉懷周也趕了上來,他一把抱住陳鳳山,使勁力氣,阻止陳鳳山追殺自己的主子張宗昌。
可是,陳鳳山力氣太大了,他一下就掙脫了劉懷周的束縛,繼續窮追張宗昌。
張宗昌也不是笨人,他趁劉懷周阻攔陳鳳山的機會,早已打開車門,跳下了火車。
本以為甩掉了身後的陳鳳山,誰知,雙腳剛一落地,對面的臺柱後面,埋伏著一名刺客,不由分說,直接開槍打向了張宗昌。
沒辦法,張宗昌太機警了,他左閃右躲,這一槍還是沒有打中他。
劉懷周很忠誠,他趕忙招呼士兵前來解圍,保護張宗昌。
可是,臺柱後面的刺客槍法太精準了,他舉起手槍,向劉懷周射去,一槍就結果了劉懷周,其餘士兵見劉懷周倒在了血泊中,也就一鬨而散了。
張宗昌顧不上很多,只能一路狂奔,試圖躲避這場殘忍地兇殺。
可是,當他跑到第三站臺第七股道上時,密密麻麻的子彈從濟南火車站四周的房屋和空車車廂裡射向了張宗昌。
其中,一顆子彈擊中了張宗昌的頭部,直接要了他的老命。
就在張宗昌倒下時,在後面追趕的陳鳳山和躲在臺柱後面的刺客,也快步趕了過來。
他們擔心張宗昌沒死,抬起手槍,又朝張宗昌身上打了3槍,就這樣,曾經威風凜凜、叱吒東北的張宗昌被刺身亡了。
此時,大家還沒能從緊張的氛圍中反應過來,只聽之前躲在臺柱後面的刺客高聲喊道:「我是鄭金聲的兒子鄭繼成,我今天是來為父報仇的。」
說完,他和陳鳳山鑽入了停靠在附近的裝甲車裡面,以避免在場的守衛攻擊自己。
過了一會兒,韓復榘的執法隊趕來了,鄭繼成和陳鳳山立即從裝甲車裡爬了出來,舉起雙手,向執法隊自首了。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表面上是鄭繼成刺殺了張宗昌,其實,背後主謀是韓復榘。
那麼,我們回歸正題,韓復榘為什麼要刺殺張宗昌呢?原因有3個!
1.「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張宗昌一句話刺激了韓復榘
1932年8月,少帥張學良邀請「山東王」韓復榘和華北的一些將領來北平參加軍事會議,期間,在石友三的介紹下,韓復榘認識了人高馬大的張宗昌。
兩人一番交談後,大有情投意合、相見恨晚之意,於是,在石友三的撮合下,韓復榘與張宗昌、張學良、于學忠等人結為盟兄弟,約定相互幫扶、相互支持。
由於張宗昌比韓復榘年長9歲,於是,大家稱張宗昌為「大哥」。
結為兄弟後,大哥張宗昌本以為這些小弟會與自己同甘共苦,但是,他沒想到,自己的一句話招來了是非,離間了兄弟情。
在一次宴會上,張宗昌毫不避諱地對韓復榘說:「老弟,我的許多老部下還都散駐在你們山東,只要俺說一句話,馬上組成一支隊伍。」
韓復榘聽後,心裡「咯噔」一下,他不由自主地暗想:「張宗昌坐鎮濟南時,擁兵10萬,實力非同小區,後來兵敗,他率領5萬士兵退出濟南,除去3萬傷亡,大約還有2萬士兵留在山東;如今,他口出狂言,莫非想捲土重來?不行,我不能慣著他。」
心裡雖然這麼想,但是,韓復榘是一位不將內心想法流於外表的人,他堆起笑容說道:「大哥,勢力如此之大,小弟非常佩服。」
過了兩天,張學良邀請剛結盟的兄弟來看戲,並給每位兄弟訂了一個包廂。
看戲正酣的時候,張宗昌忽然從自己的包廂出來,徑直走進了韓復榘的包廂,他拍著韓復榘的肩膀說道:「老弟啊,在山東,你頂了俺的窩子;現在,我頂了你太太的窩子。」
這本是一句玩笑話,誰知,韓復榘當真了,他心裡怒罵道:「狗肉將軍,你想跟我韓某碰硬,別怪我不客氣。」
心中雖是怒罵,但是,表面上,韓復榘依然畢恭畢敬地附和著張宗昌的調侃。
過了幾天,軍事會議結束了,韓復榘回到了濟南,他託盧殿臣給張宗昌送去很多禮物和一封自己的親筆信。
信中除了共敘兄弟情誼之外,韓復榘邀請張宗昌「速做泉城之行,共謀大事」。
此時的張宗昌,已經失勢,他見韓復榘邀請自己「共謀大事」,於是,一直妄想東山再起的張宗昌徹底被韓復榘畫得「大餅」打動了。
2.馮玉祥的一席話,讓韓復榘的想法更加堅定
說到韓復榘,就得說一說韓復榘的老上司馮玉祥。
馮玉祥與奉系軍閥張作霖素來不對付。第二次直奉大戰時,馮玉祥將溥儀趕出紫禁城,張作霖聽說此事後,頗為大怒。
此時,馮玉祥還在沾沾自喜,他以為自己能主政北平,誰知,張作霖當著眾人的面辦他難堪:「你倒戈,是我花了140萬買來的,這裡沒有你說話的份兒。」
馮玉祥聽後,頓感無趣,也就在此時,心中埋下了報復的種子。
1927年,南方的北伐軍聯合馮玉祥,攻打山東,此時,主政山東的正是張宗昌。
俗話說,「打狗還要看主人」。
張宗昌是張作霖的小弟,眼看北伐軍和馮玉祥欺負自己的小弟,老大哥豈能坐視不管?
於是,張作霖給張宗昌提供人力、物力和槍枝彈藥,共同對付馮玉祥。
因此,馮玉祥對張宗昌沒有任何好感。
當聽說張宗昌即將來濟南與韓復榘共謀大事時,他提醒韓復榘:「張宗昌想復出,如果他拉著隊伍南下,你在濟南還能坐得住嗎?」
這一句話直接戳中了韓復榘的心口窩,讓他更加堅定自己除去張宗昌的想法。
3.張宗昌是鄭繼成的殺父仇人,這讓韓復榘認為有機可乘
1932年時的張宗昌雖然手底下沒有一兵一卒,是個光杆司令,但是,韓復榘想要殺掉張宗昌也絕非易事。
而且,此時的張宗昌正在樹立愛國形象,所以,韓復榘更不會明目張胆地殺掉張宗昌。
不過,這件事並沒有難住韓復榘。他主動出擊,尋找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這個人選就是「鄭繼成」。
1927年,張宗昌的直魯聯軍與馮玉祥部在豫東蘭封一帶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在第一次蘭封會戰中,張宗昌部有一名師長叫潘鴻鈞,他出面誘降了馮玉祥的旅長姜明玉,姜明玉為了納「投名狀」,他誘捕了鄭金聲,並把鄭金聲交給了張宗昌審問,鄭金聲是馮玉祥的心腹之一。
張宗昌見到鄭金聲後,要求鄭金聲下跪,誰知,鄭金聲是條硬漢,他毫無畏懼,堅決不跪,而且,厲聲罵張宗昌道:「你就是個土匪,來吧,你殺了我吧,我什麼都不怕。」
張宗昌忍無可忍,痛下殺手,一槍了結了鄭金聲。
張宗昌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殊不知,鄭金聲有個兒子叫鄭繼成,此人生性耿直,頗講義氣,他發誓要為父報仇。
韓復榘作為鄭金聲的同事,他非常了解這段恩怨,同時,馮玉祥建議韓復榘可以利用鄭繼成去刺殺張宗昌,這樣能遮人眼目;而韓復榘也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於是,他派人找到鄭繼成,一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後,成功說服鄭金聲心甘情願地去刺殺張宗昌。
刺殺張宗昌的動機成立了,人選也選好了,接下來,韓復榘該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了。
他一方面寫信邀請張宗昌「速做泉城之行,共謀大事」,一方面給石友三和鄭繼成等人明確分工,並妥善安排事後應對措施。
其實,張宗昌命該如此。
在他接到韓復榘的信後,他的親信金壽昌和徐曉樓就勸道:「效帥,韓復榘這個人反覆無常,心術極多,此行怕是兇多吉少啊。」
張宗昌聽後卻說:「我和他義結金蘭,量他也不敢不講義氣吧。」
不過,金壽昌和徐曉樓不以為然,他們勸道:「韓復榘本是馮玉祥的一名得力幹將,就因為馮玉祥打了他一耳光,而反目成仇,背叛了馮玉祥。而您與韓復榘的關係怕是比不過馮玉祥與韓復榘的關係。」
「我從16歲開始闖關東,北到俄國,南到湘西,東到上海灘,如今已經闖蕩25年了,這25年裡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還能怕他這個危險。自古成大事者,都得冒幾分危險」,張宗昌堅定地說道。
金壽昌和徐曉樓見勸不動張宗昌,便到張宗昌的母親祝氏面前痛陳利弊。
張宗昌是個孝順的孩子,他會聽母親的話,可惜,面對韓復榘的誘惑,他直接對母親說道:「此等大事,汝等不懂!」
母親祝氏見無計可施,便派人找到張學良和吳佩孚,請他們兩位幫助她勸阻兒子。
張學良和吳佩孚得知後,便登門拜訪。
為了勸阻張宗昌,張學良說:「你不就是想東山再起嗎?等時機成熟了,我成全你,你不要去韓復榘那裡冒險了。」
張宗昌聽後,表面上也就答應了下來,表示不去濟南了。
可是,事情就是這麼巧合。
這邊,張宗昌表示暫時不去濟南了;那邊,韓復榘又來信了。
這第二封信,是韓復榘催促張宗昌南下的,信中寫道:「關於聯絡舊部、擴編隊伍等事宜,亦悉從兄意。」
張宗昌看信後,認為既然韓復榘這麼有誠意,看來自己非要去一趟不可了。
於是,他瞞著眾人,帶著金壽昌坐上了趕往濟南的火車。
張宗昌的母親祝氏知道後,馬上給張學良打電話,告知此事。
張學良得知後,馬上聯繫天津警備司令林憲祖,讓他前往天津火車站攔截張宗昌所坐的火車。
當林憲祖火急火燎地趕到天津火車站時,已經晚了,張宗昌所坐的火車,已經駛出天津,無法攔截了。
當張宗昌和金壽昌來到濟南後,韓復榘先讓他們在石友三家住了下來,接著,在韓府舉辦了豐盛的晚宴,熱情招待張宗昌。
席間,韓復榘大為盛讚張宗昌:「張兄品格之高尚,令兄弟敬佩,兄弟與張兄義結金蘭,不勝榮幸之至……」
這些客套話說得張宗昌心裡暖和和的,可是,遠在北平的張學良和張宗昌的母親祝氏都在為張宗昌提心弔膽。
為了趕快催促張宗昌返回,張學良假借張宗昌姨太太之名給張宗昌拍了加急電報,聲稱「母親病危,速回。」
張宗昌接到電報後,目瞪口呆,十分擔心,他馬上找到韓復榘,說道:「母親病危,我要回去。」
韓復榘聽後,一面表示傷心,一面派人給張宗昌買當天的火車票,同時,還不忘吩咐下屬準備營養品給張宗昌的母親帶去。
一切準備妥當後,韓復榘又舉行了午宴,為張宗昌送行。
席間,石友三說道:「張兄,昨天,我見你那把手槍著實不錯,不知,您能不能忍痛割愛,送給我呢?」
張宗昌沒有多想,隨手掏出自己的手槍,遞給石友三,說道:「拿去吧,這是剛從德國買來的『自來造』,你是個識貨的主兒。」
將近傍晚5點,韓復榘、石友三等人送張宗昌趕往火車站,就在張宗昌站在車廂門口,與眾人揮手告別時,刺殺張宗昌的槍聲就響了。
而此時,距發車僅僅只有3分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