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十萬個為什麼》的葉永烈爺爺,去世了

2020-12-17 澎湃新聞

原創 小辣椒 差評

小辣椒喜歡的科幻作家葉永烈爺爺,今天去世了。

或許你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你小時候一定有看過他寫的《 十萬個問什麼? 》。

作為一個從小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問題少女,當年老爹買的《 十萬個為什麼? 》解答了大部分小辣椒腦子裡稀奇古怪的疑問。

「 為什麼飛機會怕小鳥? 」 、 「 為什麼魚在水裡可以呼吸? 」 、 「 電梯是怎麼工作的? 」 、 「 為什麼發芽的土豆不能吃? 」 ,這一套書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古生物等等一系列的科學門類,拿在手確實有一種讓人廢寢忘食的魔力。

不過我們小時候看到的新世紀版,已經是改良了很多版之後的了,在這之前的四個版本,要有意思的多。

小辣椒的童年。。。▼

作為新中國第一套科普圖書,《 十萬個為什麼? 》第一版在 1960 年開始編寫,而那時候只有 20 歲的葉永烈爺爺,還是一個有著作家理想的北大化學系學生。

他先是包攬了化學部分所有問題的寫作,他的寫作風格受到了一眾好評,其他類目編寫組的工作人員也把他拉過去寫,就這樣,他成為了第一版《 十萬個為什麼? 》的主要編寫者。

據辣椒爹現身說法,他小時候讀的《 十萬個為什麼? 》,內容非常硬核,一點都不像是給小孩子看的科普,反而像是一本事無巨細的百科全書。

以至於硬核的程度讓小辣椒找相關資料的時候,嚇了一跳。

不僅有從批判各種宇宙模型的理論假說。。。▼

還在書中教你如何使用輕重機槍、噴火器等武器;如何在核戰爭中找防空洞和掩體;如何打縱隊行進坦克等軍事理論,小辣椒現在讀起來,還是覺得津津有味。

再看看我那個剛上小學的表弟,他的課餘活動是研究如何吃雞上分,想來那時候的理論知識變成了現在的模擬實操,好像也沒啥毛病。

後來葉永烈爺爺還寫過一篇名為《 小靈通漫遊未來 》的科幻小說,很難想像這本書的成書時間是在完成了《 十萬個為什麼? 》之後的 1961 年。

故事講述了記者小靈通無意中登上了一艘開往未來市的氣墊船,在這裡他看到了各種各樣不可思議的事情。

由於特殊時期的特殊原因,這本書等到了 1978 年才正式發布,那時候的年輕人對於未來,是有很強烈嚮往的,通過小靈通的視角,找到了一個窺探的窗口。

也許是一種巧合,葉爺爺在書中提到的很多科幻硬體,在 2020 年的今天,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比如小靈通的朋友,小虎子和小燕手裡的可視電話機,原文中的描述是說他們通過一個塑料的小盒子,上面有一塊螢光屏,可以通過它來和另一端的人說話,還能看到對方的樣子。

現在看來,這樣的技術我們手中的智慧型手機撥個微信視頻就能辦到。

還提到了一種手錶電視,顯示時間之餘,能接受衛星信號看電視。

儘管現在市面上能看電視的手錶並不是主流,但在 5G 信號普及的今天,想來這根本不是個事兒。

努比亞α手錶手機算是比較極限的方案了。▼

葉爺爺的年少時的腦洞,放現在來看,幾乎就是已經實現了的預言。。。

當然,小辣椒看到的版本,版本和配圖已經是很新了,小靈通的整體畫風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看但預言家的本質好像還是沒變,怎麼看這模樣的小靈通怎麼像準備徵服火星的馬斯克。

不過這裡的背景好像是木星。。。▼

很難想像,我們已然身處我們小時候所期許的未來,卻沒有了對於更遠未來的期許。

作為最早一代的科幻作家,葉爺爺在寫作的這條道路上也默默激勵了不少後輩

「 童話大王 」 鄭淵潔曾經給葉爺爺寫過一封信,信中堅定了自己要努力學習寫作,並虛心請教了很多。

那時的鄭淵潔還是北京大華無線電儀器廠的一個青年工人,可以說是葉爺爺的作品啟發了他之後創作出皮皮魯和魯西西、舒克和貝塔這樣的經典兒童文學形象。

葉爺爺還有個博客,有興趣的差友們可以關注一下,裡面不僅有他這麼多年文字工作的感想和經驗,更看得出他對於當下新鮮事物依舊是充滿了好奇。

他的最後一篇博文是去年四月份造訪矽谷特斯拉時的隨筆感想,字裡行間能看出他對於特斯拉的濃厚興趣。

很難想像,當自己書中的內容一件一件的成為現實,這對於一個科幻作家來說,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從解答 「 為什麼? 」 到帶著想法去構建未來世界,年輕人或許有無盡的煩惱和焦慮,但只要敢想,又有什麼不敢做的?

那些大膽的人們,早就在自己的腦海中實驗了無數次的不可能。

圖片、資料來源:

夜光杯:葉永烈:見字如面

知乎:60年前構想的未來世界,我們已經實現了50%

知乎:

葉永烈的博客

原標題:《寫了《十萬個為什麼》的葉永烈爺爺,今天去世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難忘《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先後出版了6個版本,已經成為中國原創科普圖書的第一品牌。第一版至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得知葉先生去世的消息,網友們紛紛悼念,「從小就看葉先生的作品,《十萬個為什麼》和《小靈通漫遊未來》都很喜歡,先生一路走好。」
  • 《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葉永烈去世,初版971個「為什麼」他寫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據上海媒體報導,當代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這位《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曾陪伴幾代人度過了好奇的童年。◆《十萬個為什麼》第一版至第六版,唯一全部參與編寫的作者《十萬個為什麼》從1961年的第一版至今的第六版,葉永烈是唯一一位參與每個版本編寫的作者。葉永烈從小開始寫作,在20歲時成為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最年輕也是寫得最多的作者。
  • 作家葉永烈去世 成名代表作《十萬個為什麼》葉永烈都寫過什麼書?
    [作家葉永烈去世]記者從上海市作家協會獲悉,著名作家葉永烈15日在滬病逝,享年80歲。  葉永烈生於1940年,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並以科幻作品《小靈通漫遊未來》蜚聲文壇。由葉永烈擔任主要作者之一的《十萬個為什麼》叢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1987年至2000年,葉永烈擔任上海作協專業作家。
  •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去世,他到底牛在哪兒
    5月15日,著名作家葉永烈先生逝世,享年80歲。看到這個消息,我悵然若失。我小時候,讀過《十萬個為什麼》。因為這套書沒有署作者的名字,一開始並不知道是誰寫的。後來才知道,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中的971個「為什麼」,葉永烈寫了1/3。
  • 紀念|葉永烈與《十萬個為什麼》
    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中依然有葉永烈的名字。從1961年的第一版到今天的第六版,葉永烈是唯一一位參與每個版本編寫的作者。葉永烈就讀於北京大學化學系,讀書時就開始用文學方式去描述化學,發表了一些跟化學有關的科普小文章。這些文章後來以《碳的一家》出版,也正是因為這本書,他被《十萬個為什麼》編輯看中。當時《十萬個為什麼》的化學分冊編輯曹燕芳邀請他參與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口氣寫了100多個跟化學有關的「為什麼」,《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初版本共收175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個人寫了163個。
  • 作者葉永烈去世,書寫經典之作《十萬個為什麼》
    著名作家葉永烈先生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長海醫院去世,享年79歲。葉永烈浙江溫州人,生於1940年8月30日,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葉永烈先生建立了完善的個人創作檔案,各種文稿、書信、照片、採訪錄音、筆記,作品剪報、評論、樣書等均分類保存。並且長期從事中國當代重大政治題材紀實文學的創作,積累了大量的檔案和口述歷史資料,形成了相當規模的「葉永烈創作檔案」。
  • 《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享年79歲
    1950年,11歲的葉永烈開始發表詩作1957年開始發表科學小品;1959年,在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編寫,1960年秋完成《小靈通漫遊未來》。
  •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去世!紀念你的科普啟蒙
    不少80後、90後的科普啟蒙大概就是《十萬個為什麼》了,而主要作者及背後的故事大家知道不?其中最主要的貢獻者就是當時的青年作家葉永烈。葉永烈為浙江溫州人,出生於1940年8月30日(農曆七月二十七)。之後迫於種種壓力,葉永烈放棄了科幻小說的創作,轉而寫作傳記文學,例如是偉大領袖等人的傳記。1994年成為香港文學藝術家協會榮譽會員。2018年出版長篇都市小說「上海三部曲」:《東方華爾街》《海峽柔情》《邂逅美麗》。2020年5月15日9時30分病逝於上海長海醫院。
  • 《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之一葉永烈逝世,影響了一代代「後浪」
    根據上海作協消息,今天(15日)上午,著名作家葉永烈在上海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說起這個名字,當代年輕人多少會覺得陌生,但他們一定聽過或看過他的成名《十萬個為什麼》。據了解,葉永烈省錢將多年積累的手稿、文獻捐贈給上海圖書館,並以「葉永烈專藏」的名義進行收藏。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享年79歲,20歲曾主編《十萬個為什麼》
    5月15日,據媒體報導,著名作家葉永烈在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79歲。生前葉永烈為我國的兒童文學、科幻文學、科普類文學等都做出過巨大貢獻,也獲得過很多榮譽,還是上海市作家協會的一級作家,他的去世是文壇屆的一大損失。
  • 夜讀|看過《十萬個為什麼》嗎?葉永烈寫這本書時才20歲
    全套書900多個題目,他撰寫了300個,並且,他為《十萬個為什麼》撰文時,還是北大化學專業的大學生,年僅20歲。這套定位於「少兒」、「科普」的讀物是怎麼誕生的?20歲的葉永烈因何與它結緣?這就是《十萬個為什麼》的來源。這個名字要說不算三編室的原創。蘇聯著名科學文藝作家伊林曾寫過一本科普讀物,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被譯成了中文。書的扉頁上印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基百齡的一首小詩:七千個在哪裡,五千個怎麼辦,十萬個為什麼。書在譯成中文時就用了《十萬個為什麼》的書名。
  • 《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葉永烈去世,享年80歲
    5月15日,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享年80歲。 視頻編輯:薛松澎湃新聞從上海作協獲悉,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澎湃新聞記者下午打通葉永烈家裡電話,是其兒子的友人接通的。她向記者證實葉先生於今天早上剛過世,「目前還比較忙亂,沒有什麼方便說的,謝謝。」葉永烈,筆名蕭勇、久遠、葉楊、葉艇。1940年8月30日生,一級作家、教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
  • 給孩子們講講《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的故事,寄託我們的哀思
    提起著名作家葉永烈,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但要說起《十萬個為什麼》,現在上小學的孩子也一清二楚,可謂是婦孺皆知。但不幸的是《十萬個為什麼》作者之一的著名作家葉永烈於5月1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葉永烈為我國的兒童文學、科幻文學、科普類文學等都做出過巨大貢獻,也獲得過很多榮譽,還是上海市作家協會的一級作家,他的去世是文壇屆的一大損失。驚聞噩耗,憂思難忘,本當長歌當哭,怎奈曲不成調,就給孩子們講講葉老故事,懷念葉老,寄託我們的哀思吧。
  • 作家葉永烈病逝 那個告訴我們「十萬個為什麼」答案的男神走了
    這些文章後來以《碳的一家》出版,也正是因為這本書,他被《十萬個為什麼》編輯看中。當時的《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編輯曹燕芳邀請他參與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初版本共收175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個人寫了163個。
  • 科普作家葉永烈去世,懷念那個為我們回答《十萬個為什麼》的人
    按照曹燕芳給的問題單,葉永烈挨個寫了一遍,寫完後,他覺得意猶未盡,還加了幾個自己覺得應該列出來的問題。樣稿發出去後,葉永烈收到的回信,是更多的問題。於是,就這樣,葉永烈一口氣寫了化學分冊173個問題裡的163個,後來,又寫了天文、地理、生物等其他分冊的一些題目。這樣算起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最早出的5本中,有三分之二的內容都是由葉永烈一個人完成的。
  • 故事科學家葉永烈先生和《十萬個為什麼》,給我們留下的深刻記憶
    估計很多人都會記得,有一本書叫做《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伴隨了很多人的童年,讓很多小孩子在科學的海洋中進行遨遊,張開了想像的翅膀,擁有了向科學的藍天飛翔的夢想。這本書是葉永烈先生著作的,而《十萬個為什麼》,也是在葉永烈先生的參與下完成的。葉永烈先生為很多小朋友們打開了知識的一扇窗。葉永烈先生一生以兒童文學、科普知識、科幻文學、紀實文學為主要內容,創作了很多作品。尤其是在創作《十萬個為什麼》時候,關於化學方面的「為什麼」一共175個,葉永烈先生自己就寫了163個。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曾是《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編寫
    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79歲。葉永烈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葉永烈,筆名蕭勇、久遠、葉楊、葉艇。1940年8月30日生,一級作家、教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
  • 著名作家葉永烈病逝 影響幾代人,難忘「十萬個為什麼」
    自1960年起,葉永烈就成為了《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之一。他曾是一代人心中科幻夢的啟蒙者,20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1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號稱風趣幽默的「小靈通之父」。截至2018年1月,葉永烈已經出版逾3500萬字作品。
  •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之一、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
    葉永烈,1940年8月出生於浙江溫州,是著名小說作家、歷史學家、報告文學作家,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筆名蕭勇、久遠等。他從11歲起發表作品,19歲寫作第一本書,20歲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1978年8月,葉永烈發表了中國在文革之後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書中預言了大量新技術及新發明,初版即行銷160餘萬冊,在當時中國的青少年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 ...或「炒題材」;《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葉永烈去世,享年80歲
    3丨《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葉永烈去世,享年80歲據澎湃新聞,從上海作協獲悉,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記者下午打通葉永烈家裡電話,是其兒子的友人接通的。她向記者證實葉先生於今天早上剛過世,「目前還比較忙亂,沒有什麼方便說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