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葉永烈病逝 那個告訴我們「十萬個為什麼」答案的男神走了

2020-12-17 中國科學技術館

著名作家葉永烈5月15日9時30分在上海長海醫院病逝,享年80歲。葉先生筆耕不輟,一生出版180多部著作、逾3500萬字。

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葉永烈建立了完善的個人創作檔案,各種文稿、書信、照片、採訪錄音、筆記,作品剪報、評論、樣書等均分類保存。他長期從事中國當代重大政治題材紀實文學的創作,積累了大量的檔案和口述歷史資料,形成了相當規模的「葉永烈創作檔案」,成為中國當代歷史研究的原始文獻。這些文獻都捐贈給了上海圖書館,並以「葉永烈專藏」的名義予以收藏。為此,他曾對媒體笑言:「在我故世之後,在墓碑上可以書寫:請到上海圖書館找我!」

20歲為《十萬個為什麼》撰稿

1940年8月出生的葉永烈是浙江溫州人,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是著名小說家、歷史學家、報告文學作家,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筆名蕭勇、久遠等,後以長篇小說及紀實文學為主要創作內容,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

據記載,1959年,少年兒童出版社開始醞釀出版中國本土科普讀物,當時借用了蘇聯著名作家米哈伊爾·伊林《十萬個為什麼》的標題。為其撰寫篇目最多的作家葉永烈當時還是北京大學化學系大二的學生——讀書時就開始用文學方式去描述化學,發表了一些跟化學有關的科普小文章。

這些文章後來以《碳的一家》出版,也正是因為這本書,他被《十萬個為什麼》編輯看中。當時的《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編輯曹燕芳邀請他參與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初版本共收175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個人寫了163個。隨後,又被邀請為《十萬個為什麼》的天文氣象分冊、農業分冊、生理衛生分冊寫稿——他為天文氣象分冊寫了27篇,為農業分冊寫了89篇,為生理衛生分冊寫了43篇。最後,他拿到了1600多元的稿費,這在當時算得上是一筆巨款。甚至有傳說,1962年,葉永烈去提親,上門送的禮物就是一套《十萬個為什麼》。

《小靈通漫遊未來》影響幾代人

1978年8月,葉永烈創作的科普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出版,成為一代讀者的科普啟蒙書。四十年來,《小靈通漫遊未來》常葆青春,衍生出二三十種版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仍在不停重印,總共已經發行了400萬冊。此外,他的《科學家故事100個》入選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除科普作品外,葉永烈的創作觸角頗廣:據統計,截至2018年1月,葉永烈已經出版逾3500萬字作品。生前,他曾對自己的創作做過一次數字總結:「前段時間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作《葉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萬字;我的紀實文學作品是1500萬字;還有行走文學,《葉永烈看世界》21本,現在已經全部出版,500萬字。」

堅持「大題材、高層次、第一手」

葉永烈寫作堅持「九字方針」——「大題材、高層次、第一手」,自稱寫傳記作品三十餘年,「從不東拼西湊」。2015年,葉永烈從紀實文學轉向長篇都市小說的創作,經過三年努力,完成135萬字的「上海三部曲」——《東方華爾街》《海峽柔情》以及《邂逅美麗》。

上海是葉永烈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的城市,臺北則是他到訪十幾次的城市。書中寫到的臺灣外島,諸如大小金門島、澎湖島、綠島,他都曾逐一訪問。正因為這樣,書中有著真切的細節描寫,有著歷史的縱深感。

《海峽柔情》是葉永烈長篇小說系列「上海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描寫了近百年間上海淡水路朱、姜兩戶人家的愛恨糾葛。該書出版後,葉永烈曾在上海書展與讀者分享他的創作經驗,「這一次,從非虛構創作轉向虛構文學,我沒有轉軌問題,因為有了《東方華爾街》的經驗。所以,在構思成熟之後,經過一連幾個月高強度的叩鍵寫作,四五十萬字一氣呵成。」

追憶

《十萬個為什麼》是中國科普的標誌

出生於1992年的科普工作者蘇澄宇是動物科學方向的碩士,同時也是知乎上的優質作者。這位年輕的科普牛人坦言,帶領他走進科學世界並立志成為科普作者的作品便是《十萬個為什麼》。在他看來,包括葉永烈先生在內的中國優秀科學家創作的《十萬個為什麼》是中國原創科普領域裡一座絕對的高峰。

「國內《十萬個為什麼》出了很多個版本,大家心目中最經典、最優秀的版本莫過於第一版,也就是有葉永烈老師參與的這一版,他為其寫了300多條『為什麼』,成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中寫作篇目最多的人。從某種角度來說,《十萬個為什麼》就是中國科普的標誌。」5月15日下午,蘇澄宇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

蘇澄宇說:「『為什麼』這三個字也貫穿了我的寫作方式。在寫科普的時候,我更傾向於去寫一些『為什麼』的問題,而不是『是什麼』的問題。單純從個人角度來看,『為什麼』更代表了好奇心。好奇心是當年的《十萬個為什麼》帶給我的,也是現在我最看重的東西。」

作為讓編劇史航特別憧憬2000年的作家,葉永烈去世後,史航也發文悼念稱:「我當然知道2000年沒有多麼犀利和神奇,但我還是很謝謝他,哄得我一點都不害怕長大。」

此外,著名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巖在微信朋友圈發表悼念:悼念葉永烈老師。一生的科幻之路,與他的影響和扶持有關。期待老師走好。(記者張知依)

本文來自: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著名作家葉永烈病逝 影響幾代人,難忘「十萬個為什麼」
    自1960年起,葉永烈就成為了《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之一。他曾是一代人心中科幻夢的啟蒙者,20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1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號稱風趣幽默的「小靈通之父」。截至2018年1月,葉永烈已經出版逾3500萬字作品。
  • 科普作家葉永烈去世,懷念那個為我們回答《十萬個為什麼》的人
    「提出一個好問題,甚至要比答案還重要。」這是《十萬個為什麼》第1版至3版的編輯、少兒社原副總編洪祖年傳授給洪星範的經驗。向小朋友們徵集問題,正是第1版《十萬個為什麼》的做法,但起初,洪祖年和他的同事們卻走了彎路。1958年,曹燕芳30歲出頭,是少兒社三編室6位年輕編輯中少數成家的一個。
  • 作家葉永烈去世 成名代表作《十萬個為什麼》葉永烈都寫過什麼書?
    [作家葉永烈去世]記者從上海市作家協會獲悉,著名作家葉永烈15日在滬病逝,享年80歲。  葉永烈生於1940年,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並以科幻作品《小靈通漫遊未來》蜚聲文壇。由葉永烈擔任主要作者之一的《十萬個為什麼》叢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1987年至2000年,葉永烈擔任上海作協專業作家。
  • 著名作家葉永烈病逝,享年80歲,曾撰寫《十萬個為什麼》三分之一內容
    小時候我們總愛問為什麼,作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葉永烈為幾代人解答了童年的疑惑。昨日上午,著名作家葉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歲。消息傳出後,很多網友在社交媒體緬懷這位作家,感謝他用文字帶領自己走進科學的世界。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難忘《十萬個為什麼》…
    著名作家葉永烈於5月15日上午在上海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他曾是一代人心中科幻夢的啟蒙者,20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1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號稱風趣幽默的「小靈通之父」。
  • 紀念|葉永烈與《十萬個為什麼》
    葉永烈就讀於北京大學化學系,讀書時就開始用文學方式去描述化學,發表了一些跟化學有關的科普小文章。這些文章後來以《碳的一家》出版,也正是因為這本書,他被《十萬個為什麼》編輯看中。當時《十萬個為什麼》的化學分冊編輯曹燕芳邀請他參與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口氣寫了100多個跟化學有關的「為什麼」,《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初版本共收175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個人寫了163個。
  •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去世!紀念你的科普啟蒙
    不少80後、90後的科普啟蒙大概就是《十萬個為什麼》了,而主要作者及背後的故事大家知道不?其中最主要的貢獻者就是當時的青年作家葉永烈。葉永烈為浙江溫州人,出生於1940年8月30日(農曆七月二十七)。葉本人也因為這部小說及其續集聲名鵲起,成為當時中國最著名的科幻與科普作家之一。但1983年開始的一些活動影響了當時中國的科幻小說事業。部分人聲稱,有不少科幻小說宣傳不健康聲音,在青少年中造成了嚴重的精神汙染。葉本人的作品《黑影》也在1983年11月3日的《中國青年報》上被非議。之後迫於種種壓力,葉永烈放棄了科幻小說的創作,轉而寫作傳記文學,例如是偉大領袖等人的傳記。
  •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之一、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
    葉永烈,1940年8月出生於浙江溫州,是著名小說作家、歷史學家、報告文學作家,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筆名蕭勇、久遠等。他從11歲起發表作品,19歲寫作第一本書,20歲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1978年8月,葉永烈發表了中國在文革之後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書中預言了大量新技術及新發明,初版即行銷160餘萬冊,在當時中國的青少年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 《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享年79歲
    1950年,11歲的葉永烈開始發表詩作1957年開始發表科學小品;1959年,在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編寫,1960年秋完成《小靈通漫遊未來》。
  • 給孩子們講講《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的故事,寄託我們的哀思
    提起著名作家葉永烈,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但要說起《十萬個為什麼》,現在上小學的孩子也一清二楚,可謂是婦孺皆知。但不幸的是《十萬個為什麼》作者之一的著名作家葉永烈於5月1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葉永烈為我國的兒童文學、科幻文學、科普類文學等都做出過巨大貢獻,也獲得過很多榮譽,還是上海市作家協會的一級作家,他的去世是文壇屆的一大損失。驚聞噩耗,憂思難忘,本當長歌當哭,怎奈曲不成調,就給孩子們講講葉老故事,懷念葉老,寄託我們的哀思吧。
  • 寫了《十萬個為什麼》的葉永烈爺爺,去世了
    原創 小辣椒 差評小辣椒喜歡的科幻作家葉永烈爺爺,今天去世了。或許你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你小時候一定有看過他寫的《 十萬個問什麼? 》。作為一個從小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問題少女,當年老爹買的《 十萬個為什麼?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曾是《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編寫
    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79歲。葉永烈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葉永烈,筆名蕭勇、久遠、葉楊、葉艇。1940年8月30日生,一級作家、教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
  • 葉永烈:我屬於「煤球爐」式的作家
    2020年5月15日上午9時30分,著名作家葉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歲。在他一生中,有過很多嘗試,年輕時,他在北大化學繫念過書,在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當過導演,而他最熱愛的事業則是寫作。作家葉永烈,總共出版了180部著作,作品總字數超過3500萬。
  • 《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葉永烈去世,初版971個「為什麼」他寫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據上海媒體報導,當代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這位《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曾陪伴幾代人度過了好奇的童年。葉永烈,1940年8月出生於浙江溫州,是著名小說作家、歷史學家、報告文學作家,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筆名蕭勇、久遠等。1950年,11歲的葉永烈開始發表詩作1957年開始發表科學小品;1959年,在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編寫。
  •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去世,他到底牛在哪兒
    5月15日,著名作家葉永烈先生逝世,享年80歲。看到這個消息,我悵然若失。我小時候,讀過《十萬個為什麼》。因為這套書沒有署作者的名字,一開始並不知道是誰寫的。後來才知道,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中的971個「為什麼」,葉永烈寫了1/3。
  • 《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沒有十萬個問題
    1934年,開明書店引進了蘇聯作家伊林的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屋內旅行記》,裡面的「為什麼」更像是生活百科:爐子裡火旺的時候,為什麼呼呼直響?為什麼麵包心裡都是小孔?。這套書剛推出就成了爆款,直到建國後仍是很多老百姓家中的「傳家寶」。出生於1940年的葉永烈就在初三的時候與《十萬個為什麼》相遇,當時他根本想像不到,自己居然會成為中文版的作者,並和科普結下一生的情緣。
  • 《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葉永烈去世,享年80歲
    5月15日,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享年80歲。 視頻編輯:薛松澎湃新聞從上海作協獲悉,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澎湃新聞記者下午打通葉永烈家裡電話,是其兒子的友人接通的。她向記者證實葉先生於今天早上剛過世,「目前還比較忙亂,沒有什麼方便說的,謝謝。」葉永烈,筆名蕭勇、久遠、葉楊、葉艇。1940年8月30日生,一級作家、教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
  • 作者葉永烈去世,書寫經典之作《十萬個為什麼》
    著名作家葉永烈先生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長海醫院去世,享年79歲。葉永烈浙江溫州人,生於1940年8月30日,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葉永烈先生建立了完善的個人創作檔案,各種文稿、書信、照片、採訪錄音、筆記,作品剪報、評論、樣書等均分類保存。並且長期從事中國當代重大政治題材紀實文學的創作,積累了大量的檔案和口述歷史資料,形成了相當規模的「葉永烈創作檔案」。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享年79歲,20歲曾主編《十萬個為什麼》
    5月15日,據媒體報導,著名作家葉永烈在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79歲。生前葉永烈為我國的兒童文學、科幻文學、科普類文學等都做出過巨大貢獻,也獲得過很多榮譽,還是上海市作家協會的一級作家,他的去世是文壇屆的一大損失。
  • 《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之一葉永烈逝世,影響了一代代「後浪」
    根據上海作協消息,今天(15日)上午,著名作家葉永烈在上海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說起這個名字,當代年輕人多少會覺得陌生,但他們一定聽過或看過他的成名《十萬個為什麼》。據了解,葉永烈省錢將多年積累的手稿、文獻捐贈給上海圖書館,並以「葉永烈專藏」的名義進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