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蔓延,國內乳企能否實現逆襲?

2020-12-14 騰訊網

在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已經日漸好轉的同時,全球多地卻出現了疫情蔓延的趨勢。海外疫情確診人數如今已超越中國。

在全球面臨疫情衝擊的當下,海外乳企和在海外擁有業務的中國乳企,顯然也遇到了巨大挑戰。

從2019年的情況來看,紐西蘭是中國進口乳製品的第一大來源國,乳製品實物淨進口量為118萬噸,佔淨進口總量的42.8%;其次是德國,淨進口量為37.4萬噸,佔淨進口總量的12.8%。處於3至6位的分別是澳大利亞、法國、荷蘭和美國,其淨進口量分別為22.5、18.8、18.0和17.8萬噸,分別佔淨進口總量的7.7%、6.5%、6.2%和6.1%。

同時,數據顯示,我國乳鐵蛋白嚴重依賴進口,進口份額高達98%。近兩年由於貨源緊張,採購價格從波谷期的兩千瘋漲到現在高端原料的破萬,國際主要進口商包括紐西蘭西部乳業、新萊特,澳大利亞大拓,美國西爾瑪,法國ARMO,荷蘭DMW等。

另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9年我國進口乳清45.34萬噸,均價1338美元,同比上漲17.7%,主要來自歐盟(45.3%)、美國(35.7%)。

由於歐洲疫情爆發,我國乳製品進口來源國基本上採取封禁,封城等措施。

1

全球疫情蔓延,乳製品供應會受到影響嗎?

歐洲疫情現狀

紐西蘭政府公布和平時期經濟對應計劃

3月18日,紐西蘭政府公布了紐西蘭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和平時期經濟應對計劃,以緩衝新冠疫情衝擊。

德國封禁措施

3月16日8點,德國關閉與主要國家的邊境人員通行,這是繼義大利、丹麥、奧地利等國的「封禁」措施。

德國是國內奶粉進口和海淘的重要來源國之一,很多知名品牌來自德國,諸如喜寶、特福芬、米拉山、能恩、愛他美等。

這次他們控制邊境,奶粉運輸物流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因為好多中歐班列經過幾個疫情嚴重國家,互相之間不容易協調。德國奶粉一部分走中歐班列,一部分走海運,還有的走空運。

法國禁止民眾非必要出行

3月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過電視講話進行全國動員,宣布自17日12時起,禁止民眾於未來15天內進行除購買食品、工作和就醫之外的所有非必要出行,關閉歐盟和申根區邊境30天。作為主要的奶粉出口國、奶粉原輔料出口國,可以想像奶粉廠屆時會多難過。

荷蘭進入緊急時刻

最大的奶粉出口國荷蘭也已進入緊急時刻。荷蘭政府下令,3月15日下午18點(北京時間3月16日凌晨)開始,所有餐廳、咖啡店和學校將臨時關閉至4月6日,包括酒吧、娛樂場所等。

美國舊金山封城

3月16日,舊金山市長宣布灣區六個市縣封城至少三周至4月7日,約700萬居民受影響。舊金山政府提醒市民非必要情況勿出門,禁令一出,多家超市門口外大排長龍採購。

丹麥封鎖邊境

另一奶粉主要出口國丹麥從14日中午12時起封鎖邊境,以應對目前在歐洲洶湧傳播的疫情。有了中國的前車之鑑,歐洲的奶粉廠防護升級,甚至達到最高級,口罩必備。

顯而易見,如果歐美疫情3個月內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不僅進口渠道受到影響,還會進一步影響其本國工廠生產,缺貨問題可能會更加普遍,另一方面交通受阻,運輸成本也會隨之增加,漲價不可避免。全球疫情大流行將加劇我國從歐洲國家進口乳製品影響。

2

全球乳製品行業面臨巨大衝擊

2019年我國生鮮乳產量3200萬噸,而進口乳製品折合生鮮乳約1400多萬噸,乳製品對外依存度為30%左右。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對乳製品進口企業衝擊巨大。

荷蘭合作銀行表示,中國進口減少、供應鏈嚴重中斷(包括全球對海運貨櫃的激烈競爭)以及出口地區乳製品過剩的增加,將在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給全球市場帶來下行壓力。

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乳製品價格呈上升趨勢,但在2020年第一季度已停滯不前。對中國而言,荷蘭合作銀行預計,消費者的購買模式將在2020年下半年之前恢復正常。

荷蘭合作銀行在其最新報告中提醒,由於預計全球整體經濟將放緩,甚至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2020年乳製品業就已經面臨風險,目前局勢有可能升級。

中國的情況已經對本土以及全球的牛奶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物流流動的時效性、進出口產品的安全性以及檢疫時間的不確定性都有可能嚴重損害乳製品的消費,並進而影響整體的加工,生產和進口環節。據荷蘭合作銀行的數據,乳製品的總體需求可能下降1%,這可能導致進口量下降11%。如果總需求下降5%,到2020年進口量可能下降25%。

同時,金融服務機構INTL FCStone估計,未來12個月中國乳製品價格可能會下跌3%至10%。專家預計奶酪、黃油和奶油一類短保產品全球製造商和出口商可能會轉向脫脂奶粉和全脂奶粉。然後,這將導致世界市場上奶粉量的增加。

據悉,脫脂奶粉的進出口貿易已經受到了較為明顯的影響,整個交通物流環節成本與時間明顯增加。消費者在市場上的購買脫脂奶粉的行為已變得更加謹慎和觀望。

受疫情影響,全球旅遊業下滑,這也已經影響到了餐飲服務行業,東南亞尤其脆弱。同時對物流供應鏈等行業也是一次大考驗。

3

疫情會對中國供應鏈產生怎樣的影響?

短期來看,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可避免,一些行業和企業也會受到一定衝擊。尤其是,全球供應鏈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國外的疫情防控形勢,反過來也會對國內產生影響,部分外貿企業可能會遭遇接單難、履約難、國際物流不暢、貿易壁壘增多等問題。

以下物流企業調查來自食研匯FTA(疫情蔓延全球,食品原料行業有何影響?業內專家這麼解讀)

多數受訪企業專家表示,物流成本在成倍增加,影響到了項目進程。

樂斯福諾斯事業部李雲川對食研匯表示,「目前義大利疫情對工廠生產影響不大。但是,現在義大利到中國的航班減少了很多,發貨速度慢了,物流成本也增加了很多。據公司財務反饋,近期發往中國貨物的運費是之前的4倍以上。在此影響下,之前在進行的一些項目會有2-3個月時間順延」。

華誠生物市場總監周展表示,「全球越發擴散的疫情對外貿型企業的影響在慢慢擴大,部分國家除了限制人員入境外,貨物也開始進行抽檢,加長了交貨期,空運的運費也比同期上漲了一倍,物流成本的增加以及交貨期的延長導致客戶訂單不能按約履行,貨款無法按時收回,這都對我們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不過,得益於完善的供應鏈系統,也有企業並未受到影響。

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高級副總裁楊國超表示,「菲仕蘭注重產品預測及進口計劃,擁有完善的供應鏈系統。疫情之下,各個工廠生產並未受到影響,部分進口貨物預計稍有延遲,但總體供應平穩。」

國內某知名糖醇企業表示,」公司採用年度合同制,短期內不會受海外疫情影響,但是若疫情長期持續,依然會對產品出口有所打擊。」

4

國產奶粉「逆襲」的機遇來了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各航空公司紛紛取消或削減了中國航線,直接影響了奶粉的代購業務,即使是疫情情況略好的澳新,海外直郵奶粉的運輸時間也大幅延長甚至翻倍。

一些在國外從事代購生意的人前幾日表示,「目前法國巴黎的一些轉運公司已經不接發私人包裹的業務,美國那邊還可以發但是嚴重延誤,因此也不敢發」。此外,中國香港2月初陸續關閉大部分關口,也導致香港奶粉水客業務暫停。據悉,2019年國內800億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中,代購和跨境購奶粉的總量就佔到20%左右。

現在由於歐洲疫情爆發,代購受阻或物流時效過長,很多消費者主動或被迫將視線轉投國內行貨,這無疑讓國產奶粉有了被更多人認識和信任的機會。

危機,是國產奶粉企業增強「體質」的好機會。

時間倒回到疫情嚴重期,由於部分工廠暫停生產、母嬰門店的長時間歇業以及物流運輸供應不足,致使嬰幼兒配方奶粉在部分地區出現「缺貨」的情況。

多家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於春節期間加班加點開展穩生產保供給的工作,竭力保障每個孩子的口糧不中斷。某企業營養顧問徒步7公裡,橫穿疫區送奶粉,有些企業還提供母嬰專家直播在線答疑,還有部分企業開展在線問診,為消費者提供最貼心的服務。

疫情期間,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不僅保障了孩子口糧的穩定供應,還給數以萬計的母嬰家庭提供全方位的營養諮詢和健康指導,更多的是給消費者帶來支持和鼓勵。

阿里數據顯示,疫情時期,國產奶粉銷售額快速增長。2月份阿里線上渠道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額9.41億,同比增長108.30%。其中,中國飛鶴0.84億,同比增長142.53%,高於A2增速。

在3月10日開盤後,中國飛鶴(06186 HK)在全球股市集體爆冷的時候,逆勢領漲,盤中大漲7個點,市值升至1115億港元,躍升為港股乳製品行業市值第一的企業。

此外,去年奶粉產銷量達到7.5萬噸的君樂寶近日發布新品,據透露其訂單在前一個月的試銷期內就已超過1.2億元。

中國奶粉品牌在產品品質和技術上的不斷努力,近兩年國內奶粉企業市場佔有率增長顯著。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疫情下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力爭彎道超車,但國內嬰配粉市場的「存量之爭」仍舊愈發激烈,2017-2019年我國新出生人口數連續三年下降,2019年新出生人口1465萬,比2016年減少了321萬,新出生人口數量降至194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目前看,預計2020年新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趨勢不會有質的變化,嬰幼兒數量的持續減少將直接表現為對嬰配粉的市場需求下降。2020年,國產奶粉能否把握時機,順勢增長,尤為重要。

對國產嬰幼兒奶粉企業來說,一是要憑藉在母嬰渠道和三四線市場的優勢,繼續挖掘市場,擁抱「網際網路+」,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促使更多實體店開拓線上途徑。二是要加強科研創新,讓國產奶粉更具新鮮、營養特性,具有更高的性價比。三是要增強抗風險能力,目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部分原料仍依賴於進口,一旦國外疫情嚴重,供應受阻,則對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生產影響較大。因此企業還應完善自身供應鏈,讓資源儘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來源:文章綜合自消費日曝光(德、法、荷、英等急了,急劇上升的病例讓歐洲品牌奶粉難安),乳業資訊網(海外奶粉代購斷檔,國產奶粉能否補位成功?),知乎(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澳洲奶粉會漲價嗎?還能正常直郵嗎?),中德人文交流研究(【疫情研判】全球乳製品行業面臨風險)食研匯FTA(疫情蔓延全球,食品原料行業有何影響?業內專家這麼解讀)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全球疫情下,羊乳清或將大幅漲價了
    上述國家已紛紛關閉邊境,關閉學校、餐館、酒吧、體育館,禁止出外集會等,不必要的上班則改為居家辦公,目前奶粉企業或工廠還未出停工消息,但若歐洲疫情持續惡化,能否正常開工還未可知。但歐洲這些國家是中國重要的奶粉進口國,市場上多個外資大品牌及海淘、跨境購的主要品牌,還有中國乳企的一些奶粉工廠等都出自這些國家。
  • 疫情蔓延令全球能源業承壓
    核電業發展不確定性增強世界核能新聞網撰文指出,雖然核電行業沒有像其他行業那樣因疫情蔓延而受重創,但全球多國的核電項目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減員、停工、或推遲投運時間等,整個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提升。全球最大的鈾生產商加拿大卡梅科公司已經於3月下旬關閉了Cigar Lake鈾礦,該鈾礦產量約佔全球鈾供應量的13%。而最大產鈾國哈薩克斯坦也已經宣布其國內疫情「進入緊急狀態」。《金融時報》彙編數據顯示,3月最後兩周鈾價上漲了14%,至27美元/磅,達到了近一年來的新高,反映出市場對於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鈾生產和供應中斷方面擔憂。
  • 蒙牛乳業(02319)的2020:A面國際化乳企,B面踐行社會責任標杆
    過去幾年,蒙牛通過快速實現品質升級、品牌升級、創新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從20年前的傳統乳企,逐步成長為一家極具數位化、智能化氣息的現代化企業。站在2020年這個時點,蒙牛的面貌繼續革新,從「草原牛」向「世界牛」大幅邁進。時至今日,蒙牛的「國際化」底蘊覆蓋從生產到銷售的方方面面。
  • 2020年頭部乳企為何加速奶源地投資建設?
    其實近幾年,養殖端規模化、加工端集中化、乳企兼併重組等加速進行,乳企上遊規模化、集中化格局愈加明顯。2020年雖受到疫情影響,但頭部乳企對奶源市場建設的熱情依舊未減,甚至更加明顯。高級行業分析師宋亮認為,大乳企加大上遊奶源的布局,主要是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目前中國奶牛存欄確實不足,乳企為了夯實未來奶源供應體系;第二方面是伊利、蒙牛等乳企,打算大力發展巴氏奶等,奶源這一塊需要做一些布局,所以都在積極投入。
  • 中證路演回放 | 城市型乳企領跑者新乳業(002946)可轉債發行網上路演
    公司主營業務為乳製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經營規模在全國液態乳行業中名列前茅。新乳業從西南地區的區域型乳企,發展為西南、西北、華東、華中、華北地區深度布局的區域型乳企龍頭,再轉型為全國型乳企,其核心能力便是「併購整合」能力,即通過併購整合的獨特發展路徑,實行「1+N」的品牌戰略,實現區域擴張。12月17日,新乳業可轉債發行網上路演在中國證券報·中證網成功舉行。
  • 全球疫情蔓延,美國業務遭遇「三連擊」,留學行業何去何從?
    疫情的蔓延,也使得全球教育行業都深受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3月13日發布數據,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的4.21億孩子和年輕人讀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其中學前到高中為3.545億,高等教育為6688萬。 「這個冬天會格外冷。」一位資深留學行業從業者評價。
  • 受全球疫情影響,中國外向型印刷企業面臨接單難、履約難、國際物流...
    廣東是全球重要的印刷加工基地,因疫情全球蔓延,外向型印企外貿受到影響。目前,當地外向型印企正從生產、管理等多方面積極應對。圖為復工後的雅圖仕井然有序地投入海外訂單生產。資料圖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國外貿進出口及全球產業鏈的不穩定性開始顯現。為把疫情對外貿的影響降到最低,近日中央及地方政府密集出臺穩外貿政策,支持外貿企業抓緊復工復產,保市場、保訂單。  作為全球印刷大國,中國為國際社會超過50個國家提供印刷包裝服務。在此次全球疫情衝擊下,已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的中國外向型印企如何保市場、穩外貿?
  • 莊園牧場:"鮮活"區域龍頭乳企 健康中國新勢力
    莊園牧場:"鮮活"區域龍頭乳企 健康中國新勢力 2020-12-14 18:44:05 來源:證券時報網 2020年乳品行業看點十足。
  • 6家乳企營銷費用近300億,最高佔比達40%!|營收|飛鶴|伊利金領冠|...
    近日,奶粉圈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各家上市乳企的營收情況,受到不少會員朋友廣泛關注,那乳企取得這些業績背後花費了多少營銷費用?主要用在何處?如何衡量其營銷效率?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伊利、蒙牛營銷費用過百億,哪家乳企營銷效率更高?
  • 蒙牛雅士利三刷進博會,盡顯中國乳企硬核實力
    ,展現中國乳企硬核實力。布局三洲五國黃金奶源、打造世界級工廠、攜手中糧、蒙牛、達能、Arla等行業巨頭共建全球乳業共同體……一系列國際化布局卓有成效,引領蒙牛雅士利成為中國乳企走向世界的典範。 (圖:蒙牛雅士利展位)如今,黃浦江畔進博之聲嘹亮,以蒙牛雅士利為代表的中國乳企,正向全球傳遞中國乳業的力量及強音。
  • 肺炎疫情蔓延,車企停產,新車銷量下滑,反而讓這類車大受歡迎
    蔓延全球的病毒疫情重創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短缺迫使許多車企大廠被迫停工而新車銷量也持續下滑。但有調查顯示有一類型的車型卻在這場危機中展現出超高人氣。根據一家英國DesperateSeller二手車拍賣網站報告指出,在病毒不斷蔓延之後,消費者對廉價二手車的搜索大幅增加。針對價格低於2,000英鎊(約人民幣1.7萬)的小型汽車如福特嘉年華、歐寶 Corsa,大眾 Polo都展現出空前的需求量。
  • 中外乳企捐贈款物超12億元戰疫 蒙牛7億彰顯擔當精神
    其中捐贈最多的乳企為蒙牛集團,目前已累計捐贈7億餘元款物。伊利乳業捐贈1.3億元現金、乳製品、飲用水等款物支援抗擊疫情。另外,飛鶴集團成立1億元專項基金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新希望集團、君樂寶乳業、衛崗乳業、宜品乳業、均瑤乳業、和氏乳業等知名乳企及地方乳企也各自捐贈上千萬元現金、乳製品、防護用品等款物。
  • 奶價暴漲,乳企該怎麼買?
    另外,從伊利和蒙牛的收入結構來看,可以明顯的發現主要收入來源是液態乳。例如伊利的液態乳2019年產量為876萬噸,液態乳收入佔公司收入的81.8%,而蒙牛的液態乳收入佔公司收入的85.9%。從行業上來看,乳製品消費佔比最大的都是液態乳。例如在2018年,全球液態乳消費量佔比高達67.38%。
  • 疫情全球加速蔓延!黃金價格走勢圖波動再起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呈現蔓延之勢,東京奧運會或取消、中東11國出現感染,周三(2月26日)亞市午盤,黃金價格走勢圖波動再起!金價短線又回升,逼近1645美元關口,日內漲幅0.67%。日本:2020年東京奧運會可能被取消截至當地時間2月26日上午11點,日本新冠肺炎感染者達862人,其中包括在日本國內的感染者和中國遊客等157人,「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乘客和乘務人員691人,以及乘坐日本政府包機回到日本國內的14人。
  • 伊利蒙牛基礎白奶提價,乳企跟風漲價潮將臨?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9年5月中旬生鮮乳價格為3.56元/公斤,到10月中旬已經上漲至3.94元/公斤,截至12月24日,國內主產區生鮮乳價格周價格為4.06元/kg,同比上漲6%。不僅是國內原奶上漲,去年底,全球最大的原料供應商紐西蘭奶業巨頭恆天然也提高了收奶價,將價格從每公斤乳固體6.30-7.30紐西蘭元上調至6.70-7.30紐西蘭元。
  • 乳企掀起上市潮,每家都有一份「亮眼」的招股書
    從去年開始到現在,不少乳企掀起了上市的熱潮。今年前有均瑤成功上市,後有一鳴、李子園、美廬等乳企IPO又有了新的進展。從乳企的招股書來看,成績都很不錯,但是在這背後卻也暴露出區域乳企比較突出的問題,比如產品單一、市場集中等。即便日後成功上市,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妥善解決依舊會成為發展的障礙。
  • 海外疫情蔓延 國內家電業絕境求生
    來源:時代周報家電業絕境求生海外疫情蔓延,國內家電企業面臨嚴峻的局面。「2月時缺工少料,海外客戶在催我們交付訂單,3月時就突然演變成海外客戶陸續突擊取消訂單。」4月12日,某龍頭家電企業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感慨道。
  • 2020年上半年乳企「賺錢能力」分化明顯奶粉產品飄紅
    整體來看,2020年上半年液態奶企業淨利潤下滑明顯,伊利、光明乳業等乳企都呈現出利潤下滑的趨勢,而飛鶴奶粉等奶粉企業業績紛紛飄紅,淨利潤增幅明顯。 截至目前,16家乳業上市公司都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績單(不包括上遊牧業公司)。
  • 抖音直播疫情惠企政策
    華聲在線3月2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治 通訊員 楊盼 攝影 範遠志) 抖音直播,現場參會配備網紅飲料茶顏悅色爆款「幽蘭拿鐵」——長沙縣星沙街道一場時尚的疫情惠企政策「雲宣講」活動,今天下午在三一集團總部的三一雲谷企業服務中心開講。
  • 伊利、飛鶴、君樂寶、優博、藍河等乳企發展強勁,核心品牌成關鍵
    原料、生產、產品都成為部分乳企、代理商、門店的發展難題。其中,作為生產產品的乳企,如何利用產品實現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從當前市場來看,不乏借力核心品牌獲得發展的乳企。今天奶粉圈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乳企的核心品牌,歡迎留言互動哦~星飛帆是飛鶴旗下大單品,其2016、2017年銷售額分別為7.1億元、24.5億元,到2018年,銷量已達到5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