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全球熱門旅遊目的地,這是一座多面的城市,有著最富麗堂皇紙醉金迷的高樓大廈,也有著最魚龍混雜江湖氣息的小街村屋。既傳承了傳統的中華文化,也吸收了世界各地的精髓。作為中國擁有米其林餐廳最多的城市,從街邊小店到小資飯館,再到頂級餐廳都匯聚於此,雲集多元化口味與技藝,品類紛繁,精品頻現,令南來北往的食客大飽口福,讚不絕口。
今天的香港已經成為亞洲的飲食熱點、世界最蓬勃的餐飲集中地之一。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米高·艾利斯先生表示:「米其林指南進入香港澳門已有十個年頭,我們非常高興看到本地美食環境越來越有活力,星級餐廳的數量更增加至當初的三倍!」不過,如果以為米其林就必定是高大上,普通人享用不起,那你就錯了。在這些餐廳之中,有許多是在港幣300元收費之下,卻能給食客提供卓越素質的料理,性價比相當高。
米其林三星餐廳(6家)
1、廚魔 Bo Innovation
香港米其林三星餐廳「廚魔bo innovation」,是訪港饕客心中必嘗的料理。廚魔餐廳是名廚梁經倫(Alvin Leung)的中國菜基地,以港式點心為出發點,運用分子料理的概念,用顛覆性的烹飪方式,將傳統食譜以現代技術詮釋,帶來從味覺、嗅覺、視覺全方位的感官新體驗,組合成全新口感,顛覆傳統的美食。
廚魔餐廳的招牌之一就是分子小籠包。皮是用海藻製作而成的,餡兒為姜蔥豬肉麻油的湯汁,整體為半透明的水晶高湯球,湯汁精髓被包裹在其中。一口下去,隨著外面那層皮的爆破,瞬間記憶中小籠包的味道充斥了整個口腔,讓人有一種真實在吃小籠包的錯覺~再加上紅醋薑絲中和濃鬱湯汁,如此體驗是極好的。
另有「死亡花園」也十分特別,乍看像盆栽甜品,但此道美食味鹹非甜。死亡花園的表面泥土是打碎的蟲草,底下鋪著綠色的慕斯,最上面矗立的是幾根油炸酥脆的金針菇。梁大廚用綠色的慕斯來暗喻沼澤,以對應「死亡花園」的意寓。
此外,鵝肝鍋貼、黑松露腸粉、鎮江醋慢煮乳豬和豆腐冰淇淋等都是廚魔餐廳不可錯過的美味。
2、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走進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客人會被一種全新的美食氛圍深深吸引。「世紀主廚」若埃爾·羅比雄在 50 歲時急流勇退宣布退休,令整個烹飪界為之震驚。但之後,他帶著開創 L』Atelier 的想法重出江湖,受日本料理的簡約風格以及西班牙小吃酒吧奔放活躍的靈感啟發,意為「工作室」 的 Atelier 由此誕生了。在香港那麼多的米其林餐廳中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算是一個親民的法國料理。餐廳內仿造日本迴轉壽司一般將餐桌圍繞半開放式廚房,讓食客能親眼看到廚師烹飪的過程,拉近法式餐飲文化與人的距離,擺桌及裝潢細節中也融入了中國文化元素,也可以一邊吃製作完美的牛排,一邊用清雅的瓷器喝中國茶。除了這些,餐廳內的餐品更是完美的上乘之作,亞洲好餐廳榜當之無愧。無論你在哪家Robuchon的分店,就算你是一個人來吃,都會有這麼豐富的一個麵包籃。麵包水準很不錯,特別是他們招牌的Croissant(牛角包)。
北海道帶子,大小非常令人滿意,火候也把握的非常好,外表已經十分香脆了,但咬開裡面卻還是略透明,口感柔嫩多汁。
南瓜濃湯(Butternut Pumpkin Soup)口感非常綿滑,奶的比例可以說是恰到好處,用酸甜的櫻桃和櫻桃醬來吊味也是很驚喜了。
3、龍景軒 Lung King Heen
這間時尚精緻、口味正宗的餐廳是全球首家榮獲米其林三星評級的粵菜餐廳。龍景軒完全是值得打飛的前去品味的一家店,位於四季酒店四樓,坐擁維港美景,選用本地新鮮的高級食材入饌,配合一隊精英廚師,精心烹調的美食成為人世間的獨特回味。去龍景軒用餐,每桌都有一份秘制醬料,包括豆瓣醬、XO醬以及醬油三種,免費的,無需單點,因此重口味的不用擔心粵菜太清淡不合胃口。龍太子蒸餃,其實就是升級版的龍蝦燒賣,一件一籠,精巧細緻。採用了翠綠色的外皮,頂上再放上一整隻大蝦仁做點綴,顏值超高,讓人食慾大開。原只鮑魚雞粒酥,記得有人贊它是「粵點巔峰之作」,撻皮包著雞粒,上面又鋪了一隻小鮑魚,一口咬下,酥塔酥鬆香膩,澆汁的鹹鮮配上撻皮的那一點甜,鹹鹹甜甜就是我的愛!更不用說還有鮑魚、雞粒那必然新鮮的口感。
松子叉燒菠蘿包也是超級推薦的!叉燒上還帶著完美的醬汁,最妙的是每一口都吃得到的松子,真心完美助攻!不過,如果非要只推薦一道值得試的食物,那大概是龍帶玉梨香 ,這份點心帶有龍景軒獨一無二的標籤,是值得一試的。梨子、蝦肉、帶子的結合,似乎有些「黑暗料理」,但是梨的清香搭配帶子的鮮甜,味道的確令人驚豔。關鍵是這道菜是油炸而成的,卻難得沒有一點油炸的膩味在,這應該就是米其林三星的實力吧。龍景軒炒飯亦是一絕,貌似普通,但異香撲鼻!什麼粒粒飯有蛋是基本功,裡面拆了龍蝦、帶子、蟹肉等不少好料混炒,吃完後不膩不渴,全靠食材沒放各種添加劑。
4、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是唯一一間在義大利境外獲得米其林三星的義大利餐廳。世界名廚Bombana 在香港心腹中環開設了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餐廳,用他細膩獨特而又千變萬化的當代美食創意,激活了無數美食家的胃口。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餐品精緻,新鮮食材的原有本質味道在廚師的精湛技藝下揮發得淋漓盡致。不愧為亞洲第 1 個獲得米其林三星的義大利餐廳。這裡的黑松露意面,看似簡單的手工意式細面,用更簡單的黃油調味,配上點睛之筆更後刨上的法國黑松露片。飽滿的黃油意面嚼勁十足,如紙片一般輕盈的黑松露片鮮美而真切。餐廳工作人員會在桌前現刨松露片,認認真真,一絲不苟,一片一片覆蓋整盤意面。黑松露配烤春雞用料十分考究,選材是更適合烘烤的子雞,簡簡單單的調味,保留了雞肉更鮮美的原味和更細嫩肉質。重點是烤過的雞肉外殼香脆焦黃,皮下的肉還是白白嫩嫩的。
5、志魂 Sushi Shikon
志魂壽司是日本三星名店鮨吉武的關鍵人物吉武正博師傅,親力親為統籌開設的首家海外分店。最初沿用日本總店名字鮨吉武,不久後改稱志魂。志魂在日文中是富有挑戰精神之意,改名的原因,是想讓日本總店的捧場客知悉吉武師傅始終是坐鎮總店的核心人物,以免混淆。志魂店面不大,每天為最多8位客人服務,儘管小巧的店內其實另有一間可容6人的貴賓房。但為了保持食物及服務水準,不一定全部開放使用。餐廳經理指出,獲星後志魂壽司的經營方針沒變,對食材和待客之道仍是一貫的講究細節,保持高級壽司店的氣度。這裡全部海產只用來自大海的野生魚類,並用當造食材造成時令菜式。如日式蒸鮑魚,使用約600克重的佐賀鮮鮑加北海道海苔及清酒蒸煮4、5小時,用最少的配料來製作出原汁原味純粹風味,以鮑魚肝磨蓉調製的蘸醬濃鬱芳香。
每年11月至1月,餐廳提供肥美甘香的香箱蟹。大廚每次需花近1小時拆出蟹肉,再混和蟹子秘制的汁醬調味,再釀回半個蟹殼中,無添加的鮮味。海膽軍艦卷,壽司飯不用慣常的米醋而用紅醋調拌,以取其醋度的柔和,展現傳統江戶前風格。將之以日本丸山紫菜包起,放上北海道紫海膽,鮮味極佳。
6、唐閣 T'ang Court
位於香港朗廷酒店的米其林三星粵菜食府唐閣,自二零零九年開始獲極具權威的飲食指南《米其林指南 香港 澳門 》評選為星級餐廳,現為全球五所榮獲米其林三星殊榮的中菜廳之一。唐閣格調典雅,大廚以無出其右的手藝,烹調出各種粵式珍饈佳餚,展現唐朝盛世的氣派。
三蔥爆龍蝦,唐閣主打菜,用紫洋蔥、玉蔥及幹蔥三重蔥香,與斬件龍蝦以拋鑊爆炒。龍蝦採用生長於淺水區域的香港小龍蝦,每隻重約100克,較低的水壓令蝦肉保持彈牙之餘不失纖維感,比其他體積較大的龍蝦品種香味更濃厚。這道菜沒有任何華麗的擺盤,師傅說,這道菜的靈魂在於鐵鍋火候的『鑊氣』,先將幹蔥炸至金黃備用,玉蔥、紫洋蔥及龍蝦泡油後回鑊,加入生抽及花雕爆香,上碟,灑上幹蔥片即成。未見其相,先聞其香,三種蔥味互相輝映,上桌時間浪費不得,差之兩三秒,味道就全變了。
招牌的唐閣寶盒飯也值得嘗試。將米飯和雞蛋、魚肉、蟹肉、帶子一起炒過,再釀入蟹蓋內,鋪上芝士白汁焗過,上菜時裝入金色蟹狀容器。下料足,鮮味又帶著芝士奶香,給人在唐閣的用餐一個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