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亦苦,死亦苦,人間一切皆是苦。
今天,朋友推薦我讀《慈悲》作者路內,懷著敬畏的心情,去閱讀這本書。打開書之前,我在問自己。慈悲,大概就是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人生哲學。什麼時候需要慈悲,慈悲又有什麼魅力呢?慈悲與復仇是相反矛盾的嗎?這些疑問,充斥了我的內心。
然而,當讀完這本書後,我很慶幸收穫了一些點滴感悟。
強烈安利,我想聊一下這本書 。
《慈悲》是小人物在大時代下的摸爬滾打。故事貫穿了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國有經濟體制改革……許許多多的小人物在時代的海洋裡,沉沉浮浮 。
主人公水生,和爸爸媽媽弟弟一起在遍地餓殍的環境下,飢腸轆轆尋找生的希望。準備舉家投奔在城裡的叔叔,但是飢餓的詛咒裡,只有水生一個人生還,找到了叔叔,自此,水生成了孤兒,親人音信全無。
叔叔嬸嬸並無子嗣,水生在叔嬸的照顧下,讀完中專,進了一家化工廠,生產苯酚和骨膠。在香臭毒的工廠裡,工廠工人普遍都會因癌去世。水生遇到了自己的師傅,師兄根生,師傅女兒玉生。在這個化工廠裡,有人像幽靈一樣監督著別人,向上級匯報,在制度的壓迫下,許多人將一生融入了時代的潮流中。在曾經嚴苛的制度下,根生因為和廠裡寡婦偷情,遭旁人嫌隙,因用腳觸碰閥門,違反制度,便被告狀打殘一條腿,被判入獄十年。
身患血癌的師傅臨死前看著身患肝病的女兒玉生嫁給了水生 。她們婚後幸福和睦卻唯獨沒有自己的兒女。於是水生從鄉下親戚土根那裡,領養了土根的四女兒,可憐的孩子天生兔唇。水生夫妻給孩子取名復生:寓意死而復生之意。
復生在水生玉生的照料下健康成長。十年過去,根生出獄,再次返回化工廠,水生為師兄在廠裡謀了一份清閒工作。根生也趕上改革開放,下班在廠附近賣煙。但好景不長,根生被騙,錢財一空,又受到上級的難忘,自己暴躁強硬不說軟話的一生在自殺中永遠的消失了。
玉生因病去世。水生在互送玉生骨灰回家的路上,偶遇自己的親弟弟,雲生。原來當年,母親水生和父親雲生,兵分兩路的途中。父親餓死,弟弟雲生遇到了一位善心的老和尚。此刻的弟弟,已經看淡了人生。「生亦苦,死亦苦,人家一切皆是苦」,看淡了人生,自己歸隱,了卻紅塵。
在主人公的一生浮沉中。見過了太多的兇狠愛恨。陰險狡詐的同事,依靠告狀陰險不斷上位成廠長。老師傅的善良,救濟他人之心。水生在廠子裡,不斷磨鍊自己的技能,像馬一樣,把困難的同事一個個馱過河。在化工廠由窮到富再到窮的路上,這裡發生了太多的恩恩怨怨。一場本以為的復仇案已經悄無聲息的變成了對萬事萬念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