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崔文燦 通訊員 高曉聲
12月12日,「新業態·新教育——2020國際數字創意設計論壇」在廣州開幕,海內外眾多數字創意設計產業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齊聚,聚焦數字創意產業產教融合發展的關鍵問題,開展同臺研討。論壇以線下會議與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成為數字創意設計界一次重要的國際性盛會。
本次論壇由教育部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產品設計專門委員會、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科技設計分會、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廣東省產教融合促進會數字創意設計專業委員會四方聯合主辦,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粵港澳數字創意職業教育產教聯盟承辦。
熱議數字創意產業產教融合關鍵問題
據了解,移動網際網路與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驅動數字創意產業的爆發式增長,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內涵的「四新經濟」已成為新的經濟形態。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新一代數位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促進了供需精準匹配,引發了新一代科技革命,給現代數字創意產業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
本次論壇匯集眾多海內外頂尖專家學者的智慧和力量,促進數字創意產業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助力國家高水平產品藝術設計專業群建設,積極推動中國職業教育與國際接軌,擴大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據介紹,受邀參會的大咖們共有十餘位,來自浙江大學、科大訊飛、騰訊等知名高校和企業。專家學者們將在未來數日的論壇上,分享真知灼見,討論構建設計生態、數字創意設計助力傳統文化新發展等當下創意設計界熱門議題。
論壇開幕式當天,廣東省教育廳國際港澳臺交流處處長李金俊說,深化產教融合,促進相關產業群建設精準對接,數字創意產業勢在必行,如何依託新興技術將創意產業數位化,如何深化數字創意,設計產業和高職院校企業之間的互動合作,都將是本次論壇討論的關鍵議題。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應放天則認為,當前世界依然是「產品為王」的世界,沒有好的設計,就不會有好的產品、好的業態。
會上,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盧坤建與教育部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產品設計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桂元龍,共同為廣東省產教融合數字創意設計專業委員會揭牌。此外,廣東省產教融合數字創意設計專業委員會還舉行頒發聘書儀式。
接下來的兩天,專家學者們還組團參觀白雲設計之都雲谷公園,以及全國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作品「廣交會」同步交易展。
踐行「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
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一直以來都深度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創意產業發展,踐行「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率先開展創意設計與數位技術相融合的專業(群)教學改革。2019年,產品藝術設計專業群獲得國家「雙高」專業群立項,成為中國藝術設計職業教育改革的標杆。
「職業教育只有及時實施數位化賦能改革,才能實現教育價值。」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盧坤建說,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產品設計的數位化,定製技術、創意技術的興起,企業無法離開與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同頻共振的產品研發,學校也不能像過去一樣,做產業發展的跟班,必須緊跟產品研發的過程,以推進現實需求得到滿足的人才培養。產教融合迫在眉睫,成為現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
改革創新,打通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最後一公裡」;產教融合,搭建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砥礪前行,積極塑造中國職教品牌……廣輕工藝術設計學院負責人告訴記者,學院通過這一脈相承、互相緊扣的「三板斧」,實現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雙豐收。
學院負責人表示,面向未來,藝術設計學院將大力推進「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通過產教深度融合的方式培養「精設計、懂科技、通商道、厚人文」的複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謝哲
審籤 | 陳婉允
實習生 | 李思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