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何呼吸,才能跑得更快嗎?

2021-01-11 騰訊網

原創文章:第111篇

人活著每一秒都在呼吸,有氧呼吸無非三種方式,口呼吸、鼻呼吸、口鼻呼吸,其實還有你不知道的口鼻以外的呼吸,比如道家的胎息、龜息等等,這些我們不去討論。

你平時呼吸方式是哪一種?你認為哪一種是最優方式?跑步時你採用哪一種呼吸方式?你知道如何呼吸才能跑的更快嗎?

對於我們現代人,絕大部分人都採用的是口呼吸,一部分人採用口鼻呼吸,極少部分人採取單純的鼻呼吸。

生活在北方溫帶和寒帶的人,90%都有咽炎,超過一半都有鼻炎,儘管致病因素不同,但只要優化呼吸方式,鼻炎和咽炎都能得到改善,甚至是治癒。

與現代人不同,我們的祖先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採集狩獵都採用鼻呼吸,至今地球上一些原始部落人,還能自如地進行鼻呼吸。

生活在墨西哥北部山區的塔拉烏馬拉部落,是世界上奔跑能力最強的民族,他們完全承襲了祖先的鼻呼吸方式。

他們可以輕鬆地完全用鼻呼吸跑完全馬,而且平均心率只有每分鐘130次,而馬拉松運動員的平均心率是每分鐘160~180次。

不但是運動需要優化呼吸,平時日常生活也需要優化呼吸,靜處時不能正確呼吸的人,運動時也不可能做到有效呼吸。

呼吸優化訓練的目的,就是幫助你無論在靜處時,還是做任何一種運動,都要做正確的呼吸,讓你養成良好的習慣,減少受傷和致病的風險。

優化呼吸訓練

保持穩定的呼吸,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健身習慣,也是身體健康的體現。優秀運動員跑步時不會氣喘籲籲,他們的呼吸有節奏且不費力,不會像有些人那樣喘粗氣。大量研究證明,運動員和普通人相比,做同樣運動時氣喘的比例要減少60%。

優秀的耐力運動員和普通人之間一個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對少氧和多二氧化碳狀態的忍耐力。換句話說,馬拉松運動員可以忍耐血液裡高濃度二氧化碳和低濃度氧氣的狀態。

適當的呼吸訓練不但可以提高對二氧化碳的耐受度,還能提高最大攝氧能力。運動時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比平時要多,呼吸訓練會使呼吸神經逐步適應高濃度二氧化碳的狀態,運動時呼吸更輕鬆,肌肉的用氧能力更好。

優化呼吸訓練主要有三種,分別是鼻呼吸、屏息和腹式呼吸,下面一一講解。

優化呼吸之鼻呼吸

哈佛大學人類學家戴維斯仔細研究了北美和南美的土著部落,在部落生活期間,戴維斯參加了部落的狩獵活動。

獵人們發現動物後,就提高跑速追趕動物,他們堅持不懈地奔跑,讓獵物沒有喘息的機會,這種追趕方式往往會持續幾個小時,甚至持續幾天。最後,獵物精疲力竭再也跑不動,近距離內就能被捕獲到。

戴維斯還是鐵人三項運動員,身體很強壯,但還是費很大力氣才能跟上狩獵的腳程,最令他驚嘆的是,部落獵手們全程都是閉著嘴呼吸。

和我們祖先一樣,這些土著部落依舊可以長時間閉嘴做劇烈運動,而現代人已經喪失了這種能力,是時候恢復這種能力了。

日本把鼻呼吸跑步稱為原生跑法,又叫細胞分裂法,當你跑到不能維持鼻呼吸的臨界點時,這時的跑速就是你的原生跑速,通常是用50%的最大儲備心率去跑。

原生跑實際上就是慢跑,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你的鼻呼吸跑會越來越快,有氧基礎也越來越好,跑完也沒有疲勞感,此外還能治療鼻炎和咽炎。

地球上幾乎所有的陸地動物都採用鼻呼吸,只有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放棄了鼻呼吸。嘴呼吸是現代人的呼吸方式,不但無法提高運動狀態,甚至還成為我們的障礙。

優化呼吸之屏息

屏息廣泛存在於中華武術和道家思想中,葛洪在《彭祖》中說彭祖「常閉氣內息」,閉氣就是屏氣。

屏息訓練可以改善呼吸肌的力量和身體耐力,有關減少呼吸量的研究發現,短時間進行屏息訓練,跑步效能可以顯著提高6%。

巴西著名田徑教練德奧利韋拉給他的運動員教授屏息訓練技術,他說每個人都能長時間屏息,你可能會感覺非常疲勞,幾乎無法繼續堅持,但如果你堅持下來,就會見證成功。

他讓隊員訓練時在最後極為艱難的30米要屏息跑完,比賽最後30米對勝負至關重要,因而要維持住穩定狀態。

傳奇的捷克斯洛伐克長跑運動員扎託佩克,他是至今唯一的在一屆奧運會中包攬5000米、1萬米和馬拉松三項冠軍的男選手,他是史上最偉大的長跑運動員之一,他也把屏息訓練納入日常訓練中。

他致勝的法寶是屏息訓練和高強度間歇訓練。他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栽有白楊樹的街道,第一天他屏息走了四棵白楊樹的距離,第二天屏息走到了第五棵白楊樹,以此類推,每天都增加一棵樹,最後可以屏息走完整條路。

屏息訓練的強度把控,是以感受到中度或重度缺氧為準,屏息的時候,痛苦超過臨界點之前務必要開始呼吸。最理想的程度是屏息結束後,二三次呼吸就能恢復到正常呼吸狀態,如果回不到正常呼吸,就說明屏息過度了。

屏息訓練的好處主要有二點,一是缺氧的狀態完全可以個人控制,難受就恢復正常呼吸,要循序漸進。二是每次屏息僅需較短時間進行練習,不需要長時屏息就能達到效果。

優化呼吸之腹式呼吸

中國傳統道家哲學認為,平和的呼吸來自平靜的內心。正確的呼吸法是鼻呼吸和腹式呼吸,有節奏而又綿長,呼氣後能停頓一小會兒。

從呼吸生理學的角度來看,用嘴呼吸激活的是胸式呼吸,而鼻呼吸對應的則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更高級的呼吸方式。

現代醫學證明,一氧化氮有調節血壓、維持體內平衡、神經傳遞、免疫防禦、呼吸調節等重要功能,此外,還可以預防高血壓、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老化、預防動脈血管阻塞和血栓等。

著名心血管醫生奧茲非常推薦腹式呼吸,因為鼻子是產生一氧化氮的部位,要充分利用一氧化氮的好處,腹式呼吸不可或缺,鼻呼吸與腹式呼吸還能幫助身體提升最大攝氧能力。

腹式呼吸其實很簡單,就是吸氣的時候腹部慢慢隆起,呼氣的時候腹部慢慢收進,它也叫橫膈膜呼吸法,腹部的一收一張,伴隨的橫隔膜的上升和下降。

跑步很放鬆的人,其呼吸方式一般是腹式呼吸,他們都是呼吸緩慢、柔和、平靜、有規律且悄無聲息。

要達到這種呼吸狀態,要經過長期的刻意練習,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讓身心鬆弛下來,避免嘆息、喘粗氣及嘴呼吸,逐漸習慣緩慢、平靜、放鬆的鼻呼吸。

這本來就是應該屬於我們的自然呼吸,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感到內心更加平和,身體更有活力,晚上也能睡得更好。

總之,腹式呼吸不僅能全面改善健康狀況,而且可以提高運動狀態。

在日常訓練中,多進行以上這些呼吸優化練習,你會越跑越快,而且不容易疲勞和受傷。

不僅是跑步,其他運動都可行,優化你的呼吸方式,不但提高了你的最大攝氧量,更主要的是,提高了你的運動經濟性,也就是用更小的成本,換取更大的效能和運動表現。

銳雀體育

相關焦點

  • 聽說:價格昂貴的鞋子會讓你跑得更快
    我們問他,你幹嘛買這麼貴的跑鞋?同事說:「聽說貴的鞋可以跑得更快。」我當時很震驚啊,這樣詭異的謠言竟然還有人信,很神奇啊···我特意網上查了一下,原來有很多出入跑圈的小夥伴在選跑鞋時,都犯過這個錯誤,他們認為貴的就好,而且貴的跑鞋可以跑得更快。
  • 48V的電動車加一塊12V的電池,能否跑得更快更遠?老師傅告訴你!
    近日,有電動車用戶問我這樣一個問題:48V的電動車加一塊12V的電池,能否跑得更快更遠?其實,從理論來說,電動車是可以跑得更快更遠,但從實際來看,其實根本不可行,原因主要有5點。1、新電池與原電池組很難匹配,容易出現問題首先大家需要知道的一點是,要想給48V的電動車增加一塊電池,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新電池不僅要和原電池組匹配,而且充放電性能也要接近。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其很難找到一塊這樣的電池。
  • 同樣配速別人跑得輕鬆你卻跑不動?抗乳酸跑,讓你跑得又快又遠
    大家好,這裡是跑步時光機,本專欄的內容主要是解決在跑步中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比如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裝備?遇到傷病該如何恢復和預防?如何備戰馬拉松?如何提高自己的跑步成績?如何通過跑步瘦身?如何科學地補充營養等等,讓大家能夠科學無傷的跑步,跑得長長久久。
  • 蛇類捕食者對蜥蜴的影響:體溫升高,跑得更快
    研究人員發現,和蛇類捕食者生活在同一區域的蜥蜴更能適應高體溫,在溫度更高時,其移動速度也更快。論文第一作者、Toho博士Shun Ito還證實,蜥蜴後腿長度的差異對其生存率有一定影響。最終,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較高的體溫和形態差異能幫助蜥蜴跑得更快,避免蛇的攻擊。隨著氣候的持續變化,有蛇島嶼上的捕食者-被捕食者動態關係可能會由於蜥蜴體溫的持續上升發生變化。
  • 競爭規則——馬蠅效應:激勵自己,跑得更快
    看到馬蠅被打落了,他兄弟就抱怨說:"哎呀,你為什麼要打掉它,正是那傢伙使馬跑起來的嘛!" 沒有馬蠅叮咬,馬慢慢騰騰,走走停停;有馬蠅叮咬,馬不敢怠慢,跑得飛快。這就是馬蠅效應。馬蠅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個人只有被叮著咬著,他才不敢鬆懈,才會努力拼搏,不斷進步。 馬蠅效應來源於美國前總統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經歷。
  • 「亞洲飛人」蘇炳添:想要跑得更快,健身時肌肉要怎麼練?
    在一次閒聊時,他聽到隊友說:「速度,屬於執著於每個0.01秒的人,我只要每次都比你快0.01秒,我就每次都是贏家。」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蘇炳添,他調整了心態,重新振作起來努力訓練,成績也一點點變得好起來。
  • CF:女角色真的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老玩家一語揭開真相
    如果你隨機問一位玩家為何偏愛女角色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跟你解釋道:「那是因為女角色跑得更快,跳的更高」。事實真的如此嗎?就此,小編特意詢問了一些CF多年的老玩家,他們給出的一些解答讓小編瞬間「醍醐灌頂」。
  • 唱歌技巧:教你一個兩全其美的技巧,教你如何用跑步鍛鍊唱歌呼吸!
    大家都知道跑步這項運動可以減肥塑身強身健體,那麼你知道嗎?其實跑步也對唱歌中的氣息訓練有著諸多益處的好處。 首先,我們要了解跑步是有氧運動的一種,那麼有氧運動主要可以提高肺活量,雖然肺活量低的人不代表氣息能力弱,但同等水平的條件下,肺活量越高的人氣息能力就越強。
  • 馬蠅效應:「背點壓力,你會跑得更快。」
    對於馬兒來說,引起高速運動反應的核心便是「如何解決疼痛感」。你看到別人不停的奮鬥,自己就會莫名的感覺焦慮,這時就會保持旺盛的勢頭,加速前進,讓自己強大起來。1.有壓力你會跑得更快。就這樣持續了兩天,每天做到深夜11點,終於把這件事情完成了,最後領導回來,小陳把這個發給上級,上級問:「這個是你找外援做的嗎」?小陳回答道:外援的朋友也在出差,沒有時間,我就找的身邊的朋友指導,然後一步一步完成的。
  • 跑得更快的電動車,吉祥豹啟動新形象、新動力,贏戰新未來!-全球...
    吉祥豹董事長陳寶國先生為了迎接更具挑戰性的2021年,吉祥豹歷時一年多的革新探索,成功完成了勁速系列產品開發,並確立全新產品定位——「跑得更快的電動車」,與此同時,在渠道終端建設和服務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向品牌商
  • 元氣騎士:這4把武器,能讓你跑得更快,刷新通關記錄不再是做夢
    下面遊戲日報小輝,就來推薦四把能讓玩家加速的武器,讓你跑得更快。登山杖登山杖本身就是加移速的武器,不耗藍也沒有任何攻擊力,對於移速的加成比較穩定。刺劍很多玩家都不知道,刺劍可以增加移速。這個機制需要特定的手法去觸發,並且刺劍作為一個白武,因為屬性並不出眾,玩家使用得非常少。
  • 早知道這10個跑步忠告,才能跑得健康、長久、無傷
    不管是腳後跟還是前腳掌著地,最重要的是在落地後迅速滾動到全腳掌著地,這樣才能最有效地緩衝地面反作用力,從而減少傷病。雖然沒有最正確的跑姿,但是你可以向理想的跑姿靠攏。何為理想跑姿?可以看看這篇文章:《跑姿越理想,跑步越輕鬆》04想要跑得長久,一定要進行力量訓練許多跑步損傷,尤其是膝蓋和臀部部位的損傷,主要還是由於肌肉力量不足或者受力不均衡導致的。因此力量訓練顯得尤為重要。並不是說肌肉練強了你就會跑得更快,跑者練肌肉是為了能夠更好地來保護關節,其次能夠有足夠的力量來源。
  • 呼吸方法不對竟然會變醜?這種呼吸出來的「痛」你有嗎?
    呼吸方法不對竟然會變醜?這種呼吸出來的「痛」你有嗎?今天《X診所》請來了郭偉醫生為我們講解口呼吸會帶來哪些危害?如何辨別自己是否會口呼吸?遇到這類問題,又應當如何矯正?
  • 你可知道好的純棉文化衫會呼吸嗎?
    都說純棉面料親膚、柔軟,但是定做的純棉文化衫真的會呼吸嗎?會呼吸的純棉文化衫要怎麼看?今天小編就教你一些小技巧以及給你推薦幾款真正會呼吸的純棉質地的文化衫~一、純棉文化衫的優點純棉材質的文化衫的優點非常多。
  • 13位頂級運動員亮相最新廣告,科比率領ZOOM速跑戰團帶你挑戰更快!
    經常跑步的人都會知道提高速度並不容易。雪莉-安·弗雷澤-普萊斯(Shelly-Ann Fraser-Pryce)女子百米奧運冠軍——田徑我們歡迎所有的運動愛好者通過 Nike+ Run Club 與 Nike+ Training Club 的「找到你的快」挑戰來提升自己的速度。8 月 30 日時,你將做好準備,與來自全球的極速精英一同在北京田徑世錦賽上競技,跑出自己最快的一英裡。「耐克品牌一直致力於為運動員服務。雖然每個運動員都想變得更快,但並非每人都知道如何變得更快。」
  • 你不知道的馬拉松跑法,這樣跑好輕鬆啊!
    就是前面跑得輕鬆有力,後面就越跑越累,越沒力氣,上氣不接下氣,甚至只能中斷比賽了。這樣的情況很常見,主要問題就在於力氣。前面剛開始跑,感覺渾身有勁,於是就一個勁兒地想往前跑,肌肉就會過度用力,體力很快就會耗盡,呼吸就會變得不順暢,很快也就跑不動了。所以跑馬拉松,一開始就不能用力過猛。那應該如何跑呢?這裡推薦一種跑法:原生速度跑,這是出自於《骨骼跑步法》一書。
  • 職場經‖讓自己跑得更快‖「馬蠅效應」
    馬蠅效應:馬蠅效應源於美國前總統林肯的故事,意思是一匹馬沒有馬蠅叮咬,馬就會慢慢騰騰,走走停停;有馬蠅叮咬,馬不敢怠慢,跑得飛快。這就是著名的「馬蠅效應」。
  • 霸王龍腿長是為了跑得更快?新研究稱是為了節省體力
    研究發現,腿長並不是為了讓霸王龍等巨型食肉恐龍跑得更快,而是為了節省體力。腿長有利於奔跑或步行。科學家們已經知道的是,較大的體型會限制速度,研究表明,腿較長的大型恐龍並不比短肢恐龍跑得快,但它們的行動更有效率。通過計算每隻恐龍在以步行速度移動時消耗的能量,研究人員發現,在體型最大的恐龍中,腿長的恐龍步行時消耗的能量更少。
  • 閃電俠和超人誰更快呢,看看比賽結果你就知道了
    誰是DC宇宙中跑得最快的人呢?小夥伴們一定會說是閃電俠,但我們的超人就不服氣了,因為超人不止移動速度非常快,而且他還是正義聯盟的主要戰鬥力。那麼閃電俠和超人到底誰更快一些呢?我們來看一看他們的「比賽」吧!
  • 30個跑步小技巧,讓你跑得更快,跑得更長久!
    4、變化是生活的調味品 無論您的比賽目標如何,速耐結合的訓練都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從長距離跑步和速度訓練到慢速恢復跑步。安排像您的跑步周這樣的交叉訓練周;與每天進行相同的中等強度的跑步鍛鍊相比,交叉訓練可以幫助您更快地度過傷病期。 11、去陌生的地方 當您覺得乏味時,開車去其他地方跑。帶上您的狗,叫上跑友。這可以重新啟動您對跑步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