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坎坷的官場中,寫下一首詩,說出了多少中年男人的辛酸

2020-12-14 每天讀詩詞

到蘇軾的名字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他作為我國宋朝最為出名的一位文學家、思想家,在各方面都有著非常傑出的造詣,而且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經典佳作,是最受大家喜愛的幾位古代詩人、詞人之一。尤其是他的詩與詞,毫不誇張的說,更是引領了當時的時代,歐陽修對他欣賞有加,後期更是成為了文壇當之無愧的領袖。

不過他雖然在文學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然而他自己的人生之路卻是極為的崎嶇坎坷。在公元1069年,王安石開始發動改革變法,他是當時的反對派之一,不僅如此,他還寫了一首詩,用於委婉的表達對於變法的態度,然而就是因為這樣一首詩,結果卻令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後來他雖然僥倖留得一條性命,但是人生卻開始逆轉,他不再受到重用,被貶到偏遠的地方,然而也正是由於他的這種經歷,反而使得他對於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這也使得他後期所創作出的作品,都蘊含著極為深刻的哲理。而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首詩,雖然這首詩並不如其他作品那般出名,但是若仔細品讀,一定會對人生有所領悟。

《新城道中二首.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轡聽溪聲。

散材畏見搜林斧,疲馬思聞卷旆鉦。

細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

人間岐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

這首詩是他所創作的七言律詩組詩中的第2首,這兩首詩創作於他前去新城的途中,主要是對春天景色的描寫。第1首詩主要寫景並描繪了他當時快樂的心情,而這首詩則是注重於抒情,在情中含有景色,並透露出他對自然的熱愛以及歸隱之心。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中,他講述自己行走在這十分漫長崎嶇的山路之中,不禁想到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在人生路上有泥濘有崎嶇,可是也有柳暗花明,雨過天晴不知覺間,他放慢了手中的韁繩,任由身下的馬兒在這西邊慢慢的前進著,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而在這首詩的第三、四句當中,他則是想到了自己在朝廷,在官場中所發生的那些事情。「散材」「疲馬」其實說的都是他自身的狀況,因為當時朝廷的新舊黨爭端不斷,他在漩渦當中沒有辦法立足,這才請求調任至地方為官的。在這裡他將自己比做那無用的木材,可是即便調任在外,他也時刻擔心會迎來橫禍,可想而知,這都會讓他對此而感到厭倦,就如同那疲憊的戰馬一般感到疲憊不堪。

然而現在的生活卻讓他感到非常放鬆,這在這首詩的五、六兩句詩文中就可以看出來,他現在非常滿意這種愜意的生活,他一邊瀏覽著山水風光,一邊感受著現如今生活的美好。前幾日的春雨為茶農帶去了喜悅,畢竟只要有了雨水,茶的長勢一定很好,而在這深山之中,我也有著一位清官好友,這不已經足夠了嗎?

而在這首詩的最後兩句中,詩人寫道,在這人世間歧路有多少其實也不需要去想,只要去問一下那在田地裡辛勤耕種的農民,那麼就什麼都知道了。在這兩句中,他引用了論語中孔子的典故,其實也是在暗指自己已經有了歸隱之心。

相關焦點

  •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園1082年)九月,也就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的第三年,一天夜裡,蘇軾跟朋友在東坡田中飲酒。酒宴散後,蘇軾深夜孤身回到居處雪堂,結果吃了閉門羹。
  • 蘇軾夜晚醉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辛酸,成千古名篇
    經過蘇軾的努力,原本的荒地,最後變成了一塊寶地,他給這塊地起名為"東坡",從而有了"東坡居士"這個稱號,世人習慣稱他為蘇東坡。在黃州的四年裡,可以說是蘇軾生命的重要轉折點。從感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到參悟"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 蘇東坡的拿手好菜「東坡肉」怎麼做才好吃?他留了一首詩告訴你
    因為生活條件不好,蘇東坡開始自己種地,第二年收成還不錯。蘇東坡就請了一些當地的朋友來家裡吃飯,同時因為當地豬肉便宜的特點,他讓鄰居來燒黃州紅燒肉宴請來赴宴的朋友。客人吃完之後和蘇東坡說出了自己的評價:這個肉燒得很不錯,但是就是太膩了。
  • 蘇軾夜晚醉酒寫下一首詩,一直流傳,說出了很多男人心聲
    說到蘇軾,我想都學過他的詩詞,蘇軾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的坎坷,元豐三年的時候,因為烏臺詩案,蘇軾被貶到了黃州,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為了家人的生計,蘇軾便開始耕作,但是並沒有因為生活的落魄一蹶不振,而是表現出超人的豁達精神。
  • 蘇軾「洞房」時寫下的一首詩,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而他的詩其實也是一絕,「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寥寥數語便將西湖的美景寫到了極致;「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短短兩句便揭示了最深刻的人生哲理。1075年,38歲的蘇東坡在夢中見到了亡故十年的妻子王弗,想起兩人過去的點點滴滴,一代文豪不禁落淚。
  • 李清照很大膽的一首詩,短短幾字霸氣沖天,令多少男人無地自容
    這首豪放的詩,便是李清照一首著名的詠項羽的詩《夏日絕句》,這首詩在歷代詠項羽作品中也是很有名的。在這首詩中,李清照一掃陰霾的婉約之氣,字裡行間中充滿了豪放英氣,很多男子都沒有這樣的氣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 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出生死哲學
    蘇東坡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風雨,我行我素,遇事泰然處之,他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要問人生的價值何在?
  •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詩」,卻成千古絕唱,讀完讓人臉紅
    "要嫁,就嫁蘇軾這樣的男人!"曾經有位喜愛文學的姑娘這樣說,話說這蘇軾真的是一個浪漫的男人,他不僅在古代收穫一大批女孩子的芳心,在現代也有喜愛文學的姑娘。他一生鍾愛過三位女子:王弗、王閏之、王朝雲。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詩",卻成千古絕唱,讀完讓人臉紅其實蘇軾寫給王弗的不止這首詞,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連用4名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流傳千古,讀完讓人不禁臉紅。
  •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蘇東坡給世人留下了狂放不羈、豁達樂觀的印象。那是對生活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寬恕,事實上,蘇東坡一生經歷了許多磨難,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蘇軾也是一位非常浪漫的詩人。
  • 農曆四月十一蘇東坡寫下這首詩,豁達之人才配當吃貨
    從今天開始,本號將每天介紹一首詩,這些詩是詩人在歷史上的今天(農曆)寫的。有興趣的朋友請關注本號,一起體味古人的情懷。北宋紹聖年間,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蘇東坡被一貶再貶,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住在惠州。紹聖二年(1095年)的今天,60歲的蘇東坡第一次品嘗到荔枝這種水果,作為吃貨的他立即被荔枝的美味折服,寫下了《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這首詩:南村諸楊北村盧,白華青葉冬不枯。垂黃綴紫煙雨裡,特與荔子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雲山得伴松檜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人生短暫,四處奔忙,或為了生計或為了事業,東奔西走,聚散匆匆。這到底像什麼呢?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職為澠池縣的主簿,但因為考中進士並未到任,心中留有遺憾。
  • 蘇軾結婚當天,寫下一首洞房詩,卻不料成了千古絕唱!讀完真肉麻
    如果要評選中國歷史上最可愛的文人,恐怕也不是李白,儘管李白也很惹人喜歡,也得到了後世士大夫們的廣泛喜愛,但要說到雅俗共賞,士大夫和平民都喜愛的恐怕就不行了,能夠做到這些的,恐怕唯有那個苦中能夠作樂且風趣幽默的蘇東坡了。
  •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花燭」詩,卻成了千古絕唱,真肉麻
    整首詞雖然蘇東坡用的前人詩句,但是每一句連貫起來,都可以符合詩詞韻律。但也有後人讀者表示,蘇東坡這是變著法的「耍流氓」,羅帳細垂銀燭背,的確,這是新婚之夜的場景,蘇東坡絲毫沒有顧忌,還真是讓人肉麻不已。
  • 蘇東坡搓澡時寫下一首詞,表面讀來令人捧腹,背後卻蘊含深意
    宴會上的親朋好友對張先這首詩讚不絕口,蘇東坡卻理了理衣袖,慢慢悠悠地也做了一首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高!實在是高!而蘇東坡也因為這兩句的絕妙調侃被後人稱為最牛段子手,讓人佩服!被搓澡師傅搓疼了,也要寫首詞"紀念"一下還有一首詩,明明寫的是大俗之事——搓澡,卻被蘇東坡寫得大有禪意:《如夢令·唐莊宗制》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
  • 李清照在逃亡途中,憤怒之餘寫下一首詩,氣勢和意境蓋過蘇東坡
    宋詞作為古代文化中的瑰寶,千百年來經久不衰,深得世人喜愛,隨口就能吟誦出幾句,對著名詞人也如數家珍。從風格看,宋詞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詞作,一般都充滿豪情壯志,意境也非同凡響,讓人讀後有種盪氣迴腸之感。比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辛棄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 杜甫52歲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流傳千年,小學生必背
    說起杜甫,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憂國憂民,杜甫的詩歌中總是充滿著憂愁和坎坷。當然,也有為數不多的比較輕快的詩句,比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但是今天安久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小詩,是杜甫心情非常好的時候寫下的。這首詩很短,但是非常經典,小學生都會背。
  • 蘇軾一生顛沛流離,去世前兩天寫下最後一首詩,死得安穩平靜
    根據一個說法,他曾寫了兩行詩,描寫在春風中酣美的午睡,一邊聽房後寺院的鐘聲。奸臣章惇看到那兩句詩,他說:「噢!原來蘇東坡過得蠻舒服!」於是頒發了新貶謫的命令。蘇軾的屢次貶謫皆因手癢愛寫詩詞。妻子、弟弟都勸過他,但他忍不住。
  • 詩人出門納涼寫下一首詩,只有28個字,極富意趣,令人過目難忘
    不過生活在古代的人們就沒那麼幸運了,不過他們總是能找到各種各樣的辦法,或像李白「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或像白居易「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或「沈李浮瓜冰雪涼」,或棲於樹蔭下,或倚靠水旁,依靠自然的力量和自身的定力,也能過一個舒適清涼的夏天。「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也曾寫下過一首清新脫俗的避暑納涼詩。
  • 蘇東坡的官場之路,一再被貶,文豪最終結局為何如此相似?
    我們所知道的一些文人巨匠在當時他們所處的那個朝代中最為著名的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少的政績,反而是仕途並沒有發展的很好,似乎一些我們熟知的文人,當時都很難在官場中混得一個好位置,這究竟是因為他們本身的性格特點,還是因為他們真的不適合在朝廷之中做事呢?
  • 西湖的美景,蘇東坡來比喻
    《飲湖上初晴後雨》蘇東坡。蘇東坡曾在杭州做過官,也在此寫下不少詩文,《飲湖上初晴後雨》是他在杭州為官時寫下的一首小詩。這是一首最出名的讚美西湖風景的小詩。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僅僅二十八個字,但是在描繪西湖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