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黃藥師」之稱!

2020-12-25 萌貨說文史

昌邑市屬於濰坊市下轄的縣級市,位於山東半島西北部,被譽為中國絲綢之鄉、華僑之鄉和中國溴·鹽之鄉。

這裡的綠博園位於昌邑市區中部,濰河東岸,佔地2000多畝。處處彰顯著「以水為脈、以古為骨、以綠為衣、以文為蘊、以人為本」的無限魅力,是「水、綠、古」完美結合的典範。 將中國北方古建風格和古建藝術、國內外景觀樹珍品和優質苗木、花卉皆攬懷中,把濰水文化、青銅文化、絲綢文化、華僑文化和武狀元文化融入其身。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黃福:

黃福,字如錫,號後樂,中書省益都路濰州昌邑縣(今山東省昌邑縣)人。明朝名臣。

黃福在明太祖時以太學生出任項城、清源主簿。後遷為金吾前衛經歷,以言政受賞識,被擢升為工部右侍郎。明成祖時任工部尚書。安南屬明時期,黃福任首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在安南十九年,威惠兼行。離任時,百姓號泣送別。他立朝四十餘年,在兩京任尚書三十九年,督漕運、議兵屯,老成忠直,剛正廉潔,史稱其「操節之正,始終一致」。晚年官至南京守備參贊機務、少保兼戶部尚書。

李士楨:

李士楨,字毅可,本姓姜,山東省昌邑市奎聚街辦東隅村人。歷仕至浙江布政使、江西巡撫、廣東巡撫。

李士楨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出生於今昌邑城中姜家大灣北埃,幼治經業,「族人皆以遠大期之」。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軍第二次攻入河南、山東等地,昌邑失陷,史稱「壬午兵燹(xiǎn)」。在此次兵燹中,23歲的李士楨被清軍擄去。第二年初,清軍班師,李士楨隨軍來到遼東,被正白旗佐領李西泉認為義子,遂由姜氏改姓李氏。李士楨雖一生仕宦在外,但始終未曾忘記自己是姜氏家族的成員。他一生為官,勤政廉潔,受百姓愛戴,為姜氏家族贏得了聲譽,同時也為族人樹立了行為典範。李士楨用自己的聲譽與行動,親睦宗族,促進了姜氏家族的團結與發展。

張志棟:

張志棟,字敬修,別字青樵,清朝昌邑市奎聚街辦南隅村人。仕至福建、浙江、江西巡撫,遷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張志棟處理朝政,勇于堅持己見,不畏權貴,他因保舉人才之事,觸犯同僚利益,被奸臣所參,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被革職,改授督修永河。他勤於工事,日夜勞作,終於積勞成疾,於次年六月卒於修河工地,享年66歲。歸葬於昌邑城西南二十裡豹埠營鳳凰埠。

陳幹:

陳幹,字明侯,山東省昌邑市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4年入湖北陸軍學堂,1905年赴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不久受孫中山派遣,回到東北開展反清革命。1907年回到昌邑,宣傳革命。1908年與商震、景定成等人赴青島,創辦新式學堂震旦公學,並注意把革命思想傳播到校外群眾中,發展革命組織,為武裝起義做準備。同年,陳幹與劉冠三、於洪起等人發起成立山東保礦會,反對德國侵佔山東礦權,力爭民族權益。此後,陳幹為革命事業奔波於日本和中國東北。在長春組織山東同鄉會,為革命積蓄力量。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陳幹認為山東革命應集中力量由津浦鐵路北伐策取濟南,便至南京,獲得支持。1912年被黃興任命為山東民軍統領,一路攻打清軍,光復徐州。1913年任陸軍部諮議,晉升為陸軍中將。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佔青島時,奉命赴膠東調查民間損失。1916年任山東省政務廳廳長。1921年任廣東非常大總統諮議。1922年被各界推舉為中日談判代表,為收回青島進行艱苦的談判鬥爭。後任魯案協定善後委員會委員、膠澳商埠督辦公署顧問。1923年奉命辦理接收威海事宜。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議。1927年8月18日在南京被桂系軍閥殺害,終年46歲。生平著有《倥傯集》、《歐戰拾遺》、《魯案》、《威案》等。1986年經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批准,由國家撥專款重新修建了位於昌邑市龍池鎮的陳幹先生墓園。

張智忠:

張智忠,中共昌邑縣委第一任書記,革命烈士,昌邑縣東冢鄉集東村人。

1939年7月,他不幸被捕,押在昌城監獄。敵人使用了種種酷刑,他被折磨得死去活來,卻始終嚴守黨的機密 。1939年9月,敵人為了「放長線釣大魚」,將他秘密押往濰縣,安排在被特務嚴密監視的城裡南寺廟維新小學當教員。在維新小學,他秘密團結窮苦校工學生,發展黨員,開展革命活動。他千方百計與地下黨組織接頭聯繫,終於成功。1940年9月,按照上級黨組織指示,他從濰縣城內購到了一架石印機,安全轉運到解放區。 1941年2月,他要求回家探母,日本特務企圖順藤摸瓜,準其探家,暗派7個便衣特務秘密跟蹤,並與駐東冢的特務隊聯合監視。然而他機智地通過內線與黨組織取得聯繫。經過巧妙安排,在回濰途中,以被「縣大隊」劫走的假象,逃出了虎口。他脫險後即去膠東,先後擔任西海各救會民訓、文協主任等職。同年11月,在反掃蕩鬥爭中不幸再次被捕。在敵人的刑場上,他表現了崇高的革命氣節。他被綁在招遠城北十裡堡附近一根電線桿上,一面痛罵敵人,一面高呼「共產黨萬歲」。殘忍的敵人割去了他的舌頭,又向他全身猛刺幾刀,他英勇犧牲。

齊安聚:

齊安聚,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副司令員,山東昌邑縣雙臺鄉東永安村人。

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先後參加過大小戰役、戰鬥數百次。主要有:1947年的萊蕪戰役、魯西南沙土集攻堅戰、土山集攻堅戰、河南許昌雉杞阻擊戰,1948年的洛陽戰役園門口阻擊戰、開封戰役攻堅戰、淮海戰役蘆樓、三裡架、崔莊、劉集攻堅戰,1949年的解放上海戰役,1950年抗美援朝中的第二、四、五次戰役及平康準阻擊戰。在戰鬥中,機智勇敢,指揮有方,多次立有戰功。1955年授大校軍銜,曾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長期的戎馬生活,使他積勞成疾,於1963年4月在北京病逝。遺體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黃元御:

黃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載,號研農,別號玉楸子。昌邑市黃家辛戈村人,清代著名醫學家;尊經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醫,乾隆皇帝親書「妙悟岐黃」褒獎其學識,親書「仁道藥濟」概括其一生。他繼承和發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國醫學理論,對後世醫家影響深遠,被譽為「黃藥師」、「一代宗師」,清軍四川軍醫館——久真堂的祖師爺。

當然,昌邑還有很多歷史名人,你還知道哪些昌邑歷史名人呢?

相關焦點

  • 武威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毒士之稱!
    武威,簡稱「雍涼」,古稱涼州、雍州、姑臧,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這裡歷史悠久,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徵河西,擊敗匈奴,為彰顯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命名武威,自漢武帝開闢河西四郡,歷代王朝都曾在這裡設郡置府。
  • 應城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百戰將軍」之稱!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蔣作賓:蔣作賓,字雨巖,湖北應城人。著名的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外交官。1902年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學堂。1905年官費留學日本東京成城學校,加入同盟會。1907年畢業回國任保定速成學校教習。1909年調任陸軍部軍衡司科長、旋升司長。
  • 泉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江南第一清官」、「青天」之稱!
    這裡有「泉南佛國」、「閩南蓬萊」之名,一些宗教既在泉州建造了大量宗教活動場所,還造就了許多著名的宗教人士和專家學者,不少高僧、高道受到朝廷的榮譽封號,許多著作成為珍貴的宗教典籍。同時,又留有大量勝跡、文物,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和珍貴的學術研究資料。這裡不僅歷史文化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
  • 北京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明朝最後一位內閣首輔!
    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康熙為之題匾「圓眀園」,「圓眀」為雍正法號。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帝王,除了帝王,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天長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皖東地區唯一的狀元!
    這裡的釜山臥龍公園位於天長市西大門釜山鎮,主要景點有晃仙橋、釣魚臺、亮節園、龍隱寺以及「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龍王井等。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朱壽昌:朱壽昌,字康叔,宋揚州天長(今安徽天長)人。
  • 晉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北地三才子」之一!
    這裡的晉州鴨梨除了栽培歷史悠久、梨果面積較大外,梨果品質也堪稱一絕,果實呈倒卵圓形,因其果梗部狀似鴨頭而得名。其質量優良,色澤金黃,皮質如玉,果肉細膩,酸甜可口,清香多汁,素有「落地酥碎,嚼後無渣」之美譽,具有清肺、化痰、潤燥、利便之功效,對咳喘病、高血壓等病症有輔助治療作用,享有盛名,號稱「三大果霸」之一。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深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深州史上連中三元第一人!
    深州市,有著武術之鄉之稱,是河北省衡水市下轄縣級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西北部。這裡的興隆寺是千年古剎,歷史傳說眾多,於2012年,常濟法師開始千年古剎興隆寺的恢復重建工作,現主體觀音殿等工程已經建造好,該寺已經成為華北地區最具有個性的佛教禪院之一。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天水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名!
    天水,甘肅省下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曾名上邽、成紀、秦州,據傳是伏羲和女媧誕生地,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裡」之稱。這裡的麥積山石窟始建於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 懷化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十大大將之首!
    懷化市,別稱「鶴城」,古稱「鶴州」、「五溪」,湖南省地級市,位於湖南省西部偏南,處於武陵山脈和雪峰山脈之間。這裡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自古以來就有著「黔滇門戶」、「全楚咽喉」之稱,是中國中東部地區通往大西南的「橋頭堡」。
  • 丹江口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陳世美的歷史原型!
    丹江口市,古稱武當、均州,是湖北省轄縣級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遊,由十堰代管。這裡的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這裡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一位浪漫主義者的...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名人也愛玩模型,最後一位絕對高端玩家
    無論是車模還是高達模型除了普通人喜歡外還有很多名人也喜歡,他們都是誰呢?接下來為大家盤點一下喜歡模型的名人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他們都喜歡什麼模型。第一位是在玩拼裝高達的孔令輝,大家都知道他玩撞球很厲害,沒想到也喜歡玩模型。
  • 太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明四家」之一!
    這裡的沙溪古鎮位於太倉市中部,是一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沙溪古鎮區內保存著明清臨水建築和漫長的古街,古老的小巷,古樸的古橋及歷史文化名人故居。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徐上瀛:徐上瀛,別名青山,號石泛山人,江蘇婁東(太倉)人。明末著名琴家。虞山琴派代表人物。
  • 鄒平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明朝第一位有徽號的皇后!
    始建於南北朝時期,距今有1500年的歷史,是一個叫莊嚴的法師創建的,當時名為龍臺寺。唐中宗時寺僧仁萬重建寺院,寺院落成之日,洽東山有一泉湧出,中宗賜名「醴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自古就有「品重醴泉」之說。北宋文學家範仲淹曾在繼父友人的引薦下在此讀書。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夜嗨昌邑:璀璨之夜•錦繡昌邑
    夜嗨昌邑:璀璨之夜•錦繡昌邑 2020-09-23 15:36:49   來源:中國山東網
  • 邯鄲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楊氏太極拳的創始人!
    這裡的銅雀臺位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後營建鄴都,修建了銅雀、金虎、冰井三臺,即史書中之「鄴三臺」,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歷代名人題詠甚多而名。這裡的叢臺是邯鄲市的象徵,又名武靈叢臺,為中國百家名園之一,相傳始建於戰國趙武靈王趙雍時期,是趙王檢閱軍隊與觀賞歌舞之地,古稱"武靈叢臺"。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重慶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愛國民族女英雄!
    其學術思想和文學創作,別開生面,卓然成家,《易》學成就更是獨樹一幟,時稱「絕學」,「孔子以來未曾有」,對後世影響至深,研究者遍及海內外。劉伯承:劉伯承,原名劉明昭,曾用名劉伯堅,重慶市開州人。毛澤東評他是「中國近代史上萬萬不可忘記的人」;蔣介石稱他「作孚兄」、「民族英雄」;馮玉祥誇他是「最愛國的,也是最有作為的人」。 巴蔓子:巴蔓子為古巴國忠州(今重慶市忠縣)人,是東周末期(約戰國中期)的巴國將軍。
  • 賀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史上唯一的瑤族皇太后!
    這裡的姑婆山具有峰高谷深、山勢雄偉、森林繁茂、動植物資源豐富、瀑飛溪潺、環境幽雅等特點,集「雄、奇、秀、幽」於一體,兼有山水型、城郊型公園之特點。其如詩如畫的山水田園景色更是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遊客,還成為香港著名電視劇《茶是故鄉濃》、《酒是故鄉醇》及電視劇《圍屋裡的女人》等影視片的外景拍攝地。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模玩控:名人也愛玩模型,最後一位絕對高端玩家
    無論是車模還是高達模型除了普通人喜歡外還有很多名人也喜歡,他們都是誰呢?接下來為大家盤點一下喜歡模型的名人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他們都喜歡什麼模型。
  • 冷水江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第一位女兵作家!
    相傳明萬曆年間,新化縣城郊有一對年青男女,男的叫波兒,與財主女兒月香相愛。月香父親嫌波兒是貧苦漁民,不同意女兒婚事,兩人遂私奔至神仙洞,結成夫妻,生一兒一女。13年後,新化遭逢大旱,三月無雨,月香父親與地方鄉紳隨知縣往神仙洞求雨,巧遇失蹤13年的女兒月香。月香父親覺得女兒與人「淫奔」有辱門庭,遂遷怒于波兒,當即向知縣狀告波兒「拐帶」人口,要求嚴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