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讓你看懂你戴的頭盔是哪種認證標準,處於什麼樣的安全等級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個頭盔究竟是好是壞,達到什麼條件才是一個合格的摩託車頭盔,口說無憑,各個國家,乃至各個不同的組織都有自己的標準,所謂的標準,就是規定了頭盔殼體能承受多大的衝擊、鏡片的視野範圍、扣帶的拉力等等各方面的數據測試等級。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且權威性的標準有以下7個:

1

中國GB標準

即日常我們口中所說的3C認證,中國摩託車頭盔標準要從1989年說起,89年是第一版,98年第二版,2010年第三版,也就是GB811-2010摩託車乘員頭盔標準一直沿用至今。國標參考了ECE、JIS、中國臺灣CNS標準。國標裡明確規定,A類頭盔(即全盔和四分之三盔)應不大於1.6KG,B類盔(即半盔)應不大於1.0KG,這點對於很多國外品牌頭盔是一道坎。如果嚴格按照國標來,各方面不會差。

2

DOT

DOT,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美國交通運輸部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制定的標準,DOT一般分為A、B、C三級,其中C級標準最低,僅達到了美國運輸部(DOT)規定的最低性能條件。

DOT標準裡,比較特別的是其穿透測試(penetration test),即尖銳物體刺穿頭盔的測試,正經認證DOT頭盔,一般比較厚實,還有頭盔表面突出物不能超過5mm,帶耳朵的異形頭盔肯定過不了。

DOT標準證書是由美國交通局頒發的,若在市場上抽檢到頭盔不合格即進行整體召回。

3

ECE

ECE,Economic Commission of Europe,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汽車法規,汽車、摩託車等機動車都在其範圍內,其中適用於摩託車頭盔的編號為ECE—R22/05,是歐盟國家的強制性標準。

目前ECE是所有標準裡最全面的, 也是管控最嚴格的的標準。整整78頁的內容,連標籤尺寸都有詳細的規定。標準集合了突出物和防摩擦檢測;佩戴裝置強度檢測;視野檢測;保護區檢測;鏡片檢測;衝擊吸收檢測等6大檢測項目。

質量管控方面分為批量控制和連續控制,批量控制是指首批生產的3200頂頭盔隨機抽出全盔60頂或半盔50頂到檢測中心進行檢驗;連續控制是指每生產3200頂就需要對頭盔進行抽出5頂頭盔進行檢驗和數據記錄。據這個標準測試的設備有很多,大廠才會有。

4

SNELL

SNELL是Snell紀念基金會(Snell Memorial Foundation),它是美國一個致力於頭盔安全標準的研究、教育、測試和研發的非營利性組織。

在1956年,William pete Snell的賽車手在一次比賽中頭部受到重創而死亡。

為了紀念他,他的親屬、朋友和一些科學家和賽車手等在1957年成立了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非營利性質的紀念基金會。

它在行業內有一定影響,至少每五年根據新的研究結果和現有技術更新一次標準,今年是更新標準的大年,國內摩友期待已久,通常也願意花大價錢求購SNELL認證款頭盔。

SNELL認證最大的特點是對不同用途的頭盔,都提供了不同的測試標準。通過Snell認證的頭盔可以在賽道上佩戴。

5

SG 、JIS 、MFJ

三個放一起是因為都是日本國內標準。SG,即「Safety Goods」的縮寫,是由日本消費品安全協會ConsumerProduct Safety Association,簡稱CPSA,制定的自願性的產品安全保證標誌。

JIS,即「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日本工業標準的簡稱,日本國家級標準中最重要、最權威的標準。由日本工業標準調查會(JISC)制定。

大部分知道JIS,一些人知道SG,極少數人知道MFJ。

MFJ,即為「Motorcycle Federation of Japan」,成立於1961年,是日本負責處理摩託賽車的法人單位(類似於國內汽車協會摩託車分會),這個組織除了處理賽事規章、組織開展國內摩託賽事,要參加日本國內的正規的摩託車比賽,必須穿戴有MFJ認證的頭盔。

6

SHARP

即為The Safety Helmet Assessment and RatingProgramme,是英國一家隸屬於政府的非盈利組織。

SHARP的衝擊測試是所有標準中最複雜的,它會用7個頭盔進行衝擊測試,其中6個頭盔會進行6米/秒,7米/秒,8米/秒對頭盔的前,左,右,頂,後這5個檢測點進行平砧和鈍錐砧衝擊測試,共測試30次;最後一個頭盔會進行左,右兩點的斜摩擦衝擊測試。

最終得出的衝擊結果通過計算公式來判斷頭盔的星級,5星是最高等級,1星是最低等級。

7

FRHPhe

FRHPhe ,即FIM Racing Homologation ,國際摩託車運動聯合會賽車認證,它為了保證每一位競賽選手的安全,出臺的一套適用於MotoGP賽事的頭盔安全標準,這個標準是目前世界上最難通過的標準,沒有之一。

FIM的衝擊標準規定衝擊速度達到8.2米/秒,且HIC(頭型受傷係數)少於2880,Peak.Acc值少於275。

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是FIM頭盔的認證是通過每一個型號的每一個尺碼獨立檢測的。

我們通過官網可以查詢到所有通過認證的頭盔。

國內常見的頭盔認證標準就是以上7種,每一個標準都能長篇累牘,標準間的差異下篇再述。

戴過的頭盔多了,會對這些標準有自己的理解,從而有個排位。

看到這裡是不是 對 頭 盔有更深的了解了呢?

戴上頭盔騎行,做一名尊貴的騎士!

相關焦點

  • 「一盔一帶」助推頭盔緊俏!頭盔分類及安全認證標準知多少?
    最近,公安部交管局下發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啥叫一盔一帶?一盔是頭盔,一帶是安全帶的帶。所以,朋友們,無論晴天雨天,騎電動車、電瓶車還是摩託車,切記要帶上心愛的頭盔。
  • 電動車「安全頭盔」該有個「安全」標準
    處罰動真格了1日8點12分,常州交警驍龍鐵騎隊交警謝凱巡邏途經清涼西路晉陵路路口時,發現一名外賣送餐員未戴頭盔,隨即對其進行罰款20元的處罰。這是常州市開出首單騎乘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處罰。安全隱患仍存在頭盔條例的實施給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上了「緊箍咒」。但何為「安全頭盔」?條例並未明確說明。1日,記者走訪發現,路面上電動自行車騎乘者佩戴頭盔比例漸增,但頭盔質量參差不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沒有統一的電動自行車頭盔標準,有人甚至拿安全帽當頭盔。」一線交警遭遇執法尷尬。
  • 摩託車頭盔安全認證,你的頭盔真的安全嗎,控制右手,安全第一
    除了選車問題以外就是這個騎行裝備,頭盔這種畢竟還是安全裝備,容不得一點馬虎,而車本身大家關注度最高的應該就是頭盔了,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縮小你會選擇的範圍,最終那選出自己心裡的那種頭盔。頭盔也是有專門的機構推出標準來測試頭盔的各項性能,一般會在頭盔後部。常見的ccc認證,還有美國的DOT,歐洲的ece,日本的sg等等,其實我最想說的還是3c認證dot認證。ccc認證應該是大多數人認為最寬鬆的標準,但是實際上的還真就不是,實際上的要求是完全不比ece或者是sg認證低多少。
  • 一圖秒懂安全頭盔怎麼選、怎麼戴
    我們先看看不戴頭盔的事故案例▼▼▼一男子駕駛二輪摩託車行駛至交叉路口失控摔倒由於沒戴安全頭盔頭部受傷一般來說,戴頭盔的傷者基本上都是頭皮外傷,最嚴重的是顱骨骨折,而不戴頭盔,最輕的就是顱骨骨折造成的腦震蕩,嚴重的話會顱內血腫,顱腦損傷,甚至危及生命。不戴頭盔最輕的都是腦震蕩、顱骨骨折細思極恐!什麼樣的頭盔是安全的?
  • 頭盔市場降溫 你買的頭盔有3C認證嗎?
    頭盔市場降溫 你買的頭盔有3C認證嗎?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繼續開展宣傳引導工作。曾經出現了「一盔難求」的情況,現在如何呢?隨後記者詢問了頭盔的價格,電動自行車頭盔根據材質、功能等,價格從50元到150元不等,質量也良莠不齊。多家商戶也表示,目前市場監管人員已經開始對頭盔市場進行專項整治檢查,沒有3C認證的頭盔是不允許售賣的。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能夠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傷亡風險,但記者觀察發現,除了外賣小哥,路上騎電動自行車、摩託車的行人戴頭盔的仍然很少。
  • 你會選擇什麼樣的頭盔?
    如果說份開始的這一行動當時還沒有引起全國的關注,那麼,隨著這一行動在各地的具體落地,全國掀起了「一盔一帶」熱潮。多迪表示,從起,乘坐摩託車,不戴安全帽和不使用安全帶的電動車將被嚴查!以江蘇為例,《江蘇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獲批,這標誌著我國第一部關於電動自行車管理的省級法規。「頭盔」已成為該條例的亮點之一。
  • 許昌人,不戴安全頭盔?真痛……
    一說到安全頭盔,有的人第一反應是 「不戴!不習慣!」 「不戴!髮型會亂!」 「不戴!要露出我精緻的臉龐!」 「不戴!我只騎一條街就到了!麻煩!」
  • 不戴安全頭盔屬違法,這種頭盔千萬不要買……
    自此,不戴安全頭盔屬違法!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及搭載人應當佩戴安全頭盔;網際網路電動自行車租賃企業應當履行企業主體責任,隨車提供安全頭盔,如果違反將分別面臨20元以上50元以下、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不戴頭盔會被!罰!款!
  • 騎電動車要戴頭盔,你買的安全頭盔真的安全嗎?
    從4月1號開始,《揚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騎電動車要戴頭盔,那麼看到大街上,大家戴的五花八門頭盔,首先一個問題,這些安全頭盔真的安全嗎?
  • 南平市民加入「搶」頭盔陣營!究竟挑哪種更安全?
    你知道最近什麼東西超難買嗎?頭!盔!因為一則通知頭盔火了公安部下發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一帶」是指安全帶,「一盔」是指安全頭盔。「天氣熱了,想再買一頂安全頭盔換著戴,沒想到同一家網店購買的同款,價格漲了將近3倍!」在一家房產交易公司上班的職員劉浩最近也因為在網店購買的安全頭盔遲遲不發貨感覺鬧心,「下單5天了,一點動靜也沒有,問客服得到的答覆就是『爆單了,再等等』。」記者打開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網絡電商平臺,頭盔價格明顯上漲,但也沒阻擋消費者的購買熱情。
  • 摩託車頭盔安全標準你都清楚嗎?新政策來了,你買頭盔了嗎?
    『千本御的機車夢想』之摩託安全標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最近公安部通知,全國將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不光摩託以前很少受到關注的電動車也被要求必須帶頭盔了。據統計,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小汽車是導致交通事故死亡最多的車輛,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致死,所以,規範佩戴頭盔可以有效降低死傷率。今天小御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在騎行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性,如果你沒有帶好護具,很容易出事故的。
  • 記者探訪頭盔店:「一盔一帶」施行首日,落價沒?安全嗎?
    4月20日,公安部交管局發布消息,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行動期間,將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行為,助推養成安全習慣。消息一出,頭盔上演了瘋狂的行情,線下門店不見頭盔身影,線上下單不見頭盔發貨,一時間「一盔難求」。
  • 電動車頭盔尚無國家統一的質量標準 建議買、戴頭盔應著重「安全性」
    活動重點為:汽車駕駛人、乘車人未按規定使用安全帶的;摩託車騎乘人員未按規定戴安全頭盔的;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未按規定戴安全頭盔的。  我省對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戴頭盔行為,以糾正、教育為主。比如:通過設立學習教育點,觀看違法事故視頻、學習抄錄交通安全法規、參加志願勸導活動、朋友圈集贊等方式,督促騎乘人員自覺佩戴安全頭盔,讓佩戴安全頭盔成為自覺行為。
  • 頭盔一夜爆火!頭盔種類有哪些?什麼樣的頭盔適合你?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關注到這樣一則新聞:男子花30萬買頭盔,卻收到1800個安全帽。目前,安全部正在全國範圍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活動」,並出臺了相關規定:從2020年6月1日開始,將對騎摩託車、電動車不戴頭盔的人進行處罰。
  • 安全頭盔你戴對了嗎?警花鈞鈞教您如何正確的佩戴安全頭盔
    安全頭盔你戴對了嗎?1、全盔全盔保護了頭部所有位置,包括下巴,是這裡面防護效果最好的頭盔。但在路面上,戴這種頭盔的駕駛員寥寥無幾,一般只有酷酷的騎手才會選擇。這種頭盔因為透氣性能一般,在靜止時全盔內會很悶熱。2、四分之三盔這種頭盔只保護了頭部的四分之三,適合在夏天佩戴,防護性不錯且相對透風。
  • 安全頭盔就是生命頭盔!請「戴」好你的安全!
    然而不戴安全頭盔,遇上事故再帥的髮型,再美的妝容也白搭!頭部是人體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傷害的部位,電動車事故發生時,對駕駛員的衝擊力很強。在電動車交通事故中,不戴頭盔的致死率遠遠高於其他因素。(來自網絡)所以說頭盔對於電動車駕駛人員來說相當於機動車駕駛員所系的安全帶是騎車人遇到危險後的最後一道防線!
  • 摩託車頭盔安全認證DOT、ECE、Snell有什麼區別?
    列出DOT、 ECE、 Snell三個頭盔常見的安全規格的認證測試資料,給與讀者觀看。DOT、ECE、Snell各位車友可能常常在頭盔的後方,看到「DOT」「ECE」或是「SNELL」 字樣,這些都是頭盔的安全規格認證,DOT是代表了美國頭盔安全規格的代號,ECE是歐洲頭盔的安全規格。
  • 「摔不破」的安全帽當頭盔,真的安全嗎?
    8月19日,省公安廳交管局通報了一起典型案例,提醒廣大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安全要從「頭」開始,一定要選購合乎標準的安全頭盔。  8月18日,運城公安交警夏縣大隊廟前中隊民警執勤時,發現一名騎摩託車男子戴的「頭盔」與眾不同,隨即示意其下車接受檢查。  面對民警的詢問,駕駛員張某表現得很不耐煩,和民警就安全帽是不是頭盔展開「辯論」。
  • 6月起騎電動車必須戴頭盔,小編告訴你如何選……
    對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戴頭盔行為,以糾正、教育為主,通過設立學習教育點,觀看違法事故視頻、學習抄錄交通安全法規、參加志願勸導活動、朋友圈集贊等方式,督促騎乘人員自覺佩戴安全頭盔,讓佩戴安全頭盔成為自覺行為。衡水交警倡導騎電動車戴頭盔。●戴頭盔作用有多大?
  • 「安全頭盔」該有個國家標準 有人甚至拿安全帽當頭盔
    當天,南京、常州等地交管部門開始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頭盔的違法行為進行現場處罰。處罰動真格了1日8點12分,常州交警驍龍鐵騎隊交警謝凱巡邏途經清涼西路晉陵路路口時,發現一名外賣送餐員未戴頭盔,隨即對其進行罰款20元的處罰。這是常州市開出首單騎乘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