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敬業 青春無悔——記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駐村工作隊員楊卿卿

2021-01-19 雲南網

原標題:愛崗敬業 青春無悔——記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駐村工作隊員楊卿卿

「最好的青春是奉獻,最美的青春在一線。無論身在何方處於何地,我都將用自己默默的付出踐行著一名青年人的擔當和責任,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駐村工作隊員楊卿卿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楊卿卿是一名普通的90後大學生村官,自2017年9月參加工作以來,先後成為清水鄉駝峰社區和清水鄉三家村的支書助理兼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她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堅持黨性,在基層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與廣大村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紮實做好本職工作,將人生中最美的青春年華奉獻在基層一線。

辦好民生瑣事。楊卿卿是群眾眼中的「貼心人」,扶貧辦、危改辦、組織辦、宣傳辦、團委……各個部門的工作都要一一對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年夜飯剛吃完就接到通知到村集合,她二話不說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村委會,入戶宣傳政策、勸阻自辦宴席、排查返鄉人員、進行監測體溫、上報實時數據、設置檢查關卡……每一個步驟都將「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落到實處。復工後,外出打工的人絡繹不絕地到村委會開證明,楊卿卿耐心解釋,手把手地指導辦理流程;線上教學開始後,學生們紛紛列印試卷,楊卿卿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著「接收—列印—裝訂」的固定動作。每次聽到別人說「謝謝」,她只是笑笑,回一句「應該的,這是我的工作」。漸漸地,村民們都知道三家村來了一個「接地氣」的大學生村官。

「愛心脫貧超市」成立以來,積分評定對於老百姓來說成了一件「無釐頭」的事情。楊卿卿清楚地認識到,宣傳工作這個時候要做到位對以後其他工作的開展才有幫助。在入戶開展評定工作的同時,她還按照評分標準與群眾拉家常,以他們喜聞樂見的談話方式解釋清楚「愛心脫貧超市」這件事情,群眾聽懂了連說好。

助力鄉村振興,楊卿卿是同事眼中的「大忙人」。俗話說:「村官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對於楊卿卿來說,這就是工作的真實寫照。起初,楊卿卿在黨政辦學習了4個月,後因工作需要到清水鄉駝峰社區駐村,這一駐就是兩年。在駝峰工作期間,她主要負責黨建工作,材料從無到有,榮譽由少積多,支部一個個達標創建。尤其是虞家營黨支部,成為了騰衝市規範化建設示範黨支部。2019年11月,因大學生村幹部崗位變動,楊卿卿又被派到了三家村,主要負責扶貧工作。她每天像陀螺一樣旋轉,但從沒有什麼怨言,只是默默地做好本職工作,用行動詮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動態調整全面廣泛,絕不遺漏一人一戶;貧情分析深入到位,絕不錯寫一字;「三講三評」深刻到位,絕不弄虛作假;走村入戶常態化,絕不搞「紙上談兵」。2020年1月,楊卿卿成了一名中寨解說員,講解中寨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的變化,展示脫貧攻堅成果,為鄉村振興代言。此後,又接待了一個又一個幹部培訓團隊、教育研學團隊、導遊學習團隊。細數幾個月的接待過程,截至8月底,她一共接待了近100場次。

楊卿卿在村的時間變成了「三班倒」:早上走村串寨傾聽民情民意,了解群眾的生活百態;白天在中寨解說,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這個幸福的佤族村落;晚上在村委會加班,將落下的各類業務做實做細。

決勝脫貧攻堅,楊卿卿是家人眼中的「無情人」。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收官之年,也是攻堅克難的拼搏之年。這一年,作為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楊卿卿的工作量也是倍增。84戶住房短板、117戶硬化短板、411戶廁所短板、57戶串戶路短板,每一項都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癥結」。考慮到群眾的時間安排,她每天晚上披星戴月入戶動員,跑斷腿、說破嘴,但這一年,生活卻跟楊卿卿開了個玩笑,母親檢查出血管瘤要做開顱手術,爺爺檢查出肺癌要做放療。至親之人臥病在床,楊卿卿卻無法近身照顧,只能在工作完成後匆匆趕到醫院,轉身後就忍不住哭紅了眼。雖然每一次家人都勸說她要以工作為重,但誰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心如刀絞?可楊卿卿總是說:「在其位,就要履其職,我相信我的家人能夠理解我。」(陳潔)

相關焦點

  • 趙德光到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原標題:趙德光到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11月13日,保山市委書記趙德光到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基層幹部群眾深入交流,就「十四五」規劃編制聽取基層意見建議。
  • 雲南省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幸福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漫步在乾淨整潔的火山石路,穿行於富有佤族特色的古村落,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金秋十月,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遊人如織,一幅興旺的特色鄉村遊景象。從昔日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到如今的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國家AAA級景區,三家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司莫拉」佤語意為幸福的地方。
  • 「文明在哪裡」主題採訪報導組走進雲南騰衝清水鄉三家村
    「文明在哪裡」主題採訪報導組走進雲南騰衝清水鄉三家村 發表時間:2020-08-27來源:中國文明網
  • 「全國退役軍人村幹部決戰脫貧攻堅現場交流會」雲南省騰衝市清水...
    雲南省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黨總支部書記、主任趙家清現場分享了他與鄉村振興的故事。 「2017年,我們村實現了整村脫貧,貧窮閉塞的村寨舊貌換新顏,村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憶擔任「兵支書」的10年,趙家清坦言:有幸見證並參與其中。 2010年3月28日,趙家清順利當選三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 轉業不轉志 扶貧立新功——記興賓區城廂鎮馬上村駐村工作隊員楊新成
    轉業不轉志 扶貧立新功——記興賓區城廂鎮馬上村駐村工作隊員楊新成 2020-10-2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康」扶貧記 ——卓資縣梨花鎮壕賴村駐村隊員康玉寶扶貧...
    自打駐村工作第一天起,我就跟上老隊員們一頭扎進貧困戶家中,講解扶貧政策、幫助發展生產、解決實際困難,用心用情用力踐行著一名黨員幹部、扶貧隊員的使命和擔當。幫扶責任人和駐村隊員們查找各類扶貧工作檔案材料時,翻閱時細緻、歸還時亂放,檔案材料被「搗騰」成個樹枝搭鵲窩——橫七豎八,很容易造成檔案材料丟失現象。為了根治這個「病灶」,讓扶貧檔案更好地服務於扶貧工作,我主動找駐村第一書記請纓,擔起了整理駐村扶貧工作檔案的任務。說幹就幹,我撲下身子,利用晚上休息時間,開始加班加點整理檔案材料。
  • 記興安縣高尚鎮堡裡村駐村工作隊員文麗華
    ,但身高1.56CM體重80斤小圓臉的她卻是下到村裡7年的駐村幹部,是廣西全區優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從2014年成為興安縣高尚鎮堡裡村農村工作隊員,到2015年縣脫貧攻堅工作隊員,再到2020年3月擔任崔家鄉三義村第一書記,三易其名,卻始終離不開「農村」、7年裡「黑了」「瘦了」的文麗華變得「結實幹練」了,村裡人都稱她為「能幹的細妹」。「細妹」是一個「老黨員」,2000年入黨時剛出校門。但她把對黨的忠誠傾注在村裡的黨建上。
  • 紅河州農業農村局局長趙珖菻到金平元陽慰問駐村工作隊員
    紅河州農業農村局局長趙珖菻到金平元陽慰問駐村工作隊員 文章來源:紅河州農業農村局
  • 許君是陽明區磨刀石鎮山底村駐村工作隊的一名女隊員,參與扶貧工作...
    許君是陽明區磨刀石鎮山底村駐村工作隊的一名女隊員,參與扶貧工作四年來—— 她像一顆「小太陽」溫暖眾… 2020-10-21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記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
    【我們的駐村幫扶幹部】村裡大小事 記本裡、裝心裡、辦滿意——記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金凱正在認真記錄「民情日記」2018年8月,金凱被中國農工民主黨甘肅省委員會選派來到業仁村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查閱文檔資料、深入村社農戶、踏進田間地頭……半個月的時間,金凱就詳細掌握了全村自然資源、氣候條件、基礎設施、生產生活條件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村情社情。金凱(左)與隊員查看土雞養殖幫扶項目「如何發展產業、種什麼效益好、養什麼效益快?」
  • ...的「貼心」好幹部——記龍勝法院駐平等鎮新元村工作隊員潘保忠
    「扶貧工作不輕鬆,遇事要找潘保忠」,現在是龍勝平等鎮新元村群眾流傳的一句話。駐村兩年多來,潘保忠為新元村面貌改造盡心盡力,多方籌措資金三十餘萬元,翻新改造村風雨橋、新建文化活動樓等設施,為20戶群眾修建入戶水泥路,解決50餘戶飲水問題,用「貼心」的行動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 與群眾打成一片平樂陽安鄉善福村駐村工作隊員梁鑫
    平樂縣人民法院供圖廣西新聞網平樂12月18日訊(記者 樊成甫)梁鑫是退伍大學生,退伍後考入平樂縣人民法院工作。2018年9月,他接受組織安排,到平樂縣陽安鄉善福村做一名駐村工作隊員。此時他的愛人已經懷孕8個月,但作為一名扶貧人,他舍小家顧大家,紮根基層,真情奉獻。
  • 騰衝市:「六個抓實」圓滿完成村(社區)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
    同時,結合實際,制定了《騰衝市2021年換屆工作經費預算方案》,各鄉鎮(街道)配套安排相應的換屆工作經費,確保全市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順利推進。「兩委」成員全部駐村,委員崗位補貼參照村級副職標準執行,確保換屆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 河北科大駐村工作組:努力實現戰「疫」扶貧雙勝利
    在防控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英雄董存瑞的家鄉、河北隆化縣駐村扶貧的河北科大工作組始終堅持扶貧不鬆勁,戰「疫」不減力,既當防疫「戰鬥員」,又做脫貧「領航員」,努力實現穩定發展兩不誤、雙勝利。聯防聯控齊動員,織就抗疫保護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河北科大在隆化縣中關鎮北鋪子村、東升村和三家村駐村扶貧。
  • 駐村隊員「阿克卓巴」 不同尋常的十二小時……
    這個來自紅原大草原的「阿克卓巴」求基俄熱,是阿壩州藏醫院下派到毛兒蓋鎮阿藏村的駐村隊員,記者剛認識他的時候,覺得他是一個「不著調」的人,整天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但與他相處久了會發現他身上有許多「阿克卓巴」的「閃光點」、他善良幽默、憨厚樸實、每天心裡裝滿了農牧民群眾的大小事情,做起事來更是毫不含糊。
  • 駐村工作讓吐格曼貝什村發生了新變化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2020年4月3日《和田日報》刊發的一篇《他瘦了--一名內高班學生眼中的「訪惠聚」工作隊員》,在工作隊和村兩委中引起不小轟動,文中那個熱心幫扶學生的工作隊員就是王昕。他慷慨資助一位內高班學生在京學習的全部費用,並為其家庭解決就業和收入,免除了在外學子的後顧之憂。
  • 重博扶貧記·龍池村③ | 一本還未寫完的《駐村工作日誌》
    &nbsp&nbsp&nbsp&nbsp在龍池村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底,龍池村建卡貧困戶96戶346人全部摘帽,實現整村脫貧。&nbsp&nbsp&nbsp&nbsp春去秋來,一轉眼劉華成駐村扶貧快兩年了,回首駐村扶貧路,在村裡工作場景像電影一樣一幕幕浮現在他的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