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有愛 戰自有力 - 市州精選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2020-12-14 湖南在線

心若有愛 戰自有力

——「長沙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高質量發展雙勝利」系列報導之八

天心區的黨員和志願者正對蔬菜進行分揀打包,準備送到市民小區門口。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石禎專 攝

廣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廣大志願者等真誠奉獻、不辭辛勞,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

——習近平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嶽冠文 聶映榮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生活的平靜!

危機面前,奉獻匯聚了並肩抗疫的巨力!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在督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要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持續落細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在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暨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之時,胡衡華強調,要充分發揮社工和志願者力量。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鄭建新在調研督導中也強調,要弘揚雷鋒精神,抓實工作措施,動員廣大志願者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匯聚共克時艱的正能量。

聚則一團火、散則滿天星。愛心捐助、檢查登記、政策宣講、物資分發、心理疏導、物品代購……疫情發生以來,長沙3070個志願服務組織積極響應,超45萬名志願者活躍在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一線。這些工作不一、年齡不一、經歷不一的志願者,在疫情面前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共克時艱,為戰「疫」出一份力。

他們既是「前方」宣傳員、守門員,也是「後方」的服務員、輔導員,在這個早春時節,用行動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彰顯奉獻大愛和家國情懷,他們來回奔跑的身影是這座城市最美麗的風景線。

擔當的力量

宣傳員建起「無形之牆」

「志願服務,算我一個!」抗疫戰場上,他們的故事,平凡亦不凡。

在一個個小區、村落,一大批「雷鋒」迅速站出來,他們佩戴志願者紅袖章、身穿紅馬甲,走街串巷、進村入戶,當起了深入社會肌理的防疫宣傳員。

「請幫我排班。」自除夕開始,開福區建湘新村社區73歲的花鐘麟自告奮勇,當起防疫宣傳員。在他的帶動下,一支平均年齡超過66歲的「紅袖章」志願服務隊聞風而動,人老心不老,在社區來回奔走,用「土喇叭」宣傳防疫知識、張貼防疫提示。

「什麼新車不新車,只要用得上、能出力,流動宣傳車算我一臺!」嶽麓區坪塘街道的青年志願者黃繼輝報名參與志願服務,將自己剛買60多天的新車用於疫情防控宣傳。10多天裡,他駕駛著他的流動宣傳「戰車」行駛近2000公裡,把防控疫情的聲音傳遞到各家各戶。

抗疫戰線上,鄉村的防控極為關鍵但力量相對薄弱,參與志願服務的村民們「霸起了蠻」。

在長沙縣金井鎮農裕村,80後女孩吳海和志願者同伴們冒著風雨當起了「騎手」,他們身穿紅馬甲,腳踩自行車深入每一條熟悉的村鎮道路,帶著小喇叭,操持地道方言「喊麥」:「父老鄉親同志們,抗擊疫情靠齊心;前期大家都努力,後期還望更積極;配合政府少串門,嚴禁打牌莫成群……」

村裡婚喪喜事人員聚集風險大,志願者隨村幹部給鄉鄰做思想工作,交心深談,喪事簡辦、喜事延辦,扎堆的人少了、串門的人沒有了,防疫「戰事」大幅減壓。

防疫宣傳要入心入腦,不僅得做實,還得做巧!長沙的志願者各盡其能做出了「花式韻味」。

融合防疫知識的花鼓戲在微信群裡流行,自編自演的口罩版防疫小品在抖音上亮相,小區版、鄉村版、勸導喊話版順口溜在朋友圈裡轉發……

長沙的彈詞傳承人王志敏連夜創作防疫彈詞作品,81歲的漫畫愛好者黃大希畫出生動的防疫宣傳漫畫,志願者組織舉辦防疫線上直播……

成千上萬的志願者結合「新花樣」和「土辦法」、運用線上線下媒介,協助各級各部門將防疫聲音傳得更廣、更深。

隨著復工復產「節奏」的開啟,志願者也拓展著自己的「業務範圍」。寧鄉市玉潭街道新城社區60多家「五小」門店陸續恢復營業,36名志願者分組逐一上門,了解店內消毒情況,宣傳防疫知識。

「現在才知道,我們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可以適用1%徵收率了,謝謝你們將政策直接送上門。」3月10日,芙蓉區東岸街道一家生鮮超市的負責人連連向志願者道謝。

原來,為助力復工復產,芙蓉區的一支稅幹青年志願者隊伍先後走訪轄區內1300餘家企業及門店,宣傳最新稅收優惠政策,助力復工復產。

堅守的力量

守門員織密「防控之網」

危險出徵,有人請戰嗎?有!

「有誰願意支援學士街道收費站防控檢查點?」「我願意!」1月28日,嶽麓高新區微信群裡,在一聲號召之下,志願者們一句句「我願意」刷屏。收費站防控檢查點的執勤環境相對艱苦,還要日夜堅守,21名志願者毫不畏懼,迅速集結。第二天,經過防護知識培訓後,他們奔赴長沙「西大門」的兩個高速出口,參與卡點疫情防控工作。

穿上反光背心,戴上口罩、執勤袖章——平日裡他們是普通居民,此刻他們換上裝備、站上崗位,成了長沙防疫戰場上外防輸入的「守門員」;在社區這道關鍵防線上,更有一大批志願者駐守在防疫「最後一公裡」,長時間做著內防擴散的「守門員」。

「麻煩測一下體溫。」連日來,在芙蓉區合平安置小區A區入口,居民志願者陳均偉測量著駕乘人員體溫,並了解其從哪裡來。他「下班」之後,同為志願者的妻子來「接班」。在陳均偉所在之地,40人組成「合平先鋒」志願隊,分批次上崗,開展防疫知識宣傳和體溫檢測、登記等工作。

在長沙,類似的無物業開放式小區原本是疫情防控的難點區域,但一個個不懼風雨的志願者匯聚群力,配合街道、社區人員為小區築起防控之牆,守好防控之門。

這些「守門員」中,湧現出太多夫妻檔、母子檔、父女檔……

望城區白芙塘社區招募志願者,羅棋、彭妮夫妻倆一起報名,由於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大的5歲,小的才3歲,羅棋的父母、朋友都來勸阻,讓其一心一意帶好自己的孩子,但他們義無反顧,「我們的行動就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和更多家庭的孩子。」

00後大學生志願者石曾帥同樣衝上了防疫「哨位」,在他的影響下,母親也加入志願服務隊伍,與他攜手抗疫。

在一次次志願服務中,居民對街道、社區人員多了一份理解,居民自身更為團結、和諧。

長沙高新區長豐社區居民積極響應,每100個居民當中就有3個志願者,歸屬感、凝聚力油然而生。

「雖然累,但是覺得特別光榮。」望城區的黨員志願者齊文英患有脊髓灰質炎,她仍選擇當起了「線上守門員」,協助社區開展信息排查,收集外地返長人員信息,一天撥打上百個電話,對著電腦一坐就是大半天。她事後感慨,街道、社區的基層工作人員真的不容易,「他們和前線醫護人員一樣,連續幾十天每天平均工作14小時以上,為保證轄區居民的安全做了太多的工作。」

正月初九後,返程復工人員逐漸增多。長沙汽車東站是返程復工人員聚集的核心區,人員密集性強、流動性大,防控任務重。

把好城市大門,為復工人員服務。在動員之下,一支志願服務隊伍迅速在這裡成立。李謝、熊捷主動請纓,承擔車站進站車輛的消毒工作。消毒時,他們必須「全副武裝」,完成最後一輛進站車的消毒工作,脫下防護服,他們全身的衣服早已溼透。

「累是累,但能為咱們長沙守門,一切都值得。」這是他們的共同心聲。

奉獻的力量

服務員助推「復產攻勢」

他們曾是陌生人,而此刻牽起了手,匯聚點滴力量。

「你又來送菜啦,太感謝你的惦記。」3月11日,剛一開門見到志願者黃禮沙,雨花區曲塘社區的高齡老人王嶽平連連道謝。

社區裡的高齡和獨居老人出行困難,疫情防控期間,他們買菜更為不便。曲塘社區的志願者和雨花區孝為先社工服務中心的社工,主動將新鮮的蔬菜挑揀、打包,免費派送至轄區204戶高齡和獨居老人,為他們當起了「服務員」。

眾志成城、守望相助!

在這特殊時期,人力少、物資緊,但長沙的各方志願者各盡其能,從配送生活、防疫物資到開展消毒作業,從服務醫務工作者到服務隔離群體,從協助門店復工復產到助力春耕生產……他們用細心、耐心,換來了他人的安心、暖心!

得知醫院、社區防疫物資需求大,志願者向小寒從長沙奔赴杭州,來回1800公裡,採購了10噸84消毒液。

社區工作任務重,長沙晚報志願服務隊從2月3日至今,下沉一線幫忙開展疫情摸排、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同時多方奔走,聯手愛心企業籌集抗疫物資。

眾多公共場所有消毒需求,嶽麓區藍天應急救援隊開啟無償消毒作業計劃,從居民小區、橘子洲,到汽車站、地鐵站、商業廣場,哪裡有需求,他們的身影就出現在哪裡。一個月內,這支20多人的隊伍就完成消毒區域超2000萬平方米。

這些「服務員」不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堅守,更在助力復工復產的一線奔波。

「街道提供『幫代辦』,還有志願者幫忙將證照送上門,太貼心了!」由於原來的食品證已到期,需要換證,在芙蓉區馬王堆街道開食品店的老闆田志有點著急,不知如何申報。3月11日,在街道的行政審批窗口,工作人員指導他填完表,收取資料後,為他進行資料代錄,上午遞交,下午就把證辦好了。事後,志願者送證上門,辦事者為此點讚。

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眼下,寧鄉市雙江口鎮17支「女子抗疫工作隊」的志願者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春耕備耕中來,她們紛紛奔赴田間地頭,查看春耕物資準備情況和育苗進展情況,記錄育苗計劃、倒排工期,幫農戶完成育苗和後期移栽工作。

星城活力逐步恢復的背後,更離不開那一抹抹亮麗的「志願紅」。

連日來,氣溫回升,嶽麓山、橘子洲等地,一派春意盎然,遊客明顯增多。志願者和景區工作人員細緻認真地做著入園掃碼登記、體溫檢測、文明勸導等工作,讓遊客更能安心暢享春光。

堅毅的長沙志願者,其「戰場」不僅在長沙,他們甚至「逆行」至武漢等疫區,為當地抗疫工作服務。

「如果我不幸倒在了武漢,請將我的骨灰無菌處理後撒在長江裡,讓它漂回湖南……」說出這句話的是長沙90後「滿哥」鄭能量。正月初一,他從長沙「逆行」到武漢,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奔波於武漢的大街小巷,成為一名志願者司機,接送醫護人員、轉運防疫物資、為有需要出行的市民提供幫助。

鄭能量帶來的正能量受到全國關注。如今,近兩個月過去了,他仍在武漢的志願服務一線不停奔波。

長沙雨花群英會志願者李亮同樣「逆行」至武漢,參與「雷神山」醫院建設,成為醫院的志願者,開著自己那輛貼有「眾志成城,武漢加油」大字的小車,義務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他們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用熱情溫暖著每一顆心,用行動傳遞著希望。

互助的力量

輔導員構築「心靈港灣」

群眾在哪裡,志願者就到哪裡,志願服務就在哪裡。

疫情陰霾之下,身體健康是關鍵,心理健康也極為重要,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後期,這更不容忽視。

一些居民以及奮鬥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出現情緒焦慮等症狀,甚至患上心理障礙。

長沙一批批有專業背景的志願者挺身而出,當起了心理輔導員。他們或在電話背後24小時輪班守候,或在社區與諮詢者面對面深談,或在網絡平臺直播心理講座……

「親人因疫情過世,我特別難受,而且現在感覺到處都是病毒。」日前,湖南省麓山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心理戰疫諮詢師志願者接到一名年輕人萬某的求助。原來,萬某是一名在長沙就讀的博士生,他在湖北的親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父母正被隔離在武漢城內,遠在長沙的他深受影響,壓力與擔憂使他出現了幻視和妄想症狀,每天難以入睡。

高級心理諮詢師趙蘭詳細了解情況後,引導萬某打開心理空間,努力尋找自己的心理積極資源。經過多日疏導,萬某的睡眠障礙得以改善,並能按照引導每天進行自我訓練,用積極思維替代原有的負性思維。如今,他將精力投入到學習和論文寫作之中。

此前,一名社區工作人員謝女士向志願者求助,「我要給被隔離人員量體溫、送飯,擔心自己被感染,再感染家人,感覺壓力好大。」雖然如此,但她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工作量大,緊急任務不斷,她覺得自己脾氣日趨暴躁,卻不知如何處理。在多次交談中,志願者一步步引導其宣洩情緒,又引導其回想自己工作中得到居民認可之事,讓其找到自己堅持的支點。

疫情防控期間,湖南省麓山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心理諮詢企業,組織50餘名有心理諮詢師專業背景的志願者,開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20多天內,為近千人化解因疫情導致的心理疑問。

在這場全面戰「疫」中,類似這樣有專業背景的一支支心理輔導隊伍在長沙迅速成立。

比如,在長沙市婦聯的組織下,接受過心理熱線培訓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有突發公共事件心理危機幹預經驗的志願者組成服務隊,通過電話及郵箱幫助他人。

嶽麓區聯合具備心理諮詢資格的全區中小學校心理老師,成立線上公益心理疏導站,並發動區內的心理服務中心無償向居民群眾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雨花區東山街道黎雅社區邀請專家志願者開展社區防疫心理網絡講座,幫大家提升危機下的心理認識和應對能力。

開福區沙坪街道的「紅袖章」志願服務隊員雖然沒有專業背景,但得知居家隔離人員心理負擔較重、焦躁煩悶的情況後,主動聯繫對方嘮嗑解壓,用耐心和誠心助其渡過難關。

如今,這些心理輔導員們仍在持續戰鬥,為大家構築「心靈港灣」。

風雨兼程路,共抗疫情時。

在這個春天,志願者在疫情中「逆行」,在寒風中互助,在深夜裡守望,踴躍投身在抗擊疫情的各條戰線、各個角落,用奉獻的底色、堅實的足跡,展示了敢於戰鬥的力量,展示著這座城市的溫度,傳遞著這個春天最美好的希望。

麓山快評

一抹「志願紅」就是一面旗

袁雲才

「如果我不幸倒在了武漢,請將我的骨灰無菌處理後撒在長江裡,讓它漂回湖南……」這是長沙90後志願者鄭能量的心聲。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慷慨悲歌,簡簡單單一句話,道盡了「逆行」勇士淡然面對危險、堅毅擔當使命、深切思念家鄉的情懷。

在這個春天,類似鄭能量的戰「疫」志願者數不勝數,僅長沙就有超過45萬名志願者活躍在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一線。他們勇敢「逆行」,積極投身於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公共事業當中,哪裡有危險,哪裡最困難,哪裡人手緊缺,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無論是堅守關卡測溫登記,還是穿村走寨高音「喊麥」,抑或是向抗疫一線運送物資,乃至專業性較強的搶險救援,他們都幹得有聲有色、無怨無悔。他們身上的紅馬甲、紅袖章,是春天裡最醒目、最迷人的色彩,是溫暖無數人心的正能量。

沒有報酬,為何有這麼多志願者樂於付出、甘願流血流汗?因為,他們腦中有大局、肩上有擔當、心中有大愛。有大局,便能明方向,不令而行;有大愛,便能知冷暖,向善而行;有擔當,便能識輕重,雷厲風行。

事實證明,千千萬萬志願者的不懈努力,為我們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戰線如此之長,陣地如此之大,又身處「雙線作戰」,志願者們不僅屬於滲透性很強的生力軍,而且成為凝聚力很大的粘合劑。那一抹抹亮麗的「志願紅」,就是一面面無私奉獻的旗幟,匯聚起萬眾一心的戰「疫」合力。

作為雷鋒家鄉,長沙從來就是志願服務的高地。事實上,志願服務的範圍不斷擴大,服務功能不斷增強,也是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的一個標誌。戰「疫」是一張考卷,也是一面鏡子。而今,全市正轟轟烈烈開展「大幹一百天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我們期待,志願服務的一面面旗幟,一如既往迎風高揚,在你追我趕的賽場上,展現更加動人的風採,交出更加優秀的答卷。

相關焦點

  • 株洲485名企業職工在崗讀大學 - 市州精選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株洲485名企業職工在崗讀大學 老總大學生 今年四十二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通訊員 張欽然 「多謝國家的好政策,公司又這麼關心,我終於圓了大學夢,而且工作生活也不耽誤。」 當天,在株洲時代金屬製造有限公司,舉行了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第三次單獨招生新生開學典禮。來自株洲時代金屬製造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株洲或在株企業的485名在崗職工,正式開啟了大學學習生涯。
  • 「芒果少年主題電影月」今日啟動 - 三湘萬象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11月17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唐榕)11月17日,長沙市第八屆公益電影放映月之「芒果少年主題電影月」啟動儀式在芒果國際影城奧克斯店舉行。此次活動由長沙市委宣傳部電影處主辦,由市電影業協會、芒果影業(芒果國際影城)承辦。
  • 起飛,"新湖南"! - 要聞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彭可心 視頻記者 宋太桓 攝影 張雲龍 通訊員 夏銀穗 「我帶新湖南去上海!」 「我們帶新湖南去西安!」 「我們帶新湖南去三亞旅遊咯!」 「我們帶新湖南去青海啦!耶!」
  • 湖南啟動新生兒先心病篩查項目 4市10縣(區、市)率先試點
    華聲在線9月2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李奇 田雪洋)為幫助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得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治療,9月25日,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在長沙、邵陽、嶽陽、婁底4個市州的10個地區率先試點啟動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將為出生後6-72小時的新生兒開展先天性心臟病篩查
  • 中華經典國學英文繪本在線誦讀 邀你來為湖南而戰
    華聲在線7月24日訊(記者 劉思佳 通訊員 陳昊)近日,由中國圖書館學會主辦的首屆少年兒童「中華經典國學英文繪本在線誦讀」活動在線正式啟動。湖南圖書館邀你一起品國學、讀繪本、學英文,為湖南而戰!參賽選手需按照微信小程序中提供的中華經典國學中英文對照讀本在線誦讀,可選擇不同的內容反覆誦讀,選手最高分數作為誦讀最終成績。系統將根據參賽者即時得分進行動態排序。活動旨在為廣大青少年搭建一個展現自我、展現能力的平臺,鍛鍊和提升其英語口語能力,展現中華經典國學的無限魅力。
  • 湘贛邊火車「慢」遊記 - 深讀湖南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以醴茶鐵路、衡茶吉線為主幹線,湘贛邊區24個市縣得以互通有餘。醴茶鐵路的復運營與之後韶山至井岡山的旅遊專線開通,都是承擔老區建設,服務湘贛邊區為目的的。作為革命老區,湘贛邊保存著大量的紅色革命遺蹟,醴茶鐵路沿線的醴陵、攸縣、茶陵、炎陵也曾是毛澤東主席領導秋收起義以及帶領部隊轉移井岡山時著重發展革命力量的地方。
  • 優秀文藝抗疫作品橘子洲展演,湖南文旅志願服務同時啟動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超 攝華聲在線5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孟姣燕 通訊員 葉建武)今天,在風景優美的長沙市橘子洲景區,「風雨同行 綻放美麗」——「藝抗疫情·雲遊湖南」優秀文藝作品惠民展演活動暨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式舉行。本次活動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多家媒體平臺線上同步直播。
  • 湖南部分高校今日開始放假!省教育廳要求師生不前往中高風險區
    (湖南汽車工程職院學生正在離校)華聲在線1月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針對當前疫情形勢,我省部分高校調整原來的放假計劃,已有部分高校從今天起正式進入寒假時間。此外,衡陽師範學院已於1月7日起陸續放假;吉首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於1月10日起分批次有序放假;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於1月11日放假;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已有部分學生放假,目前在校學生1月12日前放假;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於1月16日起放假;湖南師範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理工學院放假時間為1月18日。中南大學、湖南農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高校則放假時間不變。
  • 又添一位「國際朋友」:湘西州與俄羅斯謝斯得羅列茨克市結為國際...
    華聲在線12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莫成 通訊員 宋勁)12月17日下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與俄羅斯聯邦聖彼得堡謝斯得羅列茨克市,舉行國際友好城市關係協議書籤署儀式。湘西州州長龍曉華與謝斯得羅列茨克市市長伊萬諾夫·安德烈·弗拉基米羅維奇,通過視頻的形式進行對話,並籤署協議書。
  • 逆行的勇士鑄豐碑 - 三湘萬象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英勇的中國人民,用齊心協力與眾志成城,加上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堅強意志,取得了戰「疫」的戰略性成果。 歷史不會忘記,人民更不會忘記,有一群英烈,在關鍵時刻,用堅守與擔當構築起堅不可摧的防線,挽救了眾多生命,自己卻倒在了戰「疫」一線。
  • 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湖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新國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趙持 攝)  當天,湖南連續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市州委書記視頻會議,要求「做好打新的硬仗的準備」,「兩場戰役一起打」,在全國率先打響復工復產「保衛戰」。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發展、脫貧攻堅,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湖南成為全國復工復產最早、效果最好的省份之一。
  • 潭州教育:下一個在線教育「獨角獸」,還是韭菜收割機?
    疫情的到來,衝擊了某些行業,卻給另一些行業帶來「東風」,在線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在線教育近幾年發展迅猛,疫情只是提供了又一個增長機遇。但這種迅猛勢頭的背後,隱患也在凸顯。新浪黑貓投訴平臺顯示,線上教育平臺僅潭州教育就有1832個投訴,疫情期間的投訴尤其密集。
  • 湖南本土民間藝術走近市民身邊 精美年畫重溫記憶
    湖南本土民間藝術走近市民身邊精美年畫重溫記憶,就診孕媽瞬間放鬆華聲在線12月11日訊 「陪家人來醫院檢查,沒想到重溫了兒時的溫暖記憶。看著這些年畫,都是逝去的青春。」市民劉女士感慨道。鍾星琳介紹,通過開展「非遺傳承人贈送年畫」活動,可以讓根植於湖南本土的民間藝術走近市民身邊,驅散冬日寒意,感受喜慶與溫馨。讓市民們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匯、交流中,得到藝術的薰陶和美的享受,在感知、體驗中了解湖南本地歷史文化,激發愛國愛家鄉的熱情。
  • 「走向勝利——決戰決勝市州巡禮」沸騰的群山——懷化市脫貧攻堅...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龔定名 金中基 劉永濤 黃婷婷 肖軍在雪峰與武陵之間,以沅水為軸,峰巒疊翠簇擁著一座年輕的城市——懷化。這裡,擺開了與千年貧困決戰的壯闊戰場,萬山千壑一片沸騰。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童迪 攝)「一湖三山四水」著稱的湖南,武陵、雪峰、羅霄三大山脈縱橫。懷化一腳跨「兩山」,武陵、雪峰在此相遇。全市山地面積3000多萬畝,是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山多是懷化的特色,卻因山重水隔,長期受大山封閉困擾,也是貧困的主因。全市13個縣區,皆為貧困縣。
  • 長沙一條街竟能吃遍湖南14市州特色米粉?真的
    長沙一條街竟能吃遍湖南14市州特色米粉?真的 米粉是湖南人的最愛 在長沙韭菜園 正在打造湖南米粉一條街
  • 湖南移動全面戰「疫」的必勝密碼
    (圖為冒雨為益陽市中心醫院優化網絡)在三湘大地,湖南移動各地分公司都甘於奉獻,紛紛投入到通信保障戰「疫」中。湖南移動 精準服務,向支援湖北疫情防控的一線醫護人員每人贈送話費1000元,並分批為9391戶省內防疫救災人員提供免停機保障,為1110位赴湖北支援醫療行業人員提供費用減免服務。在線下,6585家營業網點、8683名窗口服務人員堅守崗位,累計出動通信保障人員35712人次,應急保障車輛14209車次,所有監控場景均正常運行,無通信受阻情況。
  • 長沙韭菜園北路:一條街嗦遍湖南各地特色米粉!
    華聲在線10月10日訊(記者 周培 張嵐)一碗湯鮮碼熱的米粉,是湖南人最難解的鄉愁。很多湖南人的一天都是從嗦粉開始的。今天記者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長沙這條「湖南米粉街」!在這裡,常德壹德壹、衡陽紫竹林滷粉、郴州棲鳳渡魚粉等「名粉」讓你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