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呂 欣 實習生 邵彩雲
庚子大疫,平時默默無聞的傳染病醫院的醫生們展示出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大擔當。其實,他們每一日的工作,都在重複著這種被公眾視為險象環生而他們處之泰然的「經歷」。在第三屆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記者走進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國家三級甲等傳染病專科醫院),從他們的故事裡感受醫者的胸襟和患者健康被護佑的幸福,以此致敬醫者仁心。
李志強至今還有撲面而來的軍人氣質。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畢業後,他做了16年軍醫,轉業之後做了21年傳染病醫院的外科醫生。
如今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有了綜合外科、傳染病外科,還有了獨立的婦產科,全院直接從事傳染病外科工作的醫護人員近百名。他說:「21年,我帶的隊伍沒有一個逃兵。」
坐在李志強面前,聽他娓娓道來他的外科生涯,能非常強烈地感受到「醫者仁心」和「俠骨柔情」。他是同事們的好大哥好老師好戰友,也是患者心裡的好醫生好朋友。
1 傳染病人太難,他們當中很多人恥於就醫、沒錢看病,很讓人揪心。
我曾經是一名軍人,上過邊防一線,炮火就在頭頂轟鳴,沒有怕過,因為那是軍人的職責。
我把傳染病外科當作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難保哪天就「中槍」了。即便如此,我也沒有怕過,那是傳染病醫院醫生的職責。
到傳染病醫院工作後,第一個感覺就是病人「太難」,他們當中很多人恥於就醫、沒錢看病,很讓人揪心。比如說結核病是慢性病,患者喪失或者短暫喪失勞動力,治療周期長,花費多,常常「因病致貧」。在我心裡,他們都是家裡的頂梁柱,是父母、兄弟姐妹或是子女,每天查房的時候,特別強烈地希望他們都能過上正常的生活。我自然就會想辦法,儘自己最大能力,為他們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並把醫療費花在關鍵點上。我最愛看到患者的笑,最愛聽一句「醫生,謝謝你。」
當年四醫院的設備條件差,沒有ICU病房,一個17歲男性患者做了肺葉切除術後感染,呼吸功能障礙,我和麻醉科覃紹堅主任輪流守護了23天,直到患者脫離危險治癒出院,家屬萬分感激。
一位姓龐的北海患者,結核病右肺毀損,去了兩個省,多家大醫院都說沒有辦法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我院,成功切除了病灶。幾年以後,龐先生又不幸患上甲狀腺癌,再次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我,我為他實施了腫瘤切除手術。後來他愛人被查出甲狀腺良性腫瘤,一家人沒有再猶豫,第一時間就找到了我。作為一名醫生,最感動的是病人的信賴,將健康和生命託付給我。
2 1999年8月,就因為當時一句邀約:「來吧,把四醫院的外科搞起來!」我二話沒說就來了。
四醫院的外科是1997年建立的,和婦產科同一病區,那時外科已經獨立出來。本來轉業時有多個條件好的單位可以選擇,四醫院找到我,希望我能到四醫院幫助發展外科,我沒考慮太多,就答應了。
醫院領導給了外科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特別是醫院老院長、黨委書記吳鋒耀,親自出謀劃策,直接參與了外科的建設發展。
外科從建立到不斷發展,至今得到廣大同行的認可,確實是經歷了比較艱辛的過程。那個時候,人們對傳染病醫院的外科並不了解,我們就把自己科室的特點:肝癌冷凍治療、結核病外科治療等技術拿到周邊的市縣,包括衛生院去交流、宣傳。那時候出差用的車很破,連空調都沒有,收入低人也窮,經常一天連續奔走幾個宣傳點,可大家都沒有怨言。
目前外科(綜合外科和感染外科)的床位數編制是100張,可以展開130張。在結核病、HIV/AIDS(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愛滋病)外科治療方向達到區內先進水平。這幾年顱腦外科手術、泌尿外科手術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尤其是泌尿外科微創手術方向亦達到了區內水平。HIV/AIDS並發外科疾病的治療規範研究取得了成果。
21年,四醫院外科隊伍沒有一個逃兵,還有一個被評為「白求恩式的好醫生」。大家的心很齊,擰成一股繩,就是想把醫院的外科發展好。我常常說科裡的醫生既是同事又是孩子,我希望孩子們都能超越自己,造福社會,同時也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和快樂。我們的外科團隊現在有5個碩士、1個博士,新生力量將加速和強化微創外科發展,爭取全面達到區內水平。進一步強化HIV/AIDS並發外科疾病的治療規範研究,把核心技術不斷提高。
3 難免遇上職業暴露,但是來了的,一個都沒有走。大家潛意識裡都有一種「捨我其誰」的心照不宣。
外界對傳染病是談虎色變的,因此對傳染病醫院的醫生也很敬佩。其實傳染病沒有那麼可怕,我們也沒有那麼崇高。對我們而言,為傳染病人做手術不是入龍潭虎穴。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病人沒有高低貴賤,醫生也沒有分別心。我在部隊接受的教育就是向白求恩學習,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地方上也是如此,沒有改變。
但是傳染病醫院的特殊性也不能迴避。所以我平時工作特別強調責任心,特別重視安全隱患的防範。我們建立制度,完善流程,手術不求快,而是求穩、求準。
我沒有遇到過特別嚴重的職業暴露,只有兩次B肝病毒攜帶者的職業暴露。科室醫師有7位做HIV/AID患者手術時發生過職業暴露,經過現場處理和服抗病毒藥後按規定複查正常。職業暴露之後服藥阻斷,服藥時間是4周,長期複查,直到最終結果為陰性,不僅身體反應很強烈,心理上也很煎熬。儘管如此,來了的,一個都沒有走,大家潛意識裡都有一種「捨我其誰」的心照不宣。
我們醫界常說早檢查、早預防、早治療。對傳染病的預防與治療更是如此。在臨床上,我們常常向病人宣教,也包括這些內容。當年曾經有人問我做醫生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我的回答就是:願天下的人永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