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加速器數據處理速度提升100倍 可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

2020-12-24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與高科技初創公司Optelligence LLC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發了一種光學卷積神經網絡加速器,能夠以每秒千萬億次字節的速度處理大量的信息。該技術採用光的並行性,開啟能夠處理光學信號機器學習的新時代,應用包括自動駕駛汽車、5G網絡、數據中心、生物醫學診斷、數據安全等。

現在,全球對機器學習硬體的需求大大超出了當前計算能力所能提供的。圖形處理單元和張量處理單元加速器等最新電子硬體雖然有助於緩解該問題,但是此類硬體也受到串行數據處理的挑戰。因為串行處理需要迭代數據處理,並會因布線和電路限制導致延遲。利用光學部件取代電子硬體可以通過利用非迭代方式簡化信息處理的方式,從而加速機器學習處理過程。不過,基於光學的機器學習通常受限於光學集成電路上的組件數量,限制了組件之間的連接,而不受空間限制的空間光調製器則受限於緩慢的編程速度。

傅立葉神經網絡(圖片來源:喬治華盛頓大學)

為了在此種光學機器學習系統上實現突破,研究人員利用數字鏡技術取代了空間光調製器,從而研發了一個速度提升100倍的系統。該處理器採用非迭代計時,結合快速編程能力以及大規模並行性,讓光學機器學習系統的性能甚至超出最頂級的圖形處理單元一個數量級,而且這只是最初的原型,仍有優化空間。

與當前電子機器學習硬體按照順序處理信息的範式不同,該處理器採用傅立葉光學概念處理信息。此種頻率濾波概念可利用數字鏡技術執行神經網絡所需的卷積,就像執行更簡單的元素乘法運算一樣。

Optelligence LLC公司聯合創始人Hamed Dalir表示:「該原型展示了光學加速器的商業化發展道路,該加速器已經準備好,可用於網絡邊緣處理、數據中心和高性能計算系統等各種應用。」

相關焦點

  • 英偉達發布史上最強計算平臺,黃教主:自動駕駛不再擔心算力問題
    A100 在整體性能上相比於前代基於 Volta 架構的產品有 20 倍的提升,這顆 GPU 將主要用於數據分析、專業計算以及圖形處理。在安培架構之前,英偉達已經研發了多代 GPU 架構,它們都是以科學發展史上的偉人來命名的。
  • 哈曼:用戶體驗是提升自動駕駛汽車可信度的關鍵
    關於自動駕駛的演進之路,L3級別自動駕駛系統一直備受爭議,近日這一話題又被推到風口浪尖:部分車企宣布量產L3自動駕駛系統,而一些車企選擇跳過L3,直接研發L4。那麼,作為ADAS系統的供應商,哈曼如何看待L3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以及其在該領域的產品布局情況如何?針對以上問題,本刊記者採訪了哈曼智能汽車中國業務拓展與市場總監梁冰。
  • 由MCU走向SoC,汽車晶片轉戰下一代ADAS和自動駕駛
    其內部還有視覺處理加速器(VPAC)和圖像信號處理器(ISP)等多個視覺輔助加速器。在PowerVR 3D GPU的Rogue8XE GE8430支持下,可以實現750MHz的頻率以及96 GFLOPs的算力,每秒可以處理6G像素的數據。
  • CES 2020:高通推出全新Snapdragon Ride平臺 為自動駕駛鋪平道路
    Snapdragon Ride通過獨特的SoC、加速器和自動駕駛軟體棧的結合,為汽車製造商提供了一項可擴展的解決方案——能夠支持自動駕駛系統的三個細分領域,即:L1/L2級別主動安全ADAS——面向具備自動緊急制動、交通標誌識別和車道保持輔助功能的汽車;L2+級別「便利性」ADAS——面向在高速公路上進行自動駕駛、支持自助泊車,以及可在頻繁停車的城市交通環境中進行駕駛的汽車
  • 各國2020年自動駕駛汽車成熟度指數
    報告希望未來各國政府應加強國家和地方的統籌協調,做好區域化應用測試,為自動駕駛時代來臨做好政策和數字基建支撐。 自動駕駛汽車正步入技術發展成熟期,各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通過多種關鍵政策和投資決策,使其能夠在社會中實現安全有效的運用。自動駕駛汽車將推動一場革命,提升社會和經濟水平,促使道路更加安全。
  • 無人駕駛汽車的100年歷史
    隨著它們人氣的飆升,加上它們的重量和速度帶來的風險越來越大,催生了各種實驗性的自動轉向方案。1925年,一輛遙控汽車在紐約展出,讓人們看到了即將到來的無人駕駛汽車,這讓公眾既興奮又害怕。據《紐約時報》報導,這位被樂觀地命名為「美國奇蹟」的男子駕車,面對著數千名圍觀者在百老匯大街上巡遊。在1920年代,機動車輛每年奪走數萬人的生命,死亡率比今天高18倍。
  • 中國智能汽車如何發展? Waymo自動駕駛安全報告或可借鑑
    小編為讀者整理了其中的核心內容,如下:Waymo的使命Waymo旨在將自動駕駛技術推向全球,在提升交通安全性的同時,為人們提供生活便利。公司認為自動駕駛技術將為人們提供便利,並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進而挽救眾多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自動駕駛車輛可提升道路安全性,為上百萬人提供新的出行方式。
  • 「無人駕駛」:4D成像毫米波雷達將掀起「革命」?蘋果自動駕駛汽車...
    此次獲得的新專利主要涉及調頻連續波(FMCW)雷射雷達技術的應用,包括生物特徵測量、識別和安全、自動駕駛汽車、醫學生物特徵監測、機器人技術和行動裝置。同時還可輸出原始點跡和跟蹤目標數據,用於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控制功能。
  • Cruise加州自動駕駛數據快速提升 改善率超越Waymo
    (圖片來源:Cruise官網)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部門Cruise表示,在2019年下半年中,其測試車輛獲得了快速的改善,使其提交給加州機動車管理局的數據超過了Alphabet旗下的Waymo。
  • 2020自動駕駛:L4技術降維應用,自動駕駛由布道走向趕考
    2020年,美國發布了《確保美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領導地位:自動駕駛汽車4.0》和《ITS 2020-2025規劃》,日本發布了《實現自動駕駛的行動報告與方針4.0版》,歐盟戰略運輸研究和創新議程開展了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多個領域路線圖研究。國內中央和地方也充分規劃布局,完善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頂層設計。
  • 自動駕駛平臺Apollo:汽車行業的Android?
    百度將自己的自動駕駛項目命名為Apollo,該項目於2017年4月啟動,是一個開源軟體平臺,希望通過與整個汽車行業的合作來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 此後,中國汽車生態系統的主要廠商都或多或少的參與了百度自動駕駛的技術合作。在2018年年底,百度就與主要的OEM,汽車供應商和晶片製造商建立了100多個合作夥伴。
  • 數據是怎麼變成圖像的?解讀 Uber 自動駕駛可視化平臺
    Uber 的先進技術團隊(ATG)正在努力塑造自動駕駛的未來。今年早些時候,數字可視化團隊(利用可視化技術探索、檢查、闡釋和調試數據)就聯手 ATG 對自動駕駛汽車解釋和理解這個世界的能力進行了升級。此次,兩大團隊共同搭建了一個新平臺,藉助基於 Web 的最新可視化技術,ATG 的工程師和操作員能快速完成對離線和在線測試數據的檢查、調試和探索。
  • 俄羅斯「谷歌」Yandex自動駕駛汽車試乘體驗:行駛平穩毫無顛簸感
    在內華達州,自動駕駛汽車中沒有司機是合法的,因為該州只要求在出現問題時有人能夠「立即控制」,但這是一種相對少見的做法。(一同乘車的工程師可以控制無人駕駛汽車的剎車,但不能控制方向盤或加速器。)在2018年5月發生事故後,Uber無人駕駛的沃爾沃xc90現在有兩名試駕員——一名坐在駕駛座上——每隔幾個小時就會放手一次。
  • Uber自動駕駛汽車在達拉斯收集數據
    據外媒報導,Uber公司9月17日宣布,他們將會於今年11月開始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中心部署自動駕駛測試車輛。車輛將由人類安全員操作,收集地圖數據並捕捉駕駛場景,後期Uber的工程師將在模擬器中再現這些場景。
  • 深度揭密:華為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一隻八爪魚的前世今生
    一個月按22天工作日,則單車將產生約1.3PB /月的數據,其中有效數據僅為0.05%,同時還有80萬張/車/天圖片待人工標識,如何快速的獲取數據和高效的處理數據?2. 從訓練和仿真來看,單車預計需累積裡程100+億公裡,300GPU/2天模型訓練,仿真測試則每天需處理100萬公裡。
  • 牛人用特斯拉自動駕駛橫穿美國(圖)
    我曾經用31小時零4分駕車橫穿美國。後來,Ed Bolian打破了這一紀錄。而今年早些時候,Carl Reese、Deena Mastracci和幾個朋友用特斯拉ModelS創造了一項電動汽車橫穿美國的紀錄。老實說,2006年Polizei車隊橫穿美國時,我從未想過有天會駕駛一輛96%的時間都在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再次橫越美國。
  • 自動駕駛的現狀、案例與趨勢
    從ADAS到自動駕駛,感知領域硬體需求增加,達到L3級別後單車感知硬體需求趨於穩定。因此L2+級別車型滲透率提升,L3級別車型逐步量產,首先受益的是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攝像頭等感知領域硬體。根據英飛凌2019年年報數據,ADAS系統汽車晶片的單車價值為:L2級別100美元,L3級別400美元,L4級別550美元。隨自動駕駛級別提升,晶片算法供應商也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 眾泰質量—眾泰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在路上
    目前對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究主要是致力於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以及提供優良的人車交互性能。眾泰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從籌備伊始就秉承著高起點、高姿態的企業精神,以目前眾泰先進的整車生產技術為基石,著力開拓眾泰特有的自動駕駛發展道路。
  • 智能汽車浪潮將至 國內車企自動駕駛技術大比拼
    2015年,長城汽車首次對外動態展示L3級自動駕駛技術;2017年,長城汽車發布了可迭代升級的自動駕駛平臺「i-Pilot智慧領航」;2019年,長城汽車在數博會上展示了L4級別城市自動駕駛、5G遠程無人駕駛、全自動代客泊車等智能駕駛技術。
  • 【關注】自動駕駛技術與實例最全解析
    CMOS傳感器集成(內置)ISP的集成產品(見圖3),成本低、面積小、功耗低、但能夠完成的算法相對簡單,處理能力較弱,後期在處理能力上有望實現新突破。 毫米波雷達應用於汽車的防撞系統,其基本原理(見圖7):車載毫米波雷達利用電磁波發射後遇到障礙物反射的回波對其不斷檢測,計算出與前方或後方障礙物的相對速度和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