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最高法鼓掌,3案例讓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犯罪嫌疑人瑟瑟發抖!

2020-12-24 府右街畔

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近年來,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事兒卻時有發生,特別是今年以來,發生了多起性侵未成年人案,讓人們再次聚焦未成年人的保護。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其中有3起案例犯罪分子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表明了法律對對性侵兒童犯罪零容忍的嚴正態度

正如最高法強調的:集中發布這些典型案例,是要正告那些潛在的違法犯罪者,莫向未成年人伸手作惡,伸手必嚴懲、作惡必重判!

案例一:被告人何某強姦、強迫賣淫、故意傷害被判死刑案

基本案情:被告人何某為達到利用幼女供他人嫖宿牟利的目的,單獨或與他人夥同作案,使用誘騙、劫持手段,將被害人常某某(8周歲)、有智力殘疾的謝某某(13周歲)、被害人杜某某(10周歲)拘禁在出租房內。期間何某多次對三名被害人實施姦淫,並致常某某輕傷,杜某某輕微傷。何某還拍攝三名被害人裸體照片及視頻並通過QQ發布招嫖信息,強迫三名被害人賣淫。

案例二:被告人趙某某強姦被判死刑案

基本案情: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被告人趙某某與同案被告人李某(女,已判刑)經共謀,由李某到河南省某縣的初中學校尋找女生供趙某某姦淫。李某糾集劉某、吳某某、蔣某某、郝某(均另案處理)、谷某某、秦某某、李某某、趙某某(以上人員均系未成年人)等人,採取毆打、恐嚇、拍下體照片威脅等手段,先後強迫被害人朱某某等在校初中女學生與趙某某發生性關係,共計25人32起,其中幼女14人19起。

案例三:被告人王某利用網絡強姦被判死刑案

基本案情: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被告人王某通過網絡聊天、電話聯繫等方式,或經張某(另案處理,已判刑)、侯某某(未滿十四周歲)等人介紹,以暴力、脅迫等強制手段強行與多名未成年被害人發生性關係,或明知多名被害人是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仍與之發生性關係,先後對14名被害人實施姦淫23次,其中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11人。

上述三起案例的犯罪分子,均被判處了死刑,這些案例也同時帶給我們太多啟發。

啟示:學校和監護人要切實履行監護責任

這些案例提示學校、老師、家庭、家長,一定要切實履行未成年人保護、監護法律責任。本案第三名被害人在上學途中被劫持,學校老師發現被害人未到校後及時通知家長,家長報案後,公安機關通過監控鎖定犯罪分子的藏匿地點,及時解救了被害人,並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從而避免了犯罪分子繼續為非作惡,更多未成年人受到侵害。

今年以來發生的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

案件1:山東高管性侵養女案

4月,山東省煙臺市公安局芝罘分局發布案情通報,稱鮑某某涉嫌性侵「養女」案偵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案件2:黑龍江虐待女童案

5月5日,建三江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發生在黑龍江省建三江創業農場故意傷害、虐待女童一案的犯罪嫌疑人曲亭亭、於傳龍以涉嫌故意傷害罪、虐待罪批准逮捕。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案件3:四川閬中某官員性侵女學生

4月29日,四川省南充發布通報稱,關於網傳閬中市某官員被指涉嫌性侵未成年人一案,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目前,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隨著最高法這些案例的公布,必然會對基層法院審理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起到很好地指導作用,特別是三起判處死刑的案例,相信會對那些有侵害未成人權益企圖的人產生一定的震懾作用。

從這個意義上說,最高法的做法很及時,很給力,我們要為其鼓掌!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鮑某性侵養女案未果,閬中官員又曝性侵,拿什麼保護我們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最高法:侵害兒童權益罪行嚴重者該判處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8日訊 (記者 李萬祥)5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7件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最高法表示,對侵害兒童權益的案件中罪行嚴重、惡劣者,該重判堅決依法重判,該判處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死刑。
  • 最高檢發話!今年重點打擊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活動,建立侵害未成年人...
    每經編輯:步靜5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做客「縱論『四大檢察』新格局暢敘『十大業務』新願景」最高檢廳長網絡訪談時表示,圍繞防治校園性侵問題,最高檢2018年10月向教育部發出第一號檢察建議。
  • 九部門聯合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
    人民網北京5月29日電(孟植良)記者今天從最高人民檢察院了解到,最高檢等9部門共同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規定9類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情形,有關單位和個人須立即報案。
  • 最高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全文)
    四是依法懲治監護侵害犯罪,促進家庭保護。檢察機關堅持依法懲處監護人性侵害、出賣、遺棄、虐待、傷害未成年人,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等犯罪。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有關部門先後印發了《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和《關於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2017年至2019年,全國共批准逮捕遺棄、虐待未成年人犯罪19人,起訴389人。
  • 全文|最高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
    四是依法懲治監護侵害犯罪,促進家庭保護。檢察機關堅持依法懲處監護人性侵害、出賣、遺棄、虐待、傷害未成年人,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等犯罪。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有關部門先後印發了《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和《關於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2017年至2019年,全國共批准逮捕遺棄、虐待未成年人犯罪19人,起訴389人。
  • 最高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附全文)
    四是依法懲治監護侵害犯罪,促進家庭保護。檢察機關堅持依法懲處監護人性侵害、出賣、遺棄、虐待、傷害未成年人,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等犯罪。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有關部門先後印發了《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和《關於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2017年至2019年,全國共批准逮捕遺棄、虐待未成年人犯罪19人,起訴389人。
  • 古代是如何懲治侵害兒童犯罪的?
    今日,人民日報發表《最高法:對侵害兒童權益該判處死刑的堅決判處》文章指出要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對無辜的未成年人進行犯罪是十分卑鄙的行為,不僅會導致自己身敗名裂,還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審判。傷害未成年人的無恥行為不只當今有,古代亦有,那麼古代是如何處理懲治傷害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呢?傷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性侵害、暴力侵害、拐賣、遺棄。一、古代針對未成年人的性侵害犯罪懲治古代針對幼兒被性侵事件,刑罰非常嚴厲。
  •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讓高質量法治「步步高」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12月21日表示,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繼續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其中將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典型案例 發8條「說說」,QQ空間道歉3天
    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典型案例 發8條「說說」,QQ空間道歉3天 2020-06-24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趙志勇案入選最高法典型案例,曾強姦25名未成年在校女生
    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5月18日通報了7起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其中強姦25人32起的河南趙志勇案入選。據通報,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被告人趙某某與同案被告人李某(女,已判刑)經共謀,由李某到河南省某縣的初中學校尋找女生供趙某某姦淫。
  • 小豬佩奇被最高法寫進工作報告
    兩高報告提到這些案件最高法工作報告——孫政才受賄案各級法院審結貪汙賄賂、瀆職等案件2.8萬件3.3萬人,其中被告人原為省部級以上幹部的18人,廳局級339人,縣處級1185人。彰顯黨中央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的堅強決心。
  • 收藏丨20批106件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13批51件最高人民檢察院...
    2.撫養人對未成年人未盡撫養義務,實施虐待或者其他嚴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不適宜繼續擔任撫養人的,檢察機關可以支持未成年人或者其他監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變更撫養權訴訟。2.姦淫幼女具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規定的從嚴處罰情節,社會危害性與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三款第二至四項規定的情形相當的,可以認定為該款第一項規定的「情節惡劣」。3.行為人在教室、集體宿舍等場所實施猥褻行為,只要當時有多人在場,即使在場人員未實際看到,也應當認定犯罪行為是在「公共場所當眾」實施。
  • 最高檢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分類整理(2020年12月22日更新)
    2.撫養人對未成年人未盡撫養義務,實施虐待或者其他嚴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不適宜繼續擔任撫養人的,檢察機關可以支持未成年人或者其他監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變更撫養權訴訟。【來源】最高檢第五批指導性案例3.檢例第19號:張某、沈某某等七人搶劫案【關鍵詞】第二審程序刑事抗訴;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分案起訴;累犯【要旨】1.辦理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一般應當將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分案起訴,但對於未成年人系犯罪集團的組織者或者其他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或者具有其他不宜分案起訴情形的,可以不分案起訴。
  • 未成年人玩網遊結交「好哥們」 跟著搶劫不知是犯罪
    因和父親吵架心情不好,又和好朋友吵架,竟持刀將朋友捅傷;初中生認識社會閒散人員後染上毒癮,為了得到毒資,幫忙販毒被抓;玩網路遊戲認識了一些好「哥們」,出於義氣,跟著去搶劫,被抓後還不知道自己犯罪了……未成年人犯罪以及受到侵害的背後,多數源於教育的缺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教育的護航。
  • 《守護明天》第四季幕後:典型案例凝聚少年司法專家心血
    ……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推出的大型未成年人法治節目《守護明天》,已經錄製四季,始終聚焦社會關注的未成年人保護熱點話題,介紹黨和國家關於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的新政策、新舉措、新探索。即將播出的第四季,相比前三季有何新亮點?臺前幕後又有哪些故事?
  • 父母需對未成年人犯罪承擔賠償責任
    俄羅斯最高法院全體會議日前通過一項決議,規定未成年人如果犯罪,其父母或監護人需承擔相應經濟及精神賠償責任。當地媒體認為,該決議符合社會道德標準,並使家長能夠更多參與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與管理,有助於進一步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
  • 推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永無止境」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指出,開展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項工作沒有止境。恩平市人民檢察院貫徹落實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要求,以「永無止境」的決心和行動,落實未成年人的全面綜合保護。文/圖 胡偉傑 梁怡慧 劉露堅持「零容忍」態度 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一直受到廣泛關注,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更多次引發討論。居心不良的犯罪分子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後,利用未成年人身心不成熟的特點,企圖逃脫法律制裁。
  • 以正義之名守護未成年人成長 濟南市檢察院等七部門聯合發文加強未...
    為依法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加強對未成年被害人權益保護,日前,濟南市人民檢察院、濟南市教育局、濟南市公安局、濟南市司法局、濟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共青團濟南市委員會、濟南市婦女聯合會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未成年被害人權益保護的意見》,真正形成全社會保護合力。
  • 最高檢:加大對偵查活動中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權利行為的監督
    12月7日,全國檢察機關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出席。「刑事司法保障是對民事權利保護的底線救濟,要客觀公正履行刑事檢察職責,堅決懲治侵害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的犯罪行為。」
  • 最高法提出優先保護「少年的你」
    中國最高法提出優先保護「少年的你」中新社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 張素)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10日在北京召開。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說,要探索通過對部分城區人民法庭改造或者加掛牌子的方式設立少年法庭,確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優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