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高端產業培育新動能 有研半導體項目虹吸效應初顯

2020-11-21 魯網

   

  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量產通線儀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月16日,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8英寸集成電路用矽片」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通線量產,德州乃至山東省實現了矽片從無到有的突破性發展。緊接著,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震秀表示:目前德州正規劃建設270畝的半導體材料產業園區,推動半導體材料集群式發展,預計年底將有4家企業入駐。燎原之勢正形成。

  進入新時代,「高速度」不再時髦,「高質量」成為共識,德州自2017年開始,緊盯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對接融入京津翼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高新技術產業轉移轉化,誠意招商,結此碩果:「省級頭號項目」「省新舊動能轉換1號項目」。目前,有研以一帶十,落地項目再招引、上下遊企業帶動,產業虹吸效應初顯。

  行業翹楚,量產實屬不易

  「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8英寸集成電路用矽片』在德州量產了!比預期整整提前了六個月。」消息在業內一經傳開,評論區回復最多的就是「這麼快投產了?」。更有業內人士直呼:「全國多地半導體項目都爛尾了,有研了不起!」這一說法,在山東有研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總工程師肖清華處得到了證實。

  「在電子產品、智能製造、5G網絡等產業的帶動下,矽片為適應晶片製程的進步,市場迎來快速增長,加之國內市場的緊缺,誰都知道這是塊『大蛋糕』,是撬動當地經濟的新動能,可是這塊蛋糕卻很難吃到。」肖清華告訴記者,國內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尚未形成批量供應的能力,本土所需主要依賴進口,市場情況是需遠大於供,因此這幾年眾多創業者嗅到了這個商機,可謂是前僕後繼,卻受阻於資金、研發、技術等難題,而出現網友所說的「爛尾」。

  據肖清華介紹,這個行業,投入大,風險高,而且甲方很「認人」,要想矽片進入甲方供應商名單,必須經過評估,而這個評估不僅耗費時間,難度高,甲方還冒著「一招失誤,滿盤皆輸」的風險,所以甲方一般會固定生產商,不願意給新企業「試一試」的機會。那有研為何如此穩定?

  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作為中央直屬企業有研集團的成員單位,自2001年成立以來,在國內最早開發出8英寸和12英寸矽片並實現商業化,已發展成為我國半導體矽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他們跟新企業不同,不缺訂單,缺的是生產空間。

  時間回到2016年,有研就已經有了「訂單是產能3倍」的難題,必須儘快擴大規模。當時,集團領導果斷做出產業升級的決策,有研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在2018年6月「央企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座談會」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7月26日籤訂投資合作協議,正式落戶德州經開區。

  而在今天,8英寸矽片在德州實現量產,在大家看似順利的項目進度中,其實是無數個有研人,無數個德州項目服務單位不眠的日夜,經歷了設備搬移後的高精度調試,原材料在疫情期間的順利入場,與甲方材料端的磨合,量產實屬不易。

  但付出是值得的。「最難的階段已經過來了,我也終於鬆了一口氣,只要實現量產,我們就已經看到了收益,整個項目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2億元,將成為北方最大的半導體材料生產基地。」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青說。

  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德州廠區

  產業引領,項目結伴而來

  最近一個月,肖清華很忙,這次不是穿著工程服、帶著安全帽,奔走工地,而是西裝革履,容光煥發。

  一期項目投產後,已經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四五家上下遊企業以及同行企業跟隨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前來德州考察項目,而且投資意向很大,因為他們認為,有研選擇的地方,值得一看。

  德州樂陵市的有研新材料創新及成果轉化基地一期建設現場,一座座廠房已經拔地而起,明年6月份,這裡將會生產出國防軍工及航空航天領域不可或缺的高端產品。該項目是由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的兄弟公司——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所承建,在兄弟公司的牽線搭橋下,得知樂陵有化工園區,便進行了深入考察,最終落地。並且延續使用了有研半導體項目的基建施工方等服務企業,帶動了當地相關配套建設企業的發展。

  這種虹吸效應不止於此。

  據了解,早在90年代初,有研集團就被設立為「半導體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4月,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範企業」名單。在行業的示範引領作用上,有研一直不負所望。

  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震秀介紹,有了龍頭企業帶動,目前德州正規劃建設270畝的半導體材料產業園區,推動半導體材料集群式發展,預計年底將有4家企業入駐。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在有研項目的帶動下,德州的新材料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集成電路用矽片

  斷鏈重組,搭起落後產業鏈

  2018年,山東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動新材料融入高端製造供應鏈,建設具有國內尖端水平和全球影響力的新材料研發、檢驗檢測中心和產業發展高地。到2022年,山東省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4400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4%。有研半導體與此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除了自身新材料高端產業的發展帶動外,有研半導體矽項目還搭起了另外一個產業鏈。

  由於半導體矽項目的生產離不開「氣」,用氣量較高,基本能達到氬氣600立/小時,氮氣1200立/小時。而且有研用的都是世界品牌供應商。令肖清華比較驚喜的是,由於德州周邊城市的鋼鐵廠較多,這些品牌均在周邊有氣站,僅需2-3個小時即可到達德州廠區。這既方便了項目用氣,同時,因為近兩年在新舊動能轉換的政策下,德州周邊的鋼鐵廠紛紛縮小產能,造成了用氣減少。有研的加入,恰恰搭起了這條產業鏈,幫助不少氣體生產企業消化產能,挽救了經濟效益。

  正如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德州廠房旁邊的數字展館大屏上顯示的字樣,「立志解決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卡脖子』問題,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做貢獻。」有研推動產業高端發展的真實圖景,產業生態「虹吸」效應正代替落後產能成為德州高端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德州經濟正朝著質量更好、效率更高、動力更強的發展方向闊步挺進。

 

 

  

相關焦點

  • 產業故事:從北京到德州,有研半導體項目跑贏的「六個月」
    2017年,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開始了項目城市的考察,偶然的機會,初識德州。「一開始,德州並沒有進入項目落地備選城市。」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果虎說。對接之後,德州市委市政府的熱情和誠信一直在有研的項目考察之路上刷著「存在感」,這讓他們不斷關注這座城市。2018年初,一次動車之旅催化了有研項目的敲定。
  • 山東有研半導體項目在德州發展呈「破浪」之勢
    山東有研半導體項目在德州發展呈「破浪」之勢 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量產通線儀式舉行
  • 快訊|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通線量產儀式在德州舉行
    10月16日,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量產通線儀式舉行。該項目的落成和通線投產標誌著有研半導體新的起航,實現了年產6、8英寸矽片456萬片和12-18英寸矽單晶300噸能力,並為後續12英寸矽片的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
  • 「經濟日報」山東有研半導體總工程師:「到德州經開區來發展,我們...
    前不久,在位於山東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廠區裡,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使用新設備生產的半導體級8英寸直拉矽單晶,歷時70多個小時一次性拉製成功,標誌著公司8英寸矽拋光片在德州量產邁出了關鍵一步。今年克服疫情影響,試生產階段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年,讓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肖清華喜出望外、直抒胸臆:「到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來發展,我們來對了!」
  • 合肥經開區海恆集團:聚力戰新產業培育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聚力戰新產業,合肥經開區海恆集團作為該區產業引導基金運作管理機構,投資方向也主要集中在這些優勢產業,建立了覆蓋從企業初創期到成熟期的全投資體系,為經濟持續增長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  千億產業基金  助力經開區產業升級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活則經濟活,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背後,離不開產業投資基金的支持。
  • 當好橋頭堡 融入先行區 加快動能轉換
    有研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通線量產,清華大學凱瑞英醫藥中間體項目投產運營,德州市與魯冀津三地33個縣(市、區)實現34類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一個個高端項目落地投產,一項項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給德州新舊動能轉換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 青島日本「國際客廳」虹吸效應初顯
    「《阿童木》是第一部引入中國的日本動畫片,跟中國有很深的淵源。我們將通過跨境電商,把日本的優質產品銷售到中國,並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 以「創新引擎」,為科學城建設增添新動能
    未來,科學城還將圍繞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位造、高技術服務等主導產業,瞄準5G應用、集成電路、精準醫療、新材料、檢驗檢測等細分領域,引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金額大、帶動效應強的重大項目,推動大數據智能化和大健康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圍繞世界500強、行業前3強、獨角獸等龍頭企業,開展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集聚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總部落地,為科學城建設增添新動能
  • 今天在德州,山東「1號重點項目」6、8英寸半導體級矽片通線量
    18個月來,公司完成了項目建設全部內容,提前2年3個月完成了落地協議的全部內容,完成了有研集團北京產業基地搬遷的要求。」 10月16日上午,在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通線量產儀式上,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果虎介紹。
  • 自貿新聞 | 鏈通產才融合賦能創新引擎——新動能(煙臺)產業技術...
    一端連著科研人才,一端連著產業市場,既非政府機構又非事業單位,既非高校院所也非研發中心,新動能產研院「四不像」的機構體制,使其在通過市場化機制推動產才融合共促科技成果產業化中,既「靈活」又「能闖」。「863」計劃重點項目首席科學家程功弼博士的汙染控制與修復高端裝備製造項目,具有較好產業基礎。
  • 【山東新聞聯播】德州有研半導體項目加緊建設中,計劃3月底搬入...
    從昨晚開始,德州就下起了雪。但是在山東有研半導體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的建設現場,這裡依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現場有40多名工人在緊張地施工中。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肖清華介紹說:「目前,主體廠房的結構都已封頂,內部二次結構也基本完工,計劃在三月底進行生產設備的搬入。」
  • 興國培育新動能「攪熱」消費市場
    如今,在這個展廳,長徵超級IP衍生品琳琅滿目,愛好動漫的年輕人們聚集在此,討論著興國動漫產業的發展。琳琅滿目的長徵超級IP衍生產品。動漫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只是興國縣提升消費能級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興國縣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主動把握產業發展新趨勢、新需求,持續恢復擴大傳統消費,積極培育和壯大網絡購物、網上服務等新型消費,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釋放消費潛力。為振興文旅消費,興國縣全面整合紅綠融合廊道資源,加快推進「模範興國」紅色文化城、百裡紅山、中國官田兵工特色小鎮等精品景區建設。
  • 今天在德州,8英寸半導體級矽片實現山東造!
    10月16日上午,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舉行「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通線量產儀式。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屠海令宣布項目正式通線量產。
  • 「山東新聞聯播」4.23億元政府專項債券助力德州有研半導體等項目...
    齊魯網德州8月17日訊山東抓實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著力強化工作統籌和項目推進,促投資、穩增長。今年以來,山東共爭取了2923個項目列入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的債券儲備項目庫名單,債券需求8589億元,最終國家確定山東專項債額度為3234億元,居全國第一位,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領域。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有研半導體等幾個新建項目的基礎設施改造,就是利用了4.23億元的政府專項債券。這些改造工程,涉及電力設施、汙水處理、綠化工程等多個方面。
  • 「山東新聞聯播」德州有研半導體一期項目「衝刺」收尾 部分生產線...
    從數據來看,山東生產供給穩中有升,經濟運行延續穩步回升態勢。1-7月份,山東經濟運行保持回升向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改善。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1-7月累計增速首次由負轉正,增長0.5%,比上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山東紮實促進擴消費、強投資、穩外貿外資,著力暢通經濟內外雙循環。
  • 菏澤市成武縣:聚焦高精尖 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2日訊 近年來,菏澤市成武縣積極招引高精尖項目入駐,不斷調結構、優布局,破除舊動能、培育新動能,一大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術型企業成功引進、順利落地,為成武縣產業發展集聚了「量」的基礎,強化了「質」的支撐,有力帶動了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 堅定不移推動動能轉換,塑強現代產業新優勢
    《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圍繞「堅定不移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塑強現代產業新優勢」,在推動產業體系優化升級、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優良產業生態、強化基礎設施保障等五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全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取得突破、塑成優勢。
  • 加速打造新動能 傳統產業煥新顏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謀新篇
    來源:中國經營報加速打造新動能 傳統產業煥新顏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謀新篇本報記者/吳靜/盧志坤/濰坊報導作為國內第三大經濟體的山東,近年來正不斷吹響新舊動能轉換的號角。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醫養健康等五個產業屬於新興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所在。作為山東省智能製造的代表企業,歌爾股份有限公司(002241.SZ,以下簡稱「歌爾股份」)緊跟科技發展前沿。
  •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城鄉融合先行區、生態環保攻堅區、投資貿易首選區、優教優醫普惠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平臺,促進位度創新與技術創新融合互動、新動能培育與傳統動能改造協調互動,提升實體經濟發展的質量和競爭力;以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
  •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如何起飛的
    眾所周知,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非常發達的,也擁有較為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從晶片設計、生產製造到封裝測試,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企業。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的實力名列世界前列,而其中最強的板塊無疑就是晶片代工。從1996年的IC封裝製造,到1987年介入專業代工製造,如今在這一領域,能排進全球十強的中國臺灣企業就有4家之多,除了臺積電,還有聯電、力晶、世界先進等,成為全球半導體的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