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茶遺址茶香飄——鎮前鎮下莊村回歸經濟發展茶產業

2020-12-14 騰訊網

編者按:

為踐行廖俊波精神,不斷創新突破新聞報導水平,提升記者「四力」,4月16日起,政和縣融媒體中心組織記者深入基層一線駐點採風,大家用腳力去丈量、用眼力去發現、用腦力去思考、用筆力去展現政和鄉村的美麗新畫卷,並在「時空政和」微信公眾號開設「記者在基層」欄目,陸續推出記者在基層採寫的一批新聞作品,以饗讀者。

4月16日,11位鑫陋室銘茶業有限公司採茶工人在政和縣鎮前鎮下莊村龍焙貢茶遺址所在的茶山上採茶。為了發展茶產業,鎮前鎮下莊村依託龍焙貢茶遺址,引進茶企,發展回歸經濟。

政和是「中國白茶之鄉」,是因茶得名第一縣。北宋宋徽宗皇帝喝了政和縣進貢的白茶龍顏大悅,賜年號「政和」作縣名,由此由原關隸縣更名政和縣。

龍焙貢茶遺址

據明永樂3年郭斯垕所編撰《政和縣誌》中記述:「關隸之地野樅遍布,其葉銀毫隱伏,其湯乳花殊白,山民目為珍物。宋太祖建隆壬戍三年,宋炂、宋灼闢茶坑之圃,制龍焙貢茶,進建州後貢御,後遂以茶積富。」文中茶坑就在下莊村對面,目前留存龍焙遺址。

政和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在鎮前鎮下莊村龍焙貢茶遺址所在的茶山上採風

下莊有林地面積3.5萬畝,茶葉是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近年來,由於大多青壯年在外工作,家中茶山無暇管理。2018年,為了促進鄉村振興,鎮前鎮黨委、政府和下莊村兩委引進了鑫陋室銘茶業有限公司,並為該公司在龍焙貢茶遺址附近流轉了200畝的茶山。

「我看重的是『龍焙貢茶遺址』這塊金字招牌。」鑫陋室銘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仕斌說。公司入駐後,挖掘了龍焙貢茶文化、高山生態優勢,發展政和白茶產業,注重標準化製作,把高山茶味濃、湯水醇厚特點呈現出來,製作出來的茶葉深受茶人喜歡。2018年,他製作的白茶在廈門茶業商會春季茶王爭霸中獲白茶金獎、銀獎,在政和縣首屆徽宗杯茶王爭霸中獲白毫銀針茶王等榮譽。2019年鑫陋室銘茶業有限公司銷售額達到600多萬元,公司生產的白牡丹、貢眉、白茶銀針等產品銷往北京、福州等一線城市。除了做好茶,陳仕斌正在打造龍焙貢茶文化,並辦起了民宿,供茶人前來體驗。

茶企的引進,也帶動了當地茶農增收。60多歲的劉勝蕊有2畝茶山。她說:「前幾年茶葉價格不好,茶葉年收入在7000多元,自從鑫陋室銘茶業有限公司引進來後,茶葉價格也好起來,一年茶葉收入有兩萬多。」

鎮前鎮下莊村第一書記許劉健表示,下一步,村兩委還要充分挖掘龍焙貢茶遺址文化,發揮回歸經濟優勢,壯大茶產業,繼續帶動村民曾收。

政和縣融媒體中心走進下莊採訪組

相關焦點

  • 龍塘鎮:將江頭貢茶打造成貧困戶「致富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訊(記者 曹富蓉)耒陽有鎮,叫龍塘;龍塘有村,叫江頭,江頭有茶,叫貢茶。江頭貢茶,不負春光,兩萬餘畝的茶園裡,青翠碧綠,清香瀰漫。王運珍是江頭村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幾年前,他以每畝每年30元的價格,將家裡的2畝山地流轉給了江頭生態有限公司,並與江頭生態有限公司籤訂產業扶貧合作協議,加入基地合作社。除了獲得山林流轉費、合作社分紅,王運珍還參與春茶採摘,每天賺取100-120元的工錢。春茶採摘可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王運珍採摘茶葉的工資收入,超過了當年的脫貧標準線。
  • 龍塢茶鎮:用綠葉講述杭州「金葉子」的故事
    特色小鎮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正匯聚著巨大的產業發展潛能。在西湖區,一共有6個特色小鎮,其中3個為省級特色小鎮:龍塢茶鎮、雲棲小鎮、藝創小鎮。龍塢,杭州茶香濃鬱之處。近年來,龍塢茶鎮已經走出了一條茶產業、茶科技、茶旅遊、茶文化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不久前,小鎮又迎來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浙江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部。目前,已經有6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入駐小鎮。大家熟知的農夫山泉,也在小鎮裡。9月8日,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 茯茶鎮裡的古今對話:且以新火試古茶
    伴著絲路駝鈴,茯茶從涇陽出發,一路向西,以顯赫的「官茶」「貢茶」身份成為以茶易馬的重要戰略物資,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佔據著重要一席。「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茯茶。」這個不產茶的地方,卻有著悠長的制茶史。幾度興衰,弦歌不輟,沐浴著新時代的晨光,涇陽茯磚茶正在續寫新的榮光。
  • 武漢三鎮,最有發展潛力的是哪個鎮?誰才是三鎮的「領頭羊」?
    古時候習慣於把人口聚集區稱為鎮,區別於鎮縣鄉這樣的等級區劃,武漢這幾個大的鎮實際上是方鎮,由北魏流傳而來,後人簡稱這三塊區域為武漢三鎮。武漢三鎮的地理方位和名稱由來大家都熟悉,既然有範圍,勢必就會有對比,在比較中超越與發展。那麼在這幾個區域中,最具有發展潛力的鎮,一定就要提到武昌區了。
  • 畢節高山生態茶:穿越千年的茶香記憶
    原標題:畢節高山生態茶:穿越千年的茶香記憶茶在不同的地域環境、文化領域、社會風俗中被廣泛利用,包括祭祀、嫁娶、禮儀、社交等方面。  以茶祭祀祈平安,婚禮中「放信茶」,贈茶以示互信……這些習俗孕育了流傳千古的「奢香茶文化」「烏撒烤茶文化」「貢茶文化」,這些已成為畢節茶旅融合發展的體驗項目。
  • 餘慶縣構皮灘鎮:搶抓時令,打好產業發展「組合拳」!
    連日來,餘慶縣構皮灘鎮搶抓時節,圍繞縣委提出的「63211」產業發展規劃抓落實,持續推進全鎮產業結構調整。 據了解,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永興村積極宣傳動員,採取「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助推發展,在做好技術服務、產銷對接的同時,充分發揮大戶的示範帶動作用,帶領群眾發展高效農業。
  • 裡口山深處飄茶香
    今年以來,我市將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作為12項重點工作攻堅突破任務之一,持續抓好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建設,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今日起,本報開設「重點工作攻堅突破進行時——鄉村振興金秋巡禮」專欄,對我市鄉村振興典型做法進行採訪報導,盤點收穫、總結經驗,推動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突破。
  • 全中國面積最小的鎮,被稱為海上飄來的鎮,很多人傻傻弄不清名字
    我國人口眾多,就今天的經濟發展而言,人們總會對大城市很嚮往。認為大城市發展機會多,誠然,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但小鎮也有小鎮的悠閒,很多時候,我們甚至也會羨慕小鎮的生活,因為小鎮的生活壓力沒有那麼大,景點更為靜謐,平凡的日子小確幸更容易讓人感到開心。而在廣西的北海,就有一個全國面積最小的鎮,被稱為被海上飄來的鎮,很多人傻傻弄不清楚他叫什麼名字。
  • 蘇州一鎮被上海「相中」,若被「瓜分」成功,未來有望撤鎮設區
    這是一個知名度較高的小鎮,在鎮裡面交通非常發達,有很多的鐵路和高速公路直接從境內穿過,使得當地的經濟發展非常好。花橋鎮離上海非常近,它的兩面一個是嘉定區,另一個則是青浦區。這也是為什麼原本隸屬於江蘇的鎮被上海給相中了,因為兩者相離的實在是太近了。
  • 荊州最有實力的7個鎮,有你所在的鎮嗎?
    根據2019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湖北共有27個鎮上榜,其中,荊州有7個鎮上榜。、樂鄉街道,是松滋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彌市鎮彌市鎮位於荊州市區西南約15公裡,面積168.62平方千米,轄25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委會、2個鎮直漁場,總人口61710人(2017年)現代農業蓬勃發展,全鎮確立了優質糧、棉、油,優質畜禽、優質瓜果蔬菜、名優水產等特色支柱產業。
  • 電商扶貧中崛起的淘寶鎮——竹山縣麻家渡鎮發展電商紀實
    據悉,麻家渡鎮地處竹山縣西部,位於竹房城鎮帶城鄉一體化試驗區核心區,東接溢水,西鄰寶豐,南毗竹谿縣河,北靠雙臺,346國道、谷竹高速、寶豐一級路穿鎮而過,是竹房城鎮帶人口最密、交通最便捷、經濟最發達、特色最鮮明的鄉鎮。麻家渡鎮因農業興旺、綠松石加工貿易繁榮,素有「竹山西部糧倉」和「秦巴寶石之鄉」的美譽。
  • 良渚遺址管委會深化「三服務」:放大遺址效應 推進屬地發展
    嚴格執行《良渚遺址文物保護補償機制》要求,進一步完善《良渚遺址保護區文物保護補償辦法》,增加非貨幣補償方式,通過引導、協調保護區內的產業發展,創新經營機制,構建與文物保護要求相適應的生產力布局,嚴格執行「以獎代補」制度提高鎮街村社集體經濟收入,擴大受眾、協調利益,使文物保護工作獲得更廣泛的支持;申遺成果惠及更多群眾。發放遺址保護宣傳手冊到鎮街、學校、企業,提升基層群眾的遺址保護意識和能力。
  • 文昌鋪前鎮有序推動復工復產 疫情防控和發展生產兩不誤
    、全面分析,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各行業克服疫情帶來的阻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力促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逐步回歸「正軌」。 「鋪前馬鮫魚」是該鎮名牌企業,目前該企業已正常復工。鋪前鎮要求企業在有序恢復生產的同時不能對防控工作思想鬆懈,要嚴格落實好封閉式管理,防控工作只能加強不能減弱,必須不折不扣落實好有標識牌、有值班人員、有人員來訪登記、有人員體溫檢測和有重點人員臺帳 的「五有」措施。
  • 你值得了解——淺析顧渚紫筍茶在中國貢茶史上的地位
    這餅茶,是從粗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高檔精製茶。從湖州修貢刺史和到顧渚山考察文人的詩歌中也可得到證實:袁高《茶山詩》曰:「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李郢《貢焙歌》中:「喧闐競納不盈掬,一時一晌還成堆。蒸之馥之香勝梅,研膏架動聲如雷。茶成拜表貢天子,萬人爭啖春山摧」。詩中表達了貢茶加工的程序,經過「選納」、滌、蒸、搗(研膏)、焙等。
  • 「小木耳,大產業」 西照川鎮栽好致富「金耳朵」
    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西照川鎮是大山深處一處小山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段木木耳的生長打下基礎。近日正值木耳採收的季節,幾天小雨過後,朵朵木耳像雨後春筍般鑽出來,放眼望去,頗為壯觀。「您看這一根根段木上長出的木耳,和我們平時在市場上吃到的菌袋生長的木耳有所不同。」在西照川鎮喬家坪村食用菌栽培基地,村支部書記王乾剛說道。
  • 浦江縣鄭家塢鎮:以大項目引領大投資譜寫工業經濟新篇章
    在二季紅、半年正、三季進的基礎上,四季度浦江縣鄭家塢鎮乘勢而上、加速奔跑,全力衝刺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奮力交出經濟高分報表。10月,規上工業產值7401萬,同比增長42.08%,增速領跑。大項目是產業之本,大投資是發展之源,大企業是工業之基。身處杭州、金華兩大都市圈交匯點的鄭家塢,始終立足產業興鎮、工業強鎮的戰略定力不動搖,堅持以項目促產業、以投資促發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工業經濟邁上新的大臺階。
  • 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公布,河南16地入選
    35個鄉鎮共獲中央財政獎補資金4.55億元,為扶持壯大全省鄉土經濟、鄉村產業,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農業產業強鎮如何建設?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工作的通知》,建設內容包括——壯大農業主導產業。
  • 清河縣、清河經濟開發區、葛仙莊鎮、王官莊鎮、連莊鎮將有省級新...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最新發布《關於2020年河北省特色產業名縣名鎮名單的公示》,按照有關要求,按照縣申報、市審核推薦、專家評審、現場核查的程序,擬認定張家口市萬全區、東光縣連鎮鎮等42個縣(區)、鎮(鄉)為河北省特色產業名縣名鎮
  • 陝西安康嵐皋縣一個鎮,位於南宮山西麓,建鎮時間僅4年
    有一個隸屬於地級市安康的縣,這個縣位於巴山北麓、漢江之濱,名叫嵐皋縣,許多人經常讀錯名字,原來嵐皋中的(皋gao)屬於生僻字,這也解釋了很多人不認識嵐皋的尷尬局面,嵐皋縣毗鄰湖北、重慶兩省市,全縣70%的面積都是山地,擁有全國第二大富硒資源地帶,是秦巴地區生物和國家南水北調中線的水源涵養區域,同時也是陝西重點林業縣之一,豐富的自然資源也造就了境內許多的景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嵐皋縣內景點最為豐富的鄉鎮,這個鎮叫做南宮山鎮
  • 千億再出發:灣區鎮域發展的北滘探索
    從發展歷史看,40年創下工業生產總值增長超1萬倍的「奇蹟」,培育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憑藉全國千強鎮第六名的基礎引領創新;從空間擴容看,通過村改釋放出超萬畝產業新空間可承載新智造,一批龍頭項目落地有望率先實現產業轉型;未來,隨著多條軌道的貫通,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更多要素匯聚,有望加速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從大力發展經濟到建設宜居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