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菜圖鑑》!吃掉春天這件事,天津人也太會了吧!

2020-12-15 看天津

總有人說,天津的春天短的不像話,從立春開始到現在,大半個春天,全在穿脫秋褲中耗沒了。

熱的時候像夏天,冷的時候像秋天,要不是門口桃樹一夜之間開了花,這個春天真的是一點「味兒」都沒有。

圖片來源:@了不起的記者大王

春天在哪裡?如果說時髦精的春天在一張張和桃花的合照裡,那麼吃貨的春天早就已經被天津人擺在餐桌上了。

O1

· 沒有一顆野菜逃得過天津大爺大媽的手 ·

圖片來源:@新浪天津

春天到了,一場春雨過後,又到了任何有樹有草的地方長出大爺大媽的季節。樹上採,地裡挖,天津的這些大爺大媽們到底在幹嘛?

她們有的一屁股扎進雜草堆裡,專注埋頭薅取;更有能人奮力踮起腳尖,攀上樹梢枝頭施展挑揀技能…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儘管姿勢不同神態各異,但不要懷疑,這是他們迎接春天的儀式之一。他們的目標也只有一個,就是——野菜。

春天的顏色這麼多,但是,對於飯桌上的衛嘴子來說,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一抹綠色,尤其是應時的混著泥土芳香的野菜。

圖片來源:@搜狗圖片

食物,是季節對人們最好的饋贈。

無論是超市裡、菜市場中、還是田野鄉間,一年裡踩著點兒才能吃到的野菜已經上市,就算是肉食主義者,也抵抗不住鮮嫩到仿佛能掐出水來的野菜誘惑。

O2

· 一口一口 用味覺留住春天 ·

每一道來自春天的「饋贈」都是短暫的,一旦錯過了這口鮮活與生機可就要等上一年。追上野菜的時令才算沒有辜負這個春天。

其實關於一口一口吃掉春天這件事,天津人還挺有發言權的。

香椿

雨前椿芽嫩如絲,雨後椿芽如木質。

——民諺

圖片來源:@搜狗圖片

每到春季,小仙兒第一個想到的春季限定的野菜就是香椿了!新的一年還沒實現「車釐子自由」,一入春又不得不面對「香椿芽自由」。

這種「樹上蔬菜」一年只收一次,且產量少,幾乎一天一個價格,有的城市剛上市的香椿能賣到200元/斤。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有人在網上做了一個換算表:

在香椿最吃香的季節,1斤香椿的價格≈39隻小龍蝦≈26隻皮皮蝦≈10隻鮑魚≈2隻大閘蟹≈1隻波士頓龍蝦...

圖片來源:@搜狐:廣播電視臺總店

「不買請不要摸!」就問你有沒有被這香椿的霸氣震撼到~不過這紅的發紫的葉片兒,油光蹭亮,看得人心都要打顫顫。

畢竟一年才能吃到一次,咬咬牙,買!吃法也是多種多樣。

香椿攤雞蛋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香椿魚

圖片來源:@掌上天津

香椿豆

圖片來源:@寶媽小廚

香椿餅

圖片來源:@微博:百事可樂

幹炸香椿肉丸

圖片來源:@掌上天津

香椿拌豆腐

圖片來源:@豆果美食

香椿面

圖片來源:@掌上天津

香椿醬

圖片來源:@掌上天津

如果你是香椿的狂熱粉絲,那肯定不滿足於只有春天才能吃到它!把它做成香椿醬,它就不再是限定春季美食了!

總而言之,只要吃上一口椿芽,就是天津人對春天最好的致敬!

薺菜

惟薺天所賜,青青被陵岡,珍美屏鹽酪,耿介凌雪霜。

——陸遊《食薺十韻》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天津人最常見到野菜,應該就是薺菜了吧!薺菜渾身都是寶,根葉能吃,花能驅蟲。

「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汪曾祺說這天把薺菜花放在灶臺上,螞蟻都不會光顧;他還說,薺菜在他的家鄉(江蘇高郵)是能上席的,可見薺菜地位不同於一般的野菜。

圖片來源:@幸福de眼淚愛美食

天津比較常見的方式就是芥菜糰子了,當年蘇軾發明了還一道薺菜羹,被稱為東坡羹。

薺菜和米、生薑同煮,澆生油在羹面上,不加鹽醋,還宣稱:若知此味,陸海八珍皆可鄙厭。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

圖片來源:@豆果美食

用薺菜和豆腐做羹或是用薺菜調餡,包成薺菜春卷、薺菜鮮肉餛鈍、薺菜鮮肉餃子,幾口一個都意猶未盡。

圖片來源:@豆果美食

《白鹿原》中寫道,稀溜溜的包穀糝子裡煮著綠乎乎的薺薺菜,叫做水飯,是度春荒的飯食。

等到把薺菜從嫩葉吃到開花,這個春天也就不枉了。

馬齒莧

我們祖母每於夏天摘肥嫩的馬齒莧晾乾,過年時作餡包包子。她是吃長齋的,這種包子只有她一個人吃。我有時從她的盤子裡拿一個,蘸了香油吃,挺香。馬齒莧有點淡淡的酸味。

——汪曾祺《蔞蒿枸杞薺菜馬齒莧》

圖片來源:@一嬌

說起馬齒莧,真是一棵倔強頑強的野草。菜園、農田、路旁,你隨處都能見到它們。

如果僅用鋤頭除掉,沒及時把它根部翻起來,或者扔在地裡淋點水,哪怕一小段,它們也都會活起來。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木由&歡快的小丑魚1234

新鮮的馬齒莧除了吃,也是童年過家家時必備的道具。將馬齒莧的莖折成一小節一小節,表皮不要撕斷,就會變成一串綠色的「珍珠項鍊」供小女孩們臭美。

蕨菜

野燒初肥紫玉圓,枯松瀑布煮春煙。

——方嶽《採蕨》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早春的天津菜市場,蕨菜的身影隨處可見,春雨過後的蕨菜也是鮮嫩,不負「山菜之王」的美譽。

春天採摘的蕨菜,想吃新鮮的就水浸泡一晚後直接食用;還可以添香油等涼拌。當然,炒臘肉、扣肉也都是好吃的。價格也不貴~

O3

· 追上時令 每一口都是春光燦爛 ·

榆錢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天津人對榆錢兒不會陌生。春天,嫩綠色的榆莢一嘟嚕一嘟嚕的,像古代的銅錢,所以才有了「榆錢」這個名字,往往還要帶著兒化音。

民間有吃了榆錢就有「餘錢」的說法,討個口彩。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榆錢比較經典的吃法是做榆錢飯,用榆錢兒、麵粉、鹽做成的,代替主食,乍一看沒有飯只有綠色的榆錢,這是以前窮苦人家的吃法,現在是吃個新鮮和好玩。

還可以生吃,榆錢也是有「賞味期」的,過了時間就變老變硬變黃了。

槐花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吃槐花很有地域色彩。槐樹開花,往華北地區的大街小巷裡一鑽,一樹樹的雪白,遠遠就能聞到清香的味道。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槐花將開未開時候吃起來口感才好,吃法可以複製榆錢的,洗淨了生吃、烙餅、涼拌、清炒、煮粥、泡茶,都是沁人心脾的好味道。

這種樸素又清新的吃食,把天津人的餐桌裝點得春意襲人。

水蘿蔔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群英薈萃,我看你是蘿蔔開會!春天也是吃蘿蔔的好季節。天津人吃水蘿蔔,最普遍的就是就拿水一涮,直接生吃。嫌辣的還能沾點甜麵醬,吃撈麵也是不錯的配菜~

新蒜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蒜雖然是調料,但是天津人對他的期望可不低。新蒜的皮是紫紅色的,所以看外觀就能輕鬆區分「新老」,皮用手一撮就掉了,吃著也不怎麼辣,初春的新蒜甚至還帶點甜。

O4

· 為什麼天津人還要吃野菜 ·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新周刊

與我們不同,我們的老一輩對於野菜的感情是特殊的。在物資貧乏的年代,野菜是救命稻草。

經歷過餓到前胸貼後背、只能靠揀麥穗挖野菜求生的祖輩們,對野菜有了戒不掉的情結:你想啊,在食不果腹的日子裡,不要錢的野菜,它能不香嗎?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新周刊

而食物充足的今天,野菜的價格甚至高於普通蔬菜甚至肉類。美食作家汪曾祺說:「過去家鄉人吃野菜主要是為了度荒,現在倒是為了嘗新了。」

有些人從挖野菜中得到的樂趣,遠比吃野菜來得多。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用一道春味,留住天津春天這個匆匆即逝的季節。」

無論是憶苦思甜還是對自然的好奇,沒有野菜的春天是萬萬不行的!趁著時令趕緊去享受獨屬於春天的滋味吧!畢竟總要靠一些感官去留住春天呀!

不過這邊還是要提醒大家,挖野菜還是有風險的,體驗過程就好了,想要吃野菜還是認準菜市場吧!

相關焦點

  • 春天吃野菜圖鑑
    春天吃野菜圖鑑 2020-04-28 0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泛旅行@溫哥華:一起吃掉整個春天吧!
    珍惜自然的饋贈,把春天吞進口中,才不枉費了這春風十裡啊。春天走進溫哥華,與我們一起吃掉整個好春天吧!這種最純粹原始的綠色,就在城市人身邊,觸手可及。溫哥華人對此很自豪:「生活在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我們想要慶祝它啊」。而去野外尋找春天的味道,成為了溫哥華人最熱衷的春季慶祝方式之一,它更是溫哥華「農場到餐桌」新興運動的一部分。
  • 《天津野菜圖鑑》:現在的天津是「野菜味兒」的!
    所以,今天小編為大家匯總了我們天津最常見的野菜,以及野菜的多種吃法。香椿香椿是很受我們天津人歡迎的野菜之一。這種獨特的香味兒讓人慾罷不能。香椿吃法很多,可以涼拌、入湯、清炒、醃製等。芥菜這應該是咱們最常見到的野菜啦!春天採些薺菜嫩莖或芽,焯水過後可涼拌。鮮薺菜蘸醬、做湯粥或包水餃都是常見做法,一口氣將春天吃到肚裡,這個美味不能錯過。
  • 品味春天丨蕪湖野菜圖鑑來了!
    蕪湖是一座半山半水,物產豐富的江城,春季不單單花開錦簇,更有野菜佳餚偷偷的躲在山野或是田間,香椿頭、馬蘭頭、豌豆芽......試問哪一個不香呢!今天小編就化身吃貨帶著大家一覽身邊的野菜圖譜!故清代文雅之人喚其為「吃春」。春季是清肝養肝的最佳季節,常吃香椿還可以起到清肝明目,對視力下降及眼乾、眼疲勞有很好的恢復作用。蕪湖人春日裡最愛的一道菜就是香椿頭炒雞蛋,那滋味總讓人戀戀不忘。
  • 山東野菜圖鑑|春天吃野菜這個事兒,北方人很在行
    驚蟄一過,菜市場裡青翠欲滴的野菜輪番亮相,最堅定的肉食主義者都很難抵擋這嫩出水的誘惑。「春食野菜賽仙丹」,三四月份貓冬的嫩芽剛冒出頭來,正是最脆嫩、營養最豐富的時候。春生野菜種類多,來細數一下山東人能吃到的限定美味吧。
  • 中國餐桌野菜圖鑑
    原創 啃雞腿的編輯 四象工作室春季暖風輕拂,在柳絮翻飛的公園湖岸邊,想跟上隔壁王阿姨和李大叔的腳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阿姨和李大叔正在尋找著一種精靈般的食物——野菜。為了得到這大自然的饋贈,人們必須和時間、和鄰居賽跑。
  • 中國四大野菜區域,竟然有它!
    殊不知,西藏是 中國四大野菜區域之一 這篇文章,醍醐君帶你看看 西藏春天的野菜圖鑑 ,這兩年成了春季網紅食物。 這兩年,香椿價格一年比一年高,想要實現「香椿自由」倒確實有了難度。 蕨菜 蕨菜是春季分布在林芝林區的一種常見野菜。
  • 中國的野菜——319種中國野菜圖鑑
    春天已經到來,又是吃野菜的時候了,但野菜的種類何其多,如何分辨哪些是可以吃的呢?
  • 春季挖野菜好時節,這三種野菜長得旺,春季採摘正當時
    提要:天氣轉暖,野菜冒出頭,這三種野菜採摘時間剛剛好現在天氣是越來越暖和了,喜歡挖野菜的朋友應該已經躍躍欲試了。現在都有哪些野菜能夠挖了呢?這裡科學興農就給大家推薦幾種。薺菜:薺菜在野菜當中絕對是屬於王者級別的,每年春季都有不少野菜愛好者,在田野裡翻找薺菜。薺菜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生長,在野地裡、路邊上都能夠看到薺菜的身影。春季的薺菜口感鮮嫩,無論是做餡料,還是單獨食用都是非常不錯的。個人比較喜歡用薺菜做的餃子。薺菜不僅味道好,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屬於不可多得的優質葉菜。
  • 春天就吃「春菜」,這15種不起眼的野菜,天然營養,好吃健康
    每年在進入「春分」之後,屬於春天的時令蔬菜、野菜就越來越多。但這些自然長成的野菜也就只能這個季節能吃到,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珍貴。對於吃慣山珍海味的現代人(特別是城市人)來說,它們營養豐富,是滋養身體的最佳菜品,下面這15種野菜一起來看看,都認識嗎?
  • 春天最火野菜之一,人稱「槍刀菜」,市場前景不錯,為啥沒人種
    又到了春天萬物復甦的季節,南方可能感覺不出有啥一樣,北方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綠植熬過了光禿禿的寒冬,如今淳風一吹從看似乾枯的樹幹上冒出了一絲綠芽,大地慢慢變綠了。此時城裡人可能歡喜著眼前這一片綠,農村人卻想著那剛長出來的稚嫩野菜呢。
  • 「野菜の妖精さん」圖鑑,新版《神奇寶貝》?!太治癒了……
    日本插畫師ぽん吉 Twitter:ぽん吉繪製的「野菜の妖精さん」圖鑑起初僅是想讓小朋友們愛上吃蔬菜沒想到一經發布連很多大朋友都愛上了將蔬菜和動物結合生成可愛的新物種既魔性又可愛太治癒了這樣的腦洞創意靈感太牛了
  • 春天挖野菜,這4對野菜需要鑑別,有的是菜有的是草,別挖錯了
    但是我國地大物博,很多野菜都長了一張相似臉,對經常挖野菜的農民來說鑑別起來並不困難,可是對於偶爾挖野菜的城裡人來說鑑別起來就比較困難,一些看似野菜的野草不僅不能吃,還可能有毒,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幾對長得比較相似的野菜,注意別挖錯了。
  • 野菜雖好不如安全重要 山東有老人拿菜刀上高速挖野菜 太危險
    野菜雖好不如安全重要 山東有老人拿菜刀上高速挖野菜 太危險青島老太太拿把菜刀高速上挖野菜 滿滿一籃子每年到了春季,野菜成了不少人的心頭好,春鮮當前,有人抱著嘗鮮的目的或是親自採挖,或是直接購買,借野菜之味
  • 野菜500種每天分享一道野菜
    每日更新野菜幾種野菜,歡迎關注!說到野菜,相信大部分年輕人都不認識哪些是野菜。如果不認識看到了也不能亂吃,因為有些野菜葉子可以吃,但是果實卻是有毒,就比如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野菜它的果實和根就有毒。喜歡吃野菜的朋友可要注意了,千萬不要誤食。
  • 南水北調野菜圖鑑
    南水北調野菜圖鑑 2020-04-26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幾種野菜,可以食用又能當藥用,口感好,營養價值也特別高
    近些年,鄉村有十分多的野菜遭受年輕人的熱烈歡迎,野菜不但能夠服用,也有許多 非常好的功效,每一年的春季一到,野菜競相冒左右,大家都是跑到山頂或是田地裡去採摘野菜,口感好,營養成分也非常高。今日網編來給大伙兒詳細介紹幾類在農村很普遍的野菜吧它叫小薊草,又叫刺兒菜,農村人都叫它刺角芽或刺角,為多年生長 木本植物。小薊草適應能力較強,對土壤層規定關不緊,耐低溫、耐乾旱、,在我國的絕大多數地域都是有遍布。小薊草在農村,無論在田地還是菜園,基本上在野草漫山遍野的地區都是有它的蹤跡,有時候總數多,傷害農作物較重。
  • 春天最該吃「春菜」!吃的貴不如吃的對,錯過就太可惜了
    不知不覺,春天已經到來。 俗語說:「百草回芽,百病引發」。在春季,人們體內的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養生飲食變得尤其重要,否則容易引起腸胃不適、肝火旺盛、溼熱等症狀。所以,春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吃油膩生冷的食物,多吃營養豐富的新鮮時蔬。
  • 姚明又來天津了!這次是為了這件事
    這次是為了這件事 2020-12-21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又到了吃蒲公英的季節,但營養師提醒:春季吃野菜要注意2點
    春季是吃野菜的好時節,每到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採摘蒲公英,平時當蔬菜吃,以及在其它季節泡水喝,都是非常不錯的養生方式,讓人們珍惜。蒲公英之所以受人愛戴,離不開的是人們對它的讚美,在民間它有著藥草皇后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