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畫中國畫的以色列老奶奶

2020-12-16 國際在線

法尼亞和她的中國畫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伶俐):在以色列有一位98歲高齡的老奶奶,她1922年出生在中國大連,1952年回到以色列,卻在63歲的時候因為機緣巧合愛上了中國畫,成為了一名畫家。這位老奶奶和中國有著怎樣的故事?

法尼亞獨自一人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一棟公寓裡。她滿頭銀髮,精神矍鑠,完全看不出已經98歲高齡。自從63歲開始學中國畫以來,她已經創作了幾百幅作品,在以色列舉辦過畫展。她畫的山水花草都充滿著寧靜祥和、恬淡雅致的氣息。在採訪中,她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寧靜」。「我的夢想就是在耶路撒冷擁有一個寧靜的家,因為耶路撒冷在歷史上就沒有一天是寧靜的。在寧靜之家,我希望有一座圖書館,有很多關於寧靜的書;我還希望有一個房間可以舉辦講座,告訴大家對於身體什麼是寧靜,對於心靈和頭腦什麼是寧靜,這非常重要。」

說來有趣,法尼亞與繪畫結緣最初是因為一本書《用右腦繪畫》。她本來是想通過畫畫學習觀察事物的不同方法,沒想到她的作品卻不同於西方油畫的濃墨重彩,表現出東方山水畫疏密有致、意境幽遠的特點。直到有一天她在耶路撒冷遇到了一名在希伯來大學訪學的中國女士,法尼亞才知道原來自己畫的是中國畫。不知不覺中,她的心底早已刻上了中國文化的烙印。「我們一見如故,徹夜長談,直到現在還是好朋友。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她就要離開以色列,我在房間裡到處轉,我想著一定要畫點什麼才行。當我開始畫畫時,就好像不是我在畫畫,而是手自己在畫,我看著自己的手,問它你在幹什麼?這幅畫是我最好的作品之一,因為是自然而然畫出來的,從心底裡直接流淌出來的。這都是因為我遇到了這位中國女士。」

法尼亞的心回到了中國,她從圖書館借閱了大量的中國歷史、哲學書籍,非常喜歡《老子》《孟子》等等。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給了她很大啟發和靈感,她的中國畫也越來越有神韻。「我知道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有充滿智慧的人民,我喜歡中國歷史,尤其喜歡中國哲學,喜歡孟子。對我來說,孔子是社會的,而孟子是精神的,孟子談到了如何成為一個人,如何教育子女等等,他的書非常精彩。我非常喜歡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

中國和以色列建交後,法尼亞三次回到中國,感受到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現代氣息,但是她最喜歡的還是自己生活過的城市大連,那裡綠草如茵、生機盎然,依然是她夢裡的故鄉。85歲時,她專門到中國學習了中國畫。這幾年,還有以色列人登門請她教授中國畫。不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她的繪畫課暫停了。

談到這次席捲全球的疫情,她說,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不同國家的人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抗擊疫情。「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經歷了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這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讓每一個人都面臨同樣的困境,沒人能夠例外。這也是一個機會,讓人們都意識到我們是一家人,不要再有政治和權力鬥爭。」

相關焦點

  • 要畫好中國畫,成為中國畫大師,首先要過書法關
    導語:要畫好中國畫,成為中國畫大師,首先要過書法關,以吳昌碩和黃賓虹為例,吳昌碩的畫作氣息沉靜,筆墨中有金石味。黃賓虹則氣息醇厚,筆墨中有澄明之美。李日華言:「餘嘗泛論學畫必在能書,方知用筆」。可見筆墨內美得之於書法用筆的功底。更準確地說一般意義上的筆墨內美得之於書法藝術中的篆隸遺韻。很多畫家經常講:「我書法不行,題款題不好。」如果書法不好,不僅僅是題款題不好的問題,而是畫中國畫都很難深入下去,也創作不出高格調的中國畫,當然也就不可能成為中國畫大師。
  • 中國畫寫實:比不上西畫或變得太像西畫,使它的優點特點打折扣
    中國畫在20世紀初猝然遇見描繪力高於它的西畫勁敵,被迫進行寫實性改造,到世紀末又遭遇西方視覺藝術的挑戰,做了視覺性改造,但比較主動。第一次改造未能令人滿意。中國畫再怎麼寫實,要麼比不上西畫,要麼變得太像西畫,使它的優、特點被打折扣。第二次改造也尚不能令人滿意,情況已如上述。現當代中國畫與中國西畫的視覺性強調是同步進行的,不存在時間差造成觀念與技術差別的問題,為何中國畫的視覺效果還是不如西畫?
  • 叔叔畫「胖虎」抽,中國畫還能這樣玩嗎?
    有很多有繪畫經驗的小夥伴,總會時不時地想到這麼一個小問題都是認真幅畫,為什麼我的畫不受歡迎?經過一天的仔細研究,我得出了不成文-「朋友,多半是因為你畫的主角不夠胖哦~」的小規則不要說我胡哦,有真相的照片!我向大家推薦一位著名畫家馬伯伯。這位不是主流「大叔」的頭像抽象主義者在他的「老虎」系列繪畫中大受歡迎,他們仍然是中國畫!
  • 從日本畫中的柳反觀中國畫中的柳
    漢唐的人物、宋元的山水,明清的花鳥,其間的人物、山水、巖石、花卉、村落、伽藍成為主角,特別是宋元之後不斷強化的梅、蘭、竹、菊更成為中國畫裡的常客。而又因此畫梅、蘭、竹、菊成為某一畫家的標識。如元人王冕的梅、宋人文與可清人鄭板橋的竹、明人馬湘南的蘭、明人徐渭的菊等,其四君子在不同畫家筆裡,成就了這些畫家的標識與地位。不知什麼原因,詩文裡大放光彩的柳,卻難見於這些畫家。
  • 一目了然|中國畫|印象派中國畫
    《一目了然 | 中國畫 | 印象派中國畫》中國畫,國畫,有很多「規矩」,畫法,行筆,施墨,人文,等等,終因這些「規矩」,畫出來是大致一樣的視覺效果,因此中國畫才稱為中國畫或國畫。第一組三幅畫,無論裡面有多少「規矩」和改革,但基本上看,本質上這就是國畫,中國畫,國畫,說的是傳統。印象派中國畫,由黛荷翁先生創作,作品是在傳統中國畫(國畫)的基礎上,融合西方繪畫印象派太陽七色光譜描繪瞬間景象的原理,創新發展,而形成的獨有風格的首創畫種畫派。一般老百姓一眼望去就能看出國畫與印象派中國畫的不同。
  • 藝術、美術、中國畫、水墨畫到底是什麼?
    毛筆,水,墨,紙,無論如何發揮結合,始終是受工具限制的,所以藝術是藝術,美術是美術,中國畫是中國畫,水墨畫是水墨畫。如果玩的是藝術,那麼任何的媒介都可以拿來進行組合構成打動人心的共鳴,不分善惡美醜好壞之分;如果玩的是美術,那麼任何的媒介元素拿來進行組合的同時,一定會找到適合人類審美的秩序性構成來表達;如果是玩中國畫,那麼就得拿中國特有的文化元素進行經營表達;如果是玩水墨畫,那麼必定會被限制在水墨這兩個元素的可構成性裡進行表達。
  • 畫中國畫,尤其畫人物的,能經常毛筆直接畫真人,是快樂和興奮的
    畫家強東昕繪畫日記學校裡有塊大鏡子,有近二十平米大小,是準備給音樂老師練習舞蹈用的,平日裡基本沒有用,就是六一兒童節排練節目,或教師節演出化妝照照,這教室地方也大,所以我就利用沒人的空隙,在這裡畫水墨寫生人物。
  • 人民藝Show特別策劃 | 畫在絲綢上的中國畫——絹畫
    體驗「畫在絲綢」,感悟藝術文明,一堂講述中國古畫故事的課堂開播啦!人民藝Show暑期特別策劃——「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第二堂課於25日下午14:00播出。
  • 「津門網」馬寒松本是畫連環畫的佼佼者,卻踏上了中國畫生涯
    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位在人生中途毅然選擇學中國畫的畫家。畫家馬寒松▼▼▼畫家基本資料▼▼▼馬寒松,男,1949年生,天津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理事,紅橋區政協書畫家聯誼會副會長等,擅長中國畫、連環畫。
  • 中國畫沒有光影明暗?你可能不會看畫!
    中國畫在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呈現出面貌各異的風格和流派,它們凝結了一代又一代畫家對於世界的觀察和感悟。光,這一西方繪畫中普遍使用的概念,也早已被中國畫家觀察、記錄並悄然融入到他們的筆下。中國畫論中對於光的記錄有很多。
  • 水墨畫在中國畫中是何地位,對國畫有著什麼實際影響
    #鄭輝賢原創藝術#水墨畫中國畫中有這樣的評語,筆墨勝處色無功,墨韻足而色無顏。意思就是在單純的墨色運用中,如果把握住它的特性,充足的運用其效果表達,那就沒有必要為作品多加顏色了,因為那時顏色在作品中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可以看出墨在國畫中的地位。水墨畫在中國畫中是以一種完全獨立的畫種存在,它本身就具備有一個完整的運作方式和審美標準,完全脫離了「色」的世界而不受其左右。
  • 中國畫名家——餘光清的都市抽象
    1996年參加九六全國中國畫大展獲「銀獎」2001年參加二十一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獲「金獎」(雪梨)2002年參加紀念毛澤東《演講》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展覽獲「優秀獎」(最高獎)(北京)2004年參加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展獲「銀獎」(山東)2005年參加第二屆國際美術雙年展美術特展(北京)2006年參加首屆中國畫寫意畫大展獲
  • 淺析對中國畫筆墨的認識
    中國畫一切審美形式與審美內容都是圍繞筆墨而展開的,筆墨就是最基本的構成要素,是最本質的東西,是有別於其它畫種的首要特徵,我國的傳統繪畫都是用筆墨表現在紙或絹上,筆墨是中國畫表現手法的主題,所以評畫離不開筆墨。
  • 陳師曾:我說中國畫是進步的!
    陳師曾:現在有人說西洋畫是進步的,中國畫是不進步的。我卻說中國畫是進步的……譬如說有人走了許多路,在中途立住了腳,我們不能以他一時的止步,便說他不能步行。安知中國繪畫不能於最近的將來又進步起來呢?所以我說中國畫是進步的。眼下的中國畫進步與否,尚難為切實的解答罷了。
  • 雷甲壽‖中國畫構圖藝術
    中國畫講氣韻生動,以形寫神,形神兼備,似與不似之間而謀共,文以大吾心,畫以適吾意之傳神,暢神的意象思維,展現出具有形成美感的特有意境,具體措施就是,經營位置,置陳布勢(構圖)「經營位置,則畫之總要」(唐張彥遠語)而中國畫的「經營位置(構圖)」是以「以布置競象為第一」(明 李日華語)其主題展現,意境的創造,全在「尚意」,而構圖又重在取勢達意。
  • 中國畫將構圖稱布置和章法,是構成畫面的主要元素,也是畫的骨骼
    關鍵詞:木雕;創作;中國畫;美學藝術漢族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01國畫「對比」藝術對木雕構圖的指導中國畫將構圖稱為布置和章法,它是構成畫面的主要元素,也是畫中的骨骼。
  • 人美美育學堂:一起來畫中國畫《海棠花開》
    中鋒用筆先畫海棠花的葉子。3. 中號毛筆蘸取曙紅,側鋒用筆畫海棠花。再用毛筆蘸取赭石加一點點墨,畫枝幹部分。根據構圖和畫面需要可補一些海棠花和葉子。4. 用小號毛筆蘸取赭石色加墨,畫出葉脈。小號毛筆蘸取濃厚曙紅色,畫出花蕊和花梗。6. 蘸取藤黃色暈染花芯,再補充些小元素,豐富畫面,「作品」就完成啦!授課老師劉老師碩士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
  • 20世紀中國畫的演變之路
    康有為指出,中國畫在文人繪畫成為正統勢力之後,筆墨圖式因循守舊,陳陳相因,日益背離自然寫生的路線,從而導致了語言的僵化和表現力的衰退。康氏的主張對後來的改良主義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宋元以來的文人寫意畫被視作舊文化的代表,它的衰落與中國文化、社會在近代的整體衰落一脈相承。而拯救這種衰落的辦法,也與拯救中國文化和社會的武器一樣——就是西方近代科學。
  • 90歲老奶奶一夜暴富,掛在廚房燻了半輩子的畫,拍賣到1.9億天價
    90歲老奶奶一夜暴富,掛在廚房燻了半輩子的畫,拍賣到1.9億天價今天要說的是一位法國的老奶奶,今年有九十多歲了,有一天她要搬家,廚房中掛了一幅畫,正好有人看到了。這幅畫老奶奶掛在家中的廚房,燻了50多年了,家裡人也從來沒有關心過這幅畫,就一直把這幅畫當成了一個飾品放在家裡。
  • 線條:中國畫的門道,您了解多少?
    01中國畫有什麼不一樣?在唐宋時期,中國山水畫最為盛行。這些畫家,有很強的創造力。後來的文人畫,在藝術境界層面,追求高雅。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張畫的構圖和色彩等等,這些都不算要害,最能顯露創作者底牌的,就是線條。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中國畫是以線塑形。就算時代一直更迭,藝術一直創新,線條也依然是中國畫的主要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