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聚焦10個領域加快實施一批重大工程
■大力提高市民收入水平
■持續保持生活成本競爭力
■實施高品質公共服務產品倍增計劃
■加快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全面完成城鄉老舊社區更新改造
■建設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標杆城市
■建設青年創業就業環境友好城市
■建設生態惠民示範城市
■建設智能韌性安全城市
■建設全齡友好型城市
本報訊 (記者 張家華 趙榮昌) 12月14日,中共成都市委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對成都「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意見建議。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主持會議並指出,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是今年全市的一件大事。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10個領域加快實施一批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重大工程,切實把戰略規劃和決策部署變為企業市民的真切感受和現實體驗。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唐川平,市政協主席李仲彬,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朱志宏出席。
為科學編製成都「十四五」規劃,中共成都市委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在成都、上海等地相繼舉辦了多場座談會,面對面聽取青年幹部、專家學者、企業家和行業協會、「兩代表一委員」和基層代表等群體的真知灼見,並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初步形成了《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座談會上,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謝瑞武介紹了《建議》稿起草情況及主要考慮。民革成都市委會主委裡贊、民盟成都市委會主委劉旭光、民建成都市委會主委仰協、民進成都市委會主委楊建德、農工黨成都市委會主委甘華田、致公黨成都市委會主委羅霞、九三學社成都市委會主委徐玖平、臺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成都市工商聯主席梁偉、無黨派人士代表楊仕文先後發言,高度評價成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一致贊同《建議》稿,並結合調研成果提出意見建議。
範銳平指出,大家的發言緊緊圍繞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扣成都「十四五」規劃編制,結合黨派特色,發揮專業優勢,站位高、切口小、落點實,既有對成都發展戰略布局的思考,也有對具體行業領域的分析,為高質量編制「十四五」規劃提供了重要參考。文件起草組要認真研究、充分吸納,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範銳平指出,「十三五」時期,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相繼上升為國家戰略,成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中共成都市委始終堅持以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為統攬,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級,全方位變革發展方式,全方位重塑治理體系,全方位提高生活品質,城市國際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顯著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成績的取得,得益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于堅持新思想引領和新理念導航,得益於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拼搏奮進。5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以「主人翁」姿態,積極為成都發展建言獻策、建功出力,作出了突出貢獻。
範銳平強調,戰略目標已經確立,關鍵要落地落實。展望「十四五」,要站位新階段、貫徹新理念、服務新格局,從宏觀著眼、從微觀著力,聚焦10個領域加快實施一批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重大工程,大力提高市民收入水平,持續保持生活成本競爭力,實施高品質公共服務產品倍增計劃,加快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全面完成城鄉老舊社區更新改造,建設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標杆城市,建設青年創業就業環境友好城市,建設生態惠民示範城市,建設智能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全齡友好型城市。
範銳平指出,明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成都還將舉辦大運會。希望大家以建好城市、服務人民為己任,尊重規律、科學作為,不斷深化對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的認識,從城市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實際工作的突出性矛盾和人民的現實性需求出發,想問題、做調研、提建議,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奮進力量,為城市建設出力,為民族復興建功。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吳凱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