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上,那些手段強硬又足夠「帥氣」的男人有哪些?

2020-12-17 喵大小姐Bree

文|喵大小姐

明朝,1368年,由朱元璋開國創業,到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歷經276年,16個皇帝。

在這幾百年的歷史中,雖然只是書本裡的一個個記錄,但在記錄裡有些人千古流芳,有些人遺臭萬年。

今天,我們來簡單聊一聊三位明朝歷史上手段強硬又帥氣的男人們。

1、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于謙

如果沒有國,就沒有家。

如果沒有他,明朝的歷史就會改寫。

明英宗朱祁鎮時期,蒙古騎兵南下,宦官王振力主明英宗親徵,而後,因王振的幹預,大明二十萬大軍葬身土木堡,朱祁鎮被俘。

朝廷內外一片譁然,百姓驚慌失措,兵士士氣低落,還有人建議南遷,兵部尚書于謙一言穩定了局面:

「建議南遷之人該殺。「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如果就此遷都,大勢必然不可挽回!難道諸位忘了宋朝南渡的事情嗎(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主戰派取得了掌控權,於是于謙仔細研究軍事布防圖後,發現首先必須解決三個主要問題。

第一,沒兵。

第二,沒有糧食。

讀三,皇帝還在也先手中。

困難是一直存在的,但沒有難倒于謙。針對第一個問題,他做了以下部署:

徵調如下部隊赴京守衛:

1.備操軍,包括兩京備操軍、河南備操軍;

2.備倭軍,包括南京備倭軍、山東備倭軍;

3.運糧軍,包括江北所有運糧軍;

4.寧陽侯陳懋所部浙軍(戰鬥力較強)

其次,糧食問題,因為北京並不屬於產糧區,附近的通州糧倉距離蒙古騎兵又很近,于謙又用了一招就解決運糧的事兒。

「所有受召軍隊進發時應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糧,並運送至京城。」

最後,上書請朱祁鈺當皇帝。

他終於把一盤散沙擰成了一股繩,北京保衛戰也拉開了帷幕。

于謙將二十二萬大軍分配到北京九門之中,每個門分配將領守護,他自己也不例外,守的還是最激烈的戰場德勝門。

並且下令,大軍全部開出九門之外,列陣迎敵,為了不留退路,他還命令錦衣衛巡查城內,但凡查到有盔甲軍士不出城作戰者,格殺勿論!

最後,他面向大軍下了一道聞所未聞的軍令,這就是明代著名的軍戰連坐法:

「凡守城將士,必英勇殺敵,戰端一開,即為死戰之時!

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立斬!

臨陣,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與此同時,他還向兵部侍郎吳寧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

「大軍開戰之日,眾將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斬!」

面對眾人的驚訝,于謙對他們說了這樣一段話:

「數十萬大軍毀於一旦,上皇被俘,敵軍兵臨城下,國家到了如此境地,難道還有什麼顧慮嗎?若此戰失敗,大明必蹈前宋之覆轍,諸位有何面目去見天下之人!」

「拼死一戰,只在此時!」

最終,經過轟轟烈烈的戰鬥,北京保衛戰創造了一個力挽狂瀾的奇蹟,而奇蹟的締造人正是于謙。

雖然,現在的我們看到的文字僅僅只是隻言片語,但當時的境況必定慘烈百倍,於不可能中創造可能,這是一次信念的戰爭,勝了還好,失敗了,南宋就是前車之鑑。

但于謙沒有放棄,還帶領殘兵剩將打的也先屁滾尿流,只想快速逃離這個可怕的地方。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雖然于謙後來被「奪門派」陷害致死,但北京保衛戰卻永遠記錄在歷史中,也讓我們記住了這個英雄的人物。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這樣的評價,他當之無愧。

2、天將降大任需先歷經考驗 —戚繼光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明嘉靖年間,倭寇肆虐百姓,東南沿海風波不斷。

首先是以胡宗憲、徐渭為代表的以計策滅寇為主,但最後還是必須實行以暴制暴,用武力控制,於是大規模的抗倭鬥爭展開。

所謂一物降一物,萬事萬物皆有規律,於倭寇而言,戚繼光就是一個令他們聞風喪膽的人物。

但戚繼光也是一個歷經考驗成長起來的人

戚繼光是父親戚景通的老來子,戚家雖然是世襲的將軍,但父親為官清廉,他們家一直很窮。

這卻不影響父親對戚繼光的期待:「捨身報國、身先士卒」。

所以自小父親對他就很嚴厲。

他很小就開始讀書、識字、父親也注意培養他的品德、不準他貪戀富貴。

天還早,父親會把他叫起來練武,給他講述「聞雞起舞」的故事,希望他明白報效國家的道理。

為了鍛鍊耐力,父親讓他每天跑十多裡路;為了鍛鍊臂力,讓他練習舉石鎖。

因此,十五六歲時戚繼光不僅武藝十分了得,並且熟讀《四書五經》,還閱讀了許多古代名將傳記,開闊了視野

十七歲,戚繼光襲職,就任登州衛指揮僉事,但他卻不樂意,因為這是祖上的蔭功。但是家庭貧困,父親患有重病,一大家人都需要照顧,戚繼光只好接受這個安排。

任職期間,他依然沒有放棄讀書,好在一位梁老先生聽說戚繼光因家貧不能出門讀書後,主動上門教他。

駐守薊門期間,戚繼光繼續鍛鍊自身,練習武藝,二十二歲,他以普通人的身份參加山東鄉試,中了武舉人,終於舒展了憋在心中已久的念頭,自己不靠家族庇佑也能成功。

「庚戌之變」後,戚繼光因才華出眾,被朝廷記錄為「將才」,5年的薊門戍邊,磨鍊了戚繼光的責任心和心性

經過在登州任職期間的洗禮,戚繼光對海上防務漸漸有了清晰的了解,在浙江的「龍山之戰」,本是戚繼光大顯身手機會卻因為手下士兵的「棄戰」差點釀成大禍,戚繼光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局面,但仍然感覺到了丟臉,於是他想到了練兵。

多番嘗試,戚繼光也曾失望,好在他終於找到了合適的兵源,浙江的義烏人,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戚家軍

當軍隊訓練漸漸成型後,戚繼光有了新的考量,單靠近身硬搏,這批新兵是打不過倭寇的,他在王學門人唐順之的幫助下,戚繼光掌握了戰勝倭寇的秘訣——陣法

他自創了鴛鴦陣、五行陣和三才陣

在地勢開闊的地方使用鴛鴦陣,在地形狹窄的地方使用五行陣,在衝鋒進攻或敵人準備逃跑時,使用三才陣。

憑藉戚家軍出色的表現,戚繼光在抗倭的道路上雖也歷經風雨,但終於消滅了浙東倭患;增援福建,戚家軍拿下倭巢橫嶼,大大打擊了倭寇的士氣,又歷經多次戰鬥,在仙遊之戰中一戰定結局。

從24歲走上山東抗倭戰場,歷經14年,戚繼光率領戚家軍的足跡遍布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四省沿海,倭寇終於銷聲匿跡。

他也實現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壯志。

戚繼光的成就雖然有父親的諄諄教誨,但他自己的努力從來都不曾缺席。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天將降大任需先歷經考驗,抗倭名將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3、堅持原則可能很困難,但這是做人的底線—嚴嵩和楊繼盛的PK

明嘉靖年間,不光有戚繼光,還有一個人物老少皆知,但卻是因奸臣而聞名。

他就是嚴嵩。

但嚴嵩剛開始卻是一個勇敢正直,堅持原則的人。

八歲就是童生,二十五歲被選為翰林,成為一名庶吉士,前程遠大。

二十九歲,母親去世,嚴嵩決定辭官隱居,只為紀念未能及時報恩的母親。

朝廷曾多次下旨讓他出來做官,但嚴嵩不願意。

還說:「奸人當道,在下不堪與之為伍」。

由此可見,此時嚴嵩是一個有孝心,有原則的人。

隱居十年後,嚴嵩終於出來做官,但混了兩年,也沒有起色,卻不料趕上了寧王叛亂,前方王守仁正在平叛,嚴嵩選擇再次回了老家。

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後,嚴嵩終於決心復出。但是時隔多年,自己如何能在官場佔據一席之地呢?

朱厚照的堂兄朱厚熜繼位後,他要讓自己的父親母親名正言順,但是滿朝大臣不答應,「大禮儀」事件開始。

而「大禮儀」事件的一方支持者,桂萼,恰好是嚴嵩的朋友。

嚴嵩終於從多年的生活當中得出了一個成功準則:「左右逢源」。

於是就任南京禮部尚書的他毫不猶豫地倒向了皇帝,此時的嚴嵩已經五十八歲了。

現在,利益就他所追求的切,只要能夠飛黃騰達,可以不擇手段,可以背叛所有人,可以背叛道德

於是嚴嵩走上了另一條道路,並開始漸行漸遠。

整人、奪權、貪汙、裝孫子……,國家變得烏煙瘴氣,但大臣都不敢直接與他作對。

只有一個人走了出來,他叫楊繼盛

楊繼盛,自幼家貧,母親早逝,父親續娶了一個繼母,對他也不好,還讓他去放牛,但楊繼盛仍然堅持著心中的信念,讀書。

最終,他的誠心感動了父母,他成功進了私塾。

而後,楊繼盛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秀才、舉人,為了節省開支,他進入了國子監,哪怕身邊的同學花天酒地,他也沒有受到影響,堅持著心中的信念,終於考上了進士,也當上了官,任南京吏部主事。

在任期間,他體恤百姓,報效國家。

「庚戌之變」後,面對朝廷部分官員對於「開馬市」的妥協,楊繼盛憤然上書反對,卻被陷害貶官。

不久,嘉靖皇帝朱厚璁終於意識到楊繼盛的正義後,開始重用他。

但此,仕途正盛楊繼盛卻選擇做件讓出乎意料事——死劾嚴嵩

他目睹了國家被搞成這個樣子,就是嚴嵩結黨營私,貪汙腐化的緣故,堅決走向的一方哪怕十死無生,也無所後悔。

最終,三年後楊繼盛死在了昭獄裡,而嚴黨惹起的眾怒終於被放在了明面上。

在他死後7年,嚴嵩下臺,嘉靖四十四年,嚴嵩被剝奪全部財產,沿街乞討而回,兩年後死去。

幾百年後,嚴嵩明朝第一奸臣的身份,被人痛罵,而楊繼盛的名字卻一直被史書記載,光耀人世。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堅持原則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人在堅持的路上走著走著就丟

些人卻為了維護它付出生命的代價,因為這是做人的底線

寫到這裡,我的內心是震撼的。

所謂手段強硬,是指做事的方法,哪怕困難重重,仍然以頑強的信念,強硬的態度,十足的勇氣,去直面它,令人敬服。

所謂足夠帥氣,是指做人的品質,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優秀品質。

當然,明朝的歷史上,不止有于謙、戚繼光和楊繼盛這幾位足夠硬氣,又足夠帥氣的男人。

還有很多,很多。

但歷史上的寥寥數筆,已經讓我們無比敬佩。

我想,我們的國家之所以能繁榮富強,真的是因為我們有傳承下來的家國精神、民族精神。

從歷史中,我們借鑑了很多,學習了很多,也改進了很多。

明朝的歷史,也是五千年文明一部分,簡單分享以上三位歷史人物,留作紀念。

那麼,你還能說出哪些明朝歷史上手段夠硬又帥氣的男人呢?歡迎您的分享

備註:歷史經過後人的編撰,本身就會帶有主觀色彩,內容方面都會稍有偏差,本文的觀點是以整部《明朝那些事兒》和《戚繼光》為基礎,如有言語上不精準的地方,歡迎您的指正。

參考資料:《明朝那些事兒》《戚繼光》

作者簡介:喵大小姐,喜歡分享讀書和觀影感悟,歡迎關注我,與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明朝那些事兒》裡有哪些硬傷錯誤?如何看待這本書?
    《明朝那些事》這書要辯證看待,說它有功,是因為它用風趣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大明274年的歷史,讀史書不再是枯燥乏味,說它有過,個別錯誤之處誤導了許多歷史文盲,總體而言功大於過
  • 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明朝?歷史愛好者:大明得國正有氣節!
    明朝雖然不是史上最強盛的朝代,經濟文化的發展可能也算不上頂流,但後人對它的歷史評價卻非常高。為什麼很多歷史愛好者都喜歡明朝?或許這跟明朝的建國史以及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傳奇人生有關係。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明朝如此圈粉的原因有哪些吧!
  • 明朝歷史上的那些奸佞權臣
    透過戲曲和文藝作品、歷史典籍,嚴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間。胡惟庸,是中國史上最後一位丞相,在朱元璋起兵的第三個年頭便追隨左右,算得上是一位「老革命」。3年後出任右丞相,1377年進位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因被疑叛亂,爆發了胡惟庸案,後被朱元璋處死。溫體仁,是進士出生,為人非常的圓滑,而且城府很深,在為官三十年期間,一直都是左右逢源,多以官運也很通順。
  • 明朝為什麼能成為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與其他朝代有何不同
    說明朝是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主要體現在明朝具有強硬的外交。這種強硬的外交,集中體現在幾件事情上。 在處理這種體系的時候,歷史上的王朝國家也會做出一妥協性的事情,比如儘量滿足少數民族對於錢糧的索求,把皇室的公主嫁出去進行和親等等。 不過明朝和其他朝代都不一樣,明朝沒有任何把公主嫁出去和親的情況。而且在沒有任何嫁出去和親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周邊少數民族國家與明朝建立了藩屬體系。這就明確地體現了明朝在外交上的強勢,是明朝最有骨氣的例證之二。
  • 可以單純,也能城府的星座,強硬的手段有很多,但常常心慈手軟
    但是,不管他們的手段多麼的多,在更多的時候,他們也一般都會選擇心慈手軟的,一般也不會選擇小題大做,當然了 ,也千萬不要覺得此類人容易心軟就覺得好欺負,似乎很好欺騙的樣子,因為一旦真正狠心起來,他們會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 明朝是歷史上最好的朝代還是最差的朝代?
    明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朝代,愛它的人把它捧到天上,稱他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從不和親、從不賠款、從不割地、從不納貢」,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這是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北伐戰爭的勝利。
  • 盤點:歷史上有哪些被斬首的皇帝?
    要知道古代歷史上,皇帝可是至高無上的代表。但是,在亂世之中,皇帝可不是誰都動不了的,任人宰割的比比皆是。下面我將盤點一下,古代歷史上那些被斬首的皇帝。路易十六其實,法國皇帝和法國國王還是有一點區別,這裡要說的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
  • 明朝那些事-近些年明朝電視劇的興起
    二、明史的興起帶動了明朝電視劇的熱播因此,不難看出,明朝電視劇原來沒有形成一股熱潮,源自於觀眾對明朝歷史的不了解。漸漸地進入了21世紀,明朝歷史熱卻開始漸漸興起,明史開始在人群中興起。不得不提起一部現象級的書,徹底的把明朝歷史深入到了中國普通民眾。
  • NBA賽場上比賽風格強硬的都有誰?貝弗利加內特上榜
    NBA賽場是屬於男人的世界!在這裡,您不僅可以看到世界頂級的籃球比賽,還可以感受到熱血和激情。在球場上的有些球員可能不如別的球員技術好,但是他永遠不會屈服。有些NBA球員就是如此,打法強硬,即使對面比自己壯,比自己技術好,但是依舊敢於「亮劍」!「瘋狗」貝弗利NBA歷史上有很多強硬的控球後衛,但這並不是對以前某個時代的記憶。現在這個「軟弱」的時代的控球後衛也個硬漢,他就是「瘋狗」貝弗利。
  • 歷史上有哪些令人尷尬的「神操作」?
    煌煌史冊上,若論以「尷尬」出名的事件,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倒是這三樁「尷尬到家」的神操作,拋開歷史上的立場,卻有著警鐘長鳴的意義。而執行這缺德主意的王時雍,辦事也相當「公正」,上至皇家嬪妃公主,下至窮人家民婦姑娘,只要有幾分姿色,立刻被抓入教坊司等「抵債」。以《靖康稗史》統計,短短數日,先後有11635名女子遭到了這樣的浩劫。「辦事效率」奇高的王時雍,還很有「憐香惜玉」之心,為防止這些女子故意汙毀容顏,他還特意給這些女子梳妝打扮,打扮得漂漂亮亮後,才大搖大擺往金人軍營送。
  • 明朝百萬大軍投降清軍,為何還說明朝是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
    有很多人說明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可是這種說法總會引來很多人的反駁,那麼真實的明朝是否真的這麼有骨氣,能夠真正稱之為最有骨氣的王朝麼?至於說「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在明朝體現最明顯的就是朱棣、還有朱祁鎮,他們是堅決守衛國家,比如朱棣,一生都在戰場上度過,即使最後去世也是在親徵蒙古的途中去世,而朱祁鎮就更不用說了,御駕親徵蒙古結果被捕,依舊還是寧死不屈,這樣的氣節確實很不錯,可以稱之為十分有骨氣。但是明朝真的就可以稱之為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了麼?
  • 好書推薦之《明朝那些事兒》
    (引自360百科)《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可算是近幾年的網紅書,朋友圈中總有人在閱讀,也獲得了不少好評。很久之前就把它加入我的閱讀計劃當中,但是因為是電子書便遲遲未看,本人有一種習慣,看現當代名著與歷史、心理類的書籍,喜歡看實體書,而網絡小說則喜歡電子閱讀,說來也怪,看書也有一種儀式感。
  • 中國歷史上對外最強硬的朝代是哪個?強硬到什麼地步?
    中國歷史上,隋朝算是外交最強硬的朝代之一。隋文帝楊堅統一天下後,憑著強大的軍事實力,令四海臣服,很多周邊的國家都歸附於隋朝,也正是因為這樣,隋朝很快成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末有的大版圖。而隋煬帝楊廣即位後,雖然他貪圖享樂,驕淫好色,但他在對外交上卻是相當的強硬的。
  • 電視劇的洗白:歷史上名聲不好的三人,成了好人?
    中國至封建王朝來說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而中國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出現歷史斷層的國家,擁有著強大的文化底蘊。隨著最近幾年電影行業的新起,越來越多的歷史人物被放在了熒幕上,讓我們欣賞。明朝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有骨氣的朝代,歷代的君王都是很有骨氣的,但是朱祁鎮是一個例外。朱祁鎮在面對敵軍的時候不但沒有什么正確的措施,還讓敵軍來說服自己的部下投降。在土木堡之戰中,他看著自己的部下被瓦剌軍隊殺害,為了保命,乖乖的去做了俘虜,並且還帶瓦剌軍隊去明朝的兩個軍事基地,勸說明朝的士兵開門偷襲。
  • 中國歷史上四大鐵骨王朝,即便國內支離破碎,對外也從不服軟
    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范文瀾(中)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205字,閱讀約3分鐘中國歷史上的四大鐵骨王朝,即使在國內四分五裂,也從未向外界屈服。
  • 歷史上明朝到底有多麼強大,當時都有什麼壯舉
    明朝(1368-1644),是中國土地上漢族統治的最後一個王朝, 1368年,明朝始祖朱元璋成為皇帝,統治時間總為276年,傳了16位皇帝, 1644年,清軍進入海關,明朝正式被毀,那麼,當時明朝的國力和軍事實力有多強?
  • 歷史上被黑化的明朝太監
    明朝建立後,為了監督檢舉官員的違法行為,也仿效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制度,設立監察御史,類似於今天的紀委機關。讓這些御史們對官員實行監督,防止腐敗。那麼從歷史上看,這些御史們監察的效果怎麼樣呢?如果放大視角來看,每個王朝到了中後期,無不是貪腐橫行。
  • 帥氣?那些撩人的狐妖都有哪些?
    帥氣?那些撩人的狐妖都有哪些?動漫中的狐妖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在動漫中不乏出現各種各樣的狐妖,他們以或英俊瀟灑,或美麗魅惑或軟萌可愛的形象出現在熒幕上,他們總能俘獲我們的心,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或魅惑或帥氣的狐妖們吧。南野秀一溫文有禮的優秀學生南野秀一別名藏馬,漫畫《幽遊白書》的角色。
  • 《回到明朝當暴君》:魂穿崇禎皇帝,用狠辣手段大展經綸逆天改命
    《回到明朝當暴君》,天煌貴胄,5級作者。分類:歷史-兩宋元明。【簡介】朕為天子,乃受命於天,握秉乾坤,奮太祖之餘烈,提天子劍,蕩平不臣。主角回顧自己以前看過的各種明穿小說,羨慕不已,因為那些小說的主角都有各種系統和金手指,只有他是兩袖清風,只能憑藉自己聰慧的大腦。分析了半天,他決定魏忠賢不能殺。第四章,先收買一波人心。主角下了一道聖旨,承諾有明一朝,永不加賦。這道聖旨令眾臣山呼萬歲,稱為仁政,一旦明發天下,老百姓必定人心盡收。他這一招使得相當完美,後面一句不撤錦衣衛和東廠,也沒人開口反對了。
  • 歷史上的他們:聲名狼藉,作惡多端,如今卻被影視劇洗得白白的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歷史就像個小姑娘,任人打扮。 所以我們研究歷史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一些矛盾的情況,比如秦始皇,既有「千古一帝」的美稱,又有「暴君」名聲;比如商王帝辛,也就是影視劇中的紂王,他既有經營東南伐東夷促進華夏統一的大功,又背著聽信妲己、荒淫無道的罵名,至今都總以反面形象出現在熒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