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騎車打電話看手機也違法!1月起最高罰50元

2020-12-25 騰訊網

如今「手機低頭族」越來越多

很多人已經意識到

開車接打手機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操作

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但你知道嗎?

騎車接打電話、看手機同樣危險!

2021年1月1日起

駕駛非機動車接打電話將被納入違法行為

違者最高可罰款50元

為有效消除隱患,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中明確規定,非機動車在道路上通行,駕駛人不得實施瀏覽電子設備,手持接聽、撥打電話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

駕駛非機動車使用手機 屢見不鮮

9月17日,在天津寶坻區,一男子騎行電動自行車時,右手控制車把,左手拿著手機,全神貫注地查看微信消息,直接撞上了前方停車等燈的小客車。最終,公安寶坻分局交警支隊做出事故認定,王某騎車追尾小客車,承擔全部責任。小客車車損3000元,由王某承擔賠償責任。

12月21日14時30分,李女士駕車沿成都道由東向西行至與桂林路交口時,恰巧一輛電動自行車沿桂林路右拐成都道。原本兩車各行其道,誰知電動自行車卻好像失控一樣,衝著李女士的車就撞了過來。所幸李女士及時剎車,才未與電動自行車發生碰撞,電動車騎車人也嚇了一跳。此時,李女士才發現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手中還舉著手機,正放著小視頻。正是因為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邊騎車邊用手滑動手機,才導致車子失控,險些發生事故。

低頭看一眼手機 能騎出10至20米

12月1日《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公布後,在成都道與南京路交口觀察到,經常有非機動車駕駛人邊騎車邊使用手機,其中包括接打電話、刷小視頻、刷微信等。其中一位年輕女子甚至邊騎車邊用手機看銷售平臺的直播,根本沒注意信號燈已經變為紅燈,直到交警將其攔下,才意識到自己闖紅燈了。

在隨機採訪的多名非機動車駕駛人中,雖然均知道駕駛機動車不能使用手機,但當問到騎車能不能使用手機時,近五成表示應該可以,理由都是認為非機動車速度不快,不會產生多大的危害。

公安交管部門提示,使用手機會導致駕駛人注意力轉移,反應延遲,單手握把也會使控制能力和緊急處理能力下降。看清楚手機信息最少需要3秒鐘的時間,假如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以每小時10至20公裡的速度騎行,那麼1秒鐘就可以騎行3至6米,而3秒「盲駕」狀態下大約駛出9米至18米的距離,一旦前方出現突發情況,根本無法避免事故的發生。因此廣大市民在駕駛非機動車時,即使是接打電話,也要將車停到路邊不影響通行的地方,千萬不要邊騎車邊接打手機或瀏覽電子產品。

《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實施後 最高可罰50元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中明確規定:

第四十三條:非機動車在道路上通行,駕駛人不得實施瀏覽電子設備,手持接聽、撥打電話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

第五十六條:駕駛人駕駛非機動車上道路通行,實施瀏覽電子設備,手持接聽、撥打電話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警告或者五十元罰款。

公安交管部門提示廣大駕駛人,雖然非機動車比機動車速度慢,但由於分心反應不及時或單手握把控制力弱,遇到突發情況也容易發生事故。而且與機動車相比,非機動車缺少了車身對駕乘人的保護,更容易引起較為嚴重的傷害,提示廣大非機動車駕駛人,行駛途中放下手機,集中注意力,時刻關注前方路況,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出行平安。

再次提醒大家

為了自身和他人安全

騎車時不要使用手機

騎行電動自行車時

別忘戴好頭盔

來源:天津廣播

審核:王韶雲

編發:王 安

素材整理:王安、陳卓

相關焦點

  • 駕駛非機動車玩手機也違法+最高罰50
    《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駕駛非機動車接打電話也違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手機低頭族」越來越多,通過媒體相關報導後,很多人都知道開車使用手機是違法行為,豈不知駕駛非機動車使用手機同樣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 「學新交規」2021年1月1日起 駕駛非機動車使用電話也違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手機低頭族」越來越多,通過媒體相關報導後,很多人都知道開車使用手機是違法行為,豈不知駕駛非機動車使用手機同樣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駕駛非機動車使用手機 屢見不鮮9月17日,在本市寶坻區一男子騎行電動自行車時,右手控制車把,左手拿著手機,全神貫注地查看微信消息,直接撞上了前方停車等燈的小客車。最終,公安寶坻分局交警支隊做出事故認定,王某騎車追尾小客車,承擔全部責任。小客車車損3000元,由王某承擔賠償責任。
  • 從明年1月1日起騎車使用手機 最高罰款50元-新聞中心-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中明確規定,非機動車在道路上通行,駕駛人不得實施瀏覽電子設備,手持接聽、撥打電話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公安交管部門提醒,違反此規定的,最高可處50元罰款。
  • 開車打手機上海今年已查處3115起 記2分罰200元-打電話,上海,接聽...
    圖片說明:開車打手機害己害人。網絡配圖  記者昨天從上海警方獲悉,今年以來,上海已經查處駕駛時撥打、接聽手持電話的違法行為3115起,駕車時有其他妨礙安全行車違法行為4203起。其中,交通大整治開展以來分別查獲2232起和2067起。  記2分罰200元  很多人認為開車打手機只是輕微違法,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 電動平衡車上路交警不再"眼開眼閉" 最高罰50元
    昨晚,楊浦交警開始對電動平衡車違法上路行駛行為進行集中整治,半小時內,交警共發現並處罰4起此類違法行為。  楊浦:半小時抓4起,罰款50元  昨天20點10分左右,一輛行駛在五角場環島路面上的電動滑板車被楊浦交警攔下,車主是一位代駕司機。
  • 7月1日起,不戴頭盔將「升級」為違法行為
    點擊藍字關注 回復「招聘」即可獲取板橋最新崗位招聘消息大板橋生活圈民生 熱點 美食 爆料 諮詢商務合作微信28141805今天從南京交管局獲悉,7月1日起,市民未戴頭盔騎乘電動自行車將屬於違法行為5月15日通過的《江蘇省電動自行車安全條例》明確,駕駛、乘坐電動自行車應當按照規定佩戴安全頭盔。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未按照規定佩戴安全頭盔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具體實施的時間和區域,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規定。
  • 1月1日起,又一電動車新規來臨,這樣上路一次罰50
    有些老年人騎電動車只是為了接孫子上下學或者去市場買菜,這些老年人才不願意花幾十元錢買一個頭盔,老年人只會認為騎電動車戴頭盔是多此一舉。從明年1月1日起,騎電動車不戴頭盔被交警抓到已經不是批評教育這麼簡單了,我國天津、山東等省份已經開始嚴查騎電動車不戴頭盔的問題了。
  • 最高可罰50萬元!廣東新修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21年實施
    《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加大了垃圾分類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單位最高可罰50萬元,個人最高可罰500元。  對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行為,由原《條例》規定的「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提高到「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對個人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對收運單位混合收集、運輸已分類生活垃圾的行為,罰款額調整為「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  在浙江杭州,餘杭區探索「網際網路+再生資源」一站式上門回收模式。
  • 隨意丟垃圾,貴州最高可罰50萬元!
    隨意丟垃圾,貴州最高可罰50萬元!日前,經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貴州省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條例》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 廣東明年起扔垃圾不分類 個人最高可罰500元
    廣東加大垃圾分類違法行為處罰力度,未按分類規定投放生活垃圾,單位最高可罰50萬元,個人最高可罰500元。12月23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修訂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關情況。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輸贏超50元就涉嫌違法
    本來這不算一件壞事,然而難免有人會起歪心。近日,東莞就有棋牌室因為違法經營,老闆和賭客都被抓了!近日,東莞虎門開展了棋牌室整治行動,對轄區內多家持牌棋牌室進行清查。行動中查獲三宗涉賭案件,抓獲涉嫌賭博的違法犯罪人員50人,繳獲賭博電動麻將機15臺,還有棋牌室因不符合消防要求被消防部門查封。
  • 不戴頭盔、改裝電動車等一律處罰,最高罰500元
    對於電動車駕駛人來說,今後什麼樣的違法將面臨怎麼樣的處罰呢? 《條例》規定:駕駛人或者搭載人未佩戴安全頭盔,或者搭載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未使用安全座椅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以警告,可以並處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另外,改裝電動車也要被罰。
  • 西安開車不系安全帶罰50,打電話扣2分罰100?官方回應來了!
    今天(6月3日),西安網警發布最新提示,內容涉及查賭博、查酒駕、查違停、查不系安全帶等多項警方工作。具體內容如下:那麼真相如何呢?假的!!!「通知:從今天開始,不要再去棋牌室打牌或者看牌,公安局剛開完會,只要是四個人身上翻出200元,就界定為賭博,不問年齡大小,一律拘留,每個公安人員有四十個任務,切記!都告訴你們的朋友。」「交警大隊通知:各路口電子監控開通,不系安全帶罰款五十元,副駕駛同樣。開車打電話扣二分罰款一百元。麻煩各位通知下去。
  • 日本大和市擬認定邊走路邊看手機違法:「智慧型手機殭屍」危害交通
    6月25日出審議結果,盼下月起實施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政府提交的議案條例規定,在城市街道、人行道及包括車站前廣場在內的共享公共空間等區域邊走路邊看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行為將屬違法。大和市政府還在議案裡提到,希望儘快通過「禁止走路看智慧型手機」的相關條例,在7月1日開始實施,提醒市民注意行路安全。因為雖然擬議了初步條例,但這條例剛在6月召開的市議會例會上提出議案,6月25日才會有審議結果。這與日本民眾不斷增長的智慧型手機擁有率不無關係。
  • 天津頤事達科技有限公司在廣告中使用「國家級」、「最高級...
    截至2019年12月11日,當事人已經將該網頁中涉嫌違法的宣傳用語刪除。綜上,「最新一代設計」的廣告宣傳並不會對同業競爭者的利益造成損害,故不認定違法;「在世界的同類產品中擁有最佳性能」的廣告宣傳符合在廣告中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的違法要件,無廣告費用。
  • 大批藥企違法被處罰!最高罰25萬,多家停產!
    今日,大批藥企因其違法違規行為,受到了應有的處罰……多家藥企因違規被處罰,最高罰25萬9月14日,四川省藥監局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表,表中對8家藥企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公示處罰了!其餘5家藥企除了沒收不合格藥品和違法所得之外,還均被處以貨值金額一倍的罰款,其中四川成都同道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銷售劣蘭索拉唑腸溶片13424盒,貨值金額多達198271元;雖然違法所得只有5.7萬元,但是因為產量大,最終罰沒共計255725.7元;如此看來此次生產劣藥的違法成本真不小
  • 定了| 在天津騎乘電動車不戴頭盔,罰!下月執行!
    定了 | 在天津騎乘電動車不戴頭盔,罰!下月執行!即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明確規定,駕駛電動自行車上道路行駛時,駕駛人以及乘車人應當規範佩戴安全頭盔。天津公安交管部門提示,2021年1月1日起,交警將對未規範佩戴安全頭盔的駕乘人員將依法進行處罰。
  • 開車用手機?今年上海已查處3115起
    記者從上海市公安部門獲悉,今年以來,上海一共查處駕駛時撥打、接聽手持電話的違法行為3115起,駕車時有其他妨礙安全行車違法行為共4203起,其中大整治開展以來分別查獲2232起和2067起。同時,現在多數人使用智能觸屏機,接打電話,必須要拿起來看準之後用手指劃一下,發簡訊則需要用手指按那一個個屏幕上的小字母,要在駕車的同時完成這些操作,不止是一隻手要抓著電話,連眼睛也必須盯著電話屏幕才行,大大削弱了駕駛人的應變能力,分散了注意力。有人認為,改用耳機或使用車載電話就不會有危險了,事實並非如此。耳機或車載電話雖解放了雙手,但並沒解放駕駛人大腦,通話過程仍會分散駕駛人注意力,存在安全隱患。
  • 廣東垃圾分類管理新規:明年起個人違規投放最高可罰500元
    備受關注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近日已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23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條例有關情況,修訂後的《條例》共八章58條,突出生活垃圾全過程管理,細化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四個關鍵環節的分類要求。
  • 山西公安交警曝光8起分心駕駛典型案例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錢龍)12月7日,山西省公安廳交管局向社會曝光了8起分心駕駛典型違法案例,教育和提醒交通參與者從根本上摒棄交通陋習、抵制分心駕駛。  分心駕駛是指:駕駛人在駕車時存在同乘車人聊天、接打電話、低頭拿取東西、操作導航、吃東西、抽菸、用手機刷微博、微信、抖音等影響正常行車秩序且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行為。   案例1:司機分心駕駛 撞樹翻入路邊溝  11月25日,大同靈丘一名司機因開車時看手機導致車輛撞樹翻入路邊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