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史、景、情完美融合,成就曠世佳作

2021-01-08 美詩美文

說起劉禹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時候沒少背誦他的詩篇。他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前半生可謂是仕途順遂位極人臣,後半生卻是起起落落在宦海浮沉。他不管是詩作還是文章都極為出色,而且所寫題材也是不拘一格,相信讀書時大家都有背過他的《陋室銘》,其中開篇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至今還長被人們掛在嘴邊,以此來形容人的品行高潔。

而本期筆者要講的這首詩也是來自於劉禹錫,堪稱劉禹錫詩作中最經典的一首,詩中將史、景、情完美融合,可謂是不折不扣的曠世佳作,其中一句更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西塞山懷古》-(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這首詩的白話譯文如下:王濬的船艦沿著江水漂流而下一路離開益州,金陵籠罩的王氣漸漸黯然失色。千尋長的鐵質鎖鏈沉入江水底下,一片片降旗從石頭城上被舉起。人世間有那麼多讓人傷懷的往事,西塞山還是依舊背靠著滾滾的長江水。現在四海統一已然成為一家,曾經的壁壘已然荒廢只有蘆荻在風中搖曳。

這首詩是當年劉禹錫去往和州赴任的途中所作的一首詩,沿江東而下經過西塞山時觸景生情,想起過往的歷史和當時的大環境,心有所感。當時詩人所處的年代時局不穩,藩鎮割據比較嚴重,而詩人作為一位愛國讀書人,又怎麼能做到視而不見呢。

這首詩的前四句,主要寫出了當年的晉武帝司馬炎討伐東吳的戰爭情況,既寫出了東吳失敗的景象,又寫出了王濬一方催付拉朽的氣勢,可謂是對比明顯,雖然只有寥寥28字,但似乎已然讓我們身臨其境般領略了那場戰爭。而從前四句豐富的內容和思想再遞出第五句「人世幾回傷往事」,可謂是言簡意賅地寫出了詩人所要傳遞的思想,而這一句也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第六句「山形依舊枕寒流」,寫出的是世事更迭之快,地理環境還未改變,但是歷史已幾經輾轉。結尾兩句以史為鑑,借古諷今,從古今的對比中道出六朝的覆滅恰恰就是因為分裂的原因。而這首詩中史、景、情完美融合,可謂是恰到好處的寫出了詩人的憂國情思,目睹西塞山,滿心蒼涼難以排遣。

其實古之讀書人,大都喜歡借古說今,看似是在論述當年的人和事,其實大都是通過往昔的歷史來抒發對當下的感嘆。只有將兩段歷史結合,我們才能體會到當時作者所處的心境。

相關焦點

  • 劉禹錫很有氣勢的一首詩,只是開篇10字,便氣吞山河,響徹古今!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便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筆下的一首詠月詩。顧名思義,劉禹錫詩中的月亮,不是尋常日子的月亮,而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夜的月亮。
  • 劉禹錫很「女人」的一首詩,刻畫一美女素描,20字流傳1000多年
    這兩首詩,不是特別大的心臟,絕對是寫不出來的,這也從一個方面,證明了「詩豪」的豪氣所在。今天這首詩,是劉禹錫唱和好友白居易《春詞》的作品,一看到題目,大概就猜到是一首關於春怨的詩了。劉禹錫在秋天都能寫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樣的豪放句子,世人只當他是感覺不到什麼春愁的,卻沒想到,劉禹錫的筆觸,亦可以如此的細膩。一起來看看吧!
  • 劉禹錫一首描寫相思的詞,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
    劉禹錫作為唐朝是為了知名的詩人之一,他不僅在詩歌方面成就斐然,然而記詞作方面,也是有著很高的造詣;可能很多人會認為,詞那是宋朝的東西,其實熟悉中國古代文學的朋友,那麼一定知道詞,不光是宋朝有,唐朝其實也是有詞,那些大名鼎鼎的詩人,也都同樣的寫過詞,例如李白、白居易、元稹等等大詩人,也是有寫過詞
  • 辛棄疾平生最喜歡的一首詞,景與情完美融合,婉約與豪放共譜樂章
    也就是說,在辛棄疾創作的這麼多的詞作中,他本人覺得哪一首最能代表他的詞作風格、能代表他的最高水平呢?亦或說他最喜歡的,最能契合詞人的心境的詞作是哪一首呢?答案是肯定的。辛棄疾本人曾不止一次提到過這首詞,這首詞就是《賀新郎》。
  • 劉禹錫30歲時寫的一首詩,意境壯麗,最後14字更是人生至理
    劉禹錫是中唐傑出詩人,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卻一直都堅韌不屈。讀者不僅讚賞他這種剛毅的性格,更喜歡他很多富有哲理性的詩句,比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還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等等。下面介紹劉禹錫30歲時寫的一首詩,意境壯麗,最後14字更是人生至理。
  • 劉禹錫詩題名為《竹枝詞》,可詩中卻不見「竹」字,讀完長知識了
    如梅花、竹子、菊花、松柏、楊柳、荷花、牡丹等等,像王庭筠的「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白居易的「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楊萬裡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詩人都對詠花樂此不彼,也成就了許多經典詩詞。
  • 一代詩豪劉禹錫: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以詩煮酒盡顯風流
    公元772年,是我國文化史上很特殊的一年,這一年繁星亂墜,才子扎堆出生,就像是文曲星使了分身術下凡,劉禹錫,白居易,李紳,崔護都是在這一年出生的,因為有他們,才造就大唐詩歌的盛世王朝。今天帶大家了解幾個同一天出生的唐詩大拿中最刺頭兒、嘴巴最寬的、最不怕事的詩人劉禹錫。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也被後世稱為「詩豪」,他的詩別具一格,寫得也是極為深刻,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充滿了獨特的韻味,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所以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明白什麼是人生,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詩,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那是宋詞裡的愛情經典名言,相信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會都聽過這兩句話,並且在寫作中,也會時常引用。這也正是秦觀最為偉大的一個地方,雖然只是一首簡短的詞,但是由於作者高超的表現手法,從而也使得此詞,成為了愛情經典名篇。
  • 800年來最經典的一首五言絕句,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必背詩
    #每天一首古詩詞#俗話說「詩必盛唐」,唐詩是為詩歌藝術的巔峰,而盛唐又為唐詩的巔峰,因而後世作詩必學盛唐。比如元代唐溫如的那首「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就堪稱絕佳,算得上是唐宋以後最傑出的七言絕句了,足以比肩盛唐之作。今天狗子再向大家介紹一首唐宋以後最傑出的五言絕句,此詩也算是800年來最經典的五絕。
  • 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下面介紹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解悶唐代:杜甫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藤。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王維才華橫溢,曾官至尚書右丞,他在陝西藍田有一座輞川別墅。後兩句承上一轉,「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雖然高人消逝,別墅荒涼,但他的好詩卻天下傳誦、名垂不朽。而且他也如他的弟弟、宰相王縉那樣,沒有斷絕其文採風流的傳統,這總算可以使人在悲痛中感到一絲安慰。「能」,是唐人口語,即那樣的意思。
  • 「詩豪」劉禹錫,一首回贈白居易的詩,教我們如何笑看風雲
    唐代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洛陽人,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文章寫得十分好,還擅長寫七律、七絕詩,有些優秀詩作可和李白、杜甫相媲美,人稱「詩豪」。
  • 蘇軾最令人叫絕的一首詩:正著讀是經典名篇,倒著讀更是千古絕唱
    這是因為,迴文詩雖然讀起來很絕,但寫起來卻太難,既要正著讀倒著讀都通順,又要押韻,還不能有違和感,非常考驗寫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底。所以,縱然是最才華卓絕之人,也需經過巧妙構思,方能偶爾寫成一首。 最擅長寫迴文詩的古代文豪非蘇軾莫屬,他真真的是用自己的絕世才華,把這門藝術呈現到了極致。其代表作便是那首千古稱奇的《題金山寺》。
  • 每天一首古詩詞|劉禹錫: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21首古詩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任夔州刺史的時候,就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曲譜,製成了新的《竹枝詞》,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極富於生活氣息。這首詩便是系列組詩的第一首,描寫了一個初戀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清麗的春日裡,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 劉禹錫的一首五言詩,起句就感人肺腑,最後10字更流傳千古
    唐代開成元年至會昌二年之間,年過花甲的劉禹錫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當時他正在患病,卻收到了白居易的《詠老贈夢得》的詩作,便寫了此詩作答。白詩寫得較為消極低沉,劉詩則比較曠達樂觀。末二句完分表達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感情。
  • 柳宗元的一首冷門思鄉詩,最後14個字太感人,看哭了多少遊子!
    唐朝是詩歌的王朝,在唐朝幾百年時光裡,有兩個詩壇的高峰,那便是以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為首的盛唐時期和以劉禹錫、柳宗元、白居易為首的中唐時期。今天我們就來讀一首柳宗元的詩。其實透過柳宗元這些山水田園詩,我們看到的是他孤獨的身影,在被貶謫的山水田園之中,柳宗元是一位孤獨的靈魂歌者。他本出生於名門望族的河東柳氏,步入仕途後和劉禹錫一起帶著滿腔熱血任監察御史,後來發起了「永貞革新」,可惜中唐政局動蕩,這次革新持續了不到100天就夭折了,他和劉禹錫一起被貶到窮山惡水之地,從此遠離朝堂。
  • 一首千古絕唱的小詩:抓住瞬間即是永恆
    寒山寺本是蘇州城外一座普通的小寺,名不見經傳,卻因一首小詩而名揚天下,成為千古旅遊勝地。在唐代詩人中,他算不上是個名家,但一首小詩卻流傳千古,他也成了家喻戶曉的詩人。最孤寂、最憂愁,乃是他的人生最愁苦的時刻。此詩一句一景,一詩一畫,情與景完美交融,詩與畫交相呼應,神韻俊採。正是這個絕妙的瞬間,成就了偉大詩人張繼。清末著名學者俞樾,將這首詩刻在石碑上,已成為寒山寺一絕。《楓橋夜泊》這首詩尤其受到日本人的喜歡,他們還將其收入到日本的小學課本中。
  • 他被後人稱為「詩虎」,一首經典的七絕《蠟燭》,寫得很是感人
    唐朝比較出名的詩人,他們都有一個別稱,譬如李白是「詩仙」;王維是「詩佛」;杜甫是「詩聖」;劉禹錫是「詩豪」等等。這些人的別稱與他們的文學風格,還有個性是極為貼切。羅鄴的名氣儘管不如李杜,但也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他寫過很多的經典七絕,尤其是他的一首《梅花》,寫得生動有趣,把梅花的風骨,還有獨特的品格,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很傳神。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卻是五侯家未識,春風不放過江來。
  • 中唐大詩人劉禹錫性格剛毅,這十首詩境界高揚,含有濃厚的哲理
    其一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劉備,其二是唐中期的大詩人劉禹錫。後者被冠以「詩豪」的稱號,他在中唐與「韓孟」、「元白」分庭抗禮。劉禹錫的詩含蓄自然,境界高揚,尤其山水詩極有特色,半虛半實,每一首都是詩壇佳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劉禹錫的十首詩,體會文字背後詩人高揚的內心力量以及詩文中的哲理思想。
  • 謝靈運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10字是千古名句,卻難倒了百人團41人
    而他最大的成就則是「山水詩」,他是古代第一個大量創作山水詩的文人,在他流傳下來的將近100首詩中,山水詩就有30多首,幾乎佔了三分之一。他的山水詩無論是在寫景還是抒情方面,都表現出了成熟、獨特的韻味,兼具自然人文之美,對後世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