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舉頭三尺有神明」,這5件損「陰德」的事,別再做了!

2021-01-12 明月天心

何謂「陰德」?指一個人暗地裡做好事,而不為人所知,別人不知道,這種善的行為被上天記功,功德利益無邊。陰德大的人,善良敦厚,自有上天庇佑,福報無量。人這一生缺什麼,都不可缺福報,沒有福報,會過得很苦。常言說得好「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沒有福報的人,一生窮困潦倒、奔波勞累,最是心酸。雖然人一出生的命我們已無法更改,但是我們靠此生的行善積德為自己修福。

「命由己造,福自己求」,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報都是人自己修來的,萬事皆有因果。要想得到和別人一樣的福報,就要靠自己去努力爭取,羨慕別人沒有用。如《太上感應篇》裡所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真正能夠保佑和加持自己的,不是外在的神靈,而是我們自身的德行善業。

有句話叫「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積德、福報長久。「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以下這5件事,損人「陰德」,別再做了!

一、不孝父母

佛是出世間最大的福田,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佛說,若人恭敬孝順父母,其功德如同供養佛,孝順父母的功德和供養佛的功德一樣大。佛家常說一句話: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父母就是我們最親最近的佛菩薩,不孝父母的人,你就是佛前再燒香供養,也毫無功德。

對父母不孝,就是折磨自己,自損陰德。世上最大的善莫過於孝,最大的惡也莫過於不孝。若人恭敬孝順父母,必有無量深厚福報。一個不孝父母的人,上天必不會以福德加持,凡事若有不順,多因不孝。

二、愛嗔恨抱怨,斤斤計較

《寒山詩》裡寫道: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脾氣越大的人,往往福報越薄。動不動就愛發脾氣,這樣的人,內心沒有智慧,心量太小,愛計較、愛抱怨,不是有福之相。這嗔恨心是很多人都易犯的惡習,卻不知很多時候,人的好運福報就是從你的負能量裡偷偷溜走了。

人心中的能量不好,感召來的多少不好的事情,多是障礙和不順。「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就是這個道理。人的心不順,則萬事萬物皆是障礙;心順了,一切皆是順遂如意。「一切唯心造」,心正了,人生才會越來越順。

三、殺生造惡業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申;捨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我們與那些動物一樣都在六道裡輪迴,不過我們今生福報大,得此人身,而他們墮入了畜生道,但一切隨業流轉,若我們今生為了一己私慾而殘殺它們,種下墮入惡道之因,冤冤相報何時了,終有一日要惡因惡果償還。

經曰: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善護生命,即可遠離災厄,獲得長壽福報;反之,殺害眾生,結下惡緣,則多病短命不壽,奇禍接踵而至。護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殺生,就是自損陰德。

四、生邪淫,動邪念

邪淫是人內心貪愛的無度,邪淫越重的人,陰德損耗越快。若是世界上的六道眾生心中沒有淫念,就不會再有生死輪迴。我們專志於修習三昧,就是為了解脫生死,若不斷除淫心,就不可能脫離輪迴。即使入於禪定、智慧過人,若不斷除淫念,還是會墮入魔道。淫慾為生死根本,不斷邪淫,就永遠無法覺悟,無法獲得清淨自性,在六道苦海輪迴,實為大苦。

五、造口業,說人是非

愛說是非者,即為是非人 這樣的人我們一定要遠離。人一定要學會閉嘴,人花了三年時間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一個人越是愛扯非、說閒話、刻薄惡毒,這樣的人越是沒有福氣,不信你觀察一下身邊的人。嘴是福禍之門,管不住自己的嘴,難免禍從口出。「口是傷人斧,言是割心刀;出言要有尺,戲謔要有度」,言語吉祥,利益他人,更是莊嚴自己。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希望大家廣修善業、福慧增長。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這5件事,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空!
    「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一個人行善做好事,如果帶著一定的功利心,想要得到世人的認可和讚譽,這種行善雖有福德,但功德未必很大,若是德行與事實不符,則必有災殃。但若一個人暗地裡偷偷做好事,而不欲為人所知,這樣「陰功」就會很大,會被善神天佑。
  • 佛教:這十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別做!
    一個人福報的多少,往往跟這十件事有關,這十件事最損陰德,哪怕做過兩件以上,就會招災惹禍。《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一個人如果經常積累陰德,就會招來好運,如果經常損耗陰德,就會招來災禍。這十件事,今後別再做了,一旦損耗陰德,就會招災惹禍,不僅害人,而是害己,不僅害己,甚至還會害了自己的家人。雖然說因果報應是個人的因果,但個人的因果也會牽連他人,如果你身為人父,經常損耗陰德,就會禍及子孫,如果你身為人子,經常損耗陰德就會禍及父母。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家人,這十件事也不要再做了,一旦報應現前,必然悔之晚矣。第一件事:殺。
  • 佛教: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你了!
    提到「陰德」,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在佛教裡,「陰德」是與「陽善」同時出現的。如果一個人做好事,想要受到世人的稱讚,帶有一絲功利的念頭,這種善業叫做「陽善」。相反,如果一個人是暗地裡偷偷做了很多好事而不求回報,不計名利得失,這種善業我們稱之為「陰德」。
  • 佛教:這兩件事,最損陰德,別再做了!
    再比如,善男信女布施行善,也被稱作積德。古德云:「行善以積陰德為最善,陰德又以護生及不淫為上。」由此看來,厚積陰德可能並不一定要去做多少善事,因為從一定意義來講,不做損陰德的事,本身就是在積陰德!殺生和邪淫兩件事,最易折損陰德,千萬別再做了。殺生。
  • 俗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有哪些神明呢?有哪些出處呢?
    後來這句話被引申為勸善規過的意思。你知道有哪些神明嗎?這句話的出處?上半句或下半句有哪些?在道教對神明的認為舉頭三尺的神明是三臺北鬥神,《太上感性篇》有云:「又有三臺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三臺星名北鬥神君,主人間善惡、生死、壽夭、富貴貧賤之事。」
  • 道教認為,這兩件事有損陰德,不要再做了!
    同時道教的神仙也是大道的化身,道教希望通過神明來勸化世人,遠離罪惡,一心向善。《太上感應篇》有云:「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多做善事,必定會有福報;而做惡事的人則會有損陰德,甚至會禍及後人。道教認為,這兩件事有損陰德,不可以去做。
  • 道教那些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身邊都有哪些神呢?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了,就是說每個人的頭上都有神明,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應該嚴格遵守道德底線,保持自己的原則,否則就會「欺天」,正所謂「天道好輪迴」,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 你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嗎?
    你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嗎?我是酉水之子,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但是我並不認為這句話在實際當中真的存在。相信是我的主觀感受,這是一個自我約束心存敬畏之心的必然,而真實存在這是客觀事實,這種所謂的神明其實是不存在的。
  • 佛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是傳統文化讀物《了凡四訓》裡的話,一個人暗地裡偷偷行善,為不欲被人所稱讚,這樣的行為更有功德,更能得上天庇佑。我們說,一個人家財萬貫不算是福,陰德厚重才是福報無量。
  • 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下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魯迅曾在《夜頌》這篇批判現實的雜文中寫道: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燈前,常常顯得兩樣。哲學上說,任何事都有兩面性,人也不例外,對於上面這些行為我們也不必過多的苛責,畢竟誰都希望自己能在所在乎的人與事上表現得更好。
  • 舉頭三尺有神明——從「封神榜」裡說說可能會有哪些神明
    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以示告誡人們在做任何事時萬不可心存僥倖,以為自己獨自做下的事情,即使天地也不知。可誰又去想「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可是蒼天是如何知道呢。那或許就因為「舉頭三尺的神明」吧。拋去迷信不說,如果真有神明,那麼這舉頭三尺的神明會有哪些呢?我們就從「封神榜」裡說說。
  • 佛教: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果報不虛!
    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善良是一個人身上最厲害的「護身符」,「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以下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果報不虛!一、生「邪淫」邪淫的果報是諸多惡業中最重的一個,嚴重折損人的法身福慧。邪淫重的人,多面相醜陋、墮落懈怠、夫妻不和、財富散盡、子孫不肖等等。
  • 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萬事勸人休瞞昧,什麼意思呢?
    舉頭三尺有神明,相信這句話大家經常會聽到,但是還有下半句,不畏人知畏己知,萬事勸人休瞞昧。其實這幾個字可以用正大光明來形容,告訴人們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你想騙取別人以獲得信任,結果只是騙取了自己的良心。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還有下半句,老祖宗對後人的告誡
    而且時至今日依然被人們使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俗語的魅力。在古裝影視劇中,「舉頭三尺有神明」 是一句經常被提起的臺詞。如果從其表面意思去分析,就是無論做任何事情,天上的「神明」都會看得一清二楚。這就要求人們一定要約束個人行為,並且多行善事才能利人利己。
  • 老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卻很少有人知道
    老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精華,卻很少有人知道。大家都有聽過一句老話吧,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只知道前半句,後半句是什麼,你們知道嗎?就說老祖宗就我們流傳下來的一些名句,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會當作口頭禪或者警醒自己或者是世人,就像我剛剛說的那句舉頭三尺有神明。還有一句很類似的話,叫做人在做,天在看,和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意義是很相似的,都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道德底線。
  • 人到五十,這2件損耗陰德的事,不要再做了
    人到五十,一定要知天命,有些人可以去做,有些事情千萬別再做了,容易損耗你的陰德,使你晚景悽涼。人到五十,人生已過半,千萬別再像個孩子一樣,經常做出一些幼稚的事,也不要經常去損耗自己的陰德福報了。第一件事:違背因果的事情,不要再做了。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國語.晉語六》裡有:「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德,在中國人幾千年的精神文化傳承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德有二十五種之多,我們今天來講陰德!積陰德歷來為古人所重視!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陰德的人,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
  • 「舉頭三尺有神明」中的神明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經常會聽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舉頭三尺有神明」這樣的說法,對於有神論者則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有上帝、有神仙掌管著我們的生死,判斷我們的善惡;對於無神論者則是嗤之以鼻,毫不在意。對於科學研究者,雖然不相信鬼神,但生活中往往出現的一些違反物理常識的現象又讓人無法用科學來解釋清楚。
  • 這3件事,既讓人心不清淨,又損陰德,儘量不要做了
    多做好事,多結善緣,德就能越積越厚,越來越多的人感激自己,幫助自己,自己也就越來越有福。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這是播種在別人內心感恩的種子,在自己有難的時候才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佛教認為,陰德積累的越多,播種的種子也就越多,幫助自己的人,自然也就越多,福報也就越大。因此,正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不求回報的付出才是生了清淨心,這樣才能夠做好事不留名,積陰德。
  • 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別不信
    我相信因果有輪迴,你若是做人太猖狂,總會得到報應,人這一生,一定要有良心,不管什麼時候,都要低調,別總是仗著自己的一點本事便瞧不起人,這個世界上,比你厲害的人有很多,你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