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氣迴腸鐵血魂 雜技報告劇《蘆葦青青菜花黃》在鹽城首演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2月6日訊(通訊員 嚴加定 金重慶 記者 羅鵬)「蘆葦青青菜花黃,運河兩岸好風光。油菜花不怕風雨摧,蘆葦蕩何懼風浪狂。」伴隨著悠遠激越的主題歌聲和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近日,在鹽城建湖大劇院內,由江蘇省雜技團編創演出的雜技報告劇《蘆葦青青萊花黃》首演取得圓滿成功。

一部凝聚力量的紅色劇目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為了培養文化藝術人才,創立了「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簡稱華中魯藝)。華中魯藝作為新四軍藝術的搖籃、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文化堡壘,在其短暫的辦學時間裡,吸引了無數中華好兒女從海內外奔赴鹽城。他們傳播革命真理,鼓舞抗戰鬥志,凝聚革命力量,用青春鑄就了鐵軍的精神大廈,用熱血譜寫了一曲曲紅色的生命之歌。

在新四軍重建軍部和華中魯藝成立80周年之際,江蘇省雜技團將這段歷史首次以雜技報告劇形式搬上舞臺。該劇以1941年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的歷史發展為背景,以丘東平等魯藝師生的真人真事為原型,創造性的選取了華中魯藝招生、開學、「北秦莊遭遇戰」等史實中一個個坐標點,聚焦、定格、延伸,再現了華中魯藝血染的崢嶸歲月,謳歌了華中魯藝師生浴血青春、無怨無悔的愛國情懷,塑造了中華兒女的藝魂、軍魂、民族魂。

「華中魯藝」是今年上線的江蘇文藝創作題材庫首批重點推出的10個題材之一。江蘇省雜技團經過近兩年的精心編創打磨方才推出《蘆葦青青菜花黃》這一力作。全劇以運河船夫的日記為主線,記錄了上海文藝青年東青奔赴蘇北新四軍根據地抗日前線,加入華中魯藝的親身經歷,串起華中魯藝1941年那段抗戰歷史,重現了華中魯藝師生活潑、緊張、艱苦而又快樂的戰時學習生活,以及在根據地農村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的難忘經歷,重點講述了華中魯藝師生在戰略轉移途中遭遇日偽掃蕩發生的「九女投河」事件,用雜技語言講述紅色故事、運河故事,彰顯鐵軍精神、中國精神。

江蘇省雜技團團長吳其凱介紹說,「抗日烽火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開闢了鹽阜根據地,軍民團結共同禦敵,為中華民族的抗戰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年魯藝師生浴血抗戰的悲壯之舉,在華中地區抗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值得用新的文藝樣式記錄演繹並激勵後人。華中魯藝烈士陵園坐落在鹽城市建湖縣慶豐鎮東平村,而慶豐正是江蘇省雜技團的前身、『十八團雜技』的發祥地。『十八團雜技』紮根在建湖這片紅色熱土上,傳承創新,發展壯大,一步步走出國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傳承紅色文化,傳遞魯藝精神,傳播鐵軍精神,弘揚中國精神。」

一曲盪氣迴腸的青春樂章

「一群愛國青年學生,他們離開了監獄般的孤島上海,終於來到了抗日最前線鹽城!」舞臺上,運河船夫的朗誦擲地有聲,鏗鏘有力。該劇將戰友情、魚水情、生死情融柔在一起,既有青春少女的純真與夢想,也有革命戰土的執著與無畏;既有碧波蕩漾蘆葦搖曳的水鄉美景,也有如花青春徒遭摧殘的真實悲壯。戰火中的青春與夢想、執著與堅強,在舞臺上一幕幕生動呈現。

全劇以熱血青春、理想信念為主色調,生動地詮釋了魯藝文化的精髓,鮮活地再現了魯藝師生不怕犧牲,英勇奮戰,不屈不撓的抗日鬥志,家國運、民族魂在劇情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充分彰顯了華中魯藝是鐵軍精神的宣傳者、戰鬥者、創業者、革命者。該劇的上演,對於弘揚魯藝文化和鐵軍精神,引導、教育當代青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該劇中扮演東青的雜技演員於年群說:「能在劇目中擔綱主角,是對我付出的肯定。同時,以最好的狀態呈現角色又是對我的挑戰。參加《蘆葦青青菜花黃》的演出,不僅提升了我們的藝術素養,堅定了我們的信仰信念,更促使我們對自我、對青春、對人生的意義更深的思考。」

一次別具匠心的藝術創新

《蘆葦青青菜花黃》融入雜技、話劇、舞蹈、民歌、戲劇等諸多元素,以雜技報告劇這一新的特殊藝術樣式,表現華中魯藝的光輝事跡,激勵一代又一代後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該劇總導演何曉彬介紹說:「魯藝建校正值春季運河兩岸蘆葦返青、菜花盛開的時節,蘆葦象徵運河腹地裡下河水鄉大地處處紮根開花的中國紅色事業的蓬勃生命力。我們嘗試將雜技本體與當代文學相融合,在傳統雜技技藝中創造出新的雜技語彙,改變人們對傳統雜技的固有印象,努力追求技藝文化向內容文化的深度轉變,將傳統雜技技藝與紅色革命題材嫁接,融會貫通,力圖創作出思想性強,藝術性高,震撼力大的新的雜技舞臺表演樣式。」

中國雜技家協會主席邊發吉觀看演出後動情地說:「《蘆葦青青菜花黃》與《小橋 流水 人家》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大運河精神的延續和體現。江蘇省雜技團用寫實的報告劇的藝術形式,再現華中魯藝當年在鹽城的戰鬥場景,讓人很感動、很親切。這部大劇折射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百折不撓、英勇奮戰的昂揚精神,折射了一代青年面對民族危亡而奮起抗爭的熱血志氣。」

相關焦點

  • 用雜技語言講好紅色故事!雜技報告劇《蘆葦青青菜花黃》呼之欲出
    今天(11月12日),記者從鹽城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雜技報告劇《蘆葦青青菜花黃》將於12月上旬首演,這是江蘇省雜技團繼大型音樂雜技劇《猴•西遊記》、國內首部詩詞歌賦雜技劇場《小橋•流水•人家》之後,創新推出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 河北省首部環保題材雜技兒童劇首演
    原標題:「雜技講故事一樣很好看」 河北省首部環保題材雜技兒童劇首演 「雜技講故事一樣很好看」 11月27日,河北省首部環保題材雜技兒童劇《綠色動員令——垃圾分類》在省會天緣劇場首演。 記者曹錚攝
  • 深圳寶安原創抗疫雜技情景劇《致敬最美逆行者》首演
    原標題:《致敬最美逆行者》首演   原創抗疫雜技情景劇《致敬最美逆行者》日前在深圳寶安區福永會堂成功首演,並完成錄製。   原創雜技情景劇《最美逆行者》(原名《奪冠》)由寶安區委宣傳部、寶安區文聯主辦,寶安區文藝志願者協會承辦,寶安區雜技家協會、深圳市福永雜技藝術團演出。該劇以各地小區封閉管理為源頭,講述了抗擊疫情的不同階段、不同職業人群抗擊疫情的故事。疫情期間,一大批優秀黨員幹部、志願者積極參與到值守工作中。
  • 世界首部雜技版童話劇《胡桃夾子》冰城首演丨雜技與芭蕾結合共度...
    世界首部雜技版童話劇《胡桃夾子》冰城首演丨雜技與芭蕾結合共度奇幻之夜 2020-12-13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首個雜技魔術情景劇首演 《魔術情緣》講述青春勵志故事
    24日,《魔術情緣》在重慶大劇院首演。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9月26日16時25分訊(記者 林楠)舞臺中央,一個中年男子在畫布上畫出一名年輕女子,眨眼間,女子竟然從畫中緩緩走出……9月24日晚,由重慶雜技藝術團打造的我市首個青春雜技魔術劇《魔術情緣》在重慶大劇院首演。魔術與雜技的精彩融合讓現場觀眾讚不絕口。
  • 撒花!戰士戰旗雜技劇《天鵝湖》全國巡演宜春站首演圓滿成功
    首頁 > 新聞 > 政企快線 > 開發區報導 > 曲江新區 > 正文 撒花!戰士戰旗雜技劇《天鵝湖》全國巡演宜春站首演圓滿成功 曲江新區 曲江新區 2020-10-15 11:04:48 [摘要]戰士戰旗雜技劇《天鵝湖》全國巡演宜春站首演圓滿成功
  • 中國首部原創冰上雜技《幻境極光》8月首演
    中新網7月29日電 28日下午,中國首部原創冰上雜技秀《幻境極光》舉行首次媒體見面會,宣布將於8月8日在龍潭公園中心島劇場首演。《幻境極光》每天在中心島劇場上演兩場,開啟室內冰上雜技長期駐演的序幕。據介紹,冰上雜技並非穿著冰刀演雜技,也不是簡單的花樣滑冰,而是多種表演形式的再綜合。冰上雜技,起源於十七世紀中葉。冰上運動既是娛樂活動,也是軍事操練的一種形式。到了清代,乾隆定為「國俗」。
  • 農村常見的青青菜,原來就是小薊,劃破手擠點汁,特別管用還能吃
    農村常見的青青菜,房前屋後到處是,原來這麼大用處,趕緊拔回家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地裡的各種野花野草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前些天看到一種野菜,藥用價值還不低,仔細一看不就是小時候經常拔來的青青菜嗎?小時候在外面玩劃破了手,就會滴上幾滴青青菜的汁液,很快都會止血的。這種青青菜原來就是有名的小薊,但農村那時候可是成片的生長呢。這種青青菜一般都不會離它太近,因為它的葉片有尖尖的刺,而且它開的花也不是多漂亮,所以也不會去摘它,所以它就在農村的空閒地方以及田間地頭去瘋長。
  • 鹽城大豐上演鹿王爭霸 數百頭麋鹿角逐王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槐花飄香的初夏,沿海灘涂上演的「鹿王爭霸」賽是鹽城黃海溼地的「重頭戲」。6月21日,鹽城大豐區政府、鹽城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鹽城市文旅局和鹽城廣播電視總臺等聯合對「鹿王爭霸」進行了直播。這是去年鹽城溼地申遺成功後首次舉行的直播活動,眾多觀眾有幸一睹數百頭雄鹿角逐「王位」的精彩和黃海灘涂溼地的美麗。
  • 為《拔根蘆柴花》正名:「蘆柴花花」並非「蘆葦的花」
    《拔根蘆柴花》舞臺設計的疏漏:金黃的稻子與蘆葦花看霍尊演唱《拔根蘆柴花》。年輕帥氣的霍尊,嗓音似天籟,將這首江都民歌裡的郎情妾意演繹得舒緩流淌,蕩人心魄。伴舞女孩,俏皮甜美,頭上裝飾著蘆花。背景大屏幕上,一會兒是蘆花一片,一會兒是金黃的稻子一片。這一波視覺衝擊是為了配合歌詞:「叫啊我這麼裡來,我啊就來了,拔根的蘆柴花花。清香那個玫瑰玉蘭花兒開。
  • 時代報告劇如何「接地氣」
    在播出方面,最好的平臺、最好的時間段、最好的資源均向時代報告劇「傾斜」,多平臺協同播出。 何謂時代報告劇?「時代」二字要求劇作及時地反映時代主題、時代精神,而「報告」則要求劇作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創作,同時還要彰顯紀實性。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在今年2月召開的網上視頻會議中提出「時代報告劇」這一全新影視劇概念。一般而言,時代報告劇以現實生活為源泉,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及時反映時代主題、傳遞時代精神、講述時代故事。
  • ...奇幻的童話世界——主題雜技晚會《冰雪家園》在長春首演
    長春市「我們的中國夢」系列文化藝術活動主題雜技晚會《冰雪家園》2019年12月31日在長春人民藝術劇場精彩上演。《冰雪家園》由長春演藝集團雜技團有限責任公司精心打造,是以突出冰雪文化 、展示地域特色、 講述長春故事為宗旨的主題雜技晚會。
  • 原創多媒體童話音樂劇《海底總動員》龍崗首演 開啟海洋奇幻之旅
    首演現場現場劇照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8月1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武媛媛 通訊員 楊海平)8月14日上午,由深圳東方韻兒童劇團原創的大型多媒體童話音樂劇《海底總動員》在龍崗區平湖會堂首演首次將雜技元素融入
  • 大型雜技劇《鐵道英雄》濟南首演 再現鐵道遊擊隊傳奇歷史
    山東大型原創雜技劇《鐵道英雄》,以雜技藝術再現鐵道遊擊隊傳奇歷史。圖為《鐵道英雄》劇照。山東省雜技團供圖中新網濟南12月31日電 (趙曉)老鐵、鳳蘭、礦工大趙、火車司機老孫……一個個有血有肉、英勇無畏的角色亮相舞臺,塑造出產業工人抗日英雄群像。
  • 《在一起》之後,時代報告劇找到了方向
    以抗疫一線真實事跡改編、集結中國電視劇創作實力班底的首部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的播出,以內斂無華的紀實鏡頭和濃淡相宜的藝術加工,為「電視劇報告文學」交上了首份精彩答卷。在這點上,《在一起》做得尤為出色,這也是其在同期播出的時代報告劇中口碑更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 鹽城大縱湖給孩子暑假帶來別樣樂趣
    我蘇網訊 「故事真感人」「導遊姑娘講得太精彩了」……7月30日,鹽城大縱湖波光瀲灩
  • 蘆葦有什麼作用和價值?
    花序分枝緊密,約10-40釐米長,小穗具4-7小花。有一個長而結實的根狀莖,表現出一種爬行狀態,通常通過根莖繁殖。二.它有什麼作用?1.由於其結構中含有通風組織,可淨化汙水,改善水質,對水汙染有很大幫助,同時還能調節自然氣候,發揮保水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
  • ,精彩鹽城,回眸鹽城大事記!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世界,但鹽城的腳步從未停下,鹽城的發展從未停止。「鹽城螞蟻鏈產業創新基地」圍繞搭建江蘇省首個「鹽城螞蟻鏈平臺」、落地江蘇省首個螞蟻鏈一體機區域能力中心、打造全國領先的產業創新鏈改項目、建成江蘇省首個「螞蟻鏈產業創新孵化平臺」,實現江蘇省首個「鹽城螞蟻鏈產業創新大學」落地、推動建設鹽城螞蟻鏈創新生態的「六個一」總體目標,聚焦鹽城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區塊鏈產業生態打造為主要方向,以區塊鏈應用需求為主導,導入螞蟻開放聯盟鏈各業務板塊的優質生態資源
  • 2020西安首部原創音樂劇《花木蘭》古城首演亮相
    花木蘭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更被迪士尼電影帶向世界,當它以音樂劇的形式展現戲劇舞臺,煥發出全新的別樣魅力。10月23日晚,由曲江新區管委會出品,西安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原創音樂劇《花木蘭》在陝西大劇院隆重首演,該劇也是2020年西安文藝舞臺上的首部原創音樂劇。
  • 喜歡蘆葦,也愛滿山的芒草
    找了個有河有塘的溼地公園,我期許能有好運,但顯然,在成都,常見的是蘆葦。 葉子肥碩,高大的一叢又一叢。在沒有找到芒草的失落中,突然一個想法又讓我對蘆葦高興,冬日,不僅僅是金黃銀杏的高光時刻,蘆葦也是可以和銀杏相提並論的、具有美感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