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民族傳統體育彰顯辦學特色——記南京理工大學首屆中華傳統...

2021-01-13 教育信息速報

12月20日,南京理工大學首屆中華傳統體育節在校內體育館舉行,隆重、熱烈的場面吸引了校內外數千人參與,舞龍、踢毽、空竹、拔河等十幾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讓參與者流連忘返。 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駿表示,舉辦中華傳統體育節,是學校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培養「德智體美勞」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客觀需要。今年8月,南京理工大學基礎教育聯盟正式成立,這其中,體育發揮了重要紐帶作用。張駿介紹說,參加南京理工大學首屆中華傳統體育節活動的既有在校的研究生、本科生,還邀請了附屬中學、實驗小學和附屬幼兒園的同學們共同參與,這也是聯盟成立以來以「大手牽小手」的形式在校園內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體育聯誼活動,活動對今後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聯盟之間全方位的互動和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張駿特別強調,多年來,學校高度重視中華傳統體育普及推廣和教育教學改革,其中民族傳統體育舞龍項目已形成鮮明特色,在國內具備顯著優勢。校舞龍隊代表國家和江蘇省在世界龍獅錦標賽、亞洲室內運動會、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和全國龍獅錦標賽等重大賽事中共計獲得20餘項冠軍,學校被江蘇省授予「特色體育學校」稱號,獲批「全國龍獅培訓基地」和「江蘇省民族傳統體育培訓基地」,學校還承辦了第九屆全國龍獅錦標賽。南京理工大學在舞龍項目上的突出表現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各級領導先後來校考察,多家媒體進行採訪報導,可以說,舞龍就是學校一張閃亮的名片。2014年,學校體育部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2016年,學校被國家民委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高校」稱號。高校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四大職能。推廣中華傳統體育是新時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對此,張駿希望,大學生們在校期間能夠積極學習傳統體育項目,領略傳統體育項目的魅力,使自己成為弘揚中華傳統體育精神、傳承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校園使者;積極參與全民健身,成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離不開體育鍛鍊,只有保持身體健康才能有助於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努力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者和見證者。南京理工大學大學體育部主任潘志軍教授說,發揮中華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注重在一流大學建設中不斷發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營造大學體育文化底蘊、彰顯學校體育文化特色,舞龍項目發揮了重要作用。潘志軍還說,中華傳統體育蘊含著我國傳統文化理念中天人合一的主旨思想,注重人格精神和道德修養的內在氣質,這與新時代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高校育人理念一脈相承。舉辦中華傳統體育節不僅可以涵養陽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與社會主義精神,同時,能夠增強民族認同感與文化自信,促進學生知行合一、剛健有為、自強不息。(轉自12月29日《中國體育報》07版)

【來源:中國體育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體育單招報考參考|2021全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排名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學科專業創始人「武林泰鬥」張文廣先生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的武術表演,以中華武術所特有的魅力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為武術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武醫文化傳承是該校的一大特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賀龍元帥的親自過問與關心下,由武醫宗師--鄭懷賢老先生主持,先後創建了成都體育學院附屬體育醫院、運動保健系和武術學科,進一步拓展了武學的醫療功能,構築了武醫結合的發展體系,奠定了成都體育學院「以體為本,體醫滲透、體文結合」辦學特色的基礎,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讚譽。武術與運動醫學被賀龍元帥讚譽為「成都體院兩枝花」。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江川特色民族學校:寓教於樂 傳承文化瑰寶
    為了保護、傳承優秀的彝族傳統文化,江川區安化彝族鄉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教學相結合,寓教於樂,讓民族瑰寶得以傳承下去。江川區安化彝族鄉董炳小學是一所山區農村寄宿制小學,所屬轄區內彝族人口佔了99%,該校師生都是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者,每個早晨,學校師生都在課間操時間進行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顛樂》這項活動,把跳樂這種彝族民間藝術,以體育活動的形式呈現出來,實現了體育與民間藝術的有機結合,鍛鍊身體的同時,彰顯了民族的特色。
  • 以花樣面點大賽為脈,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原標題:以花樣面點大賽為脈,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國面點文化歷史悠久、品類豐富、用料考究、製作技藝精湛,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國傳統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株洲市2017年首屆校園民族音樂會舉行
    9月30日晚,由株洲市教育局主辦,株洲市第一中學承辦的「建寧國韻·樂滿中秋」株洲市2017年首屆校園民族音樂會在神農大劇院隆重舉行。民族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株洲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董小平在音樂會上致辭時說,民族音樂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品味民族音樂可以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民族的自豪感與自信心,進一步提升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 濟南市第三屆「華山論劍」武源武術傳統文化交流會成功舉辦
    、濟南市首屆「襯心如衣﹒靚麗泉城」三元歐肯杯攝影大賽正式啟動。據濟南市武源體育俱樂部董事長孫繼偉介紹,濟南市第三屆「華山論劍」武源武術傳統文化交流大會由歷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歷城區體育發展中心、濟南市武源體育俱樂部、山東省錦生潤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5月30日下午和 5月31日上午,還將在濟南市武源體育俱樂部組織進行室內擂臺賽和傳統武術基本功功力大賽,包括鱷魚爬、鴨子拽、伏地挺身跳;並組織開展傳統文化交流和武術名家講演
  • 湖湘巾幗 撐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半邊天」
    」出學校多年來在各方面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學校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切入點,以女性特色為出發點,始終堅持將傳統文化積極融入湖湘女校人文素養教育中,以科學研究為基礎支撐人才培養,從而探索高素質創新型女性人才路徑。
  • 靈武市一小:傳承特色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近年來,市第一小學在做好常規教學的同時,以校本課程為抓手,注重特色傳統文化傳承發揚,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走出了一條特色辦學的路子。走進市第一小學烙鐵畫工作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烙鐵畫,人物形象惟妙惟肖,表情活靈活現,這些作品大多出自該校學生之手。
  • 傳承我國傳統文化雕塑
    少數民族雕塑,鑄銅雕塑,戶外景觀雕塑,人物雕塑 傳承我國民族文化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並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推出英文版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作為國內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讀本,該系列精選浩瀚中國文化題材中最具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故事。為了更形象地展示人物和情節,上海譯文出版社特邀設計師為每一篇文章繪製了插畫,既生動活潑,又不失傳統特色。(新書插頁翻拍)為儘可能地保留跨頁長圖的美感與細節,系列統一採用非傳統的24開本大小,裸脊彩線裝訂可直接攤平,極大地提升了閱讀觀感和趣味性。
  • 傳承少林武術!這所學校從「三間破草房,一片打麥場」起家……
    日前,省教育廳認定河南理工大學等11所高校為首批省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今天,河南省教育廳微信公眾平臺推出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少林武術傳承基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 武術為根、文化為魂、育人為本……武術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今天,小編帶你一起走進河南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感受中華武術的傳承與魅力。
  • 中華傳統服飾有多美?來國展,展示給你看
    中華傳統服飾有多美?12月5日—6日,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擔任指導單位的「中國華服日」活動,將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溯夢金陵」。「中國華服日」活動以傳承民族精神、彰顯文化自信為宗旨,以中華傳統服飾為載體,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用美與自信向時代致敬。
  • 問學稷下: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道」與「術」——山東理工大學的...
    在優秀傳統文化逐漸回歸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當下,如何推進文化傳承創新,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努力探索的命題。高校如何實現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大學生如何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與核心要義?讓我們的目光轉向兩千多年前盛放過思想光華的稷下——如今的山東理工大學所在之地,探尋當今高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傳承發展之路。
  • 「堅持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記全國勞動模範庫爾班...
    「堅持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記全國勞動模範庫爾班·尼亞孜 2020-11-28 16: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城市品牌的打造,離不開源緣中華傳統文化,離不開世代努力的傳承
    導讀:城市品牌的打造,離不開源緣中華傳統文化,離不開世代兒孫努力的傳承。李文亮、劉智明等被追授全國防疫先進個人稱號城市品牌與思想物質文化意識,有著不可分割的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底蘊。回復百度百家號網友王旭升微電影的評論。
  • 中華傳統文化是什麼,該怎麼傳承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危機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倡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國家如此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呢?其根本原因是,傳統文化在今天遇到了傳承的危機。葛劍雄教授認為,隨著社會基礎的變化,過去正確的文化觀念,到了今天可能並不正確或者只是部分正確。
  • 甘晨力:中國傳統節日傳承厚重中華文化底蘊
    新慧集團(New Wisdom Holdings Limited)董事會主席甘晨力先生寄語年輕一輩,在現今中西節日文化合璧的潮流下,忙著歡度「洋節」的同時也不要遺忘中國傳統節日,以及背後的文化意義。中華文明延綿數千載,傳統節日文化就是遺留下來的歷史寶藏,經久不衰,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刺客伍六七: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這部動漫你真的看懂了嗎
    國漫,將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從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新,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刺客伍六七》作為近些年優秀的國漫代表作之一,以傳統文化為創作基石,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和人文精神,向廣大觀眾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刺客伍六七》,於2018年4月25起投放於網絡,憑藉優秀的內容創作與獨特的表現形式,成為第一個入選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中國動漫,並獲得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動畫片和最佳動畫劇本雙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