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雪域高原的古老巫教

2020-12-24 歷史國學教堂

據記載,經過實地考察而得以證實的近存原始宗教包括非洲、亞洲、美洲、澳洲及太平洋地區土著部族居民的原有宗教,也包括中國長江流域地區一些少數民族中保存的某些原始宗教現象。

這些尚存的原始宗教群體及其崇拜活動,已經成為人們實際考察原始宗教的唯一對象,以及確認原始宗教真實形態的重要依據。

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長江的發源地,在高原的南部雅魯藏布江以北,白雪皚皚的群山環抱中,坐落著雲遮霧罩的苯日神山,它就是西藏。

最古老的本土原始巫教——苯波教的神山。近看那藍天白雲中,因佛、苯惡戰傳說而享有盛名的神秘雪山,經幡雲動於山巔,溪水潺潺繞山間,山腳下圍山轉經的虔誠信眾絡絡不絕,據說大多是從藏北那曲、藏東昌都及川西等苯教仍然興盛的地方來的。

苯波教的信仰是萬物有靈,相信各種徵兆,所崇拜的對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電、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獸等自然物,可以說是泛靈信仰在西藏的表現形式。

苯波教起源很早,其主要體系當形成於吐蕃王朝建立之前。其教義建立的基礎是創世傳說。他們認為最先是一個名叫赤傑曲巴的法師收集5種本原物質,從中造出熱火和冷風,風火相激,產生出露珠,露珠上產生微粒,堆積成大山。

後來由5種本原物質生成一隻發光的白色巨卵和一隻無光的黑色巨卵。赤傑曲巴用光輪敲擊白卵,放出光明,從中出現人類和天神的共同始祖什巴桑波奔赤。他是一個長著青綠色頭髮的白色的人。

黑色的巨卵爆炸,跳出一個滿身黑光的人,名叫門巴塞敦那波,他是虛幻邪惡之王。後來又由水珠形成大海,大風吹過海面,吹起一個巨大的氣泡,氣泡撞到一隻藍色的卵上,卵破裂後出現一個青藍色的女人,什巴桑波奔赤給她起名為曲堅本傑莫。

「他們沒有點頭,也沒有觸鼻就結合了,生下了野獸、牲畜和鳥類。他們低下頭,互觸鼻子結合了生下了9個兄弟和9個姐妹。」

9個兄弟分身出9個女伴做他們的妻子,而9個姐妹也分身出9個男子做她們的丈夫。這9個兄弟被稱為世界九男神,9個姐妹被稱為世界九女神。

世界九男神的長兄什傑章噶有9個兒子,稱為天界九男神(亦稱天界九梵神);還有9個女兒,稱為天界九女神。他們的任務是確保世界的延續。

藏族先祖中的穆氏是天界九男神的後裔,而苯波教祖師辛饒·米沃且即出身於穆氏。苯波教強調世界產生於巨卵,是從餛飩中變化而來的。

同時,苯波教強調神和人類的共同起源,人和神之間存在親緣關係,描繪了一幅天神、人類、動物、生靈互相聯繫、互相依存的宇宙世界圖形,即三界說。

天上住著天神九兄弟和他們的眷屬,天神是「什巴」,中間一層是人類居住的地方,人間的統治者贊普則是天神的兒子。而地下和地表這一層住著各種精靈、魔怪和龍,守護著地面、地下的資源和財富。

苯波教在西藏曾盛極一時,後來,受印度佛教衝擊影響漸小。公元9世紀,朗達瑪即位贊普後實行禁佛運動,一度被壓制下去的苯波教又開始復興,但是苯波教也感了到自身的弱點,因此,不得不向仿照佛教的方向演變。

如發現佛教有教主釋迦牟尼,於是就創造了「辛饒」為傳說中的苯波教教主;還把佛教經典翻改成苯波教經典。但是,苯波教也採取了一些和佛教相反的做法,如佛教對聖地是以順時針方向轉為功德,而苯波教則以逆時針方向轉為功德,轉動經簡時也是如此。

後來,佛教成為青藏高原主流宗教,苯波教勢力越來越萎縮,但在長江流域西藏北部、東部、川西即與雲、貴、藏交壤地區,至今仍有不少苯波教的信奉者。

相關焦點

  • 太極神鳥雪域高原系列詩歌
    朝聖路上6、太極神鳥(穆凱)雪域高原隨感:天路情雪域高原一場夢,格桑花海犛牛聲。川藏線上72拐12、太極神鳥的雪域高原大寫意:犛牛部落雪域高原大孤獨,純真年代老藏族。鳥瞰林芝13、太極神鳥對散落在雪域高原山谷小河中的大量藏族民間水磨坊之速寫:雪域高原的水磨坊雪域山谷水流勁
  • 雪域高原多了「白衣天使」
    雪域高原多了「白衣天使」 2020-12-14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雪域高原致富的「金豆子」
    「每一粒黑青稞都飽含著高原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每一滴黑青稞酒都濃縮著高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我們創業的初心就是紮根在青藏高原,作黑青稞產業的引領者,把幸福的滋味帶進千家萬戶。」
  • 熱帶水果「落戶」藏區雪域高原
    中新社迪慶2月21日電 題:熱帶水果「落戶」藏區雪域高原作者 繆超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3300米,屬於高原高寒氣候。近日,記者在迪慶州了解到,熱帶水果竟然「爬上」雪域高原,改變了當地金沙江河谷地區的貧困面貌。
  • 西藏|我在雪域高原等你
    在很久遠的年代,兩大板塊因地殼運動熱情地碰撞在一起,硬是將這片海洋地帶擠出一個世界最高的高原來。「世界屋脊」,細想想,非青藏高原莫屬。這裡真是好一個地球的制高點,幾乎構成了整個西藏122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高大挺拔的雪山,秀美湛藍的鹹水湖,舒緩平曠的草原,深切陡峭的峽谷,莽莽山地森林,珍奇的高原動物……這些平原上的人們關於高原的神秘遐想,在藏區,只不過是藏民習以為常的生活對象呀。
  • 援藏故事:《用超聲技術溫暖雪域高原》
    在雪域高原,經常會有援藏醫療隊出現的身影。醫務人員援藏過程中,哪些事讓人記憶猶新?一起來聽聽醫生的故事。 《用超聲技術溫暖雪域高原》
  • 雪域強國吐蕃:高原上的故事
    實在無法想像,在這樣一片雪域高原當中,是如何孕育出這樣一個,足以與唐朝、大食、回紇相匹敵的強大政權。青藏高原能養育那麼多人口嗎?能承受得了高昂的戰爭開支嗎?她的制度文化積累,能支撐得起一個疆域萬裡的大帝國嗎? 事實是她做到了,正因如此,才令人忍不住去揭開她的面紗。最先接觸到的資料,就是關於她疆域的描述。嚯,真是嚇了一跳,以前就知道她很大,但沒想到這麼大。
  • 中國歷史上的「巫教」文化演變歷程
    說起巫教,其實並不陌生。巫教始於上古祭祀文化,紮根民間,根基深厚,與儒、釋、道三教可相提並論,同屬於中華傳統文化之一。而且,其是在三教之外的中華傳統。上古巫教作為華夏文明的根源,它歷經了夏商周三代,統治著中國數千年;比如說,眾所周知的周易八卦等等,都是其中產物。
  • 雪域高原 火炮就位 戰神怒吼
    深秋時節,新疆軍區某部在海拔5200米的雪域高原組織火炮實彈射擊考核。 根據高原氣候惡劣的特點,炮兵分隊採取精確打擊、多彈種協同打擊等方式,完成了不同背景下的火力打擊任務。
  • 17首原創軍歌唱響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
    胡亞軍攝 「軍號吹響在雪域高原,戰馬馳騁在雪山間,湖水倒映藍天白雲,映出男兒那赤誠報國心……」寒冬時節,陸軍某團巡邏分隊行進在沒膝深的積雪中。一首名為《只待軍號響》的原創歌曲,唱響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該團巡邏區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空氣非常稀薄,是有名的「生命禁區」。
  • 雪域高原邊防官兵過冬保障全面加強
    雪域高原邊防官兵過冬保障全面加強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劉建偉 孫興維等責任編輯︰喬楠楠2020-12-11 08:31 雪域高原邊防官兵過冬保障全面加強■解放軍報記者 劉建偉 孫興維 通訊員 楊仁韋
  • 西藏阿里,濃縮了雪域高原最極致的風光!
    岡仁波齊 藏族人心中的神山 岡仁波齊高高揚起的頭 如一座大金字塔 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
  • 人工智慧、三維可視…讓前沿技術紮根雪域高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第五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已經紮根世界屋脊開展醫療幫扶工作整整一年了,在提升醫療技術、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同時,也讓醫學交叉學科最前沿的科技新風吹向了這奇麗的雪域高原。
  • 鷹笛,雪域高原上的自然鳴響
    其中,「鷹笛」是藏北遊牧民群眾從古至今相傳下來的特殊而非常古老的樂器,是遊牧民族長期與大自然界生產生活及風俗習慣中慢慢產生並逐步完善形成的。 安多「鷹笛」被列入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鷹笛演奏技藝被列入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繼空降兵之後,中國76集團軍重型合成旅,也抵達4200米雪域高原
    根據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在前段時間的報導,我們得知,雖然現如今西北戈壁灘的溫度已經達到了35攝氏度,而雪域高原的溫度卻已經達到了零下9攝氏度,然而這依舊沒有能夠改變我國軍人們的訓練熱情。曾經,我國空降兵某部只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將7000多名官兵,以及數百臺裝備,運送到了雪域高原上面。
  • 包河援藏幹部許仁忠:在雪域高原書寫援藏使命
    從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的江淮丘陵,跨越千山萬水,來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短短一年時間,許仁忠的工作環境大相逕庭。自2002年開始,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安徽省對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區的浪卡子、錯那、措美三個縣,在人才、資金、技術、項目上對口援建,還先後選派了7批優秀幹部赴山南地區交流任職。
  • 藏傳佛教之前,藏族信仰什麼宗教?
    佛教在西藏有文獻記載的,始自松贊幹布(《新唐書》作棄宗弄贊、棄宗農)。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給他,當時內地所信仰的佛教才隨之傳入西藏。松贊幹布另外還娶了一位尼泊爾公主,她原來也信仰佛教。
  • 雪域高原試飛,直-20實現全疆域作戰,我國20系列再添一員大將?
    自從我國國產水面艦艇下餃子已經不再是新聞後,近日一則視頻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視頻中我國新研製的通用直升機直-20在雪域高原進行了試飛,短短50秒的畫面,使無數網友激動不已,我國直-20繼美國黑鷹、俄羅斯的米系列直升機後,也實現了全區域、全天候的飛行。
  • 「小博文,你好,我是你父親生前的戰友……」來自雪域高原的問候
    十年前,為救戰友,胡博文的父親胡永飛在雪域高原壯烈犧牲,那一年,胡博文才16個月大。從那時起,媽媽周忠燕便和家人、老師約定,向孩子隱瞞爸爸去世的消息。直到去年,胡博文10歲了,周忠燕帶兒子到烈士陵園告訴了真相。烈士胡永飛生前照片↑烈士胡永飛(第二排左二)生前和戰友合影↑去年暑假,周忠燕作出一個決定——帶著兒子重走一次丈夫戰鬥過的地方。
  • 2015年12月16日(七)雪域高原上,這塊牌匾為何閃閃發亮---黨建網
    2015年12月16日(七)雪域高原上,這塊牌匾為何閃閃發亮 發表時間:2015-12-17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字體: [大] [中] [小] [列印] [關閉]     2015年12月12日,中宣部《黨建》雜誌社在雪域高原上的首個群眾工作聯繫點,落戶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才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