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國約2200萬人進行醫美消費, 95後、00後步入整形大軍,佔比持續增長,整形審美從模仿明星的單一型審美向保留個人特色的多元化審美發展。
如此龐大的醫美市場,如此體量的醫美機構。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公布數字:醫美的從業者僅15萬左右,而合規執業者僅1.7萬人。
醫療技術是醫美機構的生存根本。這些年,技術型人才對於醫美機構的重要性,已經充分得到投資人們的認可。炒起價格,爭搶人才,已經成為民營機構的一道風景。
然而「人才」是值錢的,畸形的醫美市場,造就了畸形的人才價值觀,越來越「值」錢,越來越虛高,越來越驕縱。
基於此狀況,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醫美經紀人平臺1美APP應運而生。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醫生經紀人」的含義:專門負責醫生的全部或部分營銷與運營事務的人士或組織,工作目標是讓醫生獲得與之業務相符的客患,以及與此相關的其他業務,並從經紀業務帶來的收入中按固定比例分成;其與醫生的關係依雙方合作合同進行規定,不存在相互的僱傭關係。
醫美經紀人服務的模式
醫生或者機構的自媒體需要貨真價實的粉絲,並需要從中找到合適的客患群體,他們需要有人將這種信息傳播出去,並將對自己感興趣的潛在客患管理起來,這種從醫生端出發的居間服務者,便是經紀人。
渠道與醫託的區別
「透明與誠信」是區別渠道商(委託人、居間服務商)與帶有欺騙性的醫託之間最重要的區別。而類似1美APP這樣的渠道商在居間服務過程中提供了服務,收取一定比例的居間服務費用是合理的,而且醫患雙方都會在充分知曉的情況下予以理解和支持,例如房屋中介、婚姻中介收取的中介費用;但是那些醫託在收取居間費用時,有意將醫方信息、取費標準等實質性內容隱瞞,在就醫者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以誇大、欺騙的手段牟取暴利的「居間服務者」,就是違法「醫託」。儘管醫託會長期存在,就像小偷不會絕種一樣,但始終是法律制裁的對象。
「醫美行業沒有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無法產生經紀人存在的土壤,這種土壤由多方面的條件共同促成。中國的醫美業經過20多年的高速成長,已經到了湧現這種新興職業的時候,新冠病毒的疫情,更是起到了客觀上推波助瀾的作用,醫患雙方需要進行大量的線上溝通或面診,讓經紀人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社會承認。「一美科技創始人兼CEO熊偉介紹到
1、強化營銷意識
市場經濟的浪潮,把從前只知道臨床治療,不知市場營銷為何物的醫生們,從象牙之塔中驅趕了出來,但是有一些醫生他們營銷性非常薄弱或說基本沒有,也有一些年輕醫生營銷意識很強,走哪都不忘打造自己品牌,打造自己影響力並且來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從這一點來看,首先需要從自身開始做營銷,開始有意識,圍繞自己的內容都要留個心,這就好比線上帶流量,機構線下負責轉化一個道理,如果服務醫生的經紀人或團隊很努力地在包裝醫生,而醫生對這塊無動於衷、不會配合,這個效果要差很多。醫生自身營銷性很強,團隊做事就會事半功倍。
2、高額返利的「醫託」逐漸被市場識破
當求美者一旦知道了為自己介紹醫生的中間人(有可能是閨蜜、美容師、親戚、同事、網友)從自己付給醫生的醫美費用中分了一大筆錢,通常超過50%,她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嗎?她還能不斷地尋求這個中間人的服務嗎?當醫生有一種機會,可以擺脫這種從中拿走一半以上的收入,卻不用承擔任何醫療責任的渠道商的時候,他會猶豫嗎?慢慢的,一部分往日的醫託們意識到,騙不下去了,這時他們開始尋求洗白,尋求長期存在的合法途徑;畢竟,當人們可以合法地賺錢時,誰願意違法呢?公開透明的中間費用可能不會有那麼多,但是可以一直拿,而且不用擔心警察上門。
3、自媒體時代來臨
如果沒有自媒體的時代,也不會有醫美經紀人的需求。從前的市場營銷只是打廣告,然後姜太公釣魚。自媒體時代的特徵是完全個性化的散點式溝通方法,徹底的扁平化了,每個人都可以在矩陣式的自媒體叢林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塊領地,然後開墾並經營,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景。醫生在其中的角度主要是提供內容,別人代替醫生編出來的東西,一眼就能看出來;營銷人員代筆的內容,永遠是大陸貨;所以醫生自己進行內容創作,或重度參與內容製作,都是必要的,這些事完成之後,他們不會再有什麼業餘時間了,於是,在傳播與納客方面,便完全進入另一個專業領域,那是經紀人的主場。
4、滿足輔助型人才的創業需求
做自媒體的人、做諮詢師的人、做運營的人、跑渠道的人,想在醫美行業裡創業,做點什麼?當然是做經紀人。無論是從哪個角度切入主題,目標只有一個,如何為醫生獲客。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經紀人;不管一個經紀人能夠經紀幾位醫生,哪怕只有一位,只要做好了,都可能有長期穩定的經濟收入。
談到創始初衷,熊偉回憶,公司創始人團隊在經過廣泛的研討,周密的市場調查後發現,當前醫生隊伍中存在缺乏職業安全感,收入報酬低,醫院人才資源配置不均,醫療行業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所以,居間服務在所難免。然而長期以來,從事醫美居間服務的群體,並不是讓醫患雙方實現信息對稱和透明,而是完全走向了反面,甚至將信息不對稱進一步誇大,讓雙方信息越來越不對稱,渾水摸魚,以使居間服務商可以從中漁利。這種做法必然會產生一批騙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醫託」;但是醫美行業的屬性,卻始終要求居間服務提供者儘量把信息對稱起來的服務,這是醫患雙方的客觀需要。為此,公司創始人團隊在多次交流之後,達成共識,創辦了一美科技和1美APP來拓醫療行業新的市場版圖,為推動新醫改,營造醫療新生態貢獻一份力量。
結語
醫美行業升級與迭代迫在眉睫,業務邊界不斷模糊,醫生創業,大中小醫美機構魚龍混雜,如何建立大家值得信賴的醫美品牌,是一美科技一直探尋的方向。醫生經紀人作為醫療政策不斷放開,醫生逐漸市場化的產物,生存與運營的方式還在探索之中。這期間所要碰觸到的醫院既得利益與市場多方矛盾之間的平衡是一美科技這一醫美經紀人平臺所將長期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