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源:合作社、小車間助力脫貧奔小康

2020-12-19 閃電新聞

新華社長沙11月27日電 題:湖南桃源:合作社、小車間助力脫貧奔小康

新華社記者阮周圍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寒潮來臨前,劉興樹和夥伴們把獼猴桃地裡的果子摘完了,然後精心修剪果樹並施肥,等著明年開春。

今年,當地獼猴桃專業合作社迎來大豐收,滿滿5萬多斤果子源源不斷地發往全國各地,農戶們正為宣傳、銷售、發貨忙前忙後。

「這份工作很靈活,就家門口上班,工作比較輕鬆。」劉興樹在地裡幹活,妻子黃興雲在屋內負責選果。

合作社大門對著層層青山,風穿過山間茂林修竹,吹向山谷間200畝獼猴桃林。

合作社負責人謝四海是楊溪橋鎮煌山村老村支書。過去,村裡貧窮落後,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村裡只留下老人和孩子。2015年,謝四海帶領村民外出考察,尋找適合村裡發展的產業路子。最後決定,與湖南吉首大學合作,把專家請到村裡,指導種植獼猴桃。這一下,「種」出了一片新天地。

隨著合作社的發展,現在有20多位村民在合作社打工,其中不少成為股東,年終能領一份分紅。

劉興樹就是股東之一。這個黑黝黝、消瘦的漢子,在外務工時受過傷,2015年回家鄉,住在山腳下的祖屋。2016年,得益於易地搬遷政策,他和妻子搬離祖宅,用國家補貼的錢款蓋了新房。

依靠合作社,劉興樹家有了穩定收入,2018年脫了貧。現在夫妻倆年收入近兩萬元。

桃源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444戶、57339人,其中貧困勞動力24027人。這些年,當地依託特色產業成立合作社外,還發展扶貧車間,將就業崗位轉移到貧困戶家門口,變「輸血」為「造血」,為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走出了新路子。

桃源縣西南部的西安鎮,地處偏遠,山多田少,人均水田面積僅0.4畝。2018年,全鎮確定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249戶,設3個集中安置點,集鎮安置小區是全市最大的集中安置小區。

安置小區與常德一家電器公司合作,蓋了有4條生產線的扶貧車間,生產製造電子元件,目前已吸納70餘人就業。

車間內,張小豔在做點膠的工作,她的孩子在隔壁的西安鎮中學念書。搬遷之前,一家6口擠在山上風雨飄搖的木房子裡,去鎮上購買生活用品,來回一趟得4個小時。她還記得去年春季開學,由於冰雪封山,班車停運,家長只能帶著孩子徒步5個小時去學校報到。

「搬遷到這裡後,醫療、讀書、上班都解決了,上下班也近,照顧老人和孩子很方便。」在扶貧車間上班,張小豔每個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公司還提供中餐,並給每位工人購買了保險。

採訪了解,除了靈活的計件工作崗位,車間還提供計時工作崗位。在鎮上居住的羅飛蘭是產檢組組長,為了陪伴兩個孩子,她選擇計時工作,每天定時上下班。「沒有這個廠,就賺不到這份生活費。這份工作讓我能兼顧家庭。」羅飛蘭滿意地說。

截至目前,桃源縣已在6個集中安置點、24個貧困村建成扶貧車間38個,吸納近2000人就業。

相關焦點

  • 廣東英德農產品觸「電」助力脫貧奔小康
    (中國減貧故事)廣東英德農產品觸「電」助力脫貧奔小康中新社清遠7月14日電 題:廣東英德農產品觸「電」助力脫貧奔小康中新社記者 郭軍「兩年不到英德市果康源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宋勇輝說。他的合作社2019年通過各直播平臺共銷售了500多萬元農產品,其中紅薯銷售了100多萬斤,還幫助與其籤約的200多戶農戶平均每畝地增收1000多元。英德家電商平臺負責人楊揚說。2020年該平臺通過直播等方式,農產品直接銷售額達100萬元左右。
  • 貧困小山村變身脫貧奔小康「樣板村」
    中新網太原7月29日電 題:貧困小山村變身脫貧奔小康「樣板村」  作者 楊傑英 郭學紅  盛夏時節,走進山西沁縣漳源鎮北安家嶺村,看到錯落有致的農家院落被濃鬱的綠色包圍。  以前的北安家嶺村不是這樣。
  • 凝心聚力奔小康——天水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綜述
    原標題:凝心聚力奔小康  ——天水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綜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白永萍  天水是甘肅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 攜手奔小康 脫貧攻堅時|靜海融媒記者蹲點日記:就業落地 脫貧有了...
    作為助力脫貧的產業項目,深呼吸口罩廠不忘帶貧責任,除了特殊管理崗位外,優先錄用建檔立卡人員成為企業員工。「這個工廠特別正規,每天上班8小時,光實習期就能拿到3000多塊錢,還有加班費,真是沒想到能找到這麼好的工作!」在鎮原深呼吸口罩廠「扶貧車間」工作的李星滿心歡喜。實習期的工資,與過去她和丈夫兩人月收入總和不相上下。
  • 興寧農商銀行 打好金融扶貧「四手牌」 助力蘇區奔小康
    「如果沒有興寧農商銀行的信貸資金支持,我奔小康的夢想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實現。」說這話的,是興寧市刁坊鎮河塘嶺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刁漢輝,3年前,興寧農商銀行向他發放了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得以承包稻田創業。如今,刁漢輝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早已脫離貧困隊伍。脫貧攻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 兩會· 國投聲音 | 國投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脫貧之後奔小康...
    經過25年不懈努力,到今年3月,4個縣全部脫貧摘帽。脫貧之後奔小康,國投幫扶在路上。2020年,國投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攜手各方繼續做好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專項扶貧、幹部扶貧、工程扶貧、基金扶貧,穩固脫貧成效,使「輸血」更精準,讓「造血」更完善,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曲周縣舉辦「脫貧攻堅奔小康 砥礪奮進譜新章」中國減貧成就展
    |脫貧攻堅奔小康 展覽簡介:「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開始,「小康」作為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代名詞,就成為中華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1979年,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小康」這一古老而美好的概念,從此被創造性地用來詮釋中國現代化坐標上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與村幹部和村民代表一起商量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好辦法。
  • 湖南脫貧記|破除「等靠要」 激活「內勢能」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7年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扛起精準扶貧首倡地的政治責任,打造了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湖南樣本」。2020年已進入尾聲。
  • 臨夏縣蓮生專業合作社助農脫貧增收
    臨夏縣蓮生專業合作社助農脫貧增收 2020-06-06 0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線上線下雙渠道,湖南郵政919「電商節」助力脫貧攻堅
    第四屆湖南「郵政919扶貧助農電商節」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活動以「郵政助脫貧,惠農進萬家」為主題,以「扶貧助農」為主線,實施惠農合作,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紅網時刻9月3日訊(記者 李璐 楊楊 實習記者 魏麒安)9月3日,第四屆湖南「郵政919扶貧助農電商節」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活動以「扶貧助農」為主線,將配合優惠券、紅包雨、限時購等多種銷售形式,讓廣大市民享受實惠,實施惠農合作,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脫貧門道】貧瘠土地產業支撐 助推群眾奔康步伐——記鄉城縣洞松...
    【脫貧門道】貧瘠土地產業支撐 助推群眾奔康步伐——記鄉城縣洞松鄉脫貧奔康路 2020-12-14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木盒」扶貧車間裡助脫貧
    日期:[2018年06月04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2] 「小木盒」扶貧車間裡助脫貧 5月28日,在定陶區半堤鎮張樓村的扶貧車間裡
  • 四川小金縣:津金同心奔小康
    在對口幫扶中,成都市新津區投入868萬元幫扶資金,引入「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的理念,引進以旅遊分享為核心的品牌資源,通過集體經濟股份化改革,引導村民和村集體將土地及果樹、房屋等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代村民持股,按股份給村民和村集體分紅;並以建設運營一批共享農莊為引爆點,帶動村民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
  • 「小玩具」引領脫貧奔小康
    安全可靠的電力給樊埝村的木旋玩具製造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樊埝村,如今從事木旋玩具加工的村民已達到2000餘人,他們加工的木旋玩具,已形成10大類600多個花色品種,除俏銷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外,還出口歐美及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脫貧奔小康。(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扶貧車間「轉起來」 日子「火起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扶貧車間「轉起來」 日子「火起來」 2020-12-02 19:1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老百姓的脫貧公式:政策加雙手就是奔小康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老百姓的脫貧公式:政策加雙手就是奔小康探尋黃河之美因患一級類風溼關節炎,龐小鳳的雙手已經變了形。隨著脫貧攻堅工作不斷推進,憑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以及自己勤勞的雙手,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龐小鳳2016年2月,龐小鳳一家被確定為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額爾登布拉格蘇木鄉賽湖洞嘎查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從那天起,我們家的好日子就開始了。」龐小鳳說,她家在2016年通過扶貧資金買了39隻羊,2017年又通過扶貧資金買了兩頭牛。
  • 《中國華能》十二月刊 脫貧 奔小康
    《中國華能》十二月刊 脫貧 奔小康 2020-12-17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修"致富路"搭"連心橋",這個人武部助力後大房申村奔小康
    「東山再起」東山路——瀋陽市鐵西區人武部助力後大房申村奔小康■蓋文習 婁軼斐 解放軍報記者2019年,後大房申村脫貧攻堅的幫扶任務交到了瀋陽市鐵西區人武部手裡。治病先把脈,脫貧找窮根。鐵西區人武部進村入戶開展摸底調查,詳細了解致貧原因。「年久失修的東山路是村裡的『窮根』。」鐵西區人武部政委王守剛調研後了解到,由於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拉低了村裡農副產品的利潤。村裡要修路,錢從哪裡出?考慮到鄉親們的困境,該人武部籌集專項資金為後大房申村修路。
  • 奔小康·移動印記①|盤活資源 龍山縣汝池社區跑出扶貧「加速度」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定點扶貧方面,湖南移動承擔126個貧困村脫貧攻堅任務,定點扶貧村總數位居中央駐湘企業前列,累積實施了200餘個扶貧項目,直接投入幫扶資金近3000萬元,帶動7萬餘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順利脫貧,為全省脫貧攻堅貢獻了移動力量。
  • 漫路村:凱博帶動奔小康
    原標題:漫路村:凱博帶動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