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弗蘭克原作展出,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今日廈門開幕

2020-12-17 騰訊網

今天(11月27日)上午,第六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在廈門開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夏天,早已籌備妥當的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遺憾停辦,本屆集美·阿爾勒攝影季的如期舉辦顯得尤為珍貴。

△ 廈門集美新城市民廣場展覽館,攝影季開幕當天,進入展館參觀的觀眾。攝影/新京報記者陳婉婷

本次攝影季由著名攝影評論家、策展人顧錚擔任藝術總監,將會展出26場展覽,呈現全球87位藝術家的作品。

△ 策展人顧錚在集美·阿爾勒攝影季現場。攝影/新京報記者陳婉婷

其中包括1場紀念於2019年去世的攝影大師羅伯特·弗蘭克的特別展覽,6場首次與觀眾見面的法國阿爾勒攝影節精選展覽,1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日本女性藝術家的「日本影匯」展覽,10場聚焦華人優秀攝影師的「發現獎單元」展覽,4場「無界影像」展覽,1場「藏家故事」展覽,1場呈現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攝影探索與發展的「中國律動」展覽,以及2場「在地行動」展覽。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共鳴:致敬羅伯特·弗蘭克」單元特別展出了弗蘭克的10幅攝影原作和18本畫冊,以及與之相關的4本攝影雜誌的專題報導。要知道,由於作品代理機構眾多,能同時於此呈現如此數量的原作,實屬不易。

△ 羅伯特·弗蘭克攝影原作。攝影/新京報記者陳婉婷

展覽詳情

「共鳴:致敬羅伯特·弗蘭克」展覽

此為本屆集美·阿爾勒的特別展覽單元,是為紀念於2019年逝世的現代攝影大師羅伯特·弗蘭克而設立。本展覽將展出弗蘭克珍貴攝影原作、弗蘭克作品出版物,併集結兩代與弗蘭克在影像創作中產生呼應和共鳴的中國攝影人的作品。

△ 羅伯特·弗蘭克,「新澤西」,1961年。圖片致謝藝術家和收藏家靳宏偉

展覽現場

△ 觀眾觀看羅伯特·弗蘭克作品出版物。

△ 羅伯特·弗蘭克攝影畫冊《美國人》的首版。《美國人》以一個「外來客」的眼光,注視著美國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人們被它批判性的創作觀念和視覺語言所打動。與後來再版的不同,此版本的《美國人》上附有評論說明。

△ 觀眾觀看由其他攝影師拍攝的羅伯特·弗蘭克肖像。

「年度阿爾勒」單元展覽

攝影季從今年的法國阿爾勒攝影節資料中精挑出6場展覽,送到中國展出。今年展出的經典攝影作品有雷蒙德·考切提爾(法國)的「新浪潮」;艾爾莎·帕拉&約翰娜·貝納努斯(法國)的「尋找真理」,菲利普·布拉格涅(比利時)的「地球不是圓的」和弗朗索瓦·澤維爾·格布雷(法國)的「子吾之足」。

△ 雷蒙德·考切提爾,「再見菲律賓」選自「新浪潮」,雅克·羅齊爾,196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艾爾莎&約翰娜 ,「地平線購物中心」選自「尋找真理」,卡爾加裡,2018年。圖片由藝術家和巴黎布魯塞爾La Forest Divonne畫廊提供

△ 菲利普·布拉格涅,「星跡北緯20度」選自「地球不是圓的」,2018年。圖片由藝術家和Ravestijn畫廊提供

△ 弗朗索瓦·澤維爾·格布雷,「紀念牌匾,非洲象牙海岸民主聯盟」選自「子吾之足」,亞穆蘇克羅,象牙海岸,2018年。圖片由藝術家及巴黎達喀爾阿比讓塞西爾·法庫利畫廊提供

展覽現場

△ 「尋找真相」展覽現場。

△ 「尋找真相」展覽現場。

△ 「子吾之足」展覽現場。

△ 「新浪潮」展覽現場。

△ 觀眾翻閱「年度阿爾勒圖書獎」展區攝影書。

「日本影匯」單元展覽

每年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都會聚焦一個亞洲國家的攝影境況。繼印度(2019)、韓國(2018)、印度尼西亞(2017)之後,今年的攝影季將目光投向日本,展出由川內倫子、片山真理、山城知佳子、志賀理江子四位活躍於國際藝術舞臺的日本女性攝影師的作品,集結成《時代的洞察——日本寫真的現在》。

△ 川內倫子,「無題」選自「光暈」系列,2016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志賀理江子,選自「耕種者肖像」,200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山城知佳子,選自「土之人」,2017年, 單頻道高清視頻裝置,26秒,與2016年愛知三年展合作。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展覽現場

△ 片山真理作品。

△ 志賀理江子作品。

「集美·阿爾勒發現獎」提名展覽

集美·阿爾勒發現獎獲獎者將得到10萬元(稅前)的獎金, 並有機會被邀請到次年法國阿爾勒攝影節上展示作品。今年有共計10位優秀的華人攝影師獲得提名。

△ 華偉成,選自「到洋人街去」,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馬海蛟,選自「從符拉迪沃斯託克到西雙版納」,2019-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沈綺穎,選自「流沙志」,2017年。圖片由藝術家/馬格南圖片社提供

△ 徐曉曉,選自「飲馬長城窟行」,2018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孫瑞祥,選自「陌生的日子」,2018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李舜,選自「二手臥遊」,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馬良,選自「彼岸花——獻給老照片裡的佚名者」,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蒲英瑋,選自「寫真倫理:中非影集」,2015-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周裕隆,選自「豔陽高照」,2015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蔣鵬奕,選自「半成品」,2000-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展覽現場

△ 「到洋人街去」展覽現場。

△ 「到洋人街去」展覽現場。

△ 「半成品」展覽現場。

△ 「寫真倫理:中非影集」展覽現場。

△ 「二手臥遊」展覽現場。

△ 「二手臥遊」展覽現場。

△ 「陌生的日子」展覽現場。

「無界影像」單元展覽

「無界影像」單元呈現藝術家在媒介(印刷、視頻、數碼、裝置等)和多元文化等不同層面上展開的攝影多元跨界創造。本年度將展出攝影藝術家李舸赴武漢團隊的新作「見證」(策展人:顧錚)、藝術家陳文令的「每日一頂」(學術主持:李振華);音樂人秦昊的「常客」(策展人:奚韜);立陶宛攝影師塔達斯·卡茲的紀實敘事長篇「可預見的告別」(策展人:齊燕)。

△ 李舸赴武漢團隊,選自「見證」系列,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秦昊,上:「半窗」;下:「孫子」,均選自「常客」,2017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塔達斯·卡茲,選自「可預見的告別」,2014-2018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陳文令,「2020.03.06」選自「每日一頂」,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展覽現場

△ 「可預見的告別」展覽現場。

△ 「常客」展覽現場。

△ 「每日一頂」展覽現場。

「在地行動」單元展覽

該單元旨在探索攝影與攝影季舉辦地之間的聯繫。

「回家——劉抗相冊裡1928年前後的福建影像」(策展人:王欣)展出了祖籍福建的新加坡藝術先驅劉抗在故鄉福建拍攝的珍貴攝影作品,本展覽是時隔90年的第一次返鄉呈現。

△ 「廈門鳥瞰圖之二」,1928年。圖片由新加坡劉抗家庭提供

「一場關於故鄉的認知試驗——山、水,與城」(策展人:周小登)呈現了6位優秀的青年藝術家關於「閩城」與「閩山」,以及「水」與「故鄉」的主題作品。

△ 曾澤鯤,「夢裡江山」,2017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中國律動」單元展覽

該單元每年攜手一所中國高等藝術院校,展現中國攝影的新生力量。今年,「光的製圖學——來自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的當代影像展」(策展人:麗莎·奧爾科特)聯合魯迅美術學院,呈現其攝影系優秀在校師生和活躍於當代藝術界的校友的16位攝影師的作品。

△ 李遠明,「有毛病」,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藏家故事」單元展覽

本單元展出中國或亞洲重要的攝影收藏家的藏品。「身/情——王珺攝影收藏展」呈現光社影像中心創辦人王珺先生收藏的24位海內外攝影師的攝影作品(策展人:顧錚)。

△ 原久路,「室內」習作,2009年。圖片由光社影像中心提供

據了解,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於2015年發起後,經過五年的打造,已經成為了中國攝影領域不容錯過的盛事,迄今吸引了超過30萬名觀眾前往欣賞。

「注」

本屆攝影季展期:2020年11月27日至2021年1月3日

展覽場館:集美新城市民廣場展覽館和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

-The End-

現場圖攝影:新京報記者陳婉婷

編輯:陳婉婷

校對:吳興發

相關焦點

  • 黃慶軍《「對話」攝影大師羅伯特·弗蘭克》|集美·阿爾勒巡迴講座
    >地點: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集美新城市民廣場展覽館羅伯特·弗蘭克被譽為曾經改變西方攝影史發展方向的人,他最為著名的由83張照片構成的攝影集《美國人》(The Americans)被奉為顛覆傳統的攝影經典。
  • 開幕周活動全揭曉|2020集美·阿爾勒11月27日不見不散
    入場需出示2020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門票和本活動預約信息廈門來瘋喜劇成立於2015年,是閩南地區唯一的年輕態喜劇俱樂部,是金雞百花電影節脫口秀活動組織方之一,已經舉行了200多場脫口秀、漫才和即興喜劇等活動,受《廈門日報》、《廈門晚報》和《廈門衛視》等主流媒體採訪報導。
  • 用攝影表達人類的不屈意志:2020集美·阿爾勒攝影季開幕
    「攝影,能夠為人類的信心與未來做些什麼?從某種意義上說,這26場展覽是人類對於病毒的某種形式的回擊,也是人類信心的一種證明。這不是冒險。這是人類的不屈意志通過攝影的表達……」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評論家顧錚在2020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開幕式上說。11月27日,2020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在廈門正式拉開帷幕。
  • 26場展覽2000件作品亮相 2020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開幕
    與「金雞」共舞,又一場影像盛事在廈門拉開帷幕。昨天上午,2020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正式啟動,帶來26場精彩展覽,呈現來自法國、比利時、新加坡、立陶宛、美國、日本以及中國等各國共87位藝術家的作品,展出約2000件攝影、影像裝置、影像出版物等各類作品。
  • 重磅福利|2019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邀請你來看展!
    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無界影像」單元邀請策展人 在媒介(印刷、視頻、數碼、裝置...)和多元文化等不同面向上展開攝影的多元跨界可能:《喂,吸力小子!》繼韓國(2018)和印度尼西亞(2017)後, 今年,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與印度優秀的攝影機構合作,邀請到了印度攝影師,展覽將由印度攝影界專家進行策展:與印度阿樂卡滋基金會合作的群展《催化劑》(策展人:阿哈勃·阿蘭安那);與攝影藝術博物館合作的群展《回眸印度攝影:從殖民到當代》展出了普西安瑪拉N., 葛莉·吉爾, 阿努·帕拉庫那蘇·馬修, 阿諾莉·佩雷拉, 麥可·布勒·羅斯等攝影師的作品(策展人
  • 影像中的不屈意志,「阿爾勒攝影季」26場展覽集美集結
    今冬廈門,盛事雲集。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禮剛剛落幕,2020環東半程馬拉松又將鳴槍。與此同時,「2020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日前正在廈門集美舉辦。8個單元,26場展覽,87位藝術家,組成了本年度集美·阿爾勒的陣容。
  • 法國女演員奧黛麗·塔圖攝影作品本周六在廈門展出
    (藝術家提供)­  【活動信息】­  展覽時間:2017年11月25日-2018年1月3日­  展覽地點:集美新城市民廣場展覽館、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以及島內外多個分展區。­  購票方式:即日起關注「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官方微信號可購買門票,本月24日前購票可享「早鳥票」優惠。
  • 「攝影黑皮書」暨封面原作收藏展(杭州)明日開幕
    「攝影黑皮書」暨封面原作收藏展(杭州)明日開幕 2020-03-09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法國女星奧黛麗·塔圖攝影作品來廈展出
    (藝術家提供)  【活動信息】  展覽時間:2017年11月25日-2018年1月3日  展覽地點:集美新城市民廣場展覽館、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以及島內外多個分展區。  購票方式:即日起關注「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官方微信號可購買門票,本月24日前購票可享「早鳥票」優惠。
  • 羅伯特·弗蘭克和哥特哈德·舒爾(中)
    出售攝影作品並不是孩童遊戲(在紐約更不是)。弗蘭克擔心自己的德語聽起來有點「搞笑」,儘管他其實也沒那麼美國化。同時他答應寄給哥特哈德更多近期的攝影作品,明確希望學院的其他成員也能看到,也許更希望照片能在哥特哈德·舒爾正在計劃的群展上展出。 1954年夏,弗蘭克致信哥特哈德·舒爾:為了籌備這次展覽--在瑞士的首次展出,我會寄些照片過去,寄最好的。
  • 《中國攝影》雜誌雲課:精讀羅伯特·弗蘭克即將上線!
    《中國攝影》雜誌雲課:精讀羅伯特·弗蘭克即將上線!《美國人》封面,史泰德(Steidl)2008年出版「精讀羅伯特·弗蘭克」是中國攝影·雲課推出的首期課程,課程與《中國攝影》雜誌2020年2月刊專題「迴響與共振:致敬羅伯特·弗蘭克」互為支撐、補充,在雜誌專題基礎上進行了多向度的音視頻內容拓展。
  • 羅伯特·弗蘭克和哥特哈德·舒爾(下)
    (續上期)點擊查看羅伯特・弗蘭克和哥特哈德·舒爾(上)點擊查看羅伯特・弗蘭克和哥特哈德·舒爾(中)大概是在1958年早期給哥特哈德·舒爾的一封信中,弗蘭克以「親愛的哥特哈德·舒爾——給您帶去困擾的那篇文章現在變成了一封『真正的信』。
  • 徐曉曉獲得2020集美·阿爾勒優秀女性攝影師獎
    2020集美·阿爾勒優秀女性攝影師獎於今天在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揭曉。藝術家徐曉曉憑藉作品《飲馬長城窟行》奪得該獎項,獲得三萬元獎金。(因疫情原因,藝術家徐曉曉本人無法來到現場,其策展人魯小本代替其領獎。)
  • 芝加哥的旁觀者:羅伯特·弗蘭克
    美國攝影家羅伯特·弗蘭克有著與眾不同的觀察方式,他與卡蒂爾-布列松「決定性的瞬間」截然不同的拍攝方式,以及一本專題攝影集《美國人》所掀起的軒然大波,令世人矚目。他們繼而群起攻之,幾乎使弗蘭克陷入滅頂之災。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認識到弗蘭克的深刻之處;而且這樣一種反叛的方式對年輕一代的攝影創作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也因此讓都市的紀實攝影走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弗蘭克於1958年開始製作電影。第一部影片《採摘我的雛菊》是在畫家阿爾弗雷德·萊斯的合作下製作的,由克勞亞克解說,被認為是美國獨立電影業的典範作品。
  • 二十世紀美國攝影標誌性攝影家 羅伯特弗蘭克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1924年—2019年9月9日),出生於瑞士,美國攝影師,弗蘭克是20世紀攝影史上的一個特殊現象。他以自己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一舉改變了現代攝影的方向,稱為現代攝影聖經,奠定了自己在攝影史上無可爭議的大師地位。而這一切距他離開自己的祖國瑞士才只有11年。提出了「非決定性瞬間」。
  • 羅伯特・弗蘭克和沃克•埃文斯(1)
    沃克·埃文斯, 1957沃克·埃文斯1975年4月14日,羅伯特·弗蘭克在韋爾斯利學院花了一整天和學生們在一起。他們中有十分之一的人都參加了一場為期一個月的「人文攝影」討論會。弗蘭克坦誠地談到他不習慣靜態影像的手法,以及對電影的詩意有著強烈的興趣。
  • 羅伯特·弗蘭克和路易斯·法雷爾
    原創 安妮·威爾克斯 凡是攝影本文翻譯自《looking in》一書1924-1954羅伯特·弗蘭克和路易斯·法雷爾翻譯:魏連軍(安徽,網名:山坡羊)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攝影師的生活不可能是漠不關心
  • 羅伯特·弗蘭克和路易斯·法雷爾(上)
    --羅伯特.弗蘭克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和路易斯·法雷爾(Louis Faurer)的個人品格、生活背景和職業生涯都不相同,但還是作為朋友相處了五十年,這些年裡兩人的人生道路和專業取向存在差異,將他們聯繫在一起的是對人類世界獨特的闡釋和對彼此照片的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