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也是我們書法愛好者最喜愛的書體之一;可很多書法愛好者苦於甲骨文的特殊性,想學而不敢學,怕鬧個能寫出卻認不出的尷尬場面。本文從其他渠道分享過來《甲骨文對照表》,給甲骨文的書法愛好者作個學習參考。同時給予三條學習識別甲骨文的4條建議。
1、要深入學習甲骨文,光有《甲骨文對照表》是遠遠不行的,一是很難記住,二是多寫,記住的多半是自己經常練習的,那其他的呢?故此,我們學習甲骨文,要有本或幾本甲骨文的文獻書籍(推薦羅振玉先生、於吾省先生的著作)
2、甲骨文,在殷商時,已經發展成為能夠完整記載漢語的文字體系,單字數量已達4000左右,故此有其一定的結字規律;學習甲骨文的書友若能甲骨文結字規律入手,定然能事半功倍。(推薦《說文解字》)
規律:甲骨文結字,主要以指事字、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四種組成;什麼叫指事字,舉例子,如「谷」,有實實在在的物體,當時人們造出「谷」字,是通過「谷」的實體刻畫出來的一種符號,再如「上」,很抽象,沒有「上」的實實在在的物體,但人們又要表達出「上」的意思,於此當時人們達成「協議」刻畫出一個指定符號,代表「上」的意思,而後這些指定符號,就稱為指事字;指事字的特點,八個字「視而可識,察而現意」,如「兇」字意思要用一種符號表達出來,總不能瞎來,所以人們的智慧就在這裡,當時社會,猛獸啥的特別多,人們也多靠挖陷阱(下面有木刺)捕獵為生,這個獵坑是很危險的,故此人們用一個深坑「ㄩ」+危險物(如木刺)「x」組合成一個符號,表達「兇」的意思,也就是說,指事字可以理解為用某具體的事物(非天然)特點組成符號表達該事物上某一抽象的意思;什麼叫象形字?通過實實在在物體刻出一種符號,表達該物體的意思,如「日」字;什麼叫會意字?會意字是突破象形字與指事字被局限的格局,類似指事字但又有區別,指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根據各自的含義所組合成的一個新漢字,區別在哪?會意字能被拆開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以獨立表意的文,故此會意字,又叫合體字,而指事字經不起被拆開;什麼叫形聲字?這個最難的,形聲字,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故此,要進一步掌握形聲字,學習者應宜先掌握好會意字、指事字、象形字。
3、學習甲骨文,應從易到難,逐步掌握,切勿靠死記硬背。
4、本文《甲骨文對照表》僅作參考學習,因為甲骨文極具斷代性,本文對照表逾越了這個斷代因素,有些字的寫法可能與書友之前所學過的不一樣,不打緊,都沒錯,斷代所致,自己去用心研習、考證下即可。
《全部甲骨文對照表》
﹀
謠言止於智者,有時是種妥協;朱熹書法就是遲來的真相
要學好草書,不可或缺的14部法帖,不學也要買來看
二人齊名,一個得晉韻,一個學晉不得,結果學晉不得的人贏了
中國48幅過億的書、畫作品,個頂個的研習珍品,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