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全部甲骨文對照表》收藏版+甲骨文學習攻略

2021-01-08 簡之書院

甲骨文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也是我們書法愛好者最喜愛的書體之一;可很多書法愛好者苦於甲骨文的特殊性,想學而不敢學,怕鬧個能寫出卻認不出的尷尬場面。本文從其他渠道分享過來《甲骨文對照表》,給甲骨文的書法愛好者作個學習參考。同時給予三條學習識別甲骨文的4條建議。

1、要深入學習甲骨文,光有《甲骨文對照表》是遠遠不行的,一是很難記住,二是多寫,記住的多半是自己經常練習的,那其他的呢?故此,我們學習甲骨文,要有本或幾本甲骨文的文獻書籍(推薦羅振玉先生、於吾省先生的著作)

2、甲骨文,在殷商時,已經發展成為能夠完整記載漢語的文字體系,單字數量已達4000左右,故此有其一定的結字規律;學習甲骨文的書友若能甲骨文結字規律入手,定然能事半功倍。(推薦《說文解字》)

規律:甲骨文結字,主要以指事字、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四種組成;什麼叫指事字,舉例子,如「谷」,有實實在在的物體,當時人們造出「谷」字,是通過「谷」的實體刻畫出來的一種符號,再如「上」,很抽象,沒有「上」的實實在在的物體,但人們又要表達出「上」的意思,於此當時人們達成「協議」刻畫出一個指定符號,代表「上」的意思,而後這些指定符號,就稱為指事字;指事字的特點,八個字「視而可識,察而現意」,如「兇」字意思要用一種符號表達出來,總不能瞎來,所以人們的智慧就在這裡,當時社會,猛獸啥的特別多,人們也多靠挖陷阱(下面有木刺)捕獵為生,這個獵坑是很危險的,故此人們用一個深坑「ㄩ」+危險物(如木刺)「x」組合成一個符號,表達「兇」的意思,也就是說,指事字可以理解為用某具體的事物(非天然)特點組成符號表達該事物上某一抽象的意思;什麼叫象形字?通過實實在在物體刻出一種符號,表達該物體的意思,如「日」字;什麼叫會意字?會意字是突破象形字與指事字被局限的格局,類似指事字但又有區別,指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根據各自的含義所組合成的一個新漢字,區別在哪?會意字能被拆開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以獨立表意的文,故此會意字,又叫合體字,而指事字經不起被拆開;什麼叫形聲字?這個最難的,形聲字,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故此,要進一步掌握形聲字,學習者應宜先掌握好會意字、指事字、象形字。

3、學習甲骨文,應從易到難,逐步掌握,切勿靠死記硬背。

4、本文《甲骨文對照表》僅作參考學習,因為甲骨文極具斷代性,本文對照表逾越了這個斷代因素,有些字的寫法可能與書友之前所學過的不一樣,不打緊,都沒錯,斷代所致,自己去用心研習、考證下即可。

《全部甲骨文對照表》

謠言止於智者,有時是種妥協;朱熹書法就是遲來的真相

要學好草書,不可或缺的14部法帖,不學也要買來看

二人齊名,一個得晉韻,一個學晉不得,結果學晉不得的人贏了

中國48幅過億的書、畫作品,個頂個的研習珍品,美不勝收

相關焦點

  • 甲骨文你能釋讀多少個?
    「甲骨文記憶」展上的文字對照表。(記者邊鈺攝)中宣部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啟動實施「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在古文字研究上,四川有何動作?記者11月25日了解到,早在去年11月,在省委宣傳部指導推動下,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已經成立,甲骨文研究即將取得重要成果。
  • 高金平:推廣普及甲骨文是最有效的研究與傳承
    如果這孩子把這些甲骨文與現代漢字聯繫起來學習,把圖像與符號性漢字對接起來,這個孩子理解現代漢字就遠遠超過那些正在死記硬背現代漢字的在校學生。因為,她知道「隹」是鳥、「攵」是手持棍棒、「寸」也是手加指示符號、腳趾向前向後是不同方向圖形、「化」是正立於倒立的人形等。從這些學習中,她繼而再去弄清「月亮」怎麼訛變為「肉」,「青」的下部原來是「丹」,怎麼又變形為「月」等等這些漢字演化中的訛變現象。
  • 美洲發現了甲骨文?商朝最早發現美洲?象形文字並不都是甲骨文
    最近不斷冒出一些新聞,《每日郵報》報導在美洲發現了甲骨文,並且有學者據此推斷,中國早在三年前就來到了美洲,並跟當地的土著居民有良好的互動,因此留下了這麼多的文字,這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的多。由於是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再加上是美國學者宣稱,所以讓很多中國人沸騰了,感覺這又要改寫歷史了,本著求真的原則,對於此次文章的宣傳內容做了探究,得出來一個結論:不是所有的象形文字都是甲骨文。
  • 甲骨文敗走中國!
    5月7日,甲骨文中國宣布大規模裁員,研發中心的1600人裁員900人,比例高達60%!突如其來的裁員,由於突然的,對於膠著的補償條件,由甲骨文中國員工憤怒拉針對橫幅:加班時,我們努力工作,請在裁員時是真實的,我們要工作,孩子要上學,你為什麼這麼殘酷!
  • 「甲骨文表情包」上新了!設計者陳楠這樣玩轉甲骨文創意
    陳楠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設計者之一,是首款甲骨文設計字庫、章草設計字庫設計者。把甲骨文變成表情包,將古老文字定格成動畫,推出首款甲骨文設計字庫……陳楠和他的工作室,通過努力,讓甲骨文融入當下人們的生活,把中國古老文字融入了當下設計潮流。
  • 安陽市:創意讓甲骨文「潮」起來
    近期,中國文字博物館正在舉辦甲骨文文化創意設計作品展,帶著好奇,記者準備赴一場「甲骨之約」。  11月21日,記者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三樓南廳,一件件創意十足的作品讓人眼前一亮,不禁為這樣創意性的表達點讚。記者看到,每一件作品都有名稱、作者和設計說明,讓人一目了然。
  • 陳年福:用大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去普及甲骨文
    對於甲骨文,學界又有哪些以往及新近的考釋結果?11月30日,「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活動——了不起的甲骨文暨《實用甲骨文字典》籤售會」在2019天府書展期間舉行。在活動現場,該書的編著者、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古代漢語教授,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生導師陳年福從甲骨文的源頭講起,就甲骨文的大眾普及和推廣進行了講解。《實用甲骨文字典》編著者陳年福在活動現場。
  • 破譯甲骨文一個字獎勵10萬元,網友說難,繁體字還認不完呢
    一位遊客在中國文字博物館的甲骨文模板前用手機拍照。(王建安 攝影)(王建安 攝影)商王前往視察黍生長情況的甲骨文字與釋義對照表。(王建安 攝影)周末,隨同安陽一所高校的劉老師到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參觀大型銅雕《商魂》,在商頌廣場偶遇一位放風箏的老者,閒聊時這位老者故作神秘地對我們說道,快來看看這塊展板吧,認一個字就能得到十萬元的獎勵喲!
  • 別樣迎新 安陽學院首次嘗試「甲骨文迎新」
    據悉,安陽學院坐落於甲骨文故鄉殷墟所在地,一直致力於對甲骨文藝術的研究、繼承與弘揚。此次把甲骨文藝術融入迎新工作,是學校的首次嘗試。該校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迎新元素中的甲骨文文字全部由安陽學院美術學院院長、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主席張道森教授帶領團隊老師書寫。
  • 帶你了解漢字文化: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帶你了解漢字文化:漢字形體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漢字的形體,即漢字的字體,是指漢字在書寫或印刷上的體態形式。漢字從 產生到現 在,雖然沒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漢字的形體卻一直按照從繁到簡的規律發展演變著,逐漸由直接 表意的圖形變成了間接表意的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
  • 評論:甲骨文收購MICROS是明智之舉
    軟體即服務」(SaaS)企業,這純粹是為了趕時髦——此類交易不僅昂貴,且通常只能給甲骨文的業績增長帶來很小幅度的幫助。然而,甲骨文周一宣布的53億美元收購MICROS Systems的交易,或將成為一個例外。單純以軟體授權對比SaaS商業模式的眼光來看待甲骨文收購案例,事實上並不能清楚認識到這家公司交易背後的真實意圖——MICROS Systems是一家同時為餐館和酒店提供POS終端設備(如讀卡器等)及軟體系統的技術供應商,其在全球範圍的客戶網點總計超過33萬個。
  • 四川成都小學生手繪甲骨文 自創自畫國潮日曆
    >美國一學校有意購買用作中文教材  365頁大美漢字國潮日曆,300餘個手繪甲骨文。  300餘個手繪甲骨文  文藝範兒十足  365頁大美漢字國潮日曆,封面白底紅字,正面是漢字的筆順和組詞,背面是對應的甲骨文,300餘個手繪甲骨文文藝範兒十足……這些文字由成都市實驗小學語文教研組曹小娟老師精心挑選,有一、二年級必會識字表,有二十四節氣,有十二生肖……在美術教研組羅東來老師指導下,53名同學用毛筆一個一個畫出古體毛筆字,並在石頭上繪出甲骨文
  • 為什麼甲骨文書法少有人嘗試?
    ,甲骨文書法越來越得到廣大書法愛好者的喜愛,出現了甲骨文書法創作熱,眾多作者在繼承前賢作品優秀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拓寬視野、涵養學識,可以說是精品薈萃,大師輩出。,以其極為豐富的筆法為主導,以甲骨文的刀筆味為基調,在宣紙上寫出甲骨文「刀刻」的本色,從而實現刀筆味與軟毫韻味的自然和諧的統一。
  • 甲骨文的裝幀與文創丨享讀會
    :文獻君群和甲骨文新書沙龍群主 講人:董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部副主任、裝幀設計主管、設計與工藝創新實驗室主任。作 品:(點擊查看)甲骨文封面實拍圖甲骨文系列文創產品(見下文)你將聽到1.一本甲骨文圖書(主要是精裝)的組成部分和印製環節;2.甲骨文這些年的裝幀設計材料的使用的變化過程;3.
  • 甲骨文的發現與流傳
    甲骨文的發現與流傳文|胡厚宣提到甲骨文的出土和發現,說來話長。有人講遠在秦漢時代,就有發現。這 很有可能,因為從戰國到秦漢以來,多有 厚葬之風,所以盜墓的事件,就很盛行, 譬如在安陽侯家莊發現的殷代皇陵,就有 被漢朝人盜掘的痕跡。小屯村是殷都,也 有墓葬,在墓葬被盜掘的時候,無意中發 現甲骨,這是極可能的事情。
  • 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活化利用走俏校園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見新 通訊員 時斌 王錚)近日,一組獨特的甲骨文表情包在河南安陽師範學院大學生微信群「火」了起來。它的設計者是安陽師範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2017級學生肖茗,他也是該校大學生甲骨文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將甲骨文現有文字轉化為更形象直觀的動作,配上流行的網絡語言,走進大學生日常生活,沒想到會這麼受歡迎。」肖茗說。表情包、遊戲小程序、微電影、歌曲……甲骨文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中,安陽師範學院大學生結合自身專業,掀起了甲骨文活化利用的創作熱潮。
  • 殷墟文字龜殼甲骨文
    《龜殼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佔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甲骨文,是中華道統的文字之一。
  • 甲骨文藝術助力安陽學院新學年迎新
    安陽學院一直致力於對甲骨文藝術的研究、繼承與弘揚。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實增強師生對甲骨文藝術研究的認知和理解,確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傳承,學校利用迎接2020級新生入校的契機,精心策劃了別出心裁的甲骨文藝術「迎新」活動。
  • 河南首部文明探源歌舞劇《甲骨文》安陽首演
    歌舞劇《甲骨文》首演劇照。李智攝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任國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跌宕起伏的故事、精緻華麗的舞美、氣勢恢宏的場景……12月15日,我省首部以商朝末年真實歷史故事為原型的文明探源歌舞劇《甲骨文》,在安陽市職工文體中心首演。
  • 甲骨文書法:契之精而字之美 契之爽而形之妙
    原標題:甲骨文書法 甲骨文,即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商朝(約公元前1250年)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它也是目前我們所見到的最早、最系統、最集中的文字。19世紀末,晚清學者王懿榮發現甲骨文,肯定其珍貴研究價值,轟動學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