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大象穿過肯亞安博塞利湖的河床。
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首次提出「人類世」(Anthropocene)一詞,用來描述一個由人類對世界的影響所定義的地質時代新紀元。儘管這個詞引發了很多爭論,但航空攝影師喬治·斯坦梅茨(George Steinmetz)的新書 The Human Planet: Earth at the Dawn of the Anthropocene毫不懷疑:我們在地球上的足跡深遠而廣闊。
斯坦梅茨說:「這些照片的累積效應是,你看著地球,看到從紐約到紐幾內亞的人們,以及這個星球上所有的人類。當你意識到我們是這個星球的』保管人』時,會有一種非常震驚的感覺。」
在近40年的職業生涯中,斯坦梅茨曾前往數十個國家,為《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和其他雜誌拍攝故事。在滑翔傘和直升機中,他看到人們在他的鏡頭下重塑了世界。他說,他的新書「既是對地球的慶祝,同時也是一種警示。」
斯坦梅茨說:「我們需要更加小心,更好地保管這顆獨一無二的星球。」
青銅時代(Bronze Age)的高臺墓地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凹陷和凸起,英國。
對話喬治·斯坦梅茨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你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報導地面的故事,但在過去的20年裡,你一直專注於從直升機、無人機和滑翔傘上拍攝。為什麼要轉向航空攝影?
斯坦梅茨:我在上世紀70年代就從大學輟學了。我原先在斯坦福學習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後來搭便車穿越撒哈拉沙漠旅行了一年,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我能從空中看到那裡的風景,不是很神奇嗎?坐在車裡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就像一隻螞蟻在地毯上爬行。我想,如果我能在一個更高的地方,能達到飛鳥的高度,不是在衛星那樣的高度,也許我就能真正理解、探索和解讀那片風景了。這個想法一直伴隨著我。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你覺得是什麼讓航空攝影與眾不同?
斯坦梅茨: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了解那種塑造景觀的力量,無論這些力量來自人類還是自然。就像在撒哈拉沙漠你可以看到陳舊的河道,看到古老的駱駝痕跡,看到幾千年前那裡耕種過的痕跡。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你在書中說你是個偶然的環保主義者。
斯坦梅茨:是的,對於這個詞我有點不好意思提。我覺得我現在是了。我認為這是像我這樣的人的角色的一部分,試著為那些沒有機會親自從空中俯瞰地球的人們記錄下一切。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你有3個差不多上大學的孩子。你擔心他們將來要「繼承」的世界嗎?
斯坦梅茨:老實說,當我想起年輕時看到的風景,如果我的孩子們去了那裡會發現已經不存在了,這會讓我很難過。但地球一直在變化。
我真的覺得,我的孩子們繼承了一個比我第一次環遊世界時要擁擠得多、也有點變小的星球。我很傷心,但這是實話。我能做的一部分貢獻就是讓人們意識到這些變化,希望我們能往正確的方向前行。
喬治·斯坦梅茨飛行於葉門希巴姆的上空,他的滑翔傘機翼上掛著一架照相機。
斑馬在南部非洲納米布沙漠邊緣的「仙女圈」草叢中茁壯成長。關於這些草圈的成因仍有爭議。
在尼日的撒哈拉沙漠中,村民們用以照料牲畜的鹽池形成了馬賽克狀的圖案。通過泥漿、藻類和鹽的混合,泥漿最終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2017年,兩位冰川學家使用色彩明亮的染料追蹤格陵蘭島地表水的流動。
威尼斯群島是美國佛羅裡達比斯坎灣的一系列人造島嶼,島上覆蓋著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房屋,海拔僅1至2英尺,極易受到風暴潮的影響。
數千人聚集在中國江蘇盱眙縣,參加一年一度的小龍蝦節。
在中國臺灣佳冬鄉,混凝土砌成的魚場佔據了房屋和狹窄道路之間的每一平方英尺。
在玻利維亞安第斯山脈的高原上,堆積如山的鹽等待被運往加工廠。
盧安達的村民們從這裡穿過梯田,一路沿著山坡向上走,來到瀕危山地大猩猩的庇護所——受保護的火山國家公園(Parc National des Volc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