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20歲的明治天皇帶頭大口吃肉,讓日本人增高了14釐米

2021-01-09 聊文談史

就在昨天,我國新一輪的全國成人平均身高出爐了,調查顯示我國在18歲到44歲這個區間內,男性平均身高是169.7釐米,而女性的平均身高是158釐米。

距離上一次我國調查的成人平均身高已經過去了5年,這5年裡我國男女的平均身高分別增長了1.2釐米和0.8釐米。

對於身高這個話題,我國自古以來都是非常鄙視日本人的,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日本人都是一個個的矮子形象。正是因此,我們才對日本人有著「小日本」這樣的稱呼,而古時候中國人管日本人叫「倭人」也是如此。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日本人個子矮這個觀念早就已經過時了,現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跟我們差不了多少,甚至還會更高一些。

因為在去年的調查當中,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72釐米,足足比我們多出了2釐米有餘。

難道是我們古時候管日本叫「小日本」叫錯了?其實他們一直比我們高?

不是的,日本人早年間的確是很矮,而關於他們的平均身高為何增長這麼多這件事,還要追溯到1872年。

日本人最開始為什麼矮?因為日本是一個島國,島國最大的缺點就是物資不豐富,我國的《三國志》,其中對於日本的描述中就有一段寫的是「無牛馬豹羊鵲」。這也導致了日本民眾營養匱乏,營養匱乏自然就會身材矮小。

在漢朝時期,日本人就派遣使者前來拜訪,當時漢朝的皇帝是劉秀,他見到這些人生的如此矮小,就賜予日本使臣一塊刻有"漢倭奴國"的金質印章,其中這個「倭」就是矮小的意思。

不過日本在古時候對於中國文化非常仰慕,他們經常會派使者來到中國拜訪,而中國對於這個仰慕自己的島國也是慷慨大方,所以我們也會送給他們一些中原的水稻、牲畜等物。

這樣一來,日本國內物資不充足這一弱點就開始慢慢改善,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就已經開始慢慢追上來了。

但是日本在與中國的文化交流中,也是將佛教文化帶回了國內,並且佛教在日本有著眾多的信徒,人們都開始信奉佛教中杜絕享樂,樸素簡潔的行為。

所以,在公園675年,日本天皇就頒布了「禁肉令」,從最開始的禁食牛、羊、豬之類的牲畜,到後來拒絕殺害一切生靈,而這個「禁肉令」,在日本整整持續了1200年。(日本禁肉令並不包括海鮮,所以我們在日本料理中經常看到魚類)

這一下日本人好不容易追上來的身高,又因為不吃肉營養不良給掉了回去。直到日本明治天皇時期,明治天皇信奉的是西方主義文化,也是他開啟了影響日本至今的明治維新。

明治天皇發現如果想要讓日本人在東南亞立足,那麼首先就要改善日本人和西方之間的體型差距。再加上當時有著「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稱號的福澤諭吉寫了一篇《肉食說》,他在這篇文章裡面說明了日本人營養不良的原因,並且主張放開肉食的限制。

於是,在1872年,明治天皇帶頭開始吃肉,如此一來,日本民眾也是紛紛效仿,他們的平均身高也因此開始改變。

等到了近代,日本還進口了美國的麵粉、罐頭等食物,而且他們在得到這些食物之後都是先給孩子們食用。在1954年,日本還頒布了《學校給食法》,規定好了日本的學生應該吃什麼樣的食物,這一個個因素直接讓日本人的平均身高飛突猛進,從原先的一米五幾,到去年的1米72,整整提高了14釐米。

相關焦點

  • 1872年,20歲的明治天皇帶頭大口吃肉,讓日本民眾增高14釐米
    重點在於1872年明治天皇帶頭大口吃肉的舉動。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一個吃肉,能讓日本民眾整體增高。關於日本人身高變化的問題,還得從古代說起。日本是個島國,物資極度不豐富,社會長期發展緩慢。日本對於佛教的推崇比中國狂熱多了,不僅大肆興修佛寺,出現了大批苦行僧,佛教的一些行為習俗理念也被灌輸到平民生活中,要求他們崇尚節儉,杜絕享樂。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公元675年,天武天皇頒布"禁肉令",從此後長達1200來年,日本天皇屢屢頒布此類命令,日本進入禁肉時代。
  • 1872年,20歲的明治天皇帶頭吃肉喝牛奶,讓日本老百姓增高14釐米
    而倒幕運動真正爆發的契機,是明治天皇的野心爆發,以及西方人乘坐「黑船」前往日本的動作。 1867年的時候,明治天皇這位有雄心壯志改變國家的天皇即位。在這之前西方的黑船早已敲動了日本的國門,十幾年的時間。日本的有志之士已經接觸了西方的思想,並已經結合日本的本土文化發生了改變。
  • 1872年,20歲的明治天皇帶頭食用牛肉,讓日本民族拔高20釐米
    這便是日本現在著名的私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的前身。 1870年,他寫了一篇《肉食之說》,詳細地介紹了自己曾患痢疾、後又靠喝牛奶、吃肉逐漸痊癒的事。 福澤諭吉在文章中提出,日本人普遍身材矮小,正是因為多年來一直不吃肉,營養發育不良,導致身體不夠強健。
  • 日本人矮小的原因曝光,明治天皇帶頭改正後,李鴻章:要小心日本
    日本人矮小的原因曝光,明治天皇帶頭改正後,李鴻章:要小心日本飲食文化是一個國家不容忽視的,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吃牛肉?原因很明顯:牛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為國家富強提供支撐。很多人都知道明治維新,但很少有人知道日本還有一個「飲食維新」。
  • 日本人禁肉1200年,明治天皇帶頭吃牛肉,李鴻章:必須警惕
    ——范文瀾(中)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720,閱讀約2分鐘從歷史上看,日本人對肉類不太感興趣。兩千多年來,皇帝多次頒布禁肉令。自唐朝以來,隨著佛教的傳人,幾乎每一個皇帝都頒布過「禁肉令」,長達一二百年之久。
  • 日本禁肉長達1200年,明治天皇卻帶頭吃牛排,李鴻章:要警惕日本
    幾乎歷代天皇都頒布過「肉食禁令」和「殺生禁令」,所以日本有 1200 年不食肉的歷史。由於受佛教「不殺生」思想的影響,日本人普遍將肉類和鮮血視為穢物,不但忌食肉類,就連牛奶也在忌食之列。在他們看來「吃肉會玷汙身心,對神不敬,招來災禍」,人們忌諱吃肉,特別忌吃四腳家畜肉。其中,牛肉更是絕對不可吃。
  • 日本禁肉長達千年,明治天皇卻帶頭吃牛排,李鴻章:此乃大清之患
    但他們也能補充少量的蛋白質,因為在日本人的眼中,海裡的魚和蝦可以吃,海裡的生物不算是肉食。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如今的日本,蔬菜和水果特別貴,肉反倒很便宜。本來日本民眾已經養成不吃肉的習慣了,明治天皇卻堅持廢除了「禁肉令」,改為帶頭吃牛排。這又是為何?
  • 日本百年變遷:一個飲食禁令的解除,讓日本人平均身高增加14釐米
    在英國人進行殖民運動的時候就發現日本人相對歐洲人來說非常矮小,還特意拍攝了很多的照片來嘲諷日本人。 但是現在的日本還是這樣的矮子之國嗎?根據日本2014年的平均身高調查,日本的男子女子平均身高都比1914年高了14釐米左右。其中日本的男性平均身高1.708米,和我國的男性平均身高1.718米相比已經差不了多少。是什麼讓日本在百年之內就提高了14釐米呢?
  • 在明治維新前,日本人是不吃肉的嗎?
    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下發了《肉食解禁令》,從此結束了日本1200多年的不吃肉的歷史。很多人都會質疑,這是真的嗎?日本人真的不吃肉嗎?不吃肉營養會跟得上嗎?答案是肯定跟不上營養的,怪不得日本人速來有倭寇的稱呼,估計是不吃肉的原因吧。在古代能夠吃肉不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嗎。
  • 千年不許吃肉的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日本人告訴你!
    許多人喜歡吃齋菜,因為清淡,也養胃。但我們普通人無肉不歡,無法做到像和尚僧人一樣每天吃素,還是喜歡吃大魚大肉來犒賞自己的味蕾。如果長期吃素,而且沒有一點葷腥攝入的話,身體也會缺少許多營養。我們大部分人無法只吃素,但在幾百年前,有一個國家真正做到了讓全國人民吃素,而且吃了幾百年,這個國家就是日本。1872年,一群日本僧人闖入日本皇宮,想要挾持天皇,逼他收回之前的頒布的《肉食解禁令》,其實,無論是僧人,還是日本舊貴族,在他們眼中天皇帶頭吃肉的舉動簡直是大逆不道。
  • 男人裸露身體,女人當眾哺乳,文明禮貌的日本,以前有多亂?
    明治天皇15歲繼位,在維新志士的操縱下,立時轉變天皇形象,留德國皇帝的八字鬍,著西式軍裝,理西洋髮型,一個新時代的革新天皇誕生了。日本維新,需要變革的事情有很多,軍事、政治、文化、經濟,都在這個時代發生了大轉彎。其中一個飲食習慣,對平民來說影響至深,甚至改變了百年之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
  • 皇軍的「黑歷史」,明治初年的日本陸軍才不效忠天皇
    但是,明治初年,日本陸軍不服從天皇的例子比比皆是。竹橋兵變的先聲1878年8月23日,皇宮附近駐紮的竹橋兵營的近衛炮兵大隊,因為對西南戰爭後的論功行賞非常不滿,準備強行向天皇提出要求,200餘人發動叛亂,先後跑到近衛步兵總部和在赤坂的臨時皇居進行示威(皇居遭大火正重建),與近衛步兵和護衛皇居的護衛兵發生衝突。
  • 5分鐘搞懂什麼是日本「明治時代」!原來這些都是「明治Style」
    明治時代的銀座街景模型▋明治時代是什麼樣的時代?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即位,將年號改為「明治」,將江戶改名為「東京」,一直到1912年明治天皇駕崩為止的45年間,史稱「明治時代」。時至今日仍可以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來體驗明治時代的生活!▋這些事情讓你很「明治Style」!喝牛奶、吃牛肉料理和洋食現在日本吃牛肉的風氣非常興盛,但在明治時代以前,日本人可是不吃牛肉的呢!這是由於日本以前的生活方式以務農為主,牛是不可或缺的好夥伴,且佛教信仰自中國傳入後蓬勃發展,日本天皇還曾經為此下達超過千年的禁肉命令。
  • 日本明治天皇,當慈禧慶祝60歲生日時,人家已經打過來了
    現代日本的崛起離不開明治天皇的辛勤工作。作為日本的第122任天皇,明治天皇是「倒幕運動」的精神支柱,也是阻止日本重複晚清命運的關鍵人物。正是他促成了「明治維新」的出現。
  • 一休竟是花花公子,明治天皇允許和尚娶妻喝酒,原因竟為侵略中國
    日本和尚可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僧人,什麼清心寡欲,什麼戒酒戒葷完全和他們沒關係,然而這一切的背後卻隱藏著日本天皇的一個大陰謀。日本佛教與中國一脈相承,公元6世紀時,經朝鮮傳入日本。當時的日本僧人也是要嚴格遵守佛家五戒的。
  • 日本明治天皇睦仁
    睦仁(1852——1912年),生於嘉永五年,為日本第122代天皇。幼名祐宮,是孝明天皇第二子。萬延元年(1860年)9月立為太子,慶應三年(1867年)1月9日即位。1868年1月,以下級武士為領導的倒幕勢力發動政變,在「王政復古」口號下,將軍德川慶喜被迫將政權交還睦仁。8月,以明治天皇睦仁為首、由下級武士改革派掌權的明治政府成立,開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通過實施「帝國憲法」和開設「帝國議會」,建立起擁有內閣、憲法和國會的一整套君主立憲形式的近代天皇統治制度。  天皇睦仁具有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利。
  • 「明治養士,大正養國,昭和養鬼,平成養豚」啥意思?
    但日本的維新是自上而下,自內而外的主動尋取突破,高呼脫亞入歐,連明治天皇自己都帶頭吃牛肉改變日本人飲食習慣,而中國是慈禧太后當權,100天即失敗,日本明治維新光去歐洲考察都考察了1年半。明治維新是日本的崛起,靠的是大興武力。軍國主義的濫觴,正是發端於明治時期的武士道精神。
  • 吃米的武士如何推動明治維新大變革,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原因
    近代日本人對該不該吃肉的問題非常糾結。1872年2月18日,一群日本僧人強行闖入日本皇宮,想要脅迫天皇收回之前頒布的肉食解禁令之前,天皇帶頭號召吃肉的做法,在舊勢力中簡直就是倫理喪盡、天塌地陷的行為,強闖皇居的日本武僧結局當然很慘烈,部分直接被擊斃,其餘的也負重傷並被判刑,但是這也反映了當時日本人民在吃肉問題上的糾結心理,在先前的日本大米被認為是最盛減的食物,吃大米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 他是日本天皇,卻長久以來被人認為是個笑話
    大正天皇名叫嘉仁。出生於1879年7月14日,上午8時20分。父親是明治天皇,母親是權典侍柳原愛子。他並不是天皇夫婦唯一的孩子,而且年幼時曾患有腦疾,雖然經過治療有所好轉,但他的精神狀態很差。但他以後還是當上了天皇。這是因為在他之前他的哥哥姐姐就都死了。
  • 明治政府所推行的資產階級改革,在日本歷史上稱明治維新
    明治政府實際上是地主資產階級的聯合政權。明治政府成立以後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從而為發展資本主義開闢了道路。1868年3月,明治天皇宣布了新政府的施政綱領《五條誓文》,4月,又頒布了關於國家制度、機構的法令《政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