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我國新一輪的全國成人平均身高出爐了,調查顯示我國在18歲到44歲這個區間內,男性平均身高是169.7釐米,而女性的平均身高是158釐米。
距離上一次我國調查的成人平均身高已經過去了5年,這5年裡我國男女的平均身高分別增長了1.2釐米和0.8釐米。
對於身高這個話題,我國自古以來都是非常鄙視日本人的,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日本人都是一個個的矮子形象。正是因此,我們才對日本人有著「小日本」這樣的稱呼,而古時候中國人管日本人叫「倭人」也是如此。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日本人個子矮這個觀念早就已經過時了,現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跟我們差不了多少,甚至還會更高一些。
因為在去年的調查當中,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72釐米,足足比我們多出了2釐米有餘。
難道是我們古時候管日本叫「小日本」叫錯了?其實他們一直比我們高?
不是的,日本人早年間的確是很矮,而關於他們的平均身高為何增長這麼多這件事,還要追溯到1872年。
日本人最開始為什麼矮?因為日本是一個島國,島國最大的缺點就是物資不豐富,我國的《三國志》,其中對於日本的描述中就有一段寫的是「無牛馬豹羊鵲」。這也導致了日本民眾營養匱乏,營養匱乏自然就會身材矮小。
在漢朝時期,日本人就派遣使者前來拜訪,當時漢朝的皇帝是劉秀,他見到這些人生的如此矮小,就賜予日本使臣一塊刻有"漢倭奴國"的金質印章,其中這個「倭」就是矮小的意思。
不過日本在古時候對於中國文化非常仰慕,他們經常會派使者來到中國拜訪,而中國對於這個仰慕自己的島國也是慷慨大方,所以我們也會送給他們一些中原的水稻、牲畜等物。
這樣一來,日本國內物資不充足這一弱點就開始慢慢改善,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就已經開始慢慢追上來了。
但是日本在與中國的文化交流中,也是將佛教文化帶回了國內,並且佛教在日本有著眾多的信徒,人們都開始信奉佛教中杜絕享樂,樸素簡潔的行為。
所以,在公園675年,日本天皇就頒布了「禁肉令」,從最開始的禁食牛、羊、豬之類的牲畜,到後來拒絕殺害一切生靈,而這個「禁肉令」,在日本整整持續了1200年。(日本禁肉令並不包括海鮮,所以我們在日本料理中經常看到魚類)
這一下日本人好不容易追上來的身高,又因為不吃肉營養不良給掉了回去。直到日本明治天皇時期,明治天皇信奉的是西方主義文化,也是他開啟了影響日本至今的明治維新。
明治天皇發現如果想要讓日本人在東南亞立足,那麼首先就要改善日本人和西方之間的體型差距。再加上當時有著「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稱號的福澤諭吉寫了一篇《肉食說》,他在這篇文章裡面說明了日本人營養不良的原因,並且主張放開肉食的限制。
於是,在1872年,明治天皇帶頭開始吃肉,如此一來,日本民眾也是紛紛效仿,他們的平均身高也因此開始改變。
等到了近代,日本還進口了美國的麵粉、罐頭等食物,而且他們在得到這些食物之後都是先給孩子們食用。在1954年,日本還頒布了《學校給食法》,規定好了日本的學生應該吃什麼樣的食物,這一個個因素直接讓日本人的平均身高飛突猛進,從原先的一米五幾,到去年的1米72,整整提高了14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