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20歲的明治天皇帶頭大口吃肉,讓日本民眾增高14釐米

2020-12-24 文史公開課

對於身高這個問題,我國向來喜歡鄙視隔壁日本,畢竟在傳統觀念中,日本人不論男女,個子實在都不咋地,包括那些日本男明星,很多都只有一米六多,這在中國是難以理解的。日本長期以來的矮小身高使他們獲得了例如"小日本"之類的稱呼,在古代日本之所以被稱為"倭國"也是因為這點。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人個子矮這個觀念早已經過時了,如今日本人跟我們中國人的平均身高真沒差多少,截止到去年,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71m,日本女性的平均身高是1.58m;而中國男性的身高是1.72m,女性為1.6m。

日本人是怎麼突然長這麼高的?重點在於1872年明治天皇帶頭大口吃肉的舉動。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一個吃肉,能讓日本民眾整體增高。關於日本人身高變化的問題,還得從古代說起。

日本是個島國,物資極度不豐富,社會長期發展緩慢。秦朝時因為戰亂,有一批中國人乘船東渡去了日本(也有說法是徐福去到日本),讓原本的日本人知道了在隔海相望的地方有一片神奇的大陸,那裡物資豐富文明璀璨,從此心生嚮往。

物資不豐富,社會生產力低下,就導致百姓營養匱乏,自然發育不良身材矮小,因此在漢朝時,日本遣使臣前來拜訪,還被漢光武帝劉秀賜了塊"漢倭奴國"的金印,這個"倭"就是形容其矮小,《三國志》中也有"其地(日本)無牛馬豹羊鵲"之類的記載。

不過後來因為日本跟中國交流頻繁,帶走了很多中國的物種,包括水稻、小麥等農作物,也包括一些牲畜,慢慢改善了日本社會環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平均身高追趕了上來,多多少少也有個一米六一米七。

飛鳥時代日本跟中國交流頻繁,佛教也在此時流入日本,成為了日本的國教。日本對於佛教的推崇比中國狂熱多了,不僅大肆興修佛寺,出現了大批苦行僧,佛教的一些行為習俗理念也被灌輸到平民生活中,要求他們崇尚節儉,杜絕享樂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公元675年,天武天皇頒布"禁肉令",從此後長達1200來年,日本天皇屢屢頒布此類命令,日本進入禁肉時代。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日本的禁肉令是不針對魚肉等海鮮的,這就是為何如今的日本料理經常出現各種魚肉。

日本古代各個時代的禁肉方式不大相同,比如說一開始規定的是牛,馬,犬,猴和雞這五類肉不準吃,但到了江戶時代,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頒布了個"生類憐憫令",說白了就是憐憫生靈,所以拒絕殺害一切生靈,啥肉都不給吃了。

不過這個禁肉也只是相對而言,像是豐臣秀吉,或者德川家族這種有權有勢的人物或者家族,該吃肉還是吃肉,一些百姓也會悄咪咪弄點肉吃,但總體上來說,日本還是全面缺乏了肉食,導致營養不良,個子開始慢慢變矮。

時間一晃來到明治天皇在位時期,他吸取洋人們的思想文化,開啟了改變日本進程的明治維新,使得日本在東亞率先完成變革。這個時候他已經意識到日本人跟西方人在體型上的差距,想要改變這一現狀。

恰逢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澤諭吉1870年寫了篇《肉食之說》:"今後應該開放牧牛羊之法,食其肉,飲其乳,補日本人營養之缺……"大大迎合了明治天皇心中想要改善日本人體型的想法,因此在1872年,明治天皇帶頭大口吃肉,上行下效之下,日本民眾也都開始吃起肉來,日本身高開始慢慢改變。

這一轉變在二戰後尤為突出。二戰後日本再一次加大了飲食結構變更的力度,先是在二戰中日本學校接受了美國提供的麵粉、罐頭等,優先供給學校孩子們食用;又在1954年日本國會頒布《學校給食法》,嚴格規定日本的學生的"營養午餐",這才使得日本身高從一米五幾達到了現在的一米七,直接增高了14釐米。

《菊與刀》是美國人文化人類學家的作品,從戰爭入手,全面闡述了日本近現代的一些事跡,比如說明治維新,比如說日本的教育事業,並對其進行了分析,像是文中關於日本身高變遷的內容在此書中也有體現。原價108,現價僅僅59.9,對於一些想了解近現代日本文化的朋友來說很值得一讀。

相關焦點

  • 1872年,20歲的明治天皇帶頭大口吃肉,讓日本人增高了14釐米
    就在昨天,我國新一輪的全國成人平均身高出爐了,調查顯示我國在18歲到44歲這個區間內,男性平均身高是169.7釐米,而女性的平均身高是158釐米。距離上一次我國調查的成人平均身高已經過去了5年,這5年裡我國男女的平均身高分別增長了1.2釐米和0.8釐米。
  • 1872年,20歲的明治天皇帶頭吃肉喝牛奶,讓日本老百姓增高14釐米
    而倒幕運動真正爆發的契機,是明治天皇的野心爆發,以及西方人乘坐「黑船」前往日本的動作。 1867年的時候,明治天皇這位有雄心壯志改變國家的天皇即位。在這之前西方的黑船早已敲動了日本的國門,十幾年的時間。日本的有志之士已經接觸了西方的思想,並已經結合日本的本土文化發生了改變。
  • 1872年,20歲的明治天皇帶頭食用牛肉,讓日本民族拔高20釐米
    這便是日本現在著名的私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的前身。 1870年,他寫了一篇《肉食之說》,詳細地介紹了自己曾患痢疾、後又靠喝牛奶、吃肉逐漸痊癒的事。 福澤諭吉在文章中提出,日本人普遍身材矮小,正是因為多年來一直不吃肉,營養發育不良,導致身體不夠強健。
  • 日本人矮小的原因曝光,明治天皇帶頭改正後,李鴻章:要小心日本
    日本人矮小的原因曝光,明治天皇帶頭改正後,李鴻章:要小心日本飲食文化是一個國家不容忽視的,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吃牛肉?原因很明顯:牛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為國家富強提供支撐。很多人都知道明治維新,但很少有人知道日本還有一個「飲食維新」。
  • 日本禁肉長達千年,明治天皇卻帶頭吃牛排,李鴻章:此乃大清之患
    1、六世紀中葉,在唐朝時期,佛教傳入日本,日本的天皇和很多民眾信奉佛教,他們開始倡導佛法,認為殺生、吃肉都是一種罪孽,死後會下阿鼻地獄。後來,日本歷代天皇屢屢下達「肉食禁令」,歷經幾十年,日本民眾基本上已經養成不食肉的習慣了。
  • 日本人禁肉1200年,明治天皇帶頭吃牛肉,李鴻章:必須警惕
    ——范文瀾(中)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720,閱讀約2分鐘從歷史上看,日本人對肉類不太感興趣。兩千多年來,皇帝多次頒布禁肉令。自唐朝以來,隨著佛教的傳人,幾乎每一個皇帝都頒布過「禁肉令」,長達一二百年之久。
  • 日本禁肉長達1200年,明治天皇卻帶頭吃牛排,李鴻章:要警惕日本
    大家都知道明治維新,但很少有人知道日本還有「飲食維新」。古語有云:見微知著。近代日本之所以能從一個東瀛小邦,崛起為世界列強,肉食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自古以來,日本就是一個不怎麼吃肉的國家。在日本2000年的歷史中,曾多次頒布禁肉令。大約在我國唐朝時,佛教傳入日本。
  • 在明治維新前,日本人是不吃肉的嗎?
    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下發了《肉食解禁令》,從此結束了日本1200多年的不吃肉的歷史。很多人都會質疑,這是真的嗎?日本人真的不吃肉嗎?不吃肉營養會跟得上嗎?答案是肯定跟不上營養的,怪不得日本人速來有倭寇的稱呼,估計是不吃肉的原因吧。在古代能夠吃肉不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嗎。
  • 日本百年變遷:一個飲食禁令的解除,讓日本人平均身高增加14釐米
    在英國人進行殖民運動的時候就發現日本人相對歐洲人來說非常矮小,還特意拍攝了很多的照片來嘲諷日本人。 但是現在的日本還是這樣的矮子之國嗎?根據日本2014年的平均身高調查,日本的男子女子平均身高都比1914年高了14釐米左右。其中日本的男性平均身高1.708米,和我國的男性平均身高1.718米相比已經差不了多少。是什麼讓日本在百年之內就提高了14釐米呢?
  • 千年不許吃肉的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日本人告訴你!
    但我們普通人無肉不歡,無法做到像和尚僧人一樣每天吃素,還是喜歡吃大魚大肉來犒賞自己的味蕾。如果長期吃素,而且沒有一點葷腥攝入的話,身體也會缺少許多營養。我們大部分人無法只吃素,但在幾百年前,有一個國家真正做到了讓全國人民吃素,而且吃了幾百年,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 男人裸露身體,女人當眾哺乳,文明禮貌的日本,以前有多亂?
    明治天皇15歲繼位,在維新志士的操縱下,立時轉變天皇形象,留德國皇帝的八字鬍,著西式軍裝,理西洋髮型,一個新時代的革新天皇誕生了。日本維新,需要變革的事情有很多,軍事、政治、文化、經濟,都在這個時代發生了大轉彎。其中一個飲食習慣,對平民來說影響至深,甚至改變了百年之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
  • 皇軍的「黑歷史」,明治初年的日本陸軍才不效忠天皇
    但是,明治初年,日本陸軍不服從天皇的例子比比皆是。竹橋兵變的先聲1878年8月23日,皇宮附近駐紮的竹橋兵營的近衛炮兵大隊,因為對西南戰爭後的論功行賞非常不滿,準備強行向天皇提出要求,200餘人發動叛亂,先後跑到近衛步兵總部和在赤坂的臨時皇居進行示威(皇居遭大火正重建),與近衛步兵和護衛皇居的護衛兵發生衝突。
  • 一休竟是花花公子,明治天皇允許和尚娶妻喝酒,原因竟為侵略中國
    日本和尚可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僧人,什麼清心寡欲,什麼戒酒戒葷完全和他們沒關係,然而這一切的背後卻隱藏著日本天皇的一個大陰謀。日本佛教與中國一脈相承,公元6世紀時,經朝鮮傳入日本。當時的日本僧人也是要嚴格遵守佛家五戒的。
  • 日本裕仁天皇離世,邀請中國派代表出席,我方回復讓日本皇室氣憤
    說到戰爭,就不得不提到日本,從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艱苦抗戰中,我國付出了3500萬人的流血犧牲。直到現在,日本還在刻意美化戰爭侵略,篡改教科書,參拜日本戰犯,這樣的行為是所有反法西斯同盟國都接受不了的。
  • 日本明治天皇,當慈禧慶祝60歲生日時,人家已經打過來了
    現代日本的崛起離不開明治天皇的辛勤工作。作為日本的第122任天皇,明治天皇是「倒幕運動」的精神支柱,也是阻止日本重複晚清命運的關鍵人物。正是他促成了「明治維新」的出現。
  • 5分鐘搞懂什麼是日本「明治時代」!原來這些都是「明治Style」
    明治時代的銀座街景模型▋明治時代是什麼樣的時代?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即位,將年號改為「明治」,將江戶改名為「東京」,一直到1912年明治天皇駕崩為止的45年間,史稱「明治時代」。時至今日仍可以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來體驗明治時代的生活!▋這些事情讓你很「明治Style」!喝牛奶、吃牛肉料理和洋食現在日本吃牛肉的風氣非常興盛,但在明治時代以前,日本人可是不吃牛肉的呢!這是由於日本以前的生活方式以務農為主,牛是不可或缺的好夥伴,且佛教信仰自中國傳入後蓬勃發展,日本天皇還曾經為此下達超過千年的禁肉命令。
  • 天皇帶頭,全體國民一改沿襲1200年之風俗習慣,日本人身高得到改良
    古代日本人身高矮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民眾的基因所決定的。雖然都在東亞,但日本沒有長途狩獵的環境,其民眾身上也沒有東夷血統。與之相比,在諸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國人和韓國人普遍吸收了身材高大的基因。這些先天因素是日本人所不具有的。
  • 日本天皇帶頭打破禁肉令,提升全國人民身高,從1米5提高到1米7
    同時,古代的日本政府還有明文的禁令,除了讓百姓捕捉海鮮之外,不能夠殺生,更不能食用肉類的東西,這顯然還是遵照佛教不殺生的仁義理念。這樣,日本吃肉的人就更少了。這條禁令在日本流傳了一千多年,致使日本人整體的國民體質很一般,人均身高在一米五左右,有「東洋矮子」之名。
  • 吃米的武士如何推動明治維新大變革,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原因
    1872年2月18日,一群日本僧人強行闖入日本皇宮,想要脅迫天皇收回之前頒布的肉食解禁令之前,天皇帶頭號召吃肉的做法,在舊勢力中簡直就是倫理喪盡、天塌地陷的行為,強闖皇居的日本武僧結局當然很慘烈,部分直接被擊斃,其餘的也負重傷並被判刑,但是這也反映了當時日本人民在吃肉問題上的糾結心理,在先前的日本大米被認為是最盛減的食物,吃大米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 26歲公主為愛嫁41歲和尚,放棄皇室待遇,日本民眾:公主這是高攀
    儘管佛教傳入日本與我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且日本境內現有著世界上古老的木造寺院法隆寺,以及最古老的佛典古文書,但日本的和尚與我國非常不同,在1872年時,明治政府就頒布了「肉食妻帶解禁令」,表示「僧人今後無論蓄髮、娶妻、生子、食酒肉,皆聽從自便」,而且子承父業,長大後便是職業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