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曆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水汽如同煙霧般凝聚著,楊柳似乎陶醉在這濃麗的春景中。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賞析
高鼎(1821—1861),浙江杭州人,無甚事跡,因《村居》而名傳後世。詩人晚年遭受議和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於農村。這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流露出詩人難掩的喜悅之情,以柳來寫春景、春意,呈現出一派輕柔旖旎、生機盎然的動人景象。「柳」是我國古典詩詞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因其吐青早而成為春天新生的象徵。
《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景,再現了江南二月明媚的「春景圖」;後兩句寫人,刻畫了兒童放學歸來放風箏的「樂春圖」,景人合一,相映成趣。輕快明麗的景,興致勃勃的人,饒富樂趣的事,展現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讚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這兩句詩寫的是春天所見之景。「草長鶯飛二月天」的意思是早春二月,小草嫩芽從土裡鑽出,自由地生長,黃鶯在天上縱情飛舞,歡快地鳴叫。「草長鶯飛」四個字,富有動感,湧動著春的脈搏。「拂堤楊柳醉春煙」,楊柳長出了嫩葉,柔軟而細長的枝條在春風中搖擺,輕輕地拂掃著堤岸。「拂」「醉」二字,用擬人的手法,寫活了楊柳的嬌姿、柔態和神韻。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兩句寫的是春天所見之人。傍晚,鄉間的小孩子們放學後早早地回來了,他們正趁著這和煦的春風放風箏呢!詩句由物及人,將明媚醉人的春景與生動活潑的孩童相互渲染,相互映襯,生機勃勃又充滿希望的春天盡現眼前。
書法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