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特呈現百年「光之影」:看蒙德裡安、曼·雷如何改造現實

2021-01-12 澎湃新聞
泰特呈現百年「光之影」:看蒙德裡安、曼·雷如何改造現實

肖恩·奧黑根 實習生 劉冉冉 編譯

2018-06-22 08:10 來源:澎湃新聞

正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的「光之影」是一個探討「光」與「影」兩者關係的展覽,從1910年代到現在,跨越一個世紀,展現生活中的攝影師在這一時期的攝影作品,並顯示他們是如何對抽象藝術的發展作出貢獻及回應的。

該史詩級的展覽展示了從曼·雷(Man Ray)、阿爾弗萊德·史迪格裡茲(Alfred Stieglitz)及蒙德裡安(Mondrian)到瑪雅·若查特(Maya Rochat)這樣的大師們是如何在他們如實驗室般的暗房及工作室內改造現實,同時還展示了安東尼·凱恩斯、橫田大輔等人為展覽而創作的新作品。「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編譯衛報評論員肖恩·奧黑根對此展的評論文。

《漩渦派藝術家們在餐廳》,威廉姆·羅伯茨

1916年,當阿爾文·蘭登·科伯恩(Alvin Langdon Coburn)在倫敦邂逅美國同胞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時,他已經是一名享譽盛名的攝影師,且因拍攝引人注目的前沿文學及藝術人物——羅丹、威廉·巴特勒·葉芝以及喬治·伯納·蕭等人的單色肖像而聞名。正是龐德將科博恩帶入漩渦派——一場由藝術家兼作家溫德姆·路易斯(Wyndham Lewis)開啟的短暫英國先鋒派現代主義運動,作為景觀和形象藝術佔主導地位的反應。同樣,受挫於典型的攝影本質,蘭登·科伯恩立刻感受到了幾何形狀和立體派碎片的漩渦畫派動力的解放潛力。

阿爾文•蘭登•科伯恩作品

《匹茲堡車站的屋頂》,阿爾文•蘭登•科伯恩

在光之影展覽中,蘭登·科伯恩的「旋渦照片」光影模糊、集合排列,使用一組鏡子對主體進行千變萬化的分割,通過追溯攝影史來嘗試為史詩級的展覽設立基調。這裡,肖像畫、風景畫或紀錄片都給抽象畫讓位——其既可以通過操縱光線和化學物質產生,也可通過扭曲或分割現實世界來產生。這樣的結果恰恰是媒介、紀錄片及抽象藝術三者間的一種鏡像歷史。

阿爾弗萊德•史迪格裡茲作品

展覽光之影是一段創新史,並分布於12間展廳內。其中,暗房和工作室在這段歷史中更像實驗室。早期到中世紀光和形態的大師都在場:布拉塞(Brassaï),愛德華·斯泰肯(Edward Steichen),保羅·斯特蘭德(Paul Strand),阿爾弗萊德·史迪格裡茲(Alfred Stieglitz),他們對抽象的接納是更為傳統的紀實作品的一種讚美。通常來說,他們的單色照片與布拉克(Braque)和康定斯基(Kandinsky)的形式主義畫作以及金制布朗庫西(Brancusi)雕塑「麥雅斯特拉(1911)」的光澤曲線形成鮮明對比,15年後,當斯泰肯在做一個奇怪的神秘研究——空間之鳥時,他肯定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同樣具有啟發的是,我們仍能從吉爾曼尼·克羅仍然被低估的金屬系列(1928)中看到一幅影像,這是對鋼鐵的稜角性和實質性的讚美,且其能與瑪格麗特·伯克·懷特(Margaret Bourke-White)的作品、以水準面視角的「NBC輸電塔(1934))」的清晰線條形成對比。

《空間之鳥》,愛德華•斯泰肯

《NBC輸電塔(1934)》,瑪格麗特•伯克•懷特

在一間名為「新視野」的展廳內,通過自學而成才的偉大的自匈牙利現代主義者拉茲洛·莫霍利·納吉(László Moholy-Nagy)的作品不可避免地佔據著主導地位。他的繪畫作品「K VII(1922)」是極簡抽象派藝術的那種線條和色塊的排列,同年,這種表達形式在他的一張無標題照片中得到呼應;後來,蒙德裡安在1935年創作的「紅、黃、藍的構成(No 111)」作品中,排列得極為有序的顏色和形式又呼應了早年的表達形式。同理,在以下兩個房間中,人們也感知到了曼·雷永那不停歇的創新想像力,他從1922年開始的神秘投影照相術則是一個早期例子,通過將日常物體直接放置在光敏紙上,並將其暴露於光下而形成的無相機攝影。

《K VII(1922)》,拉茲洛·莫霍利·納吉

拉茲洛•莫霍利•納吉作品

兩位藝術家均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莫霍利·納吉(Moholy-Nagy)顛覆了建築學上對比例、角度和細節的理解;曼·雷那些對攝影看似出於本能般的把握實際上已成為超現實主義的媒介,用驚為天人的方式將實際事物彎曲變形。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攝影界的偉大女性先驅之一——貝雷尼絲·艾博特(Berenice Abbott)卻未留下一絲痕跡,她曾拍攝了絕妙的現代主義的紐約建築照片,同時拍攝了一些照片以圖解物理學中的定理和公式——包括她所謂的「運動中的物影」——這當然值得包含在此展覽中。

曼•雷作品

比爾•布蘭德作品

在一場偏向理性的展出中,我們很欣慰能夠見到許多布拉塞和伊莫金·坎寧安(Imogen Cunningham)的人體攝影,其中女性身體的曲線和外表透露著明顯的情慾。不過比爾·布蘭德(Bill Brandt)扭曲的女性形態似乎有點過於強烈。這三位藝術家在第八展廳中均佔據著重要的位置。該展廳被命名為「表面與紋理」,始於布拉塞塗鴉系列的三幅影像,拍攝的是一些巴黎城牆上明顯具有代表性、抽象的匿名雕刻和蝕刻版畫,看起來與洞穴壁畫這種更古老的表現形式一樣。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亞倫.西斯肯(Aaron Siskind)拍攝的那些表面上風化破裂、剝落的油漆照片,其具有實際的物質意義和色調特性,該特性說明時間的流逝,以及建築物、物體和那些創造他們的人的緩慢、必然的衰變。

《東牆》,劉易斯•巴爾茨

展覽「光之影」是一個需要不斷專注於細節的展覽,同樣地,將會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巡展。展出的大量作品有的令人難以接受,隨處可見有稜角的光線形狀,圓圈和光影圖案開始模糊成一連串輕微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劉易斯·巴爾茨(Lewis Baltz)幾乎空白的極簡派藝術是我們急需的喘息空間。他喚醒了平庸的戰後美國郊區建築——小框內的灰白色混凝土表面——具有社會性,甚至是政治性,這是一種世俗化的抽象。

瑪雅•若查特作品

橫田大輔作品

最後的展廳展現了當代抽象藝術,這些作品難免反映出在形象文化當中,攝影實踐的困境。瑪雅·若查特(Maya Rochat)和橫田大輔(Daisuke Yokota)運用了強烈的、幾乎具有破壞性的變革技術,如使用化學製品、加熱、油漆並將圖像不斷重照、轉載和重新掃描。他們方法的內在本質既降低亦提高了攝影圖像,並進一步提高攝影作為記錄媒介的想法。 最終的結果是,圖像是類似於即興音樂的過程與痕跡,只要它允許,甚至是自發性的和偶然性的。

安東尼·凱恩斯作品

安東尼·凱恩斯作品

基於倫敦的安東尼·凱恩斯(Antony Cairns)創造出了不同類型的痕跡,夜間倫敦的陰影作品散發著一種差不多如幽靈般的氣氛,換而言之,這既像是巴拉德派式的,又像是古怪的維多利亞時代風格。他的電子墨水屏幕封裝在有機玻璃框架中,每一個都可以瞥見一個城市景觀,模糊不清卻能夠辨別,既熟悉又陌生。在這些圖像當中能夠找到以往的攝影風格:斯特蘭德、史迪格裡茲、斯泰肯和布拉塞的單色紋理和虛幻境界——浪子和心理地理學家們再一次感受到媒介非凡的可能性,不僅僅是為了反映真實,更是為了將其轉化為另一種抽象藝術。

展覽「光之影:100年來的攝影與抽象藝術展」於5月2日至10月14日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進行。本文作者系衛報評論員肖恩·奧黑根。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攝影,泰特現代美術館,光之影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泰特呈現百年前的魏瑪藝術,看「魔幻現實主義」的混亂與頹廢
    泰特呈現百年前的魏瑪藝術,看「魔幻現實主義」的混亂與頹廢 文/喬納森·瓊斯 編譯/陸林漢 2018-08-17 09:02 來源:澎湃新聞
  • 《曼影》
    《曼影》
  • 不為疫情所動,泰特正常呈現安迪·沃霍爾「重複的力量」
    澎湃新聞獲悉,儘管因疫情導致的確診病例持續增加,但英國藝術場館並未像法國美國義大利等採取閉館措施,而是繼續不為之所動。3月12日至9月6日,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舉行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回顧展,重新審視這位波普藝術明星的生活與創作。在那些家喻戶曉的名人肖像畫之外,展覽從沃霍爾早期的速寫到晚期的跨性別者肖像,從銀色氣球到《最後的晚餐》的大量印刷與排列,呈現出他在藝術中的超前性。
  • 重看泰特的沃霍爾展:生活被粉飾的那些,讓他如此切近現實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什麼令沃霍爾的藝術如此切近現實?正是他生活中經常被粉飾的那一部分。」沃霍爾一家,1946-1947。從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到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富人和名人肖像是20世紀美國藝術中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作為波普藝術運動的領袖,沃霍爾也因與名人交往而眾人皆知。
  • 英國泰特美術館計劃8月重開,沃霍爾大展或將延期
    澎湃新聞獲悉,以當代藝術策展而知名的英國泰特美術館旗下諸場館正計劃於今年8月初重新開放,開放後的泰特預計接待觀眾人數將降低至原先的30%。泰特總館長瑪利亞·巴爾肖表示,美術館正在節省各方面的運營成本,重新開放後,展覽展期將得到延長,但是,「直到重新開放為止,我們都無法獲知這一挑戰的規模,而且,情況每周都在發生變化。」
  • 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荷蘭畫家,蒙德裡安油畫作品欣賞
    蒙德裡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與杜斯堡等創立了"風格派",提倡自己的藝術"新造型主義"。他還認為藝術應根本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追求人與神統一的絕對境界,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純粹抽象"。
  • 「光與影」的浪漫
    /這是「超自然藝術」發出的第 6 期推文光與影的浪漫,一面陰暗,一面向暖一起來搭載「 世界時空機 」探索世界藝術之美本期超藝君要為大家分享一組超現實主義攝影作品Iraklis Kougemitros是生活在希臘的攝影師擅長使用簡約和抽象形式來講述故事使用光線、陰影和通常顏色來混合繪畫和攝影在光與影的追逐下
  • 重構蒙德裡安幾何——女裝圖案趨勢
    |本文約900字,全文閱讀10分鐘(建議先收藏)|注意:本文文字、圖片僅供學習交流,嚴禁商用|圖片源自POP流行趨勢|喜歡本篇別忘點擊文末在看哦~靈感蒙德裡安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採用三原色,把形態簡化成水平與垂直線的純粹抽象構成,從內部的深刻觀察力與洞察力,創造普遍的現象秩序的均衡之美。
  • 印象派的色彩是工具,野獸派亦如此,康定斯基與蒙德裡安的色彩
    色彩在野獸派的馬蒂斯手裡依舊還是工具,他夫人臉上的那道深刻的豎直的綠色,只是一種用來表達色彩之解放的隱喻而已。那麼色彩解放之後的結果是怎樣的呢?馬蒂斯以及他的畫並沒有給予合理的解答。關於色彩解放後的合理解答,我認為最先來自於兩位抽象畫家,康定斯基與蒙德裡安。在他們的畫筆裡,色彩真正成為色彩之本身而非其他事物的指代物。這裡我們要對指代物進行一點解釋。
  • 火影忍者:四代目五影實力怎麼排?火影之光土影之恥?
    火影忍者:四代目五影實力怎麼排?火影之光土影之恥?在火影忍者的歷史中,五大國各忍村都誕生出了相當多代的影,不過由於歷史的久遠與信息的殘缺,導致除了木葉以外的忍村難免有些影的信息不全,鑑於這點原因,可供我們進行比對的同代影就顯得有些條件嚴苛,不過即使是這樣的情況,我們依舊能夠從中挑出同代完整的影們來進行實力對比,它們就是五大國的四代目,那麼究竟他們到底孰強孰弱呢?
  • 現實版《頭號玩家》!科技賦予百年歷史文化高爐第二次生命
    >首鋼園是一個「令人驚豔」的城市規劃和更新的範例首鋼集團與當紅齊天集團的重要戰略合作利用科技賦予百年歷史文化高爐第二次生命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申辦成功,為首鋼園區的改造建設正式拉開了大幕。2020年2月,北京市發布了《加快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發展建設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行動計劃(2019年-2021年)》,新首鋼地區將「努力實現多約束條件下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文化復興、產業復興、生態復興、活力復興」。
  • 阿默斯福特,蒙德裡安的出生地
    阿默斯福特共有三座老城門,我只看了這一座。阿默斯福特於1259年被授予城市權利,第一道防禦性磚牆在1300年左右完工。大約在1380年,城市又進行了擴建,新的城牆於1450年左右開始建成,今天所見到的城牆和城門都是那一時期的殘留。一處水閘。
  • 百老匯爵士樂 蒙德裡安
    蒙德裡安認為直角是水平與垂直之間的平衡關係,而原色是代表精神的色彩,包含了靈魂和生命的鮮明,他用這幾種元素繪製的作品,是在表達隱藏在現實背後的真實世界。
  • 走進英國最著名的現代藝術殿堂-泰特現代美術館
    一、 一、泰特印象 倫敦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國際大都市了,他古老而時髦,低調卻又繁華。在這裡,既有著維多利亞時期的古老建築,又有著現代時髦的藝術殿堂。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被譽為藝術史的分水嶺,集建築、藝術和設計於一體,可以說是倫敦現代藝術界的翹楚了。
  • 蒙德裡安:用紅黃藍喚醒你的藝術美感,即使不是藝術生也看過這些
    蒙德裡安的紅黃藍系列不止這一幅,其它的作品中,依舊是簡潔的色塊,靠線條來分割畫面,由於面積的重組不同,也展示出不一樣的藝術感。看著這些顏色,你是否感到一絲絲熟悉,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創作人從蒙德裡安的三顏色系列得到了靈感,如法國時裝設計師設計的「蒙德裡安裙」,從裙後來還被博物館珍藏。
  • 2020年去英國的泰特美術館,能看到哪些好展覽?
    泰特美術館館長瑪利亞·巴爾肖(Maria Balshaw)表示:「泰特2020年的展覽計劃展現了我們最擅長的:新的方式呈現你從未見過的藝術史上的偉大人物的一面,而幾個重點的當代藝術展覽則為今天遍布在世界各地、積極創作創新的藝術家們提供了一個平臺。」 2017年6月才剛剛上任的瑪利亞是泰特有史以來首位女性掌舵人。
  • 釐望(軒)NEO1:同源蒙德裡安,藏在釐望(軒)NEO1景觀中的藝術畫
    釐望(軒)NEO1:同源蒙德裡安,藏在釐望(軒)NEO1景觀中的藝術畫 2019-04-04 10:20 來源: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 / 記者: / 編輯:張安陽 導語 ​看不懂藝術展很尷尬?
  • 一個沒有紅黃藍的「蒙德裡安」家居世界?
    一個沒有紅黃藍的「蒙德裡安」家居世界,一個北歐和民宿風格結合的家,領略不一樣的美感……設計師基於蒙德裡安的黃金分割原理,在北歐風的基礎上,適當加入當下流行的民宿風元素,相對於千篇一律的風格設計,民宿風似乎提供了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和可能。
  • 自來也vs四代雷影艾
    自來也和雷影這兩個人還真的沒有放在一起比較過,他們兩個人都是影級的實力而且在影級當中也都屬於是資深級別的強者,要把他們兩個人進行比較的話那還是比較困難的,切磋戰鬥起來多半是五五開的局面,要是兩個人都拼命的話那自來也應該更加有優勢一點。
  • 光與影的反叛與對話《影》
    在張藝謀電影中,《影》可以說是叛軍的長期突破,在強烈的個人主義風格下,他是多年積累的藝術創作思想的集合體,同時,他也是宣言為了突破自我的枷鎖,吹響了自己風格轉變的反叛號角。同樣,反叛和對話在《影》中仍然如此明顯,黑白潑墨景觀設計突出了光與影的主題,也將觀眾帶入溫婉江南。也許是因為人們看到了張藝謀的田野,刁梁華東,大漠孤煙,小橋流水已經成為一個革命性的桎梏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