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來的疫情,讓大眾消費消費主場轉移到了線上。伴隨崛起的便是直播帶貨平臺,但是回過頭來看,商家依靠直播大V帶貨真的都會賺錢嗎?還是只是為了交個朋友?
目前,較大的直播帶貨平臺,淘寶直播、抖音直播、快手直播、京東直播。每個直播平臺都有自己的頭牌主播,淘寶直播的李佳琦、薇婭、抖音直播平臺的羅永浩、快手直播平臺的辛巴等。當然,這些頭部主播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蹟,薇婭曾經做到過5小時直播1.5億元的銷售奇蹟。抖音直播頭部主播羅永浩,第一次直播全網銷售額便達到了1.8億元。不得不承認,直播帶貨確實可以形成集中消費爆發。
正是看中了直播帶貨的「威力」,不少品牌商開始找大V合作帶貨。但是真的每場直播都能賺錢嗎?事實上並不是。想要通過大V直播帶貨,就需要繳納「坑位費+佣金」,坑位費是指購買直播時間段費用,佣金則是售貨提成,而這兩筆費用並不少。類似薇婭、李佳琦、羅永浩,坑位費大概在60萬左右,佣金在20%左右。即便是,小的網紅主播,坑位費也在5-10萬左右。
因此,為了將「坑位費+佣金」賺回來,不少品牌廠商需要售賣一定數量的產品,才能保證「盈虧平衡」,事實上,直播帶貨並不是絕對銷售法寶。例如,薇婭給夢潔家紡進行過直播帶貨,儘管銷售總額達到了1281.37萬,累計佣金為317.46萬元,但依然是賠本賺吆喝的行為。試想,其本次直播成本高達380萬元左右,歸屬夢潔家紡的錢數只有980萬。打折價格,去掉成本,幾乎處於賠本賺吆喝。
直播行業不規範的操作,背後是因為沒有規則。試想,在天價坑位費,天價佣金面前,不少品牌商依然選擇大V直播帶貨,背後實則是為了提高知名度。當然,也有產品溢價高的品牌,諸如蘋果手機,華為手機可以在直播過程中賺錢,對於溢價能力差的品牌,很難談及直播帶貨賺多少錢。況且,就連李佳琦在最近的直播中,都坦誠地表示,直播行業存在刷單行為,所以直播帶貨並不是萬能。
當然,直播帶貨屬於數位化營銷的一種形式,也會促進消費力的瞬間爆發。但是,合理規範的直播,合理的坑位費、佣金,才能促進直播大V與商家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