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縣警察「救人」視頻,讓我想起了鄭州警界女英雄王玉榮

2020-12-08 小編餘墨讀天下
女孩站在淺水區,警察在幾米外勸說

12月4日安徽望江縣17歲女孩墜河的事,大家肯定都看到了;警察救援的視頻,很多人估計看了不止一遍。比如我,就看了好幾遍。

為什麼看了好幾遍呢?因為心疼啊,心疼那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花季女孩。

為什麼看了好幾遍了呢?因為急啊——看到一開始警察與女孩離得那麼近,機會那麼好,卻沒有採取措施,我急!看到女孩忽然躍進深水,警察20多秒手足無措,無所作為,我急!看到女孩在深水中掙扎,幾個警察下水時猶猶豫豫,那麼沉穩,我急!

看著望江縣這些警察的救援視頻,我不禁想起了一位鄭州警察,一位鄭州的女警察——王玉榮。

24年前,就是1996年,也是這個季節,12月18日,中原腹地鄭州市,發生了一起特大劫持人質案——一名歹徒身綁炸藥,衝進鄭州市國棉五廠幼兒園,把28名幼兒和兩名老師堵在一間教室裡。他揚言,必須給他50萬元,否則,他就引爆炸藥。

千鈞一髮之際,女警王玉榮受命趕到了現場。她當年35歲,有家有口,有丈夫有孩子,但她對個人安危提都沒提。

了解完案情,王玉榮當即穿上幼兒園的制服,假扮老師,以照顧孩子為由,進入了歹徒所在的那間教室。

進入教室後王玉榮看到,歹徒腰纏炸藥包,手握起爆器,頭戴摩託車頭盔,面部只有巴掌大的部分露在外面。歹徒不允許任何人靠近他,起爆器上的電線一直連在炸藥包上,情勢非常危急。

觀察完現場情況後,王玉榮謊稱有孩子生病,她需要去拿藥,徵得歹徒許可,走出了教室。

很快,根據現場指揮部的方案,王玉榮帶著裝滿子彈、打開保險的手槍,再次進入教室。她左手拿著藥,放在口袋裡的右手緊緊握著手槍。

王玉榮一邊左手舉著藥,逗引著孩子們退到自己身後;一邊鎮靜地尋找著擊斃歹徒的最佳時機。

歹徒心中生疑,快步走過來,要查看王玉榮手中的藥。三米,兩米,一米……王玉榮看到歹徒走近,突然閃電般抬起右手,手槍直抵歹徒面部人中穴,啪!啪!啪!連開三槍!

三槍打完,王玉榮立即飛身而上,扣住歹徒雙手,防止他引爆炸藥,同時將其撲倒在地。事後,王玉榮說,她當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用身體把炸藥包壓住,即使爆炸了,也別炸到孩子們!

這時,防暴警察結隊衝入,把歹徒死死按住。王玉榮迅速從歹徒身上拆下炸藥包,抱起來衝出教室,遠遠地扔到操場空地上。然後,她和其他民警一起,立即把孩子們疏散到了安全地帶。

妥善處理完一切,王玉榮走出現場時,聚集在附近的上萬名市民齊聲高呼:公安萬歲!警察萬歲!

什麼是真正的人民警察?王玉榮這樣的,才是真正的人民警察!

王玉榮有勇,她不怕身纏炸藥包的亡命徒,置個人安危於度外,行動時泰然自若;王玉榮有謀,她假扮老師,先觀察現場,又制定了有效的行動方案;王玉榮有本領,她善於把握時機,出手如電,槍法如神,動作乾脆準確;王玉榮有愛,她時刻想著孩子們,危險關頭用自己的身體擋住炸藥包,第一時間把孩子們疏散到安全地帶。

有勇有謀有愛有本領,王玉榮這樣的,才是真正的人民警察!

2009年,王玉榮因病去世,鄭州上萬警民含淚相送。人民警察愛人民,人民警察人民愛。

三國時,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今天,我要說:警察當如王玉榮!後半句不好聽,我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我要說啥。

本來文章寫到這裡,就該結束了。但是我上網看了一眼,發現關於望江縣警察救人這個事,各種匪夷所思的議論特別多。視頻就在那裡放著,盡力沒盡力看得清清楚楚,但是竟然還是有很多人閉著眼睛幫他們開脫。

那我就針對網上的評論,再多說兩句。

1. 警察有沒有義務去救自殺女孩?

當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明文規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犯或者處於其他危難情形,應當立即救助;對公民提出解決糾紛的要求,應當給予幫助;對公民的報警案件,應當及時查處。人民警察應當積極參加搶險救災和社會公益工作。

根據公安部公布的《110接處警工作規則》,發生溺水、墜樓、自殺等狀況,需要公安機關緊急救助的,屬於110報警服務臺的受理範圍。

望江縣的那幾名警察,就是接受110報警臺的指令,去處理自殺事件的,救助自殺者是他們的工作職責。圍觀的群眾不救,只是道德上受譴責;那幾名警察如果不救,就是失職,甚至是違法。

2. 警察的救援有沒有問題?

答案還是:當然有。

根據《110接處警工作規則》,處警民警應當按規定著裝,警容嚴整,攜帶必要的警械、通訊工具等處警裝備;專職處警民警應當掌握基本的救人、救災及醫療救護技能。

看了視頻的朋友都可以看出,望江縣那幾名警察,哪裡有一點「基本的救人技能」?他們連一個普通市民都不如,甚至連一位老人都不如。

2017年,大河報曾經刊發一篇報導,題目是:漯河老人河中一周連救三條命 被稱「救人明星」。跟這位漯河老人相比,望江縣的幾名警察,不但是不如,而且是遠遠不如。

接到有人跳河輕生的報警,按照工作規則,110應該派具有基本救人技能的警察前往。但是,先後去了四五名警察和輔警,卻沒有一個具備救人技能。

要麼就是110派人派錯了;要麼就是這些警察應該具備救人技能卻沒有具備,不稱職。二者必居其一。

3.警察也是有家有口的普通人,如果救人出了事怎麼辦?

軍人也是有家有口的普通人,如果打仗時犧牲了怎麼辦?消防員也是有家有口的普通人,救火時受傷了怎麼辦?醫生護士也是有家有口的普通人,到抗疫一線感染了怎麼辦?礦工也是有家有口的普通人,遇到礦難怎麼辦?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職責,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風險。你選擇了一個行業,既是選擇了這個行業的榮耀,也是選擇了這個行業的風險。只要榮耀,不要風險,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好事。

警察是一個光榮的職業,也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在宣讀入警誓詞之時,每個人都應該明白這一點。如果只能接受光榮,不能接受高風險,就不應該進入這個行業。

望江縣警察手拉手下水救援

4.難道要逼著不會遊泳的警察跳水救人,也賠上一條命?

這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警察的命也是命,不比任何人低賤。警察理應承擔這個行業的風險,但不是無謂地犧牲生命。不會遊泳,當然可以不跳水救人。但是不跳水救人,並不意味著可以消極等待,畏縮不前,無所作為。

人民群眾的要求很簡單,盡力就好。智商有高低,能力有大小,只要盡力了,不論結果如何,都值得尊敬。

望江縣的那幾位警察大人是不是盡力了呢?看了視頻的,都會有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是:如果那樣小心翼翼、驚慌無措就算是盡力,那就是我對「盡力」這個詞的理解有問題了。

相關焦點

  • ...跳河女孩在警察注視下溺亡 目擊者:最先下水救人的是群眾,明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文露漪 安徽望江報導12月4日,一段安徽望江跳河女孩在警察注視下溺亡的視頻引發熱議女孩在撲向深水區的瞬間女生跳河掙扎近一分鐘溺亡 群眾質疑警察救援不及時12月5日,在前往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的大巴上,「望江跳河女孩在警察注視下溺亡」的事情引起了車上幾位望江人的激烈討論。
  • 安徽警察被指目視女孩溺亡 派出所:警察不是超人
    #】12月4日,安徽望江縣一名17歲高中女生跳河自殺。安徽望江警察目視女子跳河自殺?目擊者:警方嘗試過救助12月4日,網絡上有一則視頻傳出,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名女生突然跳進了河中,岸邊有數名疑似警察的人在「圍觀」。該視頻被發出後,立即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有不少網友表示,視頻中警方目送女子跳河,並且不施救的做法,「太過冷血」,「讓人憤怒」。
  • 17歲女孩在警察的注視下溺亡,警察應不應該冒著生命危險救人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還是很震驚的,於是就在網上找了相關的視頻仔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完之後覺得望江縣公安局做出停職的處理是對的。事情的大體經過是這樣的,在12月4日下午,兩名警察在河岸邊勸說女孩,勸說的時候警察一直站在岸邊,在勸說的過程中,可能是女孩的情緒激動了,轉身跳向了深水區。
  • 警察被指目視女孩溺水派出所回應:警察非超人已經盡力了!
    北京時間12月4日,安徽望江縣一名17歲高中女生跳河自殺。現場視頻顯示,女生跳水後,警方在岸邊嘗試施救,但女生最終搶救無效身亡。事件發生後,網上卻傳來了「雷陽派出所副所長聶祝紅由於怕冷沒有下水施救」的謠言,對此雷陽派出所回應:真的盡力了!
  • 警察目視女孩溺亡?涉事者已停職!事發前沒注意到女孩有異常
    2020年12月4日,望江縣一名17歲的高二女生,站在一個水深兩三米的深水湖邊,意欲投河輕生。接到報警後,警方迅速出警,趕赴事故現場的湖邊。 在現場處警的警察安撫勸導過程中,該名17歲的高二女生突然撲入湖中的深水區。處警民警展開施教。
  • 香港外籍警察明年將不到100人 尚屬香港警界首次
    原標題:香港外籍警察明年將不到100人 尚屬香港警界首次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8月31日報導,明年,香港外籍警察人數將降至不到100人,這在香港警界屬於首次。無論是對於在職的警察還是退休人員,這都標誌著香港警界一個歷時170年的時代的終結。目前,香港警察總數為2.8萬人。   目前,香港警界有121名警察來自海外。
  • 望江救援,雖有遺憾,但警察不是超人,已經盡力
    望江縣參與救援自殺女孩的民警陷入輿論漩渦,在於上傳網絡的現場救援視頻,讓人極度不適。視頻經過網絡的發酵,引起輿論的極大關注,網絡噴子歪曲事實,紛紛指責警察救援不力,對警察進行道德綁架,甚至攻擊謾罵警察。那麼事實果真如網絡噴子所說嗎?答案是否定的,聽我慢慢道來。
  • 女孩跳河溺亡 施救警察錯了麼?中央政法委官微發聲
    網傳現場視頻顯示一名女孩站在沒過小腿的河裡兩名警察從岸邊接近女子並嘗試與她交流但女子突然轉身跳入深水區見此情景岸邊的兩名警務人員沒有第一時間跟著跳下去救人據網傳現場3分10秒的視頻顯示,女孩開始站在離岸邊一米多的河中,水差不多沒過她的膝蓋,幾名警察到場處置。
  • 警察看著女孩溺水?警方回應:警察也不是超人,盡力了
    12月4日,一段視頻從網上發出,視頻中,一名女孩突然跳進河裡,幾名疑似警察正在岸邊「圍觀」,視頻發出後,立即引起網友的熱議討伐,不少網友表示,警方在視頻中看到女子跳入河中,並沒有救出她表現得「太過冷血了」和「令人憤慨」。
  • 民警結成「人繩」下水救人失敗 央視主播評望江女孩輕生溺亡
    民警結成「人繩」下水救人失敗 央視主播評望江女孩輕生溺亡 騰訊網 | 2021-01-12 16:14:07 近日,安徽望江一名17歲女孩投河輕生。女孩站在沒過小腿的河裡,在距離她兩米左右的岸邊上,有兩名警務人員正在嘗試與她交流。隨後女孩轉身跳入深水區,而兩名警務人員並沒有第一時間跟著跳入水中救人。
  • 陳中華:警察的命不是一般人的命,必須奮不顧身救人民的命
    陳中華:警察的命不是一般人的命,必須奮不顧身救人民的命近日,安徽17歲高中女生疑似在警察的注視下自殺溺亡事件引起網友熱議,根據網傳視頻顯示,一名女孩站在沒過小腿的河中,在距離她兩米左右的岸邊上,有兩名警務人員正在嘗試與她交流,隨後,女孩轉身跳入深水區
  • 警察確實不是超人,卻實力打臉捨己救人
    悲劇發生在2020年12月4日,安徽省望江縣一名17歲高中女生欲跳河自殺,派出所副所長帶隊,共4人趕到現場,雖然經過了勸說,但女生還是在警察的眼皮底下縱身跳入深水區,隨後溺水身亡。警察見少女跳河後,並沒有跳入河中進行救援,原因是沒有一人會遊泳。
  • 臺灣殺警男子被判無罪引警界譁然 基層警察士氣低落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灣鐵路警察李承翰遭刺死,嘉義地院認定鄭姓兇嫌有「精神問題」,一審判其無罪,50萬新臺幣交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嘉義殺警男子被判無罪引發警界譁然。臺「警政署長」陳家欽昨前往鐵路警察局臺北分駐所,向基層打氣慰問,直言感到憤怒、痛心,「全體警察都無法接受,一定要上訴到底」。李承翰的昔日同僚更對判決結果十分憤慨、無奈,有基層警察表示,應加重攻擊執法人員的罪責,不要讓李承翰白白犧牲。
  • 在「警界奧斯卡」上,舟山公安和香港警察攜手「走上紅毯」……
    12月11日由人民公安報社主辦、中國警察網承辦的第四屆警務視頻發展研討會暨2020年度警務視頻展播榜單發布在廣州舉行「疫」然出徵》與反映了香港警察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繁榮和穩定作出重大貢獻,尤其在過去一年面對種種挑戰,仍然不忘初心,堅定不移,忠誠勇毅,捍衛香港的主題曲《捍衛香港》一起獲此大獎。
  • 「思享·下午茶」警察目視女孩沉水而亡,難脫「救援不力」指責
    12月4日,安徽望江縣,一個小女孩在一群警察的目視之下,慢慢地沉入水裡溺亡,網友質疑現場沒有及時採取正確的施救措施。望江縣公安局發布通報稱,已對涉事民警、輔警作出停職接受調查決定,對該事件處置過程進行全面調查,並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女孩跳河溺亡警察被指施救不力 律師:警方應做好施救準備
    安徽安慶市一個花季少女跳河最終釀成悲劇的視頻引起熱議。一種聲音指責處警的警察未盡到救助責任,在女孩撲進深水區後沒有第一時間下河施救;另一種聲音是,警察也許不會遊泳,一味指責難免有道德綁架之嫌。警察勸說之時 女孩撲入河中12月4日,安徽安慶市望江縣一名女孩輕生的視頻引發關注。網傳現場視頻顯示,女孩開始站在離岸邊不遠的河中,水差不多沒過她的膝蓋,幾名警察到場處置。一名身著警服的男子和另一位便裝男子站在岸邊,疑似勸解女孩上岸,孰料女孩轉身一躍,全身沒入水中。
  • 女孩在警察眼前溺亡,我看到了那個從警察身邊遊過去救人的英雄
    在這起女孩在警察眼皮底下溺亡事件中,警察遭到網友質疑。看著視頻裡警察慢吞吞的動作,確實著急。人命關天。他們卻不慌不忙。01.視頻裡,警察們有條不紊地回頭張望,拉著手慢慢試水,一點一點挪動,而旁邊一條人影已經迫不及待,箭一般遊了過去。雖然這個無名英雄救起了女孩,還是由於耽擱太久讓女孩失去了生命。生命危在旦夕,多耽擱一秒都可能生命不保。
  • 中青報:警察不會遊泳,不貿然下水是否情有可原?
    12月4日,安徽省望江縣一名高二女生跳河溺亡,現場視頻在網絡上傳播。視頻中民警的反應引發了輿論熱潮。有人認為民警行動遲緩救援不力,也有人認為民警不會遊泳,不貿然下水也情有可原。那麼,不會遊泳的警察真的錯了嗎?實際上,不會遊泳和不進行施救(或進行錯誤施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救援失敗的一大原因不是民警沒有掌握遊泳技能,而是在出警時沒有攜帶救援物資。
  • 安徽17歲女孩在警察面前溺亡後,事發地媒體果不其然
    安徽安慶望江縣17歲女孩在警察面前溺亡後,凡是看過那段3分09秒視頻的網友,無不扼腕嘆息,議論紛紛。經過了兩天沉默,讓民間情緒充分宣洩後,從6日下午開始,一眾央媒同時發聲,各家聲音基調與央視新聞聯播播音員郭志堅的闡述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