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武陽鎮石闊村、贛州市于都縣新陂鄉廟背村、上饒市餘干縣楓港鄉白家圩村,它們是江西這塊紅土地上普通的村莊。2012年以來,方大特鋼與這三個村莊交織在一起。
鋼鐵人進村扶貧
武陽鎮地處瑞金西南部,是紅軍進入瑞金的首站,也是聞名中外的「紅色糧倉」。但由於自然、歷史等多重因素影響,曾經的「糧倉」發展相對滯後、基礎設施薄弱。
在遼寧方大集團的高度重視下,2012年方大特鋼定點幫扶國家「十二五」貧困村瑞金市武陽鎮石闊村,成立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扶貧辦公室,派人員駐村扶貧。
摸「貧脈」、拔「貧根」,三年中精準發力——多渠道幫助爭取約1500萬元資金,改善村民的住房及環境;協助村委組建了糧食、金銀花等6個合作社,幫助村裡發展有特色、可持續的農業產業化經濟;捐資73萬餘元用於村小學的校舍改造及設施添置。
石闊村村民陳香洋過去一直就想從事電焊工種,可投師無門。方大特鋼與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結對幫扶聯繫點,讓他圓了從事「電焊工」的夢想。
扶貧攻堅再接力
贛州是江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列為國家「十三五」貧困村的廟背村,山地面積是耕地面積的兩倍多,且農田灌溉設施欠缺,只能「靠天收谷」。
方大特鋼帶著村幹部和貧困戶代表到上一輪扶貧點——石闊村去考察學習,幫他們找到脫貧摘帽的信心和方法;開展油茶、油菜、養殖等種養技術培訓,引導貧困戶學技術、增強自主創收能力;做好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摸底登記,盡力把貧困群眾「保起來」,並為村級建設爭取一筆又一筆資金……
2015年夏天,南方持續高溫乾旱。廟背村受此天氣影響,水稻「雙搶」時嚴重缺水。了解到廣大村民對於引水的迫切願望後,方大特鋼在政府撥付了50萬元扶貧資金的基礎上再捐資15萬元,實施雙江河水利渠引水項目,徹底解決了農田水稻乾旱灌溉問題,高標準農田建設也獲得豐收。
脫貧摘帽關鍵在產業發展。於是,廟背村成立合作社,發展「一村一品」產業,土地流轉 500 畝後種植蔬菜。後來,又創建贛南七星中藥材產業基地,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僅一期工程年產值就可達500萬元,帶動周邊貧困戶年均增收約5000元。
第三張扶貧成績單
白家圩村貧困人口數佔全鄉 20多個行政村的八分之一,是全鄉貧困戶最多的村,也是脫貧攻堅最艱難的村。雖然村裡人在努力脫貧,但直到2017年該村脫貧攻堅工作仍在全省排名倒數第一。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已幫扶石闊村、廟背村脫貧的方大特鋼,在2018年毅然「接單」白家圩村。
2018年白家圩村成立「華惠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50戶貧困戶貸款15萬元,在徐家村小組山邊搭建4000餘平方米的廠棚養殖孔雀。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們又將孔雀養殖轉型為野雞養殖,目前已養3000多隻野雞。
身殘志堅的村民何小平,養殖的肉雞購買訂單不斷。
徐文高的60畝魚塘裡魚兒雀躍,池塘邊的5000隻鴨子羽翼已豐。
三個村莊,九年時間,方大特鋼在脫貧攻堅戰中堅持「扶智扶志」「造血式」扶貧,以系列「組合拳」使得定點幫扶的貧困村全面脫貧「摘帽」,讓村莊煥發出蓬勃生機。